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出版时间:1999-07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叔本华(德)  译者:孙羽  
Tag标签:无  

书籍目录

导读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第一篇
世界作为表象初论
服从充分根据律的表象经验和科学的客体
第二篇
世界作为意志初论
意志的客体化
第三篇
世界作为表象再论
独立于充分根据律以外的表象柏拉图的理念艺术的客体
第四篇
世界作为意志再论
在达成自我认识时,生命意志的肯定和否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1条)

 
 

  •     【沈阳武警医院妇科:024-86529590】沈阳武警医院挂号、检查、治疗等流程均由导医全程导诊。女性朋友就医可享受“专家绿色通道”,一对一治疗,一对一心理疏导,个性化档案管理,确保您的隐私权。专业的技术、权威的保障,相信会让焦虑的您更放心。此外,为患者提供免费的术前心理辅导,贴心关爱每一位患者。
      
  •     【按语:简单地说,Schopenhauer(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1818)》维系了康德哲学的“现象-物自体”二元结构,用“意志”取代了康德的“物自体(thing-in-itself)”,但这样一种清晰化方案却意味着吞噬了康德认识论的严密性。谢林的泛神论自然哲学和黑格尔的唯心论辩证法是基于对逻辑同一律的深邃批评之上,可以视为唯理论的最新进展;而Schopenhauer将柏拉图的“理念(idea)”安置在意志和个体表象之间,视理念为意志的较为完美的客体化,而个体表象则是意志的不完美的、幻象般的客体化。这种意志论哲学在结构上可算是一种简单的唯心论,是一种较为平庸或缺乏敏感性的形而上学,在黑格尔时代尽遭冷遇。
      
      Schopenhauer的新颖之处在于引入了全然的(甚至非理性的)意志论,而这一点需要等到黑格尔那唯理论意志退潮之后才能凸显其意义。加之对印度吠陀经典的推崇,或许Schopenhauer的哲学不仅仅意味着(非理性的)意志论的全面崛起,也真正标识了西方文化的衰落迹象。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卷1)的正文大致分为四篇:篇1陈述作为表象的世界,其表现形式为根据律(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即时间、空间、因果性,存在律和动机律的形式之下;篇2说表象是意志的客体化(objectification),即世界同时是意志又是表象,这首先是又人的意志这一现象命名,并进而扩展到整个世界是意志及其表象,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居于根据律之外,是自由的,意志是无尽的欲求,是痛苦;篇3重新回到表象世界,这里区分了两种表象:理念作为完美的表象,以及个体化的事物作为不完美的表象,通过艺术可以直观到理念,从而逃离痛苦的生灭世界;篇4再论意志,意志自由是纯消极的定义,缺乏积极界定,意志就是无尽的欲求这一痛苦本身,是缺乏,是欲求生命的意志(will-to-live)。可以肯定意志,而最高的境界则是通过认识到意志的痛苦和生命的虚无,在禁欲中自我寂灭达到虚无。
      
      Schopenhauer的论述语言上是雅致而博学的,从知识论上看却有欠严密,最大的困难在于“意志的神秘”: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与表象之间的关系从知识论上是不清不楚的,康德式的二元界分完全是虚晃一枪;意志又是生命意志(will-to-live)这本身似乎就是涵盖自在之物和表象两个领域的东西;因为根据律被规定为对意志无效,则如何获得对意志的理解,对自由的理解都是困难的。Schopenhauer的意志是一个光天化日之下的黑洞。
      
      中文阅读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翻译奇佳;英文对参Dover Publications, Inc.1969年版。《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更长的第2卷(1844年版添加)则中文未有翻译。】
      
      
      
      序
      
      一版序(1818)中Schopenhauer强调了《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康德哲学和《吠陀》对本书的重要性。二版序(1844)可以读出不受赏识的孤愤和对黑格尔哲学的不满;三版序(1859)可以看出其在垂垂老去时终得盛名。
      
      
      
      篇1 世界作为表象的第一维度:服从充分根据律的表象:经验和科学的客体(the world as representation first aspect: The Representation subject to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The Object of Experience and of Science)
      
      这里开篇叔本华就陈述了“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页25,下同】的真理,这是关于经验的陈述:经验都是相对于主体(subject)并为主体而存在,都是表象。当然另一面,“世界是我的意志。”【27】
      
      主体是现象和客体的条件,但自己却不在时间和空间中,不具有客体的一些形式,而客体的形式就是根据律(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表象可以分为直观表象和抽象表象(即概念)。直观表现包括整个世界或全部经验及其诸条件(如可以直接直观的时空),其根据律形式是存在根据(ground of being),即在时间中的先后继起。“时间并不还是别的什么,而只是根据律的这一构成形态。”【32】空间就是位置,而物质也就是因果律,“原因和效果就是物质的全部本质。”【33】时间和空间对应的认识能力是感性(sensibility),而物质或因果性相对应的认识能力是悟性(understanding),而“一切知觉不仅是感性的而且是理智的。”【38】“在主体客体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依傍着根据律的关系…客体和主体作为‘认识’的首要条件时,也一样已经走在一切认识之前,因之也根本走在跟根据律之前。”【39-40】客体就是表象,而事物的现实性就是其作用。【41】误解的一种混淆是把支配抽象表象的认识根据律当作支配知觉表象的变易(因果)根据律。【42】另一个来源是梦与人生的类似。
      
      身体是直接客体,走在因果律之前,为感性(sensibility)所把握,因此“身体本身还不得算作真正的客体。”【48】理性是基于悟性的直接认识之上的概念型的组合。“为理性所正确认识的是真理,也即是一个具有充分根据的抽象判断;由悟性正确认识的是实在,也即是从直接客体所感受的效果过渡到它的原因。”【53】哲学正确的出发点是:表象—>主体vs客体—>客体(根据律)。这里Schopenhauer批评了谢林、斯宾诺莎、费希特等哲学。“费希特使自我产出非我,有如蜘蛛结网一样。”【66】
      
