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预科教育比较研究文集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志杰 编  页数:231  

前言

  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的简称,其包括东南亚的文莱(1984年)、柬埔寨(1999年)、印度尼西亚、老挝(1997年)、马来西亚、缅甸(1997年)、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1995年)共10个成员国,总面积444万平方千米,人口5.76亿,生产总值(GDP)达15062亿美元。东盟(ASEAN)是一个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愈来愈具有影响力的政府间、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有“未来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之誉。  中国与东盟10国在地理上山水海相连,历史文化交往更是源远流长。东盟各国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府坚定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方针和政策,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特别是2002年双方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2003年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之后,中国与东盟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的政治互信和互利合作日趋加强。2010年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一个拥有19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接近6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4.5万亿美元、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屹立在太平洋西岸。中国与东盟通过互利合作,不仅繁荣了地区经济,也维护了地区和平,堪称区域合作的典范。  在东盟与中国(10+1)合作中,经贸是首要的重头戏,1990年以来,双方的贸易额年均增长率20%,2010年贸易额达到2927.7569亿美元,同比增长25.1%。而随着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也全面铺开,尤其是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活跃,先导性作用不断凸显,双方在合作协议、学生交流、语言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累累硕果:自2008年以来,我国先后与柬埔寨、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国签署了教育交流合作或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教育部为东盟国家增加了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数量;至2011年,东盟国家的来华学生已突破5万人,中国在东盟国家的留学人员达7万人;而根据教育部《来华留学工作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我国目前正在实施“2020双10万学生流动计划”,即到2020年要力争实现东盟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到东盟的留学生都达到10万人的目标。  ……

内容概要

  《中国-东盟预科教育比较研究文集》是2012年5月在广西南宁市举办的“中国-东盟预科教育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的学术论文文集,收集了本次会议80多名专家、学者的论文共39篇,专题探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背景下的预科教育,并对中外预科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如何有效地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论文主题突出、论点新锐、资料翔实,开启了学界对中国-东盟预科教育比较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课题。

书籍目录

在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中国—东盟(预科)教育比较研究——内容与方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背景下的预科教育东盟国家预科教育的渊源、现状及特点引导民营资本投资东盟预科教育的对策浅析求同务和理性沟通——试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认同建构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与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研究广西—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探究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广西预科教育的发展策略在中国—东盟视野下发展广西预科教育的若干思考21世纪初越南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新趋势21世纪初越南民族预科教育政策述评中越民族预科教育的国际示范意义浅谈中国与越南民族预科教育之比较中越大学民族预科教育溯源中国广西与越南胡志明市民族预科教育模式之比较研究中国—泰国预科教育比较研究泰中两国民族教育政策比较——以泰国北部山地民族和中国广西少数民族为例 新加坡预科“教育价值链”探究马来西亚与中国预科教育比较研究经费困境中老挝预科教育出路探微跨国预科教育中语文教学的文化指向性研究中国—东盟发展背景下的预科语文教育改革思考从新加坡大学预科教育看广西民族预科语文类课程教改从新加坡的预科教育看我国民族预科教育“五育”的逻辑生态适应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改革预科数学教育的探析东南亚国家外语教学与广西预科外语教学的比较——以泰国川登喜皇家学院为例中国—东盟语境下的广西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策略探讨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广西民族预科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探索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民族预科计算机教育改革探究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大环境下构建广西民族预科校园文化中国—东盟架构下广西少数民族预科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探析从泰民族文化教育谈广西民族预科生民族意识的培养中国—东盟背景下的广西民族预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东盟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的现状与思考浅议东盟留学研究生的管理对策——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对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启示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与英国及我国香港预科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中外预科教育之对比与研究从multiculturalism到intercultumlism——多元文化教育的新取向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二、中国一东盟高校教育合作的认同迷失或认同危机  (一)认同迷失或认同危机阻碍合作的实质推进  关于影响合作实质性推进的问题,唐拥军提出:“中国一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过程就是知识要素在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过程。合作障碍即知识要素转移的障碍,主要表现为组织(意识、能力、信任、利益障碍)和环境障碍(政策、经济、技术、文化障碍)两类,并对各个障碍因素及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他学者的相关问题研究大致与之相似,故不赘述。本文作者转换视角,认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不仅仅是知识要素的国际转移、配置本身的问题,更要考虑事件的前因、未来与大的环境背景下潜藏的问题。  认同迷失或认同危机便是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而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认同危机的核心还是价值认同的危机,也是一种状态。当个体对自己的认同开始进行否定,出现一定的迷惑,游移不定之时,认同迷失在一定程度上已悄然发生;倘若持续恶化,“成熟地”对自己的认同进行否定,便是认同危机。并且,发展中国家的认同矛盾,比多元文化的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要激烈得多。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跨文化的交流,政体、政策、组织、文化、制度、环境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面对贫富的悬殊差距、生产力的先进与落后,宗教、政治、意识形态的碰撞……在这一系列不同事物的交织过程中,个体乃至集体难免会出现自我身份感迷茫与困惑、诱惑与犹疑。认同迷失甚至认同危机在所难免。  并且,在经济水平或高等教育强势与弱势国家之间的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接受与被接受”,“接受,意味着与援助国及其高等院校日益紧密的联系,以及对援助国的长期依附”——也有学者将之称为“新殖民”。另一方面,从民族存亡的根源上看,曾经被殖民的民族内心深处,又极其畏惧再次被殖民。在国际化、区域化合作的过程中,他们都十分担心自己的国民,“迷失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以及自我身份的认同”。因此,合作协商过程中,一旦触及重要的国家、民族利益问题时,“合作共识”便暂时消失,实质性的合作认同自然无法形成。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东盟预科教育比较研究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