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修炼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昆仑出版社  作者:熊厚音  页数:489  字数:67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道德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直是中国道家的首奉经典。原创者老子是一位大智慧的圣人,他的思想是人类跨入新纪元大门的全能钥匙,并将成为构建中国和谐新文化的理论基础。现代科学和文化尽管已经进步了,当人们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重温老子的思想,仍然使善良的人们肃然起敬,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地尊奉其道德观。人类在自然中经过一次次痛苦的挣扎以后会改变自己的自然观,而新的自然观所需的素材早在几千年前的《道德经》和《黄帝阴符经》中就已经有所建言。这正是《道德经》在世界上普遍受到尊重和研究的主要原因。《道德经》与《黄帝阴符经》是同属于道家学派的主要经典。两部经典都有着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朴素的自然辩证法,《生存与修炼》并不是单纯从现代人的立场去展述问题的。现代人的研究习惯是将事物进行分散性探讨,所以老子的思想尽管为人所用,却不能为人之宝,还未成为人类生存自由的理论性指导。主要原因是人们按现代人的生存环境去分析古代修炼中所得出的整体性结论,所以要研究好这两部经典使之成为促进和谐的理念,包括研究习惯在内的既定观念都要进行足够的改变和创新。将《道德经》与《黄帝阴符经》合在《生存与修炼》一书中进行探讨,是因为两部经典分别从阳和阴的不同角度概括了人与自然之问的联系和存在关系。我们不能够离开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和存在关系去谈修炼,更不能离开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去研读这两部经典。抱着“为我所用”的想法或学术探讨之目的去认识这两部经典,前一种想法会使人看不到经典所阐述意境之全貌;后一种目的会让人在文字考证的牛角尖中爬不出来。所以《生存与修炼》在对原文释译上把对文字的严谨考证放到了一边,其次放松了对原文翻译的学术性价值的追求,尽量从生活的角度去把握与原著的感性联系。从对原著内容的经验性阐述中发掘人们最容易忽略的朴素辩证思想。即文字所能表达的可见部分以外,还表达了不可见存在所代表的相关内容。因此,要在有限的范围内,将《道德经》《黄帝阴符经》中体现的博大精深的哲学观、自然观、生存观系统性地展现出来还有一定难度。为了将人们生活、生产、修炼的诸多概念融合在对两部经典的讲解中,就要离开拘谨的学术考证而采用演绎从象的方法。譬如,《道德经》中常以治国之策来演说人身之道。如果离开了修炼这个基本点,以国喻身的取象方法就立不住足了。人类潜能的开发是件势在必行的事情。单纯使用技术性手段解决人体的改造而不启动人体自身的全息系统优势必将给人体带来相应的后遗症效应。例如:中国新闻网2008-04-10报道一例“女子换心后变得像男孩,梦遇‘捐心人’”的报道,美国马萨诸塞州赫尔市47岁女子克莱尔·希尔维亚在自传《心脏的改变》一书中披露,她移植了一名男孩的心脏后,竟然变得十分像男孩,并且还爱上了喝啤酒、吃肯德基炸鸡腿。更匪夷所思的是,尽管美器官移植法禁止向患者透露器官捐赠人的身份信息,但克莱尔竟在梦中和18岁的心脏捐赠人蒂姆·拉米兰德“相遇”,获知了他的名字,克莱尔根据梦中信息,成功找到了“捐心人”的家人。