      接下来Schopenhauer分析理性表象即抽象的、推理的概念。“概念只从知觉认识,只在同知觉认识的关系中有其全部内容。”【68】在理性概念的抽象中,实践上人还多了真正的选择权。【70】“理性也只有一个功能,即构成概念的功能。”【73】概念构成特殊类型的表象,“概念,只能被思维,不能加以直观(perceived)。”【74】“把概念叫做‘表象之表象’,那倒是很恰当的。”【75】因为概念是抽象表象,因而具有extension.逻辑是理性的知识,其规则恰恰需要在个别中检验。“知(rational knowledge)”就是判断,“而这些判断在它们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中有其充分的认识根据。”【89】“理性不过是把从别的方面接受来的东西又提到认识之前,所以它并不是真正扩大了我们的认识,只是赋予这认识另外一个形式罢了。”【92】概念的可传达性。 科学则是抽象知识的整体。“系统的形式乃是科学的一个本质的、特有的标志。”【104】而Schopenhauer说“历史虽是一种知识,却不是一门科学。”【105】科学的要求不在于确实性,而在于系统性。【106】判断力连接悟性和理性。“知觉(perception)是一切真理的源泉,是一切科学的基础。”【107】 “推论(syllogism)只等于是从一个直观体会到另一个直观体会的桥梁。”【109】先验真确的东西是直接认识的。叔本华批评了欧氏几何转向寻求逻辑的证据而不是直观的依据是舍近求远。最真确而又不能加以说明的是根据律,“根据律才是一切说明所根据的原则,从而它自身就不能再加以说明,也不需要一个说明。”【119】根据律和矛盾律一样都是形而上学的、元逻辑的(meta-logical)真理。谬误只关涉到从结论到根据的推论。【125】科学的内容只关涉到表象,说明为什么,而对于根据律和自在之物是不能说明的,“科学到此止步的地方,也就正是哲学开步走的地方。”【129】哲学“只问这世界是什么。在这里,‘为什么’是低于‘什么’一级的。”【129】“哲学必须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本质的一个抽象陈述。”【130】
      
      理性指导行动的时候,就是实践理性了。实践理性能在斯多葛学派表现最完美。“斯多葛派的伦理学在发生上,本质上根本就不是讨论道德的学说,而只是理性生活的指南;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心神的宁静而得到幸福。”【135】但有时候却又忘记了幸福,而吹捧作为手段的美德从而前后不一致。
      
      
      
      篇2 世界作为意志第一维度:意志的客体化(first aspect: the objectification of the will)
      
      要认识表象的真正意义(real significance)。【143】“谜底叫做意志。这,也唯有这,才给了这主体理解自己这现象的那把钥匙,才分别对它揭露和指出了它的本质、它的作为和行动的意义和内在动力。”【150】“认识主体既由于它和身体的同一性而出现为个体,所以这身体对于它是以两种方式而存在的(To the subject of knowing, who appears as an individual only through his identity with the body, this body is given in two entirely different ways)”【150】:既是表象,又是意志。两者是二而一的。“整个身体不是别的,而是客体化了的,即已经成为表象了的意志。”【150】身体是意志的客体化。“苦乐绝不是表象,而是意志的直接感受,在意志的显现中,在身体中。”【151】我只在时间和个别活动中认识自己的意志,“因此身体乃是我认识自己意志的条件。”【152】在身体这里主体和客体合一了,也因此Schopenhauer在《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中说需要用动机律来理解因果律。“意志和身体的同一性…是最直接的认识,…叫做最高意义上的哲学真理。…我的身体是我的意志的客体性(objectivity)。”【153-4】“身体是世界上唯一真实的个体,亦即是唯一的意志现象和主体的唯一直接客体。”【155】
      
      接下来,Schopenhauer将我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作为钥匙“来探讨自然中任何一现象的本质。”【156】这是一种类比的方法。那么“物体世界除了只是我们的表象以外,….在它最内在的本质上,又是我们在自己身上直接发现为意志的东西。”【157】“意志本身则相反,它是在动机律的范围以外的,只有它在时间的任何一点上的显现才必然是动机律所规定的。”【159】存在的一切都“只是意志的现象,是意志的成为可见,是意志的客体化。”【161】“唯有一直是自在之物(thing-in-itself)…它是一切表象,一切客体和现象,可见性,客体性之所以出(only the will is thing-in-itself; as such it is not representation at all, but toto genere different therefrom. It is that of which all representation, all object, is the phenomenon, the visibility, the objectivity)。它是个别事物,同样也是整体大全的最内在的东西,内核。”【163】自在之物从最完善的现象得名,即人的意志得名。意志出自唯一的直接认识。【166】
      
      意志自身是无根据的,而其现象则服从根据律(包括个体化原理)。【166】“它(意志)本身是单一的一。”【167】意志本身是自由的,但行为却不是自由的。意志的客体化有无穷等级,这里Schopenhauer借用了柏拉图的理念(idea)概念,“理念就是意志的客体化每一固定不变的级别。”【189】意志客体化的最低等级是自然力、盲目冲动,而个体性的人则是其较高等级。自然中的斗争恰恰反映了意志的自我分裂(variance with itself)。【211】“生命意志(will-to-live)就始终一贯是自己在啃着自己,在不同形态中自己为自己的视频,一直到了人类为止。”【212】“意志的整个本质就是为了要表现为现象而存在的。”【214】
      
      认识都是从意志自身产生的,“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一种器械,认识和身体的任何器官一样,也是维系个体存在和种族存在的工具之一。”【218】“认识本来是命定为意志服务的。”【218】虽然在艺术中认识开始逃避这一奴役,而仅仅作为世界的镜子;在自我扬弃(self-elimination)中则解脱尘世。【219】“意志必须以自身饱自己的馋吻…是一个饥渴的意志。人世的追逐,焦虑和苦难都是从这里来的。”【221】整个的世界是一个意志,意志就是真正的自在之物,“每人自己就是这全世界,就是小宇宙,并看到这世界的两方面都完备无遗地皆备于我。…世界和人自己一样,彻头彻尾是意志,有彻头彻尾是表象,此外再没有剩下什么东西了。”【231】
      
