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商文化象征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江巧珍,孙海峰  页数:167  
Tag标签:无  

前言

2005年9月,我们组织编撰的第一套《徽州古村落文化丛书》成功出版,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产生了积极反响,已多次重印;现在第二套《徽州古村落文化丛书》又进入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视野,这体现了我们对徽州古村落文化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又作出了新的努力。为什么我们在微州古村落文化研究方面如此着力呢?这首先是由徽州古村落文化本身的价值所决定的。徽州古村落文化有哪些价值呢?一是徽州古村落文化具有文化人类学价值。首先,徽州古村落的一种基本居住形态是聚族而居,宗法血缘脉络是村落的文化原点,它要求用连续的文字形式和空间场所对宗族的社会体系进行明确表述。徽州宗族谱牒记录了各族姓发展延续的谱系,同时还留下了数十万份的家藏文书,为揭开中国传统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奥秘找到了钥匙。其次,徽州村落的发展与家族、家庭以及个人的发展息息相关,通过对徽州古村落中“家”与“家族”的分析,对于探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勾画乡土中国农耕社会发展进化的轨迹具有积极作用。第三,徽州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社会,晋末、唐末、宋末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北民南迁,给徽州输入了大量人口和当时发达的文化,不同族群经过不断融合最终达到相互认同,共生发展。徽州古村落为人类不同族群间的融合和发展提供了例证。二是徽州古村落文化具有文化遗产价值。古村落是民俗博物馆,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也是地域文化研究的标本。黟县宏村古民居已有800多年历史,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00余幢。如“承志堂”富丽堂皇,精雕细刻;南湖书院的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深具传统徽派建筑风格;“敬修堂”、“树人堂”以及祠堂、牌坊等等,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都蕴含着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是徽州文化的历史见证,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为各类文化艺术的研究人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三是徽州古村落文化具有人文旅游价值。徽州古村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村落建筑,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现特征,以砖雕、石雕、木雕为主要装饰特色,以高院、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有着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作为徽派建筑艺术典范的“古建三绝”——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更是令人赞叹不已。因其受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不矫饰,不做作,与大自然保持和谐一致,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具有极大的人文旅游价值。四是徽州古村落文化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价值。为了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国各地都在科学有序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徽州古村落建设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观念值得借鉴。如宏村村落建设,既考虑取水、排污、防火、防盗的多重因素,又考虑到生活起居的方便实用,集功能性和观赏性于一体,追求适合生存、布局合理、富有诗意的人居环境,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徽州古村落建设中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地营造村落的做法同样值得借鉴。徽州古村落建设崇尚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高度重视自然生态环境,以重山水、保林木、巧用自然为原则,村落选址大都利用天然地形,依山傍水,枕山环水,背山面水,随坡就势,其基本形式是“枕山、环水、面屏”,因地制宜,成功实现人与自然相融。“新农村”规划应充分尊重自然,村落建设应与自然环境相和谐;“新农村”建筑应使用地方传统建筑符号,形成自己的建筑特色;“新农村”建设应重视村落文化培育,努力形成有利于村落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等。当然,徽州古村落的价值远不止这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徽州古村落的逐渐远去,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和启迪将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深刻。为什么我们在徽州古村落文化研究方面如此着力呢?