此类报道历史上有过不止一例,均显示了人体全息系统的完整性还有待认识和开发。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记载,这种开发在古代有着丰富的文献记录。深入开发人体潜能与老子“道德”观念的建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存与修炼》其意旨就在于探讨这种联系并提出实践的具体理念。“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生存中如果明白道德观念的全面性并且以道修德、勤行不辍,则人生很容易获得觉悟存在、健康如意的目的,也就是道大人也大。如果是从德修道,则能够转变观念,扩展获取信息的通道,增强与自然的亲和力,增加人创造性素质的积累,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共生效应,实现人生的真性价值。有形之物,包括文字在内,相对于人对自然大道的觉悟来说都是一团糟粕,这是老子《道德经》中肯定“不言之教之有益”的潜台词。执著于有形的说教对人潜能的开发很不利,因为人体是一个开放的“白系统”,根据“耗散结构论”分析:越是合于自然的行为越容易形成自动的新平衡。宇宙是有生命存在形式的,道也可以将其人格化地认识,修炼和实现老子的道德观实际上就是这种人格化实践的再现,这一点正是道家传统“天人合一观”的精髓所在。历史以来修成功的前辈大德即是道的人格化形象代表,所以“道隐无名”。我们处在新时代的修炼者首先确定的观念就是人道与天道性质相反的一面,然后才是如何放下陈旧的观点进入全然的道德意识中去的问题。《生存与修炼》的是想在《道德经》、《黄帝阴符经》中探索总结出一个修炼的人应该具备的修真理念和原则。而方法则是一半靠体悟,一半靠自系统的自我平衡中产生,即传统所谓的“自性生法”。我们人生一直都处在共性(道性)场中。人的个性场是否有足够信号量使自己在自觉和不自觉中都能与共性谐振并获得智慧和能量的来源促进潜能的开发和生命的进化,这一点由“尊师悟道灵性通”这句古语可获得解决的出路,这里的师是众人为师、万物为师的师,有了这个共性的共存观,人的生存就处在统一的信号场中运动,使人很容易获得健康、活力、创造力、超脱力,由此也必然地会促进社会成员的和谐亲近力,在对道德整体观的真正理解中构建的和谐社会才是必然的未来。《道德经》、《黄帝阴符经》所展现的文化素元不是宗教观念。其代表的道家文化之目的是为了宇宙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大的方面。其另一个目的是使广大百姓都能够明白道德修炼的过程是使人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必经之路,是造成“天清地宁”的最佳世界观。希望见此书的有缘人能够不拘一格,突破常规,从全息的角度把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重关系的和谐,祈愿有更多的人体会出个中三昧来。有众多的人迈进依道德而进化人生的境地中来,自然问的平衡及合于发展的造化就不是一件难事。面对我们的后代,大家的道德修为留下的效应才是他们最需要的遗产。《生存与修炼》这本书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胡孚琛教授的肯定并作序,在此我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对本书的出版发行作出了辛劳贡献和鼎力帮助的朋友,我在此表达诚挚的敬礼!并祈愿由此书形成的良性影响回应给这些朋友和大德们!作者:熊厚音2008.06.01

