给没有收信人的信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乐民  页数:354  译者:陈丰编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给没有收信人的信》是欧洲学大家陈乐民的遗著。收录了作者晚年病中随笔、日记及生前文章,披露作者病中所思:疼痛的感受、对时事的忧思、对启蒙的思索及对个人心路历程的总结,淋漓展示一位知识分子的拳拳之心。是为一代知识分子的真实发声。

作者简介

陈乐民,国际政治与欧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前欧洲学会会长。
学术专攻国际政治、欧洲史、中西文化史。主要著作有《战后西欧国际关系,1945—1984》、《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东欧剧变和欧洲重建》、《战后英国外交史》(主编并主要撰稿)、《西方外交思想史》(主编并主要撰稿)、《欧洲文明的进程》、《十六世纪葡萄牙通华系年》、《冷眼向洋——百年沉浮启示录》(主编并作者之一)、《欧洲文明十五讲》、《从一滴水看宇宙——莱布尼茨读本》、《文心文事》、《徜徉集》、《春泥集》、《有关神的存在和性质的对话》(译并作序,马勒布朗士著),遗著有《对话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启蒙札记》、《一脉文心——书画中的陈乐民》、《给没有收信人的信——陈乐民文存》等。

书籍目录

信札手迹编者的话辑一 给没有收信人的信  病亦有乐 一九九八年病榻随记  给没有收信人的信  忆张芝联先生  三联印象  忆仲德  重读氓公《论程砚秋》  育英中学杂忆  给复三兄的信  随想  日记  也谈“谁说得对就听谁的”辑二 碎石集  感情与理性的矛盾  此“封建”非彼“封建”  冯友兰和清华文学院  历史的遗产  书画的悲哀  唐明皇与杨贵妃  《史记》不可复作  朱元璋“求直言”  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革命的可比性?  青年恩格斯的剧作《科拉·第·黎恩济》  陈衡哲和她的《西洋史》  读汪熙老近著《英国东印度公司》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  全球化的悖论    “国学”热,所热何来?  西方文化传统与世界历史  一项有久远意义的大事  《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序  从中国文化的“自主性”谈起  中西文化比较纲要  远距离看欧洲辑三 徐光启述评  超前而寂寞的徐光启  徐光启、利玛窦及十七世纪中西文化会通与冲突  《从华夷到万国的先声》序言  徐光启,世界之人也  徐光启“练兵”

章节摘录

  一九九八年病榻随记1之一终于还是住进了医院。第一个礼拜,有理无情地先在左右肩、左右腕和右大腿上挨了五刀,以致动弹不得。尤其是左腕上那一刀。小小一个手术却给弄得“大出血”,那位医生一开始就毛手毛脚的,我一直有点“心理障碍”,结果真的给弄成了“半残”!夜里痛得睡不着,胡思乱想,叫做“意识流”。竟由那个毛手毛脚的医生想到了“理想国”,因为“理想国”里的医生肯定不该是这样的。“理想国”离不开柏拉图。按柏拉图的意见,让哲学家来当国王,那国王就“理想”了。其实那真是匪夷所思。首先哲学家在人群中微乎其微,其次哲学家是各种各样的。假如让反理性主义的新潮派去当国王,那还不乱了套!咱们的古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是“理想国”,人人都是圣贤。那不仅不可及,甚至也不可望。这些都叫做“乌托邦”。一个人要是没有一点儿“乌托邦”,大概就心为死灰,没有什么生气了。不过,我的“理想国”没那么多高深的哲理。我想我的“理想国”是低标准的:人人应该是干什么像什么,不拆烂污。譬如说,干医生的,就要像个医生,医术医德都离不开个“医”字。