这又是为作为本土高校所肩负的使命所决定的。黄山学院作为古徽州大地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在接受徽州地域文化影响和熏陶的同时,必须对徽州地域文化研究有学术责任的担当。这不但有利于扩大本土高校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培养有用人才,而且也有利于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多年来,我们依托丰富的黄山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秉承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资源,强化地方特色,打造优势品牌,为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我们注重徽州文化资料和研究基地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起,投入100多万元收集徽州文书8万余份,徽州家谱近400部,成为全国收集徽州文书最多的单位之一。建立“汪世清特藏室”,收藏我国物理教育和物理学史研究专家、中央教科所研究员汪世清搜集、整理、考辨徽州文化的各类图书文献资料。先后成立徽州文化研究所、徽州文化研究资料中心、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黄山学院徽州文书博物馆等研究基地和展示窗口。我们注重团队建设和学术交流。徽州文化研究所在团队建设和平台打造方面作出了努力,聘请全国著名徽学研究专家为学术顾问和校内外专兼职研究员,凝聚徽学研究力量,提高和加强我校徽州文化研究的水平和影响。注重徽州文化学术交流:1986年和1991年举办戴震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8月与安徽大学徽学中心联合承办“地域中国:民间文献的社会史解读”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11月与黄山市社科联联办第十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州文化节“中国徽州老街文化论坛”;2007年10月与黄山市文联联合承办2007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京剧寻根之旅”——《徽商·徽班·徽文化》论坛;2008年5月与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办“徽商论坛学术峰会暨首届区域文化研讨会”等。我们注重课题申报与研究成果出版:多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社科规划办、教育部、省社科规划办、省社科院、省教育厅等众多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学术团队,提升了科研层次,扩大了学术影响;在成果出版方面主要有国家八五重点图书《戴震全集》(六卷)、《徽州学概论》、《徽州历代语言学家评传》、《汪世清谈徽州文化》、《徽州古村落文化丛书》第一套10册、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省级教材《徽州文化十二讲》、《中国徽州文书》(民国编)前10卷、《徽州学研究》年刊(5卷)等;《黄山学院学报》开辟“徽州文化研究”专版,从1981年至今,共发表徽州文化研究论文600余篇,约300万字;编辑出版《徽州文化研究通讯》,并成功改版为《徽州文化研究》季刊等。基于我们对徽州文化研究的特别着力和关注,理所当然地要对有“徽州文化的活化石”之称的徽州古村落文化予以格外关注。在第一套《徽州古村落文化丛书》出版受到学术界的好评和读者欢迎后,我们即开展第二套《徽州古村落文化丛书》编撰工作。经过近3年的努力,现在终于把它呈现在了世人面前。第一套丛书选取了10个古村落,作者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徽州村落文化进行了展现:写江村偏重于宗族文化演绎,写龙川偏重于名门望族溯源,写宏村偏重于聚族而居的风水选择,写西递偏重于徽商的精神世界追求,写呈坎偏重于解剖乡村社区结构,写昌溪偏重于发掘儒和商两种文化的互补,写雄村偏重于书院园林文化,写西溪南偏重于文学艺术尤其是书、画、刻帖艺术的流变,写渚口偏重于聚落人文的发掘,写石家偏重于村落构建艺术的匠心。第二套丛书同样选取了10个古村落,作者也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徽州村落文化进行了展现:写环砂偏重于解开戏曲“活化石”目连戏的文化密码,写黄村偏重于探索徽州“黟山派”书画艺术的诞生和演变,写理坑偏重于展示宋明理学之乡风土人情,写历溪偏重于揭示秀美徽州大地民俗文化厚重积淀,写仁里偏重于梳理中国古代田园与文化的相互生成促进关系,写上庄偏重于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转换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写唐模偏重于追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风情,与棠樾偏重于探究盐商文化的形成与衰落,写万安偏重于揭示商文互济下传统科技文明的萌芽与传播,写许村偏重于发掘昔日箬岭古道繁荣辉煌的缘由。但它们都共同揭示了徽州古村落的丰富内涵,共同体现了微州古村落文化的特有魅力。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我们还将组织编撰第三套《徽州古村落文化丛书》,以更加系统地展示徽州古村落文化的内涵和魅力,进一步扩大徽州古村落文化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徽州古村落以其独有的品格和魅力令我们流连忘返,《徽州古村落文化丛书》为我们全面深入探寻徽州古村落的内在品格和魅力提供了一把钥匙。让我们借助这把钥匙去打开这些古村落文化大门,去获得它所蕴藏着的文化真谛吧!2011年3月18日于黄山学院

内容概要

徽州古村落以其独有的品格和魅力令我们流连忘返,《徽州古村落文化丛书》为我们全面深入探寻徽州古村落的内在品格和魅力提供了一把钥匙。
让我们借助这把钥匙去打开这些古村落文化大门,去获得它所蕴藏着的文化真谛吧!