内容概要

《道德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直是中国道家的首奉经典。原创者老子是一位大智慧的圣人,他的思想是人类跨入新纪元大门的全能钥匙,并将成为构建中国和谐新文化的理论基础。现代科学和文化尽管已经进步了,当人们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重温老子的思想,仍然使善良的人们肃然起敬,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地尊奉其道德观。    《生存与修炼》在对原文释译上把对文字的严谨考证放到了一边,其次放松了对原文翻译的学术性价值的追求,尽量从生活的角度去把握与原著的感性联系。从对原著内容的经验性阐述中发掘人们最容易忽略的朴素辩证思想。即文字所能表达的可见部分以外,还表达了不可见存在所代表的相关内容。   《生存与修炼》是一本指导道家性命双修并进行实修时证的难得教材,是现代修炼界的福音书。 希望见此书的有缘人能够不拘一格,突破常规,从全息的角度把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重关系的和谐,祈愿有更多的人体会出个中三昧来。有众多的人迈进依道德而进化人生的境地中来,自然问的平衡及合于发展的造化就不是一件难事。面对我们的后代,大家的道德修为留下的效应才是他们最需要的遗产。

作者简介

熊勇先生,字厚音,《道德经》研究者和实践家,国学启蒙和推广的积极活动家,佛学居士,国学启蒙地“云雾草庄”的创建者。 
  厚音先生1953年生于湖北麻城国学世家,受祖上传统国学思想熏陶和严格的家教影响,博学多才,集中研究中医学、养生学、针灸、武术、丹道学、周易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体会道——玄之又玄——道是抽象和具体的集合第二章  比较与甄别——有无相生——生活是道的一部分第三章  治国与修身同理——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明白道的做法是无为第四章  道在虚性中表达一湛兮似或存——平常心也是道第五章  道尊德贵——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比较哲学的生存观第六章  妙在生生不已——谷神不死——虚无与性情的关系第七章  天长地久——以其不自生——效法于地天道就是进化第八章  造化之机——上善若水——人要进步就要如水第九章  生存是个过程——功成名遂身退——不追求有形的成就称为了道第十章  相对地看问题——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人的意识要知“道性”之反第十一章  执无御有是正治——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虚无之心态大有用处第十二章  欲望也可以引以为用——去彼取此——洗心常静,有益人生第十三章  不计较一己得失——宠辱不惊——真境界才有真作为第十四章  世界是同一性的存在——执古之道,御今之有——万物之间有信息联系第十五章  有道者异于人——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圣人就是慎人第十六章  至静之道能和谐——容、公、全、天、道——长治久安的法理第十七章  道不是上帝——生而不有,长而不宰——信息的运动很自然第十八章  每件事必有背景且相反——大道废,有仁义——凡事在比较中归纳进步第十九章  心性中自然意识很重要——见素抱朴——修炼的三绝三弃很朴素第二十章  进化要考虑潜在运动——我独泊兮其未兆——恬淡淳朴还要异于人第二十一章  生命是开放的巨系统——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潜在运动的集约性第二十二章  事物一分为二的转化——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修道者的自我认知第二十三章  动态中的冲虚清静一希言自然——天地是圆的称之为返第二十四章  自知自觉自省是积德——不执著于自己的一切——不自生第二十五章  人生命贵在惟道是从——道法自然——重视人在天地间的作用第二十六章  心物是同一的存在——不以身轻天下——轻浮动摇生存根本第二十七章  对立统一中重视处下不-争一虽智大迷——天下没有废弃之人、物第二十八章  神秘莫过于雌雄——知白守黑、知雄守雌、知荣守辱——三知三守:生命进化之式第二十九章  处理好意识和存在的关系——去甚、去奢、去泰——人性需要生存无为第三十章  生命健康不应有强制性——物壮则老、不道早已——生命能源的长久转移第三十一章  