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非物质文化的大学传承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慧群  页数:216  字数:259000  

前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文化多元并存,民族传统文化在向前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前,关于传统的维护与传承正在进行一场大论战。争论的焦点在于,市场化的推进对传统文化将产生何种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一旦形成,是否意味着传统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一命题的提出有其特定的思想根源。那就是当今的市场活动对人类社会而言规模空前,并且渗入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以至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传统都无法抵御市场化的潮流。不错,当代市场的规模与完善程度确实称得上空前,但与此同时,我们还不能忘记,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总是在具体文化的规约下展开的,市场活动也不例外。正因为是文化模塑了市场,而不是市场凌驾于文化之上,所以市场的发育与壮大可以对传统构成)中击,但不会彻底破坏传统。事实上,相关民族的传统一旦受到损害,稳定的市场规范就无法建立起来,最先被窒息的将是市场,而不是各民族的传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许多民族的非物质文化发生急剧消亡和流变。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文化本土化的问题,关注人类自己生存的根系,关注不同族群的历史生命记忆和独特的生存象征,关注不同族群的传统知识,关注人类文化不同的精神存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的存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21世纪以来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主要是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医药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涵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国家、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它是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创造力的高度展现,也是国家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我国政府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战略问题,它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

内容概要

本书以民族学的“稀缺理论”、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教育学的“高等教育文化功能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多学科视角运用系统论方法综合分析,从教育系统多层面、多纬度阐释了民间非物质文化与大学教育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在此基础上,为民间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构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大学教育体系,并为大学教育设立了一条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发展路径。本书为非物质文化的可持续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充实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兼具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框架,同时对地方经济与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建设具有学术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刘慧群(1969—),湖南怀化人,硕士,于怀化学院科技处任职,湖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民族文化的大学发农研究。

书籍目录

绪论一  民族文化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民族文化与文化事实  (二)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诠释  (三)原生态文化与民间非物质文化  (四)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二  民间非物质文化的运行机制  (一)民族与文化的发生发展  (二)民间非物质文化与社会环境的和谐运行  (三)传承人是民间非物质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四)传习人一传承人的养成是大学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三  现代性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调适与传承  (一)文化有适应变迁的能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性”的实质——教育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问题溯源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危机  (四)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民族非物质文化的自适应与发展四  民间非物质文化的教育价值  (一)民族认同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价值  (二)伦理道德教育价值  (三)知识与智慧教育价值  (四)个性教育价值  (五)审美教育价值  (六)和谐教育价值  (七)历史教育价值五  对文化负责:大学的使命  (一)大学的文化特性  (二)大学文化的功能  (三)对文化负责:大学的文化理性和使命  (四)高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造的作用六  大学教育的文化生态失衡  (一)“实用主义”大学教育的文化表征与文化生态失衡  (二)民族非物质文化在大学教育中的偏离与失落七  大学对民族非物质文化的生态性建构  (一)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脱节的现状  (二)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接轨  (三)文化的民族性与大学教育的生态文化建构八  大学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大学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  (二)大学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  (三)大学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  (四)大学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九  大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一)大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制  (二)大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  (三)民族地区高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整合十  非物质文化进入大学教育的尝试  (一)我国大学教育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概述  (二)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三)高校课程设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四)怀化学院办学特色:“非遗”选项的研究与实践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各民族的文化最基础的人为信息系统与生命信息系统一样也能衍生出各种次生的信息系统来,语言、习俗、社会组织等文化事项都是从文化演化出来的次级信息系统,这些次级信息系统节制下的人类社会生活中物质与能量的运动与聚合是研究者可以观察到的文化事实,文化人类学的先驱正是通过此类文化的表征去定义文化的,泰勒就是如此。列维·施特劳斯想通过文化的表征去透视文化的本底结构,但他还没有追踪到人类的大脑,因为人脑内各种信息运行至今还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盲区。列维·施特劳斯当然没有达到他预期的研究目标。注意到文化的本质是各民族特有的人为信息系统,仅是我们在索绪尔“内语言”研究基础上获得的一种感悟,从这样的感悟出发去研究人类面对的生态问题,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但验证这种感悟的正确性超出了本书研究的范围,只能留待后人去完成。  这里之所以强调信息系统的人为性格,是因为世界上有很多信息,自然界也有它的信息,但是这个信息不是人造的,而是在自然的运行中产生的。文化则是人类本质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类积累的创造物,文化的内核是人特有的思维创造出来的。  人脑是文化的载体。信息系统的载体是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处理输出有用信息。当我们把信息的物质形态和传承形态的各个环节定义在文化中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文化的载体问题。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是人为的信息系统,而指挥人的思维、创造智慧的是人的大脑。因此,文化信息是以人脑为载体,去记忆、改写和思维。显然,它不同于其他的生物信息系统。这里有一点要说明,许多人研究文化往往停留在文化的表象或文化事实上,而忽略了大脑独具的思维功能。所以有的人以为服饰就是文化,而不去考虑人脑的思维作用,之所以这样穿着服饰,是因为气候、习惯、信仰等作用于大脑,然后人脑理性选择的结果。如游牧民族多居于高原,气候多变化,因此多以皮毛为服饰原料;赫哲族用鱼皮作服饰原料,因为他们主要以渔业经济为主,便于取材。这样了解之后,我们就把握了文化自身的逻辑关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间非物质文化的大学传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