《盐商文化象征(棠樾)》(作者江巧珍、孙海峰)是该系列中的一本。
《盐商文化象征(棠樾)》包括了棠樾的鲍氏宗祠和祠祭;举世闻名的棠樾牌坊群等九部分内容。

书籍目录

一、歙县西乡的盐商村落和族神崇拜
(一)歙县西乡的地理环境与水利工程
(二)歙县西乡的盐商村落
(三)徽商和族神崇拜
二、吉处安居、风水佳地的棠樾
(一)棠樾的建村历史和命名
(二)天人合一思想和风水观
(三)依山傍水的徽州村落
(四)吉处安居、风水佳地的棠樾
三、棠樾鲍氏宗族与历修宗谱
(一)新安鲍姓的来源
(二)棠樾鲍氏三族
(三)棠樾盐商和《棠樾鲍氏宣忠堂支谱》
四、棠樾的鲍氏宗祠和祠祭
(一)棠樾的鲍氏宗祠
(二)敦本堂和世孝祠
(三)清懿堂(女祠)
(四)棠樾鲍氏的祠祭
五、慈孝传家、鸿儒名宦的棠樾
(一)慈孝两全、御笔题赞的棠樾
(二)业儒卫道的棠樾
(二三)名宦位重、权势赫赫的棠樾
六、经商业盐、富埒王侯的棠樾
(一)累世经营盐业的鲍氏家族
(二)以布衣上交天子的两淮总商鲍志道
(三)在“盐海”中急流勇退的鲍启运
(四)棠樾鲍氏盐商“脱贾人儒”
七、举世闻名的棠樾牌坊群
(一)牌坊的衍变和功能
(二)元明时期棠樾的牌坊
(三)盐商完成的棠樾牌坊群
八、棠樾的古民居
(一)棠樾古民居的特色
(二)棠樾前街的古民居
(三)棠樾后街的古民居
九、棠樾的徽州文化遗存
(一)棠樾鲍氏盐商和《安素轩法帖》
(二)鲍集成、鲍漱芳和《疮疡经验》
(三)鲍鸿的《楹联汇稿》和西乡遗事
参考资料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汉初长沙王吴芮第三子吴浅,封便顷侯,析居黟县,是徽州吴氏一世祖。吴氏60世吴义方讲学新安,因爱新安之胜,遂居于此。夫人叶氏,生三子太微、少微、宝微,以少微名声最为显著。徽州吴姓一般以吴泰伯为得姓远祖,以吴少微为近祖。61世吴少微,字仲芳,号邃谷,谥文惠,徙居休宁西石舌山。唐长安元年(701)辛丑举进士,御赐晋阳尉,京兆节度使,兼管江淮等州大都督侍中御史。神龙年间(705-707),为左台监察御史,所以徽州的吴氏又自称“左台吴氏”。69世、丰溪始祖吴光,官宣议郎,唐懿宗咸通元年(860)自休宁迁居歙县西乡的西溪南,所以西溪南村有1200年文明史。该村由唐末始建,经五代、两宋鼎盛于明代。西溪南吴姓外徙经商,贾富兴儒,因儒入仕。商者足迹遍布扬州、南京、杭州及沿淮一带,以盐商为主,兼营茶叶、木材、典当等行业。歙县西乡灵山村方氏祭祀的族神是方山侯方雷。方雷,方氏始祖,本姓姜,字天震,乃炎帝最后一帝榆罔之长子。助轩辕伐蚩尤,因功而封河南禹州之方山,其后裔以封地为姓,至今已4700多年,传衍近170世。明代洪武年间灵山村族人方圣安、方圣平、方圣功三兄弟共建的天尊阁和方氏祠堂中悬挂的雷祖像,就是方雷之像。灵山方氏的族神崇拜进而成为西乡的著名庙会,灵山的雷祖庙会,又称“水口庙会”,据《鹂砭轩质言》卷四云:“徽州歙县灵山,供雷祖极灵。每年六月二十四日,焚香者络绎于道,山顶村氓百馀家,皆好善布施,客民食宿不取值。家置茶具一,人人饮不禁。有窃物者,辄自扑,不能挟以遁也。对山有高罔顶,横竹筒长尺许,空洞无物。是日自出卷轴,悬筒末,金身朱喙,宛然神容。愚民瞻仰以万计,咸拜跪怠容,至一时许乃没。”吴梅颠《徽歙竹枝词》有“六月廿四暴打过,灵金山上看金灯。家家净醮祝雷祖,雪白天星锞旋蒸(本山晚米甚佳粉,粉为小圆,名天星锞)。”歙县西乡对雷祖崇拜一直延续到解放,每年农历六月一整月,邻近村落皆素食,灵山的雷祖庙会成为西乡的民间赛社之一。这种由某族的族神崇拜发展为整个西乡“赛神会”的例子还有唐模村许姓的族神许远的双忠庙会。为了庆祝丰收,每年秋收以后,歙县西乡各村都要举行一次“保安胜会”,纪念唐朝“安史之乱”中以身殉国的张巡、许远。史载,安史之乱时,张巡先据河南雍丘,后与许远同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孤军御敌,力挫叛军,以身殉国,为屏蔽江淮、全面平叛创造了有利条件。