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佛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尚可,张曼华 著  页数:166  

内容概要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学科名师研究:陈之佛》追溯名师的生平和事艺轨迹,揭示名师的创作和教育思想,评析他们的学术成就,诠释他们的治学风范。在研究中尽量避免只是停留在史料的钩沉、资料的编辑上,而是能向纵深推进,由表及里地作立体性的观照,让名师们的教育思想、学术精神,在时代的光照下,面貌日新。

书籍目录

总论 一、绘画成就 二、教育贡献 三、理论建树 四、人生境界与历史地位 创作篇 第一章 横空出世的前期积累 第二章 因时而变开拓新意境 第三章 广泛观照求风格独特 第四章 造化为师妙造自然 第一节 心师造化 第二节 精于立意 第三节 锤炼技巧 第四节 注重修养 第五章 陈之佛创作观概述 第一节 尚美、致美的创作理念 第二节 传统风神与现代意趣的结合 第三节 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第六章 陈之佛在花鸟画历史上的贡献 理论篇 第七章 陈之佛的绘画思想 第一节 艺术创作与情感 第二节 艺术的时代精神 第三节 艺术的作用 第四节 对中国传统绘画思想的发展 第五节 中西方美术理论的比较研究 第六节 关于艺术鉴赏 第八章 陈之佛的工艺美术思想 第一节 工艺美术的本质 第二节 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革新迫在眉睫 第三节 陈之佛的工艺美术观 教学篇 第九章 陈之佛教育思想的滋生和发展 第一节 陈之佛美术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陈之佛艺术教育经历 第十章 陈之佛的美术教育思想 第一节 陈之佛美术教育思想综述 第二节 陈之佛的教学主张 第三节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教学原则 第四节 大美术教育思想——树立为人生而艺术的世界观 附录陈之佛年表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对于传承的着眼点和如何创造新的中国画,陈之佛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工笔花鸟画的创新必须深刻地把握宋、元、明、清的优秀传统,在此基础上,要能够融入新的思想观念。中国画的民族特色、传统精神与新的时代气息、审美要求等方面,都是陈之佛不愿割舍的内容。 陈之佛迷醉于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优秀传统,他在《谈宋元明清各时代的花鸟画》中,阐明了他对花鸟画的演变脉络和基本特色的深入认识。传统文化的滋养与对外域绘画的观照,使陈之佛在比较中更加明晰了中国画的独特之处,也更加自觉地意识到取法传统的内容。与西洋古典绘画极重真实相比,中国画则偏于主客观的合一,因而绘画的情感表现与趣味性得到凸显,陈之佛说:“平心而论,在艺术的本意上,所谓‘趣味’,确是很宝贵的一点,因为艺术的创造,究竟是我们人类的心灵的最微妙的活动。”中国画在世界画坛的价值体现在于它有着独特的艺术精神与创作方法,基于此,陈之佛的认识是:“所谓理想主义,自然征服、自我高扬、主观表现;所谓解放题材,取用线条、简化形态、特征夸张,这种艺术最高的范型,自不得不首推中国的美术。”陈之佛被称为传统型的画家,这是出于对他作品的全面观察,他延续了传统的精神和风格特征,坚守“迁想妙得”的创作方法。所谓“主观表现”、“取用线条”、“简化形态”等都在他的创作中得到了较好的诠释。 然而,陈之佛延续传统只是反映了他创作思想的一个方面,摆脱传统的束缚是陈之佛寻求绘画出新的关键所在。他曾说:“余谓艺事,创作,悉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摆脱传统的束缚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完全背离,而是指不为传统所拘,善于变化传统,完成对传统的超越而形成具有个性的绘画面貌,达到创作的自由境界。中国古代画家即称:“有法必有化”或“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无法而法”便是陈之佛所谓的“得自由”。他在“法”上作了一些新探索,诸如积色法、破色法、撞粉法、有色纸的运用等,这种尝试是陈之佛立于传统可变性的思考。

编辑推荐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学科名师研究:陈之佛》追溯名师的生平和事艺轨迹,揭示名师的创作和教育思想,评析他们的学术成就,诠释他们的治学风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陈之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