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人谱系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淑萍 编  页数:204  

内容概要

  现代诗人在西方诗歌理论的话语背景之下,将西方的诗论、现代风格充分内化,发掘中国传统资源,并与中国现实性融合统一。回顾中国新诗的发展,我们发现其诗学大概经历了由抒情到经验的变化,走向一条通过自身的艺术否定而向前发展的路,其问诗人们的奔放讴歌、低吟抒怀、隐喻叙说、知性沉潜及诗学理论家的努力建构,确立了中国新诗的文类规范与诗歌传统,为中国新文学的实绩注入了新鲜、生动、富有朝气的活力。

书籍目录

导论由抒情到经验——中国现代诗学发展综述一、诗体大解放二、抒情——新诗世界面向之一“情性世界三、经验——新诗世界面向之二“知性世界中国现代诗人研究一、梁宗岱(一)梁宗岱与西方象征主义(二)象征主义界说(三)“纯诗”主张(四)象征与象征主义二、戴望舒(一)基本创作状况(二)散文化的无韵自由体诗(三)戴望舒诗论:从《望舒诗论》到《诗论零札》三、冯至(一)早期孤独寂寞的最初直觉(二)浪漫精神历程的沉思(三)相遇里尔克与《十四行集》四、卞之琳(一)迷茫困惑的倦行者(二)主知诗的转向(三)奔赴延安,《慰劳信集》的完成(四)知性、非个人化、戏剧化特征五、穆旦(一)“现代化”的诗艺(二)穆旦诗歌的人称意识(三)穆旦对西方现代诗论的接受六、杜运燮(一)中外诗人对杜运燮的影响(二)于战争中关注生命价值(三)知性与感情相融合七、郑敏(一)意象的流动美与雕塑美(二)观察与沉思相结合的玄学品格八、袁可嘉(一)“新诗现代化”的诗论(二)内心思索与都市文明批评的诗作实践附录西方现代主义诗学资源一、注重日常性的里尔克型诗学(一)里尔克生平及主要创作(二)里尔克的美学原则(三)诗的经验物象化(四)走向内心,忍耐寂寞二、以玄学思辨为特征的艾略特型诗学(一)艾略特生平及主要创作(二)艾略特的历史意识(三)非个人化理论(四)客观对应物后记

章节摘录

  强调朦胧、新奇,以“情感”与“想象”代替形式上的规约,追求“陌生化”的效果。同时,这一功能的变化,也反映了“诗的平民化”要求和“诗的贵族化”的不同诗学追求。所以,当年康白情在强调诗具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时,就同时提出了“诗是贵族”的命题,并再三说“诗是主情的文学”,“新诗并不就是白话诗”。现在,初期象征派诗人更把它发展到极端,强调诗的领域是“一般人找不着不可知的远世界,深的大的最高生命”,它就不可能是“大众(平民)的”,而只能是少数、个人的精神探索,艺术试验的领地。穆木天还强调诗人以“以诗去思想”,完全划清了诗歌与散文的界限,显示了对诗歌本体的自觉意识。从“以诗去思想”的观点出发,他提出了“诗的思维术”、“诗的逻辑学”、“诗的构成法”,强调诗对世界感知方式和表达方式的独特性,使得对世界的把握艺术化,这一基本观点正是对象征派的诗学原则的集中概括。初期象征派诗人诗歌观念与表现的“内转”显然是受到西方象征派思想的影响,而且是一种完全自觉的转借:穆木天的主张与以瓦雷里为代表的法国象征主义诗学,李金发的创作与波德莱尔等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学习、借鉴,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有鲜明的映现。然而中国新诗人们也并不是一味习洋,他们也有自己的诗学文化,这种“内转”也是向中国传统的诗歌主流、特别是晚唐诗与宋词的靠拢。所以早期象征主义诗人明确提出了将东、西方诗歌“沟通”的理想,李金发在他的诗集《食客与凶年》的“自跋”里,指出“东西作家随处有同一之理想、气息、眼光和取材”,应“于他们的根本处”,“把两家所有,试为沟通,或即调和之意”;周作人在《(扬鞭集)序》里也提出“象征”作为东西方诗歌的联结点:“这是外国的新潮流,同时也是中国的旧手法;新诗如往这一路去,融合便可成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现代诗人谱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