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十六讲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刘淮南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2-08出版)  作者:刘淮南  页数:266  

内容概要

  《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系列:中国文学批评史十六讲》能够将历史和现实相联系,中国和西方相比较。语言通俗,视野开阔,讲法新颖,举例生动。符合创新的时代要求,具有较强的启迪意义。

作者简介

刘淮南,1958年生,山西省代县人,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已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创作方法论》和《走向原创的思想》,参与过4部著作与教材的撰写。为山西省精品课程(“文学概论”)负责人,山西省教学名师,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理事。个人辞条入选《东方之子》、《世界名人录》等多部辞书。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讲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定位(课程性质)与分期概述第二讲  孔子的文学批评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孔子文学批评的具体内容  二、孔子文学批评的特点  三、孔子文学批评对后世的影响第三讲  庄子的美学、哲学思想对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影响  一、庄子关学思想的特征  二、“虚静”是从事审美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心态  三、对“言意矛盾”的揭示第四讲  《毛诗序》与儒家的“诗教”主张  一、文本解读  二、儒家的“诗教”主张第五讲  “发愤著书”与一怨愤”的创作心态  一、“发愤著书”的提出  二、“发愤著书”的价值论分析第六讲  《典论论文》中文学观念的变革  一、文本解读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第七讲  《文赋》对创作规律的探讨  一、文本解读  二、对创作规律的探讨第八讲  《文心雕龙》的体系建构及几个重要篇目  一、《文心雕龙》的书名与其体系建构  二、《原道》与文学的本体论  三、《神思》与文学的创作论  四、《时序》与刘勰的文学史观第九讲  《诗品序》的理论价值  一、文本解读  二、理论价值的体现  三、“感物”与“物感”的不同性第十讲  唐代审美中心论的文学理论与批评  一、王昌龄的“三格”与“三境”  二、皎然《诗式》的理论特征  三、司空图的诗学理论第十一讲  唐代政教中心论的文学理论与批评  一、韩愈的文学思想  二、白居易的政治情怀第十二讲  严羽的诗歌审美论  一、《诗辨》解读  二、关键词辨析第十三讲  元好问的以诗论诗  一、以诗论诗的历史  二、《论诗三十首》总论与举例  三、《论诗三十首》中评苏诗的问题第十四讲  “童心说”的人文进步性  一、“童心说”的基本内容  二、“童心说”的人文性与进步性第十五讲  明清小说批评举例  一、李贽的《水浒传》评点  二、冯梦龙、凌漾初的小说批评  三、金圣叹的《水浒传》批评第十六讲  《人间词话》的理论与问题  一、《人间词话》中的主要范畴梳理  二、《人间词话》中的几个问题附录  课后问答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人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在社会上站立;最后,还要通过音乐等艺术使得君子的人格得以完善。《宪问》中另有:“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可以看到孔子的美育思想。换句话说,在孔子的人才培养中,艺术教育是重要的内容。  第3条是孔子自己说他由卫国返回老家后,才根据音乐将《诗三百》的篇章整理出来,使得雅颂各就其位。这里有个问题,即孔子正的是篇章还是乐曲呢?或者是二者兼有呢?按照司马迁和班固的说法,是正的篇章。  第4条谈到了《诗三百》的社会功用。在孔子那个时代,《诗三百》在行政、外交和上流社会的一般活动中是被广泛运用的。由此可见,人们很多时候并不是把《诗三百》仅仅作为文学作品来对待、来愉悦情感的,而是首先将之作为行政外交中的言说手段。自然,,对于当时的公务员来说,三百篇也就成为他们的必修课。所以,不能熟练运用三百篇中的有关内容,完成行政外交中的任务,对于一个虽然很熟悉三百篇的人来说,是没有用的。其中的“专对”指的是,外交人员出使别国前要领受国君的意旨,而在具体的外交场合,则需要根据具体的人物和情景,随机应变,组织辞令,完成任务。这就叫“受命不受辞”,当然这是就外交官而言的。就国君来说,则是“授命不授辞”了。  第5条中孑L子所说的“夏之时”为夏历,即今天的农历,因为夏历有利于农耕,所以孔子希望使用这一历法。而《韶》和《武》分别是描述尧让位于舜和周武王取得天下的音乐。《八侑》中就提到:“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因为,尧让位于舜是一种“揖让”政治,即上一任好君主尧将位置让给了下一任好君主舜,因而,展示这一内容的《韶》乐是非常有价值的,再加上其优美的乐曲。而周武王取得天下是通过了武力的,自然,展示这一实际的《武》乐,虽然在音响效果方面是美的,可就内容上而言,却不是那么善了。可见,孔子的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是联系在一起的。不过,如果从治理国家来说,使用《韶》和《武》也标明了孔子对这两个乐曲还是肯定的,或者说,孔子对作为国家行为的武力,并非一味反对。  至于“郑声”,即“郑风”。从今天的意义上,我们可以称之为当时民间的流行音乐,因为它在社会上太流行了,而且上流社会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可是它毕竟又不是来自于上流社会的,所以孔子不愿意提倡它们。这与古希腊的柏拉图驱逐诗人离开他的理想国的言论有些相似。  第6条是从陈亢的角度来谈孔子的,从他的感受中,我们可以明白的是,“诗”和“礼”的重要性,这与第2条是相关的,应当联系起来。  第7条同样是对《诗三百》重要性的强调,只不过这里面对的是“小子”,即“同学们”。同时,这里谈到了诗的“兴、观、群、怨”等功能,都是文学艺术发挥其积极的社会作用的具体方面,咱们可以说得具体一些。  “可以兴”指的是读诗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朱熹将这一句解释为“感发意志”。当然,这里的意志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一种“好善恶恶之心”。可见,诗“可以兴”实际上揭示并强调了一种积极的艺术感染力。  “可以观”中的“观”,指的是观察、观看和观赏;比起其他视看类的词语,“观”多了一层赏玩义。如《孟子·尽心上》的“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具体到这里的“可以观”,意思有二:一是“陈诗观风”,也就是“观风俗之盛衰”,从而“考见得失”,让人们从诗歌中了解社会的状况;二是“观志”,即了解诗人之志和诵诗者之志。就前者而言,更多的是针对着领导者的,所以,也就有了领导层面的“采诗”和平民百姓的“献诗”。《礼记·王制》中有:“天子五年一巡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还有人们熟悉的《国语》中“召公谏弭谤”的记载,都是为了“观”的。  ……

编辑推荐

刘淮南编著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十六讲》是“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系列”之一,能够将历史和现实相联系,中国和西方相比较。语言通俗,视野开阔,讲法新颖,举例生动。符合创新的时代要求,具有较强的启迪意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文学批评史十六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