后人景仰其英雄气概,怀念其历史功绩,每年秋收之后,开盛会酬谢这两位神灵,保一方平安,祈求来年丰收。吴梅颠《徽歙竹枝词》有“七月廿五赶会场,苏村领上拜张王(东平忠靖王张睢阳也)。毗邻州县人多到,血食都言胜别乡。”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泰伯的生日,歙县岩镇的“上九”就是纪念吴姓的得姓始祖泰伯而起;也有相传农历正月初九是张巡、许远的死难日。自宋代开始,岩镇当地及西乡各村村民每年都在这天“赶上九”,举行大型游神赛灯、上演酬神戏纪念活动,沿袭近千年。建国后,岩寺“上九”沿袭至今,并逐年繁盛。每年“上九”期间(正月初八至初十),岩寺街人山人海,摊贩商贾云集,日用百货、家具、农具应有尽有,其中尤以农具为大宗,变为备耕物资贸易交流会。这是庙会民俗性的具体表现。庙会一方面表现为主旨的原始性与形式的大众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影响的区域性和发展的自由性,如镇邪压灾、祈求丰收,形成庙会发展的原始动力。热闹有趣,则是一般人追求的社会效果。物资交流,则成为派生的载体。男女老少的积极参与,造就了这一活动的广泛群体。同样的内容主题,不同年代可以用不同形式展示,这就是“上九”庙会习俗沿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明清以来直至民国年间,民间较为兴盛的各种迎神赛社,在歙县西乡丰乐河两岸的几个大村子尤为盛行。民间赛社源于古代先民对土地的崇拜,它的源头就是商周时代的社祀,秦汉以后历代皆举行“社稷”的祭祀大典,至宋代正式称为“赛社”。宋人刘克庄诗句“村深隐隐闻箫鼓,知是田家赛社还”,说明当时已有赛社之称。赛社礼乐由仿唐宋帝王“圣节”寿筵,演变为以庙神“圣诞”的规制,盛行于徽州各县。徽州庙会,集宗族祭祀、群众喜庆、演艺竞争于一身,颇见地方特色。徽州人的庙会,是土著山越人与迁居移民融合过程相互渗透的结果,或与先人始祖功德有关,或与传说神话有关,或与农业生产有关。庙会从焚香跪拜、围祠绕庙行走模式,逐步向游街行进,加入有动作的傩舞、徽州傩、杂技玩耍、戏剧等项目。迎神赛会,成为徽州人在生产力低下和科学不发达的社会中,表达人们美好愿望、宣泄情感的一种主要方式。徽州庙会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请戏班做戏酬神。其中庙与祠,始终是与祭祖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达到与祖宗同乐,与神灵共享,徽州人往往把戏台做在宗祠旁。徽州的许多村子,都有“万年台”。没有万年台的小村子,平时也有台柱台板,随时可搭台唱戏。普通民众对庙会中的“戏”非常热衷。凡遇演戏,莫不扶老携幼去观看,且可彻夜不眠,也可夸夸其谈数日。明清后,随着徽州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兴盛,搭台做戏之风显得愈来愈盛。演徽戏,唱徽戏,成了庙会活动的惯例。若遇有钱的徽商斋官值年,争强好胜,肯花大钱,常常请两个以上徽班来对台唱戏,因此庙会是徽戏之母。

后记

接受写这本书的任务十分偶然,当时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所长吴兆民问我可否接受编写《棠樾》一书,我不假思索就答应下来。因为我的舅舅洪渊复就住在棠樾,从我记事起,每年至少要到棠樾去几次,对棠樾是太熟悉了,写一本有关棠樾的书是我曾经想过要做的一件事。我的外公是洪坑人,后来迁住在百花台。舅舅定居在棠樾村是由于他的岳父吴仲坚的关系。据鲍鸿的《楹联汇稿》记载: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不久,丰溪的吴爵之在棠樾开设了吴兴斋药铺,时间长达40年,后来就在棠樾前街买房定居下来。民国二、三年间吴爵之夫妇先后去世,儿子吴仲坚才13岁,因此将药铺转让给鲍氏,改名为“鲍兴斋药铺”。