观念和理念在整体中的角度问题——吉事尚左——生命内在平衡的左右观第三十二章  人的内在和谐是天人合发之机一一见素抱朴——守虚无之处长养精神第三十三章  人生存中的优势一自知与自胜——观察自我就是研究宇宙的共性第三十四章  物质世界可认知性在于无形——圣人终不为大——生命的主动性如何对待第三十五章  人的生存有信息态支撑——执大象,安平泰——要想健康长寿就要知虚、守虚第三十六章  信息态的作用方式——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一一生命系统中潜在运动合于道第三十七章  进化中的朴不是欲望是参与——万物将自化——将身体当国家看待和治理第三十八章  强调某事就是资养其反——上德不德——下德上德和玄德,三种不同的生存态第三十九章  主观上难以接近的“一”——万物得一以生——人生修炼生存都贵于精第四十章  矛盾形成事物前进的内力——反者道之动一一人格化的道推动道性化的人第四十一章  修道与生命过程的关系——进道若退——人做道器能长久,但无名第四十二章  道性与人心相背——万物负阴而抱阳——宇宙的膨胀和德心归一都是道第四十三章  柔弱处下的好处——天下希及之——观察物质世界性质要双向第四十四章  人类的美好愿境“长生久视”——外其身,知止不殆——身心并炼,调整环境,进化自然第四十五章  大智若愚——清静为天下正——心清静身清静益于生命第四十六章  身体的平衡需要知足——民以自化——少了欲望多了真情人生才有长久发展第四十七章  圣者的真实性——无为而成——多元化的思维与集约化运动第四十八章  天下的统一性在微观——玄之又玄与超弦——理解无为无不为就能理解玄德第四十九章  人群存在集约意识——为天下浑其心——收敛俭啬内外不第五十一章  社会要发展,生命要积德——万物莫不尊道贵德——玄德是生命的崇高意境第五十二章  开放的体系需要收敛——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生命和谐在于内同一外慎独第五十三章  生命长久的活力来源——唯施是畏——警惕生命中的耗散第五十四章  天下为公——从身到天下的同一性——积德是生命自组织的负熵第五十五章  生命的制约——物壮则老——生长至衰老与意识的发展有关第五十六章  人道与天道的不同处——和光同尘,是谓玄同——修德者的自在与尊责第五十七章  修身与治国相似——民以自化——健康不需迷信只需无欲无事无为第五十八章  意识对身体的干扰——民之迷,其日固久——祸福相依第五十九章  外其身是生命的再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自组织是开放系统的规律第六十章  灵界的和谐——圣德交归——不畏鬼神,唯施是畏第六十一章  和谐与“双赢”的辩证一天下之交——退让者终有所德是自然法规第六十二章  人们潜意识知道——道者万物之奥——和谐是让人们都知晓道性,故可贵第六十三章  为社会多做好事——报怨以德——好事情要让人们自己去认、知、行第六十四章  长久不懈的关注——圣人无执故无失——人的基础层面是百姓心第六十五章  两种治理方法背后——常知楷式,是谓玄德——执玄德是握造化之枢纽第六十六章  圣者处下处后无为——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健康开始于生存中的内外无争第六十七章  处世的大智慧——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老子修炼有三宝第六十八章  与己不争是和谐之道——先从生命内境修起_-造化需有配天之德第六十九章  人生道性是天然产物——抗兵相加,哀者胜——治身如同用兵要知退后为上第七十章  平常心执非常道——知我者希则我贵——圣人执玄德所以天下难知其行第七十一章  主观上清心寡欲——圣人病病——知道得太多还要知道向内反省才为责第七十二章  以德修身——自爱而不自贵——身天下与社会天下有相似性第七十三章  深不可测的道——不召而自来—一看不见的潜在运动所以要慎独第七十四章  圣者的司法观——以德服人,以法治人——天地间的制裁也有法则第七十五章  修炼重在微妙——无以生为贤于贵生——进化要求不是求法而是无为第七十六章  万事万物为师——柔弱者生之徒——仿生还要知生物之共性第七十七章  损补有道则——圣者不欲见贤名——修炼要有奉献精神不停地转移既得第七十八章  实践道理是修炼——正言若反一磨炼对人生进化是大有好处的事第七十九章  未来人类的行为准则——执左契——柔弱的位置是长久性的保障第八十章  在道性下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安居乐俗——发展健康要着重于质朴第八十一章  一心为公是大智慧——圣人不积——同一性中物质和精神的循环方向相反附录  《黄帝阴符经》解析后记