      问意志在追求什么是没有意义的,这是混淆了自在之物和表象,根据律只适用于表象。“意志自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endless striving)。”【233】“知觉世界是意志的客体性,是意志的显出,意志的镜子。”【235】
      
      
      
      篇3 世界作为表现第二维度:独立于充分根据律以外的表象,柏拉图的理念,艺术的客体(second aspect: the representation independent of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the platonic idea, the object of art)
      
      这一篇中Schopenhauer引入和强调了理念,“理念对个体的关系就是个体的典型对摹本的关系。”【237】“根据律是一切有限事物,一切个体化的最高原则。…可是理念作为同一个理念,是不变的,根据律对于它也是无意义的。”【237】要认识理念,则需要把认识的主体的个性取消才能办到。“理念只是自在之物的直接的,因而也是恰如其分的客体性。”【243】在意志的客体化中,理念只进入了主客分立这一最基本的形式,而没有进入根据律形式。“个别的,按根据律而显现的事物就只是自在之物的一种间接的客体化,在事物和自在之物中间还有理念在。”【244】“个别事物并不是意志的完全恰如其分的客体性,而是已经被那些以根据律为总表现的形式弄模糊了。”【244】
      
      当认识挣脱为意志服务时,就可摆脱认识个别事物,而认识理念。“主体已不再仅仅是个体的,而已是认识的纯粹而不带意志的主体了。…栖息于,沉浸于眼前对象的亲切观审中,超然于该对象和任何其他对象的关系之外。”【248】这时,“他已是认识的主体,纯粹的、无意志的、无痛苦的、无时间的主体。”【249】“在这样的观审中,反掌之间个别事物已成为其种类的理念,而在直观中的个体则已成为认识的纯粹主体。”【249】“人们会同意柏拉图只承认理念有真正的存在…对于个体认为真实的世界,则只承认它们有一种假象的,梦境般的存在。”【253】
      
      认识理念的方式“就是艺术,就是天才的任务。…艺术的唯一源泉就是对理念的认识,它唯一的目标就是传达这一认识。”【257】“可以把艺术直称为独立于根据律之外观察事物的方式。”【258】这里Schopenhauer攻击了数学仅仅关涉到表象,而数学家缺少艺术感受力。【263】
      
      接下来Schopenhauer先分析了审美中的优美与崇高。在优美中理念无阻碍地被纯粹主体认识,而在崇高中,纯粹主体要有意地,强力地挣脱客体对意志的不利关系,如寒冬中的一抹斜阳就是转向崇高。【282】媚美(charming)就是激发欲望的,如裸体人像。理念是有等级的。【292】在分析这种艺术的时候,Schopenhauer从建筑艺术开始,这里理念是较低的等级。风景画、动物画和雕刻;特别解释了拉奥孔(Laocoon)为何不惊呼的问题:雕塑不能表现惊呼。故事画、历史题材可以表现无欲,这是艺术的最高峰。【321】寓意(allegory)在文艺中能得到表现。解释了Don Quixote的寓意:理想必然表现为离奇古怪。【333】就内在真实性而论,诗人强如历史学家。“在诗里比在历史里有着更多真正的、地道的内在真实性。”【338】悲剧是高峰,因为生存本来就是悲剧。“悲剧,也正是在意志客体化的最高级别上使我们在可怕的规模和明确性中看到意志和它自身的分裂。”【352】
      
      但Schopenhauer将音乐摆到了最高的位置。“音乐完全孤立于其他一切艺术之外。”【352】音乐类似于理念,“音乐乃是全部意志的直接客体化和写照,犹如世界自身,犹如理念之为这种客体化和写照一样。…音乐不同于其它艺术,绝不是理念的写照,而是意志自身的写照。…因此音乐的效果比其他艺术的效果要强烈得多,深入得多。”【355】“我们可以把这显现着的世界或大自然和音乐看作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表现。”【361】
      
      总之,“艺术可称为人生之花。”【367】但是,艺术提供的安慰,不是对于痛苦意志的永恒解脱,而只是一时的安慰而已。【368】因此,需要转向更高的意志的自我弃绝。
      
      
      
      篇4 世界作为意志第二维度:在达成自我认识时,生命意志的肯定和否定(second aspect: with the attainment of self-knowledge, affirmation and denial of the will-to-live)
      
      Schopenhauer主张,“意志不但是自由的,而且甚至是万能的。从意志出来的不仅是它的行为,而且还有它的世界;它是怎样的,它的行为就显为怎样的,它的世界就显为怎样的。两者都是它的自我认识而不是别的。…意志才真正是自主自决的(autonomous)。”【371,这里是Schopenhauer最表现为唯心论的地位】”纯粹就其自身来看的意志是没有认识的,只是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blind urge)。…并且意志所要的既然总是生命,而正因为生命不是别的而只是这欲求在表象上的体现;那么,如果我们不直截了当说意志而说生命意志(will-to-live),两者就是一回事了。”【374-5】生命就得在个体中表出,“整个自然既是生命意志的显现,又是生命意志的内涵。”【376】生死只触及个体,而族类则永恒。“只有理念而不是个体才真正有真实性,即是说只有理念才是意志的恰如其分的客体性。”【377】“只有作为自在之物,每人才是不为死亡所触及的。”【385】
      
      意志可以肯定它自己,“认识毫不碍于它的欲求;反而是这样被认识了的生命正是作为这样的生命而为它所欲求。”【389】当欲求因为认识而终止了,那就会出现生命意志的否定,“从理念的体会中生长起来的认识成为意志的清静剂(quieter),意志就这样自愿取消它自己。”【389】不过Schopenhauer不将否定或肯定作为伦理规则来推荐,因为意志是自由的。
      
