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价值体系热点取向研究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何小兵  页数:24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温家宝总理曾在全国人才工作会上强调:“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开发人才资源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多年以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培养高素质与高能力兼备的大学生的基地。如何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逐渐深刻、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国内形势的风云变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思想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公民观念和公民意识受到了多种思潮的影响;境内外多种分裂、反动势力无时无刻不在策划一系列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阴谋活动;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给大学生了解信息提供了广阔平台,也为反动、恐怖势力引诱和利用大学生提供了便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也给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树立造成了严重影响;互联网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学习新知识、接收新信息提供了便利,也为腐朽、淫秽、反动等有害信息侵蚀大学生群体创造了条件。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注重构建起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大学生价值体系,从价值认识、价值取向和价值实践等角度培养、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的方向。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公民观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公民观第三节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第二章 民族观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应树立什么样的民族观第三章 民主观: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民主观与公民民主权利第三节 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推进我国民主建设第四章 诚信观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现代社会的中外诚信观漫谈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第五章 信息观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传播学的信息理论第三节 信息鉴别与评价第六章 学习观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学习观第三节 积极投身学习实践活动第七章 附录第一节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三节 论人民民主专政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五节 网络犯罪第六节 学习型社会构建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信息这一既非物质也非能量的第三态有许多独特的属性,从人类的视角出发,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可识别性。这是人类认知活动得以展开的基本条件。对于信息,我们的识别方法可以借助各种手段,如通过感官(眼耳口鼻)直接识别,也可以通过媒介(大众传媒)间接识别。  (2)可传递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信息的这种传递、流动的无限可能性,也就不会有人类文明的无极限的成长。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信息的传递都需要借助一定的符号。  (3)可扩散性。这是强调在可传递性作用下信息占有空间(传播范围)可以不断扩张的另一种说法。确实,在某种意义上说,信息流很像水流,渗透性很强,能够冲破各种束缚,顽强地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而扩散(古语中的“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例如各种小道消息等。  (4)可分享性。信息传递、扩散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所有传播者分享信息的过程。每一个传者将信息发出以后,自己依然享有它,没有丝毫损失,因此可称之为信息的非损耗性。与物质、能量相比,这是信息的一大特征和优势。(如武侠小说里的用功疗伤。)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当代大学生价值体系热点取向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