媒体关注与评论

  常说“述而不作”,我是“述多于作”。近几年,耳聋日剧,与人交流困难多多,“述”也难了,但是思想却还活跃,于是“想”(或日“思”)多于“述”了。思想如同散云,风一吹就散去了。如果打算留住这些散云,就只有把它们“书”下来。这就是“给没有收信人的信”的由来。  ——《给没有收信人的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给没有收信人的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准确地说,这本书应该叫做“陈乐民文存”,这几个字就写在封面的书名上方,只是字号很小。
    《给没有收信人的信》一书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随笔、日记。第二部分是已故陈乐民先生在公开场合的讲话发言、文稿。陈乐民,国际政治与欧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前欧洲学会会长。也许是因为本书的编纂者是陈先生的女儿,她才给书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并把属于私人性质的文字放在第一部分,用以表达对父亲的怀念。
    作为我们普通读者,当然可以从第一部分看到一个老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睿智,但更能从第二部分得到更系统完整的收益。在第二部分,陈先生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欧洲、欧洲文化,了解欧洲和欧洲的文化遗产对世界的作用。第二部分也收集了不少直接关于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文字。
    陈先生学识丰富,但行文深入浅出,很适合非专业的对历史、尤其是世界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
  •   阅读陈乐民先生的著作,时常带着眼泪和微笑,因为感动于陈先生的率真、智慧。陈先生经历过不同的时代,能够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在当今的思想文化界,当属非常的难能可贵。
  •   思想之启蒙,无知之荡涤
  •   喜欢陈乐明和资中筠先生的文风和处世态度
  •   有思想的文字,值得咀嚼细读,留给后来人……
  •     “常说‘述而不作’,我是‘述多于作’。近几年,耳聋日剧,与人交流困难多多,‘述’也难了,但是思想却还活跃,……思想如同散云,风一吹就散去了。如果打算留住这些散云,就只有把它们‘书’下来。这就是‘给没有收信人的信’的由来。”这没有收信人的信,连同陈乐民先生晚年时期的一些文稿、演讲,后来被整理出版,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难以简单归纳的文本:《给没有收信人的信》。
      
      笔者认为现下最影响如陈先生那一代、甚至更上一代知识人学脉和精神谱系传承的因素,就是时代的隔膜。而要想消除时代的隔膜,就必须尝试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陈乐民先生的欧洲史专家身份人尽皆知,去查阅陈先生的介绍,情况也大同小异。但这并不足以构成对陈先生的知识分子心灵研究在身份上的确认。用不了多久,相信有心尝试这方面研究的人会出现。他们会开始寻找历史展开自己的研究。倒是这本书里有一些陈先生的自述,涉及到这方面的材料。如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我在燕京大学读书时,北京已经解放,是燕大存留的最后一段时期,课程表里已增加了新内容。”(本书197页)
      
      “五十年代我是在清华大学念书,你们现在条件好,踏踏实实地念书,我们那个时候不是,大半时间搞运动,而且经常被调出去参加社会工作。到一九五二年我毕业前夕又调出去临时工作,等我回来以后,说你不在清华大学了,为什么呢?说是院系调整了,清华大学不要文科了,把文科赶到北大去了,所以我就变成北大毕业。清华大学有很多很有名的老教授都分到北大去了。清华大学因此就变成了一个瘸腿的大学,这真是滑稽。(见本书223页)”
      
      从上面两个片段,我们可以想象陈先生当年的求学经历,他很可能以学生的身份目睹了老燕京大学的消亡;在一九五二年又曲折离奇地从清华到北大毕业。个人的经历往往是对时代最好的写照,个人经历某种程度上也足以影响人们对时代的大致判断。也是在上述后一部分的演讲中,陈先生谈到了中国文化自清末民初以来失去了它的“自主性”,也即受到西方社会科学思想的强烈影响,不再能封闭自己,独自决定自己的文化。陈先生的观点,其实是现在不能再要这个所谓的“自主性”,否则我们依然是停滞不前。“自主性”其实是个伪问题。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有力地证明了陈先生的判断,而这种判断的思想基础,或许和他根据自身经历对时代做出的总结不无关系。
      
      作为一个欧洲问题专家,频繁出入国际外交舞台,陈先生可以说是带着大量的亲历见闻走的,他没有来得及把它们都写出来,——或许是不会写出来的,偶尔一点回忆被记下来都透露着历史的韵味。比如他在书中讲了“一个犹太人图比”的故事。图比(Toubi)是一位来自以色列的党派领导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这个名字人们都很熟悉,因为每次开世和理事会会议,他都会作为以色列的代表出席。但是,没有人了解他,因为他来自以色列。陈先生说,那时中国人在这种交往场合最忌讳的事情之一,就是以色列的存在。因为我们曾经最强烈地同“犹太复国主义”做斗争,情绪化地站在阿拉伯一边,拒绝同以色列有一点点接触,理由是这个国度是帝国主义者扶持、建造的国家。图比先生曾经辗转给我们代表团的领导写一个纸条,拜托陈先生转交,不过被当下退了回去,这位图比先生或许已经习以为常,并不觉得受了屈辱,笑着收回了纸条。尽管以色列从来尊重我们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而且一有机会便向我们表达善意,可是中国人铁了心肠要跟阿拉伯人做朋友,跟以色列划清界限。图比始终是那个每次会议中既熟悉又陌生的以色列人。陈先生笔下很克制,但是其中的叹谓却洋溢纸面。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和日常行为,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看不见的界限所规范。
      