      但“自由则概念其实是一个消极的否定概念,因为这概念的内容只是必然性的否定,也就是根据律上后果对其原因关系的否定。”【391】这一点很重要,Schopenhauer这里的意志自由概念其实缺乏正面的定义。但不能主张经验的意志自由,“自在的意志本身在现象之外固然是自由的,甚至可以说是万能的;但是这意志在它个别的,为认识所照明的那些现象中,亦即在人和动物中,却是由动机决定的。”【410】但在人类意志现象中,当人面临肯定或弃绝意志时,也出现了意志自由这唯一的表象。【411】
      
      Schopenhauer先分析意志一般地本质上是什么。一切意志的追求都是由于缺陷,“在人的生存中来考察意志的内在的,本质的命运…证实一切生命如何在本质上即是痛苦(essentially all life is suffering)。”【423】“大自然的内在本质就是不断的追求挣扎,无目标无休止的追求挣扎。...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完全可以和不能解除的口渴相比拟。但是一切欲求的基地却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424-5】一切的满足和所谓的幸福,“在原有意义上和本质上都只是消极的,无论如何绝不是积极的。…因为愿望,亦即缺陷,原是任何享受的先行条件。”【435,Schopenhauer对意志的理解与柏拉图的爱欲理论相契合嘛】接下来分析自由在现象中的出现:肯定欲求或取消欲求。
      
      “意志的肯定就是不为任何认识所干扰的,常驻的欲求本身。”【445】“总是向他欲求的目标干下去的意识使他挺着腰,使他做下去;他的思维所涉及的只是方法的选择。”【446】性欲表现了最坚决的生命意志之肯定。“附属于生命现象的痛苦和死亡也一同重新被肯定,而由最完善的认识能力带来的解脱的可能性,在这里却被宣布无效了。”【448】意志用自己来表演这一伟大的悲喜剧的,“忍受痛苦是公平的,其理由是意志在这现象上还要肯定自己。”【451】这是永恒的正义(eternal justice)。
      
      这里Schopenhauer顺便讨论了人间的正义:利己主义是一切斗争的出发点。自己的保存放在一切之上。侵入别人的意志,这是一种非义(wrong)。包括伤害别人的生命、侵犯财产等。相反的纠正就是正义。则“非义这个概念乃是原始本原的,正面的;而与此相反的正义这一概念却是派生的,反面的。”【462】这些对非义和正义的规定是俗称的自然法的内容,【465】这种冲突中,理性会看到放弃非义是有好处的,这“就是国家契约或法律。…事实上也只有这才是本质上唯一的国家起源。”【468,功利主义的契约论国家观】
      
      相比于人间的正义,永恒的正义“不是支配国家而是支配着世界。”【478】“凡在它身上发生的,凡能够在它身上发生的,对于它都是活该的,公平的。这是因为意志本是它的意志,而意志是怎样的,则世界也就是怎样的。”【479-80,一种本体论的正义论】这里Schopenhauer界定了本来的善和恶,“善…是指一客体对意志的某一固定要求的相适性。”【491】凡是迎合意志的就是好的。Bad则是不迎合意志要求的一切。“善在其概念上就是此对彼的善,所以任何善在本质上都是相对的。”【493】比喻意义上的绝对善只是自我取消或否定。【494】过强的欲望下否定别的意志则为恶。意识到大全同一的意志就穿透了摩耶之幕(veil of Maya),就对侵害别的意志表现的行为感到良心不安和悔悟。“美德必然是从直观认识中产生的,直观认识在别人和自己的个体之中看到的同一的本质。”【501】“一个人在肯定自己的意志时绝不走向否定在另一个个体中显现的意志,那么,这人就是正义的。”【505】看穿了摩耶之幕,看穿了个体化原理,就能公道或正义,甚至能清心寡欲。
      
      接下来是意志的否定。在一切事物中都看到自己最内在的,真实的自我,就会把一切有生之物的无穷痛苦看做自己的痛苦,“意志从此便背弃生命:生命的享受现在使他颤栗,他在这些享受中看到了生命的肯定。这个人便达到了自动克制欲求与世无争的状态,达到了真正无所为和完全无意志的状态。”【517】从美德到禁欲的过渡。“不再满足于爱人如己…而是在他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厌恶,厌恶他自己则现象所表现的本质,厌恶生命意志,厌恶被认作充满烦恼的这世界的核心和本质。”【517-8】这里有艾克哈特、圣方济各的例子,更有吠陀中的教导。这种禁欲需要时时重新来争取的。另一条路是忍受痛苦。这里Schopenhauer不支持自杀,“自杀离意志的否定还远着,它是强烈肯定意志的一种现象。”【543】自杀要生命,只是不满于具体的生命的形态和痛苦。Schopenhauer说,“必然性是大自然的王国,自由是天惠(grace)的王国。”【551】自愿的否定和意志的放弃之后,则是“没有意志,没有表象,没有世界。”【559】这是无(nothing)的境界,但这个nothing却很丰富,“对于那些意志已倒戈而否定了他自己的人们,则我们这个如此非常真实的世界,包括所有的恒星和银河系在内,也就是——无。”【561】
      
      江绪林 2013年8月14日星期三
  •     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人们对于叔本华所熟知的是他是一个悲观论者,在他的伦理学中,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所见都是表象,而表象背后的终极驱动力是意志,这个意志贯彻寰宇,任何事物都是意志驱动的,在自然界,意志表现为自然力,诸如引力、电磁力等,而在人类,驱动力则称为生命意志,生命意志亦即人类的欲求。而只要生命不熄,欲求就不止,欲求得不到满足,则产生痛苦,欲求得到满足,则欢愉一时便又陷入无聊,遂产生新的欲求。所以,人生的常态是痛苦,幸福只是痛苦的暂时中断。
      