吴仲坚生有2男3女,长女吴毓华就是我的舅母。解放后舅母一直在设在男祠中的棠樾小学教书,就把家安在棠樾。由于这层关系,从小每年的春节,我都要去棠樾给舅舅舅母拜年,寒暑假及平常节日也经常去。他们一大家子人,好热闹。当时我去的路线是在古关过渡,因为大姨家住在潭渡背后的张家山,因此先到大姨家玩,然后经过潭渡后村、赤坎村就到了棠樾水口,经过7座牌坊就到了舅舅家。从小是母亲带我去,那幽静、弯弯曲曲、一尘不染的石板路,我就像在仙境里;大起来了是我自己去,那一座座牌坊,我开始想看懂上面的字,那“骢步亭”三个字是多么的刚劲有力,邓石如是谁?工作后是我带旅游系的大学生去观光;再后来是我带着问题去走访和调查。时过境迁,到棠樾的路就这样走了50多年。我在黄山学院旅游系任教,较早时写过《浅谈黄山市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潭渡历史上的村居环境》等论文,当时就到歙县西乡一带进行了一些田野调查,以棠樾为中心,辐射到槐塘、稠墅、蜀源、唐模、潜口、郑村、雄村、西溪南等村子。在棠樾曾几次让舅舅带我到鲍树民先生和毕德修先生处走访,从中知道很多几近失传的故事。这期间,我的学生洪利群在棠樾牌坊群旅游公司当导游,后又成了鲍树民先生的乘龙快婿,也给我提供了许多方便。由于这多层的关系,我自以为对棠樾是太了解了,所以敢冒昧接下这一写作任务。其实,我的冲动还来自于对歙县盐商家族的一种情结,因为我这个“江”就是“新安东关济阳江氏”,从明代起,江氏宗族就和盐官和盐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每次到棠樾去,从7座牌坊下走过,总感到不是“忠孝节义”的简单排列,而是一定存在有更深层次的起因。25年前,对徽州文史有独特见解的舒征灌先生告诉我,清代立牌坊,要得到皇帝的御批,所花的银子要比建造牌坊的造价高得多,这种代价只有盐商才能承受,因此歙县的牌坊大多是盐商出钱为家族立的。这就无意中给我列出一个课题——徽州盐商文化。带着这个课题,我在歙县采风时发现牌坊多的村子,在清康乾盛世时几乎都有族人是大盐商,如现存5座牌坊的雄村、郑村、许村,现存4座牌坊的洪坑等。被誉为徽州凯旋门的许国八脚牌坊,也是盐商世家立的。拥有第二牌坊群的稠墅村的汪廷璋乾隆年间担任过两淮总商。鲍树民先生认为,棠樾的牌坊群就是盐商鲍志道设计和修建,由鲍漱芳完成的。但是上述的这些牌坊中,与“盐”直接有关的牌坊只有棠樾“盐运史司鲍漱芳”的“乐善好施”坊。这也是徽州盐商文化的特殊性之一,把“业盐致富”隐去,只显示“忠孝节义”。正是这种特殊性激起我收集这些盐商资料的兴趣。我曾收集到几本清代徽州盐商个案的手抄本,如歙县渔岸村余氏盐商的《疏文誓章稿》、岑山渡程氏盐商的《淮北盐商程德中公文汇抄》、同治元年休宁上溪口洪氏盐商的《分家阄书》、同治九年祁门永馨盐酱店《合同存底》和我家祖上的《二房赀产清簿》等。我利用这些第一手资料在《清史研究》发表了《徽州盐商个案研究〈疏文誓章稿〉剖析》、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发表了《徽州盐商兴衰的典型个案》、在《徽州文化研究》上发表了《(从浮价病民案〉试析嘉庆中期徽州盐商衰退的原因》等文章。另外我还注重对徽州宗谱的收集和研究。黄山学院党委书记汪良发先生在“徽州谱牒:家族与社会”国际研讨会上说,“谱牒是中国宗法社会特有的文化,它不仅承载了中国宗法社会的姓氏、宗族、世系等,而且也展示了人口、族规、族约、土地关系、教育、生产、生活、民情风俗等发展情况,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生活的重要文献资料。古徽州是特别重视宗法制度的地区,各家各族,十分重视修撰宗谱。徽州留下的谱牒之多,是全国少见的。要说研究徽州文化,这是一大富矿。”中国现存的各类谱牒中,徽州的族谱数量最多,也最富有研究价值。族谱是“家之大典”,与祠堂祭典一样重要。