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绣品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雨来  页数:481  字数:113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为一个从事中国古代织绣品收藏的行家,作者具有丰富的藏品积累和收藏心得。《明清绣品》是作者多年收藏经历的总结。《明清绣品》中内容既包括刺绣工艺、种类和区域风格,又涉及服饰制度和文化内涵。书中使用了大量从未公开出版过的实物资料,作者的很多观点与学院派不尽相同,以实物为依据提出不同以往的新问题,以实物对比的方法来阐述观点。以作者的特殊身份和切身经历所表达的内容,可以为热爱中国古代绣品的人提供深入浅出的指引,也可以为从业者对中国古代绣品的收藏和鉴赏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专业学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了进一步探究的资料。

作者简介

  李雨来,河北省安新县小王村人,生于一九五二年农历六月六日,五岁进村幼儿园,八岁转入村初小,一九六四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王镇高小,一九六六年结业务农。身小力薄却争强好胜,打堤挖河、锄、镰、镐、锨样样精通。一九八零年开始接触织绣品。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工艺和区域特点
第一章 刺绣的发展和生产模式
第一节 刺绣的发展
第二节 刺绣的生产模式
第二章 绣花针、线和基本针法
第一节 针、线
一、针
二、丝线、合股线、捻金线、片金线
三、针脚、针距和水路
第二节 刺绣的基本绣法
一、钉补类绣法
二、穿刺类绣法
三、绣纱、纳纱、戳纱和织纱
第三章 明代刺绣
第一节 明代刺绣工艺
一、洒线绣和缂丝加绣工艺相通
二、缂丝加绣并非缂丝工艺
三、明代精细的纳纱工艺
四、满绣
五、盘线绣
六、绒地的刺绣品
七、合股线绣
第二节 明代刺绣纹样
一、绣龙纹
二、云纹
三、花卉、人物
第四章 清代刺绣
第一节 清代官用绣品的来源
一、宫廷御用绣品的来源
二、地方官用绣品的来源
第二节 清代刺绣的名称和分类
一、以针法分类
二、以色彩分类
三、以区域分类
第五章 四大名绣
第一节 古老蜀绣
一、平金工艺
二、针法特点
三、五彩绣、三蓝绣
四、构图特点
五、主要刺绣品种
第二节 饱满的苏绣
一、平金工艺
二、针法特点
三、五彩绣、三蓝绣和墨绣
四、构图特点
五、主要刺绣品种
第三节 写实的湘绣
一、很少使用平金
二、革命性的针法
三、写实的构图和色彩特点
四、更加市场化的绣品种类
第四节 精细的粤绣
一、平金工艺细线条、密分布
二、精细的针法
三、粤绣的色彩
四、精致的构图
五、专供出口的粤绣商品
第六章 京绣、鲁绣、潮州绣
第一节 京绣
一、彩色平金
二、针法特点
三、京绣风格的栽绫绣和盘综绣
四、京绣的色彩
五、构图风格
六、主要刺绣品种
第二节 鲁绣
一、特殊的平金工艺
二、近似苏绣的鲁绣针法
三、浓绿、艳蓝的色彩
四、主要刺绣品种
第三节 潮州绣
一、平金工艺
二、针法、色彩
三、主要刺绣品种
第四节 各地方绣的针法、构图、局部差别比对
第二部分 绣品种类
第七章 明代宫廷服装
第一节 明代龙袍
第二节 明代官服
第三节 明末清初的龙袍
一、过肩龙式龙袍
二、大龙式龙袍
三、明末清初时期的龙褂
第八章 清代宫廷男装
第一节 分类和命名
一、宫廷服装的名称和穿用场合
二、清代官职结构
三、对吉服的理解
第二节 龙纹名称
一、正龙
二、行龙
三、团龙
四、夔龙
第三节 朝服
一、皇帝朝服
二、皇太子朝服用杏黄色
三、皇子朝服用金黄色
四、亲王、郡王的石青色朝服
五、民公朝服
第四节 清代官员皆穿“龙袍”
一、皇帝明黄十二章 龙袍
二、皇太子穿杏黄色龙袍
三、皇子穿金黄色龙袍
四、亲王、郡王以下龙袍
第五节 龙褂、官服
一、衮服和龙褂
二、官服
三、补子
四、各种工艺的补子
第六节 甲胄
第九章 清代宫廷女装
第一节 女眷级别和相关服装的名称
第二节 朝服
一、皇太后、皇贵妃用明黄色
二、皇太子妃用杏黄色
三、贵妃、妃用金黄色
四、嫔妃、皇子福晋、亲王、郡王福晋以下到县主用香色
五、贝勒夫人、民公夫人至三品命妇朝服
第二节 龙袍
一、皇太后、皇贵妃龙袍用明黄色
二、皇太子妃穿杏黄色龙袍
三、贵妃、妃穿金黄色
四、嫔妃、皇子福晋、亲王、都王福晋以下到县主用香色
五、贝勒夫人及以下龙袍
六、二式女龙袍
七、三式女龙袍
八、花卉纹八团袍
第三节 朝褂
一、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皇太子妃朝褂
二、亲王、郡王福晋朝褂
三、镇国公夫人以下至各品级命妇的朝褂
第四节 龙褂
一、皇妃以上龙褂
二、皇子福晋以下至民公夫人龙褂