      如果你对上述观点有所触动,那么我们有必要看看他是怎么得出这一观点的。
      
      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分四个层次论述了世界的本质就是意志和表象。
      
      第一个层次,亦即“世界作为表象初论”,在这个层次上,作者首先区分了主体和客体,主体就是认识世界的我们(仅当我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是主体,如果我们在认识我们自己,则我们又成了客体),而客体就是我们认识的世界。然后,作者断言:客体是主体的表象,亦即,世界是我的表象。当然,作者不会愚蠢到认为没有主体的认识,则客体便不存在,他只是说,没有主体的认识,则客体便无意义。我们指定了一个客体,便同时指定了一个主体。举个例子,我们指着面前的山说“这是一座山”,山就是认识的客体,我们就是认识的主体,山之所以是山,是因为我们的规定,只有当我们认识到山,山才成其为山。由此,山不过是我们的表象。
      
      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一切物体,都只不过是表现为一种因果关系,这个事物是那个事物的因,那个事物是这个事物的果,这种关系称为根据律(也称因果律)。而时间、空间和根据律则是先验的,没有进行讨论。所有自然科学都是研究这种因果律的,比如,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的,化学是研究物质结合的规律的,生理学是研究生命的生长运行规律的。自然科学研究的世界是严格遵守根据律的世界,而这一切都是观察到的现象,也就是表象,其本质则是力,诸如引力、作用力或化合力,那么力的本质是什么?自然科学并无答案。
      
      第二个层次,亦即“世界作为意志初论”。既然自然科学只是对于因果律进行研究,而未探讨因果律背后的驱动,那么自然科学研究的就只是表象,而没有触及本质,本质是什么?本质是自然力,自然力被作者称为意志。意志在一般意义上,是一个依赖于智慧的词,只有有智慧的生物才能有意志,但作者把意志进行了客体化,类似于拟物化。意志在不同的物上表现出不同的级别,无机界、有机界、植物界、动物界,意志的级别由低到高。
      
      意志的本质是自由的,或称自在之物。比如,所有天体都受引力约束,那么什么约束引力呢?没有,引力是意志,是自由的。意志自由则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各个客体的自由意志则会出现客体间的矛盾。同时,意志是不灭的,不灭的意志则驱动了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所以,这个世界就是运动着、矛盾着的世界。
      
      自此,唯意志论在严格遵守根据律的世界里实现了理论的自洽。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所有事物都严格遵守根据律呢?文学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音乐是不是也遵守根据律呢?
      
      由此引出第三部分,“世界作为表象再论”,在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了那些不是严格遵守充足根据律的领域,比如文学、建筑、绘画和音乐等领域,这一领域,不能用自然科学的因果律去分析。在作者看来,这一领域所表现的则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理念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词,类似于汉语中的“道”或者“仁”,内涵特别丰富。但无论如何,理念也不过是意志的客体化,也就是表象,而本质仍隐藏在背后,请看下段。
      
      第四部分,“世界作为意志再论”,物质世界是表象,驱动力是意志,精神世界也是表象,那么驱动力是什么?是生命意志。什么是生命意志呢?即是欲求。人生的本质驱动是意志,我们性格各异、知识结构不同、但这一切都不是本质的不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都是欲求,而性格、知识等只是达到欲求的不同手段,都是对于欲求(即生命意志)的肯定。
      
      甚至居心的纯善,无私的美德和纯洁的慷慨仗义都不是对于生命意志的否定,如果考虑慈善只不过是为了施舍后的良心安宁、道德是为了不至于在追求欲求过程中遇到挫败,那么这些都是对于生命意志的肯定。
      
      但是,“在认识一经出现时,情欲就引退”,唯一能否定生命意志的是智慧,只有看清这一切,才能跳出意志主宰的痛苦轮回。比如,佛教、基督教的苦修,都是为了摆脱意志的主宰。尽管维持生命意志的最低要求(清心寡欲),生命意志的根子还不能清除,生命意志是伴随生命始终的。
      
      那么,自杀是不是对于生命意志的否定呢?恰恰相反,自杀是因为无法满足生命意志的要求,遂结束生命,这是对生命意志的强烈肯定。如果否定生命意志,则应该认识到痛苦本来就是生命的常态,我们不应该为了满足生命意志的要求而疲于奔命、痛苦万分。
      
      于是,在一系列严谨的论证之后,我们得出了悲观主义的伦理学观点。不论你是否接受,但不可否认,叔本华的理论是自洽的。
      
  •     自由的意志不如说杂乱的意志,处于根据律之外的意志,并不自由。我们平时说起自由,好像是说可以做想做的。但这“自由”的意志根本没有目的,没有什么事物是它欲求的。它只是一股乱流,没有方向。就像我们不能说一个疯子是自由的,也不能说意志是自由的。
  •     叔本华对黑格尔是否定的,对康德是批判的。他的哲学超越了一切宗教。他嘲笑那些以哲学为工具的政客和哲学家。他揭示了世界是作为人这个主体所体验到的表象而存在的,更揭示了这一“表象”的对立面是残酷的“无”,但是人作为认识世界的主体,是认识不了“无”的,就如叔本华,也只是指出了“无”的存在,而不能描述。叔本华所说的“意志”,我暂且把他理解为“表象”的反面,也就好比是太极学说中阴阳的彼此对立性。我的新浪微博是“墨池客”,欢迎真理追求者一起探索。
  •      叔本华,很多人都以为他是悲观主义的代表人物,但是,我想那是因为你还没有读懂他,你在用你的过去读叔本华。他的观点与你冲突,你就要防卫。其实,如果我们把眼睛闭上的时候,我们从这个世界能够感觉到的全是感觉,其实,万物的存在都是一种感觉,你用你的感官感知这个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的背后是最伟大的存在,那就是精神与灵魂,他只可被感知,不能被具体。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看不到听不到闻不到摸不到感觉不到,就觉得它不存在,这是很可笑的,也很可悲的,因为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还不能把眼光放在更辽阔的地方。
       一旦,你觉得这世界都是你的意志的反映的时候,这一切都是表象的话,那我觉得你就和叔本华’连接‘了。那我觉得你就无时无刻不是宁静和充满力量和慈悲的。这只有你自己能够懂得和体会到。
      