      收录在本书中的还有一篇很有意思的书评,陈先生评的是陈衡哲的《西洋史》,而且读者能感觉到陈先生写评时带有一种倾向性。为什么身为当代欧洲史专家的陈先生,会对写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的这个老版本《西洋史》特别赞许呢?笔者特地找来去读,读后产生了同陈先生一样的感觉:“这本书最突出的特点也是优点,就在于他的写法,文学和历史,现在的分科是两科,陈衡哲是文学家写历史,所以是史中有文,文中有史。……作者的广阔的文化史观跃然纸上,他的视野不囿于一时一事,而是动态的,跨时空的。”
      
      陈衡哲即当年频频出现在胡适日记中的“莎菲”女士,民国第一位女教授。这本《西洋史》作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陈乐民先生初次遇到辽教社重印的版本已经是一九九八年了。无怪于陈先生感慨当年学界的风流人物数十年间几乎湮没无闻。尽管这本书的写作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出发点,但是民国学人那种善于用明白的语言讲清楚问题的能力,使这部本应复杂无比的著作对读者来说妙趣横生。以文学家的身份和笔法去写史,其实是容易出问题的。因为文学性的写法会抵减史学著作的史料价值和材料的可信度;但是二者关系把握好的话,无疑会产生经典,这就是长久以来以中文写作的人梦想中的那种东西。陈乐民先生之所以对这本著作有这样高的评价,或许正是由于“文学性”这种东西其实是很私人化的,你不可能在其中回避和藏匿自己的态度和观点,用文学性的手法来写史,更容易表现出著者自己的史观。这比堆砌史料把思考负担留给读者显然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陈衡哲教授在这部著作中表现出来的史观并非一成不变,全书都透露出一种开放的眼界,而且对写作当时的中国社会的情形有一种关照,这些都契合了陈乐民先生对历史研究的价值判断。
      
      凭借留下的这个文本来探索陈乐民先生的精神世界是远远不够的,2007年3月,先生曾经对自己做过一个极短但意义深刻的评价:
      
      “吾一生最大幸者之一是没有‘陪伴’过高官。故心地干净之至。”
      
      2010-11-16
  •     “至此,我经过几十年的反复思考,只弄明白了一个简而明的道理:我挚爱的祖国多么需要一种彻底的‘启蒙’精神。”
      多么质朴真情的话!中国现在物欲横流不说了,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却出现一种极度病态心情,复古思潮、民粹主义重新来到世上,妖魔似地以各种面目叫嚣什么信仰缺位,重建礼教,好像以前什么都很好,是启蒙启坏的。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一切成果,却说什么科学无用。还身体力行,装模作样,实践着繁琐古礼,以为自己很高尚,别人在堕落,心安理得,但自己所作所为和所谓世俗无任何区别。真是恬不知耻,可笑至极。以为自己走出了洞穴,沐浴着阳光,小心那非自然光线刺瞎眼睛!多读陈乐民先生的著作,可以感受到一种平静,意识到自己仍然深处黑暗和洞穴,公民社会和启蒙精神是人类永恒的一个主题,还要经过更长时间,人类才能真正走出洞穴,享受自然光,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      编者的话 by陈丰
      