三、镇国公以下命妇穿用八团花卉褂
第五节 氅衣和衬衣
一、清代满族氅衣
二、清代满族衬衣
三、款式近似于朝褂的褂谰、坎肩
第十章 清代汉式女装
第一节 汉人命妇女装
一、霞帔
二、汉式女龙袍
第二节 汉式民用服装
一、汉式氅衣
二、坎肩
三、汉式裙子
四、裙子马面
五、绣裤子
第十一章 戏装、神衣法袍和龙袍的区别
第一节 神衣
第二节 戏装
第三节 法袍
第十二章 绣软片类
第一节 刺绣条屏
一、书画和刺绣结合的顾绣
二、地方特色的刺绣条屏
第二节 绣贺帐
一、条幅
二、横幅
三、刺绣门帘、被面
第三节 桌裙、椅披
第四节 靠背、坐褥、迎手、幡
一、靠背
二、坐褥
三、迎手
四、幡
第五节 绣插屏、镜心
第六节 肚兜
第七节 苫盆、盖头
第八节 镜帘
第九节 绣佛像、佛冠
第十三章 配饰
第一节 披领、领子
一、披领
二、领子
第二节 帔肩
一、小帔肩
二、多层如意形帔肩
三、单层如意形帔肩
四、多片分组形帔肩(河南帔肩)
五、儿童围涎
第三节 花边、挽袖
一、蜀绣、苏绣的花边、挽袖
二、粤绣挽袖花边
三、京绣挽袖
第四节 被腰
第五节 裤腿、绑腿
一、裤腿
二、绑腿带
第六节 垂绦、彩悦
第七节 汗巾
第八节 枕顶
第十四章 小件绣品
第一节 香包
一、男式香包
二、女式香包
三、香囊和小挂件
第二节 荷包
一、拔插荷包
二、布袋荷包
三、晋南荷包
四、丽水荷包
五、褡裢荷包
六、腰荷包
七、葫芦形荷包
八、烟荷包
第三节 套
一、扇套
二、刀套
三、怀表套
四、眼镜套、眼镜盒
五、钥匙套
六、耳套
七、扳指套
八、镜子套
九、保暖套
第四节 鼓穗
第五节 夹
一、绣夹
二、名片夹
第六节 不知名包袋
第七节 粉擦
第十五章 鞋、帽
第一节 鞋
一、船鞋
二、小脚鞋
三、解放鞋
四、满、蒙、藏绣鞋
第二节 帽
一、风帽
二、童帽
三、帽尾巴
四、头带
附录
一、清代官员品级
一、清代官衔
第三部分 图鉴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三、对吉服的理解 无论是清代的历史资料还是现代的相关书籍,吉服的名称使用很多。由于服装的款式、使用场合和使用目的等,以及对于研究清代服装的重要性,有必要把关于吉服的名称做一番商讨,这对于清代宫廷服装的分类会有一定的帮助。 关于吉服的解释,查阅相关资料和《辞海》等,大概有三种解释,第一是古代祭祀时穿的服装,古代祭祀也有祭礼的说法;第二是泛指礼服,即礼仪场合穿的外套;第三是清代帝后重大节日穿的服装。把三种解释总结起来也并不矛盾,意思都是说的礼仪场合穿的服装。吉服的名称至少从周礼就有,几千年的历史,社会的发展致使人们观念始终都在变化,但是吉服的基本概念始终都是礼仪场合用的服装。而对于服装的款式、纹样、色彩等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按照以上观点,龙袍可以叫吉服袍,龙褂可以叫吉服褂,八团龙袍、八团花卉、四团龙、两团龙都叫吉服。那么清代专门用于礼仪穿用的,朝服、朝褂等能否也可以叫吉服呢?如果不能,明显违背吉服的原本含义。如果也可以叫吉服,那就等于清代绝大部分的法定服装都叫吉服,同时把清代服装叫做吉服也就失去任何意义。因为它并不是指的任何一款。就像通常人们说的衣服一样,泛指所有遮盖身体的物品。 由于上述原因,我这里就没有使用这个名词。当然,我并不否认历史和现在各种著作上的这个名词的存在。 第二节龙纹名称 在介绍清代宫廷服饰以前,有必要讲一下龙纹的名称。因为很多明清时期的宫廷服装都是以龙纹为主要图案。龙的称谓有很多,但具体哪一种姿态怎样称呼却很模糊,有的一种姿态几种叫法,也有几种姿态一种叫法。 历史上,龙头的部分只有正视前方的正龙和龙头伸向侧面的行龙两种。但龙的身体部分却千变万化,很难以身体的变化决定龙纹的称呼。根据历史资料、业内的习惯称呼和实物样本,归纳起来还是以龙头为准更简单明白。以下把常见的龙头不动,身体却有很大变化几种龙纹做成表格,以便更加直观的对龙纹加以解释。 一、正龙 两眼对称,鼻、嘴在中间,目光正视前方,不论身躯怎样变化,都叫正龙。16世纪以前没有正面龙的纹样,大约从17世纪开始出现正面龙的纹样。到17世纪中叶,正龙逐步开始大量的运用,在龙纹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从视觉效果的角度看,正面龙确实显得呆板,相比较没有行龙的线条那么生动流畅。 二、行龙 眼睛、鼻子和嘴都朝一侧的,不管身体和尾巴怎样变化,都叫行龙。

编辑推荐

  《明清绣品》中主要内容大多是实物中体现出来的问题,很多是没有文献记载的,还有一些是与制度或记载的观念有出入的。有些别人已经说过,而我没有提出新观念的内容就尽量不再叙述。我主要以实物对比的方法来论证观点。故此,本书中全部内容都以图片加解说的呈现形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明清绣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