  •     巨大镜子 映现他的世界,人生,心境
      教唆别人当炮灰 极端的反理性主义
      同一性的永恒轮回,趋向权力的意志 超人理想 末人形象
      最平静的话语 乃是狂飙的失声
       银白的 ,轻盈的地,像一条鱼,我的小舟驶向远方。
      行动哲学 要求人的要求和欲望 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计算人命价值的人,都只是证明自己具有否定生命或肯定生命的倾向。
      人生阴暗,天性敏感,忧郁内倾
      寻求孤独 无人打扰的地方 大自然的自由殿堂 真实的快乐
      天真烂漫 痛苦 苦难 贵族情结 死亡的无常 孤僻
      那一切本属于其它孩子童年的阳光并不能照在我身上 我已学会成熟地思考
      生命的观点超越善与恶,否定存在的普世道德。
      清教徒 纯朴 音乐 文学 诗歌 激情 超常 神秘不满足于科学世界的清晰、冷静, 修养 气质 不喜欢安宁舒适 不喜欢节制
      僵死的机械模式压抑人的个性,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创造文化的冲动。
      生命本能的萎缩 世界的本体是生命意志
      
      缺乏历史感;拒绝感官的证据,颠倒真正假象的世界,概念木乃伊。理性把流动的历史僵固化,用永恒的概念去框定活生生的现实,扼杀生命的生灭变化,生命。世界,是充满偶然性的,动荡不定,难以捉摸的,一切是流沙,抓不住的。
      混淆始末,否认人生过程。
      理性强制人们把错误至于理性至上。强力意志说,肯定生命,人生。
      冷静 精确 逻辑 生硬 节欲 激情 欲望 狂放 活跃
      精神上的强者 肯定人性的价值
      土地 海洋 闪电 气势 风格 自我超越 超人 人的最高价值
      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人面来风。
      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强光承接你们的黑暗,从高处
      善于简单的, 宁可比事物本身还要简单的方式,对待事物。
      高贵的灵魂,是自己尊敬自己。
      每个人的自我,都必须有必要的生存空间。
      我的灵魂,平静而明亮,婉若清晨的群山。
      他愈想开向高明处,它 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人的情况,和树木相同。
      我是太阳,要真正体验生命,必须站在生命之上。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首先成为自己的主人,才能成为世界的主人。
      
  •     大一时候上《谈谈方法》,犹记第一篇作业(小论文)的题目是“情感与理智”,这篇作业最终被我写成了“意志与情感、理智的关系”,因而面批作业的时候助教对我说:“你以后想不想考哲学系的研?去看看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吧。”
      
      两年过去,话犹在耳,但《作》总是书架上庋藏的新书,每次翻开都缺少读下去的勇气。况且课完人散,这大概是大学课程最大的特点。这也正是生活本身,在某一情境下相遇的人们很快各奔前程。也正因如此,有回过马路,那位当年的助教迎面走来,跟我打招呼,这时竟然有种散去的一切中又回来了那么一部分的错觉。
      
      于是张老师说这学期美学课上这本书的时候,让我想到,如果现在再不看《作》,那大概是这辈子都看不完它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啃完了它的正文部分,这时我想写点什么了。
      
      
      
      在儿时的“新闻理想”尚未破灭之前,我想成为一名记者,然而就像许多有过同样梦想而未去实现的人们一样,终究缺少改变现状的勇气,又不甘沉沦于为虎作伥。这一转变实际上打开了另外一扇不一样的门;它不通向广场,而通向隧道。大一时的大物课上,当那位陈教授口若悬河地说着自己和某某诺奖得主吃过饭的时候,我想到的是米兰·昆德拉引过的一句胡塞尔的话,大意是说,科学使人的目光不再着眼于“生活世界”,而是孤军突进地在某个狭小的领域里奋战,从而使人陷入真正的孤独。
      
      这句话固然是对科学的批判,现在想来,还有另外一层被忽略的形象:孤军奋战的科学之人,犹如从这土地上找了一个点,然后挖下去;他无意建造宏伟华丽的建筑,却专注于前行本身,随着土壤和岩石指示的方向挖出一条独处的隧道,并且真正的研究,将使他无所谓隧道的开口终将在哪里。当广场和人群不能支撑生活时,隧道和独处或许能够将引人向暂时的安宁。
      
      隧道本身也不能提供安宁。照叔本华的说法,科学所代表的以根据律为方式的认识并不能提供这种安宁;能在人间暂时提供这种安宁的,必须是艺术的那种无意志的认识,我感觉有点像康德的所谓“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功利的快感”。然而我还是没有读过康德,所以也不知道以前读到的评述是否真能照映出原貌。
      
      不过隧道只是一个比喻,它不仅有“科学”这个外壳。如果一个人自身就是一个移动的隧道呢?
      
      一个人的状态非常重要,也许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肯定自己生命意志的需要,以(精神上的)独处确证自己真的存在且唯一,而不是某个他者的映射和重复。而爱好广场的人,大概是喜欢这种融化在人群的感觉吧。执着于隧道的人,无论隧道有着怎样的形式,时常会找不到在外面世界的位置,就连二者的时间也未必同步。当世界片刻不停、甚至迫不及待地旋转到这一时刻的时候,也许隧道中人仍在细细品位久远某时的见闻。正因如此,虽然每个人都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却也很难。
      
      似乎隧道是一个很难走出的东西。只要隧道中人依然相信广场和人群无法支撑他们的想望,那么隧道的墙壁就永远冷漠坚固,虽然可能只是一道玻璃的幕墙:我在看外面的某个“它”,以一种观审客体的方式,否认“它”也可以看我。至于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毋宁说是边界和边界的碰撞,并且由于二者时间未必不同步,通常总需要一段时间才反应过来:哦,当初……
      
      所以所谓的相遇要求:发生在同一时刻。
      
      
      