章节摘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人类对道的明白过程既是进化到高层次生命态的过程,也是一个突破自我认识限制而不断修炼的过程。道因万象而显,也因此要用万象阐述。人要想进道、得道,也只有从可以说得清楚的常道之中进入到难说明白的非常“道”中去。由于万象是随时间的变化而进化的,所以在平常事物中说明的道理也会因时而变化其属性。如果修道者执著于常道而不忍与时俱进,无疑将会在变易其居中而不自知,终坠无常以致迷失本来,更不要说进入到奇妙难言的非常“道”中去了。离道则难言其真实。皆因为物质间相生与相克,均因有道存在之故。第一个“名”字是名词,用来表达“道”的真相,第二个“名”字是动词,用以称谓。“常名”则是恒久不移的名。

后记

在修炼朋友们的提议下将《道德经》和《黄帝阴符经》双经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讲了一遍,讲课的意图是为身边的修炼者实践《道德经》与《黄帝阴符经》作一点讲解,形成文字后就放到了网络《云雾草庄》论坛上。本来只是一些多年来学经典联系实际的一些感受,只想讲过即了就好,谁知朋友们看了文字的整理就提议出版这一套书,并多方奔走、辛苦地张罗终于促成此书的出版和发行。十多年前写过一本小册子《双经和一》,后来在文字整理中也同时将《双经和一》的内容编进了《生存与修炼》中。未来的人类应该是发展、修炼、进化的人类,其中修炼是人类进步必须完成的一项工程,此工程离不开老子的“玄德”精神与和谐意识。知和日常,知常日明(《道德经》五十五章)。然而:世人好术,行者好功,智者好法,德者好道,这些是普遍现象。所以修炼的道路上不可不抛弃一些东西,抛弃了才能得到。抛弃并不是浪费,而是一种转移。因为老子说过:“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所以修真中一定要做到三抛:抛财物、抛功力、抛智慧。这三抛是建立在:放松、放下、放弃三放的基础上的,首先是放松身心;其次是放下执著;再就是放弃欲望。如果没有仔细看完《生存与修炼》,这个问题就很难理解。人为之奋斗一辈子,其既得的维持是人的基本欲望。人的欲望即是妄念。所以很多人将现状的维护心理当作是正当的愿望保存下来,这一点有违于万事万物都在动变的常道。人心想保守的事物,没有一项是能长久的。自然的法则就是如此:当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还没有进入“玄德”的状态,没有体会过功力和智慧的好处,道性也就不会安排他“抛弃”这些存在的要求。所以修炼的正道只是由无到有,又由有返还于无的一个平常过程。眷念于非常态的人,其功德一定达不到非常态,精神就会囿于与天下争先的意识中。财物不抛,修炼者就达不到最终利己之目的。功力不抛,修炼者就达不到无不为的境地。智慧不抛,修炼者就见不到自己的真实本性。这些存在都是“道”在考验一个道德实践者的正常内容。“圣人不积。”修炼者的精神和物质都要有一个转移的过程让他自己验证。财物是信息运动的结果,人的系统信息当然可以拿回去还之于民众。识心可能会产生…·些干扰,但终究会德服从于“道”,凡心归于公心。“功力”是系统信息所具有的本领,人心一合道则人的玄德会增多,会有反馈的信息让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有。百姓有就等于自己的功成。“智慧”是人灵性的产物,舍弃一点则会更生一层。调整生命和控制环境的根源正是“智慧”之用的减少和无为状态的增多。这些内在因素的转换都是在“性命”这个基础上完成的。过去练神还虚的过程被认为是人有为的技术手段,从《生存与修炼》中可以看出,还虚也是一个无为的过程,信号的转移也是适应“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原则所立。老子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可见人心是与道背向而驰的。既然找到了问题的缘由,就必然存在克服问题的方法,所以懂得修炼的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主观上越是抛弃得多,客观上就一定会得之愈多,因为太极球要维持运动的平衡。在识神上抛得多,人的精神在阴性一面就越丰满,其正果就越大。人对环境的和谐能力就越强。人不以名利作为目的,才有可能成其正名盛利。现代人对《庄子》的作者庄周不了解,如果站在名和利的角度上去看待和分析庄子,会认为庄周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好像庄周除了贫穷和痛苦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收获了,所以尤其为儒者所不屑。这都是因为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者的取舍不一样。保其身者则可得以长久。所以“争先者亡,退让者光。” 人生的修炼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精神困惑和难以忍受和接纳的身体变化难关。既有的文字内容是解决不了随机产生的修炼问题的。所以我们将现代的网络技术用在了修炼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上。如:原讲稿远要详细于出版的书籍,所以我们将原稿放到了网络上进行共享。对于学习《道德经》的过程中出现的疑问我们有“论坛”可以提供交流平台。对于空间的距离也有了“语音聊天室”可以直接沟通并形成互动。所以我们不得不感叹:现代人的修炼优于古人多矣,若不珍惜,岂非自闭?熊厚音 2008年6月1日星期日

编辑推荐

《生存与修炼:〈道德经〉新解》是一本指导道家性命双修并进行实修时证的难得教材,是现代修炼界的福音书。“老子”是打开造化之门的钥匙,是寻求生命解脱的全然方案。道德实践的核心理念是:我与人一体、我与社会一体、我与自然一体。解放思想的基本要素:放松、放下、放弃、崇尚自然。长生久视的重心在于:无心求正、有意归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存与修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5条)

 
 