徽州的谱牒中汇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其他文献中没有记载或者是失传的。徽州的谱牒经过历年的损毁,大多数已不存世或成了孤本,如我所在的歙县桃源坞济阳江氏宗谱,只知安徽省博物馆1964年从族人手中征集到一套。上世纪90年代《历史大观园》曾刊登许宗元的一篇文章,说这套谱记载有渐江的世系。所以《新安东关济阳江氏宗谱》成了笔者梦寐以求的宗谱。近年有幸收集到四册《新安东关济阳江氏宗谱》,其中《送运长少溪江公入觐序》和《赠大鹾伯少溪江公序》记载了万历后期盐法崩坏之时,入闽盐商“惨莫聊生,十九逃亡,以至仓如悬罄,帮若晨星,公私交困,盐政弊坏”的状况,以及江少溪治理福建盐政有功绩,受到入朝觐见万历皇帝的嘉奖等情节,是研究明代盐政的重要史料。如果说新安画派的渐江、江注出自盐商家族,另一位画家程嘉遂也和盐商家族有关。据我收集到的《歙西长翰山程氏宗谱》记载,程氏家族的程新阳,经营浙盐,与程嘉遂父亲交往厚善,每过吴,都要程嘉遂在家中小住;清代程财源,经营淮南盐发财后,和姻亲洪坑的洪日晖,出资重修程氏宗祠等。这说明在明清两代,盐商至富,使家族的经济基础打牢,从而为文化事业的兴起提供了条件,新安画派中有的本身就是大盐商,如著名画家李流芳。至于收藏善本书籍、名人法帖的盐商更比比皆是,这就是所谓的盐商文化。盐商文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尽力宣扬祖上的鸿儒名宦、忠孝节义,而把业盐成巨富的过程,很少述及,棠樾鲍氏的几种宗谱的记载也是如此。鲍荣的七世孙鲍永高(1197-1271)在南宋末年开始收集鲍荣之后可考的资料,宋开庆元年(1259)编著棠樾鲍氏的宗谱。由于鲍永高收集祖先资料时认真仔细,编著宗谱时一改“攀附显贵”等弊病,把鲍荣之前不太可靠的传说剔除,因比棠樾鲍氏三族的宗谱资料是比较详细和可靠的。笔者主要的参考资料之一是清乾隆二十五年24世孙鲍光纯主编的《重编棠樾鲍氏三族宗谱》(20册200卷),将鲍荣支下与迁派的棠樾、蜀源、岩镇三地的族系全部收录,成为一部完整介绍棠樾鲍氏三族系列史料。鲍氏在棠樾的一族枝叶茂盛,分成许多支派,如鲍居美有二子鲍汉、鲍泳,分成汉公派和泳公派;鲍泳之下又分成寿孙派和万四公(庆云公)派;万四公之下又分成□公派和衢公派;□公派下分成相童、铁童、继善、宗庆、助庆、文庆、隆庆、瑞庆、福得、民得、祖荣、敦善、家善、万善等20派;万善公派之下更是人丁兴旺,有若松、若梅、象贤等21个曾孙。这些支派大部分外迁,在棠樾本里居住只占其中很少一部分。30年后的嘉庆初年棠樾的大盐商鲍志道和族侄鲍琮(学坚)编纂更能体现棠樾本里鲍氏的族谱《棠樾鲍氏宣忠堂支谱》。此谱是支谱,宗16世祖鲍象贤为支祖,这是笔者主要的参考资料之一,也是棠樾鲍氏盐商留下的文化遗产之一。棠樾鲍氏留下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其主要原因一是鲍志道、鲍启运兄弟盐商穷苦出身,知道世道的艰难,在最富裕时不奢侈挥霍,把大量的资产转移到宗族资产和文化事业上。二是他们是在盐政发生重大变化之前急流勇退,逃过使大多数盐商遭到灭顶之劫难,这样才能为后人留下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留下典型的盐商文化村——棠樾。笔者与家人还注意有关棠樾的文书资料特别是手抄本的收集。徽州手抄本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深受历代文学家、学者与藏书家珍爱。因其仅靠亲笔抄录,底本较其他各类善本更为稀少,加之社会动荡、天灾、战乱、文化浩劫等因素破坏,存世之量真.如凤毛麟角,是徽州历史上的“文化标本”。20世纪50年代起,原徽州一府六县范围内,几十万件反映徽州民间实态的契约文书陆续被发现,其中包括徽州的各种手抄本。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形成、发展且传承沿用于古徽州六县境域内一种自成体系的草根形式的原始记录。