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作者:蒋伯潜,蒋祖怡 著  页数:289  字数:210000  

内容概要

《论诗》1946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初版,1947年2版,1948年3版;原书名为《诗》,1986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再版时改名为《论诗》。现在我们将其纳入“通识书系?重拾民国经典”系列图书,重新予以编排出版。此次出版,在文字上,我们以1948年版为底本,同时参考1986年版本,对书稿进行校订加工。编校过程中,除了纠正书中个别明显错讹,还对原书与现行标点符号规范用法不同的少量标点符号作了改动。
诗,在中国文学史甚至中国文化史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论诗》从诗的起源讲起,对中国诗的发生、演进及不同时代的诗所具有的特点及代表性的诗人与他们的诗做了系统的介绍。本书为读者开启了了解中国诗歌以及诗歌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的大门。

作者简介

蒋伯潜(1892—1956),著名学者、教育家。1915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
1919年毕业。先后在浙江省立第二中学、第一中学、第一师范、女子中学诸校任教,为当时浙江之名师。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上海市立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主任。1948年出任杭州师范学校校长。蒋伯潜先生文思敏捷,于经学、文学,均有很深造诣,所著《十三经概论》、《经学纂要》、《校雠目录学纂要》、《诸子通考》、《诸子学纂要》、《文字学纂要》等,颇为学界所重。
蒋祖怡(1913—1992),蒋伯潜之子。1937年毕业于江苏无锡国学专科学校,
历任中学国文教员,上海世界书局编辑、编审,1946年任上海市立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1947年转入国立浙江大学中文系任教。蒋祖怡先生存学深思,勤于笔耕,著有《文章学纂要》、《史学纂要》、《诗歌文学纂要》、《王充卷》、《文心雕龙论丛》、《文则》、《罗隐诗选》、《钟嵘诗品笺证》、《全辽诗话》等。
蒋伯潜、蒋祖怡父子合著的著作计有《经与经学》、《诸子与理学》、《骈文与散文》、《小说与戏剧》、《论诗》、《词曲》、《章与句》、《字与词》、《体裁与风格》等十余种。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诗的起源
第二章 诗的本质及其定义
第三章 诗经与楚辞
第四章“四始”“六义”与后来的影响
第五章 古诗的发生
第六章 古诗的演进
第七章 古乐府与新乐府
第八章 唐代近体诗的成立与浸盛
第九章 宋诗与清诗
第十章 欧洲诗史
第十一章 新诗的创作与译作
第十二章 旧诗的类别
第十三章 文字上的修饰与安排
第十四章 从诗的用韵说到诗韵
第十五章 诗的音乐性和诗的声律
第十六章 对偶与诗句的变化
第十七章 格式与结构
第十八章 典故与性灵
第十九章 中国诗的批评
第二十章 旧诗之病与诗的新途径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诗经》中也有许多恋歌,诗序上说它是讽刺,其实完全是误解的,现在也选一首来举例: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目:观乎?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询讦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询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芍药。 第二种原因是喜悲的抒发,原始人类有喜怒哀乐之情,便随意哼出来,变成诗歌。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完全是自然的流露,和后来的诗的“口占一绝”不同。抒情诗,便是这样产生的。蔡元培说: 他们的歌词,多属于下等官能的范围,如大食大饮等。关于男女间的歌也很少说到爱情的,很可以看出利己的特性,他们总以为是自己命运发感想:若是与他人表同情的,除了惜别与挽词,就没有了他们的同情,也限于亲属,一涉外人,便带有注意或仇视的意思。他们最喜欢嘲谑,有幸灾乐祸的习惯;对于残废的人,也要用诗词嘲谑他。偶然有出于好奇心的,如澳人初见火车的喷烟与商船的鹚首,都随口编成歌词。他们对于自然界的伟大与美丽很少感触,这是他们过受自然压制的缘故。维依士企摩人有一首诗描写山顶层云的状况,是很难得的。他的大意如下:“这很大的珂纳克(Koonak)山在南方,——我看见他;——这很大的珂纳克在南方;——我眺望他;——这很亮的闪光,从南方起来,——我很惊讶。——在珂纳克山的那面,——他扩充开来——仍是珂纳克山——但用海包护起来了。看啊!云在南方是什么样子?——滚动而且变化;——看啊!云在南方是什么样子?——交互的演成美观。——山顶所受包护的海,——是变化的云;——包护的海,交互的演成美观。” 第三种是崇扬战争的缘故。原始人们无日不在争斗中,尚武是普遍的现象,诗歌因鼓励战争或崇扬战争而产生了。这和蟋蟀在战斗时或战胜以后的鸣叫是同样的原理。例如蒙古的民歌里有这么一首: 可汗如太阳,高高生东方,威德之所被,煜为天下光。部属如草木,小丑如冰霜,草木日以长,冰霜日消亡,大阳有出没,可汗寿无疆。

编辑推荐

《论诗》是给年轻读者编选的民国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文化普及读物。她着眼于将民国那些虽经岁月沉浮,仍不掩其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文化普及图书汇而成集,精编细校,统一装帧,以丛书形式陆续重印、推出,目的在于使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非专业读者都能够体验民国学术的趣味,感受民国学者的治学风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论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