       这是我父亲陈乐民先生最后一本文集。
       父亲走后,我发现了他的《给没有收信人的信》。之后开始着手整理他最后两年的文章、手迹。他说:“我现在做不了太多的事情,只想把我脑子里边还没有跑掉的东西写出一点来。” 这些“还没跑掉的东西”,或者说是他没带走的东西他自己收在了一个文档里,起名“碎石集”。现在我又与编辑把这些“碎石” 分类整理。
       第一部分是回忆、日记、随笔、信札,是些零星的往事和思想的火花。
       他曾与外国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董乐山先生笑谈要做“跨世纪人才”。他有幸成了“跨世纪人才”,但是想活过八十岁,却未能如愿。他坦然面对疾病和随时要降临的死神,同时又十分珍惜生命,如他所言:“病亦有乐,病亦需乐。说不定哪一刻,病与乐将一起烟消云散了。故享受生活,是所至要。” 他享受生活其实就是抓紧余生每一刻有效的时光了却更多的心愿,完成他自己认为才起步的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与研究。博古通今、兼善中西是他笔下朋友、学者的特点,也是把他们聚在一起的契合点。如今他可以与其中许多已经作古的老友在另一个世界无忧无虑、毫无禁忌地畅谈。
       有一些书信体文字,没有发表,这些文字虽然没有经过斧凿、编辑,不知作何用,却经常更让人感慨。比如有一篇他信笔写下的《随笔》,一段一段,没头没尾,也没说明日后准备写成什么:
       生活中越熟悉的东西越难捕捉。鼻子尖下的东西往往是最后看到的。人,是每日每时都见到的,但最难了解。古今哲学家都越研究越糊涂。
       自由总是与责任联系在一起的,对别人不负责任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自然科学越研究越明白,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则是越研究越糊涂。哲学是永远不会有结论的“打破沙锅问到底”之学。
       ……
      
       我想这类碎石或者碎玉,也该与大家分享,因此收入本集。
      
       父亲生命的最后这两年里最关注的是民族的启蒙,写了一系列文章发表在《万象》上,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一个民族如果不启蒙,上上下下一盆浆糊,就是一个混日子的民族。我想,我这些东西总会有人看到吧,哪怕只有一个人看到,甚至没有人看到,写了,放在那里了,对余年也是一种充实。” 这些文章已经由三联书店结集出版, 收入《启蒙札记》。
       本集第二部分收入的文章,是他生前最后两年撰写的关于其他一些历史问题和中西文化比较的文章。比如分析封建在中西两种不同的历史进程中的不同的概念;提出欧洲思想的三种性质:批评性、辐射性、传承性;评介雷海宗、陈衡哲、冯友兰等一代“融通中西,博古通今”的名师的贡献…… 有些论点可以是一本书的主题。
       先父一向对那些得风气之先,在思想文化领域承上启下,在中西文化之间游刃有余的历史人物情有独钟 :“从徐光启、黄遵宪、阮元、魏源等等一系列开新人物,可以说都是属于这个‘全球化’悄然来临时期的人物;他们本人当然并不自觉,是时代无声地推着他们走的,迫使他们开眼看世界。” 他晚年对徐光启尤为关注,虽然他自知没有精力和时间完成一部专著。他在为青年学者初晓波研究徐光启的著作所作的序言中坦言:“我自‘邂逅’徐光启以来已三十年矣,其间对他的理解越来越深,对其为人、其才华、其识见、其影响,常有挖掘不尽之感,期待着出现一部较为全面的评介。我曾有意于此,今已老朽,力不能胜。” 因此第三部分收入了他散见各处的论徐光启的几篇文章,其中有些文章是早些年写的,曾收入其他文集。
       这本文集中成文或未成文、已经发表或者未曾发表的文字,是一位自嘲为“跨世纪人才”而实则跨两种文化的中国知识分子最后的心迹与关怀。父亲去世一周年时母亲作诗,其中一首该是对父亲为人、为文最好的概括:
       思接千载视万里,丘壑在胸笔底流。
       泼墨惟求抒怀抱,著书不为稻粱谋。
       身虽多病犹寻乐,心系斯民难解忧。
       老死春蚕丝未尽,文心一脉思悠悠。
      
       二○一○年五月四日
  •   “吾一生最大幸者之一是没有‘陪伴’过高官。故心地干净之至。”
    人格操守的高蹈,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   写的好!!!!“出现一种极度病态心情,复古思潮、民粹主义重新来到世上,妖魔似地以各种面目叫嚣什么信仰缺位,重建礼教,好像以前什么都很好,是启蒙启坏的。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一切成果,却说什么科学无用。还身体力行,装模作样,实践着繁琐古礼,以为自己很高尚,别人在堕落,心安理得,但自己所作所为和所谓世俗无任何区别。真是恬不知耻,可笑至极。”
  •   陈先生的遗作啊...一定要好好看看
  •   书做的很漂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