由于手抄本是可遇不可求的,收集起来除了拥有一定的文史知识和鉴别能力之外,全靠脚勤和运气。笔者曾收集到几本清末民初有关棠樾鲍氏的手抄本,如道光年间《鲍氏元霄会簿》,鲍集成编著、盐商鲍漱芳校订并写有序言的《疮疡经验》、民国年间抄本《岩镇鲍氏宗谱》和《鲍桂星年谱》等,特别是鲍鸿的《楹联汇稿》是鲍鸿在辛亥革命前后为歙县西乡的庆吊、社戏所作楹联汇集,大部分楹联前有引言。楹联既是文学的一种形式,更是社会现象的一种舆论。中国历史的发展表明,楹联反映着一定时代的民心民意,代表着广泛的社会舆论,甚至反映政治变迁的趋势,表达了某种蕴含着真理的内容;它以工整对仗的文字形式,寄寓了严肃的政治思考。楹联对于社会文化现象做出直接快捷的反应,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批判意识,它代表了民间的意识形态,表达了民众的政治心声。《楹联汇稿》是歙县西乡清末民初时期反映徽州生活习俗和思想感情的民间艺术,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深刻的教育价值和高超的审美价值,是棠樾鲍氏留下的文化遗产之一,值得分析和研究。从接受任务到完稿,历时将近半年。虽然占有一定的优势和拥有了一些资料,但由于时间所限,又经常为写作技巧所困,写时难免捉襟见肘。好在孙海峰刚从安徽大学文学硕士班毕业,把有些章节的资料交给他,让他撰写。现在写这本书的任务终于画上句号了,但对棠樾村的研究恐怕只能说开了一个头,也肯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所做的,那就是让棠樾这座盐商文化古村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重视,从盐商文化这条线索入手揭开徽州古村落的神秘面纱,以此进一步探看和触摸徽州文化的神髓和脉搏。在这里我要感谢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吴兆民先生,是他邀我参加此书的编写,并将他收集到的棠樾村的资料无私地提供给我。万事开头难,他以编写《商儒互济的家园——昌溪》经验,初拟出写作提纲,为我开了个好头。我要感谢鲍树民先生,是他十几年前就告诉我他家先祖特别是鲍象贤、鲍志道、鲍启运的事迹。我还要怀念逝世的舅舅和毕德修先生,他们为我提供了不少逝去的信息。另外我也要感谢我的表弟洪毅成,他在“文化大革命”后曾经管理过村中设在女祠中的榨油厂,后当过棠樾村的村长,现任棠樾牌坊群旅游公司总经理助理,对棠樾村的保护和开发做了很多工作,也为我提供了许多棠樾的口述资料。最后还要感谢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为出版此套丛书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为古徽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作出新的贡献。江巧珍

编辑推荐

《盐商文化象征(棠樾)》(作者江巧珍、孙海峰)是该系列中的一本,共分为歙县西乡的盐商村落和族神崇拜;棠樾的鲍氏宗祠和祠祭等九部分内容。这套“徽州古村落文化丛书”选择了徽州区域有个性化特征和代表性的10个古村落作为考察研究对象,对每个村落的历史渊源、个性特征、文化底蕴和历代名人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考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盐商文化象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喜欢皖南的山水,那些古村落很迷人,书写得很好,很深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