      如果说“后继”真的是时间的全部本质的话,那么我想所谓“时光机”不过是类似拨弄钟表的幼稚游戏而已。如果抹去所有中间的记忆重新回到某个时刻,无论是物理学的人择原理还是命运,人总会作出相同的抉择,所以这样的时光倒流是无意义也无法验证的;另一方面,既然处在此刻的人带着此刻的记忆返回过去,由于“返回过去”这一事件发生在“此刻”之后,他所能回到的不过是“过去某时”在“此刻”之后的一个复制品,就像所有的时钟被拨慢了一样:而正是这个,真正令人向往。
      
      “所有的回忆都是为了认识自己的意志”,了解自己的命运。而这种认识需要恰当的时机,需要一束光,《作》也许能算得上一个不错的光源。
      
      
      
      阿兰·布鲁姆在《柏拉图〈王制〉释义》中把《理想国》归结为解答“人应该如何生活”这个命题。在苏格拉底等人的对话中,建构了一个又一个城邦。然而那些城邦归根结底只能满足创造者自身的意愿。譬如后来的卢梭等等,有各自奉行的基本原则,并且坚信这些原则是普遍的,从而生发出各自的理想社会。他们不愧是杰出的思想者,因为他们不仅创造了自己的世界,并且懂得如何将这世界呈现出来,通过概念的方式固定下来,传播给外面的人。然而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就像《传播学引论》课上讲到的那样,真正能够沟通的只是话语的交集,而随着参与者的增加这个交集单调非增。也许关于“人应该如何生活”这个问题,答案总是有着挥之不去的限定条件,因而只能属于少数人;最后的情况下,话语完全相交的通常只有提出者自己。
      
      《作》给出的是自己的解答,这种解答来源于印度宗教却又否定了宗教的那种含糊其辞。我理解意思是通过生命意志的自我否定以摆脱人生的痛苦,而这无疑就是“人应该如何生活”。并且,叔本华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安宁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的:虽然他热切地鼓动,却也不羞于承认大多数人,要么如同禽兽只为当下(眼前)的幸福蒙蔽而不具对过去和未来的眼光,要么即便是有了这样的眼光,也无法超越个体的局限,认识到个体只是(抽象?)人的派生结果。我觉得,叔本华对于理念的理解,“意志的恰如其分的客体化”,也许是把柏拉图的那个“理念”从天上请下来了。理念不是最高的东西,它高于表象,但只是在“客体化”程度上说的。而意志的客体化程度越高,人的主体性越低,生命意志受到的挑战越大,所能带给人的壮美感就越强烈。
      
      我对于“个体的人”总还是念念不忘,不过按照叔本华的说法,这是生命意志的微光还未泯灭的结果。叔本华通过强调生命意志的 自我 否定和意志的完全自由,否定了意志能够为外界改变的这种信念,然而我还是不禁要担心,如果“生命意志的自我否定”被无限放大和推演,那么少数那些“非义”的、为恶之人操作下,在他们的坑蒙拐骗中,人们不就丧失了自己的意志,而成为个别人无限扩张的生命意志的工具了吗?虽然真正的公道据说是“过失和惩罚是同时的”,有点让我联想到基督教对于罪人的怜悯之类,真正的公道在哪里呢?
      
      然而,读到第四篇的时候还是越读越感到一种感动,尽管我都几乎忘了叔本华说过“人生就像是在痛苦和无聊中来回摆动的钟摆”这句话,在他那些“既然苦难已悉数留给地狱,那么留给天堂的只有无聊”,那些“困乏和痛苦是下流社会的日常灾难,无聊是上流社会的日常灾难”的语句中,还是感受到了当年读到钟摆一句时的触动。然而这些触动是无以名状的,我还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上学期《离散数学》的具体细节现在都记不清晰了,然而我始终记得数理逻辑所给予的那种震撼:如果你给定了前提,你所能得出的结论,无论有多少,都已经决定了。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个别的结论只是前提的表象,从个别的结论中我们可以去猜测那个前提,但是也许永远无法达到。
      
      我又想起那本被我当做抒情散文集看的《忧郁的热带》,想起那句长长的句子,“(……)一条与通往奴役之路相反的道路;人类或许无法追随那条道路前行,但思考那条道路使人类具有特权使自己的存在有价值”。对生命意志的否定背后是对于绝对自由的无主体的向往,是对非时间从而永恒的存在的致敬;人可以不为什么活着,但是人也许不该不为什么而死掉。
      
      
      
      
      “写的人和看的人,有时候是一种相互酬答和支撑的关系。”曾经仅仅为了写而写,没有人看也自我安慰是一种发泄,然而终有疲惫的时候。也许确实是很多人不理解这句话吧。今天写得够多了,也许又落入了为写而写的窠臼,然而也不免要奢望那些相互的酬答和支撑,哪怕也许并不配享有如此的优待。
      
      
      
      http://zhu.tianhua.me/archives/7329
  •     这本700+页的书看了四个月,阅读时间几乎全部是在地铁上。真说要来写评论吧,真心还是觉得有难度的。
      
      本来还没看完将将看完的时候,脑子里还是有很多点,想说在评论的时候吐槽吐槽,结果在快结束的时候,叔本华把它们都一一补掉了,真叫我怎么写评论啊,更何况,这本书还有一个没有中文版的第二卷,情何以堪。
      
      总结一下,书名直截了当把自己的哲学体系一并抛出,世界分两块,意志和表象。意志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意志就是一团东西,它什么都是,你说它是上帝吧又不太像,你说它是真理吧,也不全是,它只是一个概念,怎样的概念呢,为了逃避那种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的问题的追逐而给出含糊的新概念,它是意志,意志即世界的全部内在。而表象则是意志的现象,也就是意志在某些特定维度的体现,而我们的世界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内,于是意志受到维度影响,在时间和空间内则必须遵守根据律。有因必有果,万事皆锁链。一句话,什么都是在根据律法则下的,这就是必然性。这边的必然性多少有点马后炮的感觉,因为意志在个体不同的性格下有一定的行为模式,但个体的确能够在认识足够或者对自身意志认识不足的时候做出违反自己的性格的行事,所以终究,人生还是有偶然性的,不然,无聊的宿命论真心太傻逼。
      