  •   南宗初祖张伯端先生在《悟真篇》中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古今上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生存与修炼》则是作者在其自身的实修基础上对道德经的证悟总结,而非那些文学学者在文字上的阐释,是丹道尤其是无为丹法实践者值得一读的好书。
  •   这是一本为修炼而作的道德经讲解。
    用白话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作者以讲课谈心的方式将道德经串讲了一遍,很多是作者实际修炼的体会,应该属于原创,从这一点说本书很厉害。
    正如作者标题所示,该经书实为一本人生修炼的理论指导书。对道德经的讲解为什么落脚到修炼上,这个应该和个人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有关。人生的意义在于修炼。其实现在多数人连常人都不是了,每天尽情地违背着各项自然规律,放纵着自己的欲望。要修炼首先就要先回复到常人的状态,实其腹、虚其心;然后才能达到归根的状态。而要达到归根修炼成真人,道德经各章节更是苦口婆心,从各个角度加以论述。理解了的人,五千字太多。这个是本人读了此书后一点浅显的理解。
  •   可读性非常强,又很耐看,综合集锦,去不是机械的旁征博引,能够书法独到见解!
    引人思考,感悟,读的时候,需要用心。并不是简单的堆砌而能达到的,绝无半句废话!
    非常喜欢! 哈哈 常常是读到妙处,喜不自胜,一种自然自在的感觉~~ 不正是道家的境界么~~~
    自己喜欢看,送给别人,别人也说好,文化水平稍低的人可能觉得有点深奥,但还是喜欢读。
  •   熊老师讲解的《道德经》读后你能感受到他得真诚,容易理解且易吸收。他得讲解朴实又含纳了现代的信息、科技,是一本符合当代人看得新道德经
  •   一本不错的介绍传统上的书记,看了,更能明白道德经镇海寺含义
  •   刚接触到的时候就觉得有深度,不一般。买来细心拜读了,真是不错,感谢遇到此书,我觉得是不止看一遍两遍的书,而是要反复的读才能领会其中真意,对道德经的理解更是深入,好!
  •   解释道德经非常好的一部书
  •   解说道德的经典之作
  •   好,多年的修行随口而出,真希望中国多这样的人物。大隐于市真是.....
  •   无中生有是发展,有中生新是升华。
  •   一次买了三本书这本还没开始看,不过随便翻了几张随便看了下解说的还不错很值得一看,不过你到一定境界才能看此书不然还是一头雾水,
  •   東西合璧,融匯古今,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意義非凡,受益匪淺。的確是目前接觸到的當代極佳體悟詮釋。特別是有關生命與萬物的原理,規律與真義。三生有幸,由衷感謝!!
  •   运输速度快,书有点受损,希望下次包装好点。
  •   粗看了一下,内容讲解比较丰富,应该不难理解。
  •   内容不错,很值得阅读思考。
  •   一个老师推荐的,准备慢慢学习
  •   还没看呢,朋友介绍的,他说是本很好很好的书。
  •   有我想要的问题及思考
  •   受益多多,一言难尽!
  •   偶然机会看了一个章节,就迷上了这本书,很好很不错
  •   好书,很值得看
  •   全书哲理趣味无情
  •   书非常好,很值得一读的。福州飞远的快递也非常给力。赞一个!
  •   这算熊老师较早的书,修德道经必备。
  •   这本书我很喜欢。很深刻,很透彻,很深奥,
  •   整体来看,创新之处较多。这本书对《道德经》的体会比较贴近现代生活,尽管看的过程中发现多处牵强附会之处,但重要的是一些说法能够贴近生活给人以启发,激荡思想。个人感觉这本书与萧天石先生对道德经的偏传统的解读一起来研读,会更加激发我们的灵感,避免不少理解和解读的误区。
  •   因为在网上看了作者一些资料,感觉不错,所以买书回来慢慢看,是对讲课的录音整理的资料。
  •   值得学习的一本书值得学习的一本书
  •   新意不多,很多内容很早以前就有相关论述
  •   本来是冲着作者的原稿才买这本书的,谁知出版社将些书改得体无完肤,本来道德经讲得就是修练,非要把它哲学进行修改,根本违背了作者的初忠。一点意思都没了,还得到网上去下。这本书对修练没有任何指导作用,大家看着办吧。
  •   这本《道德经新解》,又名《双经合一》,是道家《道德经》、《阴符经》双经的解读,为青龙山人早期的讲解。作者以质朴、直接的语言,把无相、隐匿的很多规律,用有相的文字形象的表达了出来。当我们一边阅读本书,一边对照事项时,或许会感慨万千:是啊,老祖宗早都把规律告诉我们了,老师讲解的真妙。这是一本可以伴随一生的书,随时看,随时受益!期待老师其他讲解的出版!感恩老师!吉祥如意!
  •   阅读此书需要结合自己的修炼体验,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作者深邃的思维和灵悟力。作者的心是很静定的,读者也要心定才会同频共振。
  •   阅过许多丹经佛典之后,我认为这是真正的修道指导书,把修道与工作,生活结合起来,没有了宗教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在道德经的指导下,放飞自己的心灵,。。。。。。作者是真正懂道德经的人,此书价值无可限量,当您读过此书之后,当然您应该读数遍,您就知道什莫是真正的修道了。
  •   书的内容经过删改,差异太大了。而且是让人失望的效果。这是负责的作为吗???
  •   熊老师的书 都很不错的
  •   非常好的一本书,让人更容易去了解到什么是道德经。
  •   这书我是听完的,吸引人,看得出来作者有修为,有道行。
  •   书很不错,质量很好,是正版的,好评!!
  •   这本书还不错,值得一看!商家发书蛮快的!很好!
  •   熊厚音和熊春锦(熊厚金)是两亲兄弟
  •   冲着熊春锦先生的名气买的这本书,读后大失所望,夸夸其谈,不着边际
  •   特意说明一下,请各位读者看清楚了,这书作者是熊厚音,而不是熊春锦先生写的著作,因为有人别有用心的在这里鱼目混珠!
  •   喜欢此类的书
  •   生存与修炼
  •   书不错,看起来象正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