      意志不多说。人活着怎么才能“平静”——此种状态是超然后的欣悦,和追求目标后产生的饮鸩止渴的快乐截然不同。总体来说就是逃避意志。一种是跳出去,一种是和它永恒地战斗。跳出去靠艺术作品, 沉静在美中,人便会悠然世外,逃脱意志的魔掌,但艺术鉴赏耗费脑力,总是不能长久之计。所以看看那些艺术家,尽管创作的时候简直就成了神,什么都无所谓,不吃不喝——违反生命意志——也要完成佳作,但一旦完成了,逛窑子的逛窑子,打架的打架,花天酒地的花天酒地,如此只是大喜大悲的轮回罢了。第二种方法,向意志宣战,则是苦行僧的套路。怎么不舒服就怎么过。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多说无益。总的来说,虽然是悲观的哲学,但这两点对本人都是很受用的。作为游离于意志的肯定和否定两极的我,自然能体会个中道理。以前也许做的时候未思其理,但叔本华对于禁欲的讲解还是让人百般受用的。
      
      如果你觉得快乐,那就表看叔本华;如果你觉得不快乐,欢迎来看叔本华,但先提醒你,看了你不会变快乐,只会变得更不快乐。
      
      可是呢,终究还是觉得最崇高的人一辈子和意志在斗争,又怎样呢?讲到底,叔本华的观点还是个体的存在没有意义。
  •     我一直在寻找
      我一直在探索
      当我在现实世界失去我的寄托
      
      失去
      并不代表null
      失去
      并不代表一无所有
      当失去
      换一个角度
      便是拥有
      拥有的是另一个世界
      那是
      纯粹的精神世界
      
      曾
      在精神世界中徜徉
      不知
      那是啥
      只是迷离
      
      当偶读佳作
      意有相投
      会然兴义
      迭箸忘食
      
      当兴然举杯
      忘乎所以
      寄意明月
      梦随周公
      
      当流连花间
      心飞伴香
      痴迷嗷语
      踉跄阑珊
      
      当流连青竹
      身飞龙城
      嗜血如饮
      叹死如归
      
      当忘怀科学
      精描细定
      推演递归
      翻尽文献
      
      当融情影视
      泰坦尼克
      肖生救赎
      阿甘飞跑
      盗梦迷失
      
      曾不知
      那是啥
      只在
      被
      推动前行
      
      那是另一个世界啊
      那是纯粹的精神世界
      
      发现另一个新世界
      如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如
      阿波罗着陆月球
      
      精神与肉身的融合
      现实世界与精神的融合
      徜徉遨游
      乐无尽
      意无穷
  •     世界,只是精神世界的认知
      
      
      纯粹的精神世界
      不受物理定律的限制
      没有生活繁杂的琐碎
      不需要金钱的寄托
      
      世界,只是认知的表象
      在表象中生存
      挣扎在无所谓的空间
      赤祼几十载来回如竹篮打水
      不如
      探索,在那纯粹的精神世界
      
      纯粹的精神世界
      剥去多余的枝叶
      留下事物的主干
      让认知更深刻
      虽然
      在某些时刻
      需要把主干用碧绿的枝叶丰满
      还原认知的世界
      
      纯粹的精神世界
      可以用符号表示
      把表象世界的万物符号化
      每一个表象世物都有对应的符号
      在此高度抽象的符号之上
      进行定义、运算、推理
      以展示
      一个纯粹的精神世界
      
      纯粹的精神世界
      可以用数学表示
      把哲学、思想、物理现象 、语言、行动
      数学化
      把繁杂的世界重新梳理
      寻找万物的精确描述
      再
      以数学化定义、运算、推理
      描述一个可以明确定义的表象
       还原纯粹的精神世界
      
      不见
      苏格拉底
      为此
      在雅典的中心广场
      在漏雨的屋檐下
      在无限的旷野
      拦住过往的行人
      问
      你是谁
      来自何方
      将去何处
      
      不见
      柏拉图纯粹精神世界之理想图
      
      不见
      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
      数学化世界
      
      不见笛卡尔
      创造现在几何学
      以二元法推理纯粹的精神世界
      
      不见佛洛依德
      以性心理学
      探索微弱的内心世界
      
      不见
      当前的人工智能
      当前的机械学习
      在纯粹的精神世界中探索
      不受地球引力的限制
      那精妙的数学公式
      那为描述
      那为解答
      现实问题的求解算法
      多么的奇妙
      它们
      都是精神世界的表象一隅
      
      现实世界太残酷
      现实世界太缓慢
      蚁速般行驶
      现实世界阻碍太多
      行则受限
      无所作为
      唯有
      纯粹的精神世界
      可以任遨游
      任发挥
      任施展
      
      丰满的精神世界
      像充满香味的房间
      仿佛空空如野
      一无所有
      当
      心有所寄时
      便能感受那
      满屋的芳香
      
      纯粹的精神世界
      遥远如千里之外
      却近如咫尺毫厘
      当有所希冀
      取一匕知识吧
      用洋溢的芳香
      填满那残酷的现实
      用知识的表象作用为工具与技能
      满足现实的需求
      
      万物皆废唯此独存
      万物皆弃唯此长留
      
      追求那幻得幻失的表象
      在那迷离的表象的翻滚
      不如
      在纤细的内心深处
      埋一颗种子
      深深的
      在时间的土壤中
      它会长成参天大树
      
      
      纯粹的精神世界
      已经存在
      在浩瀚宇宙的伟大人物深遂的思维中
      他们看到的世界与我们不同
      
      生活在纯粹的精神世界
      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无所压力
      没有争斗
      只有思绪的漫延
      在那深遂浩瀚的宇宙中
      看见明亮的星星闪烁
      
      
      所以
      探索纯粹的精神世界
  •      或問曰:叔本華此書乃佛氏之語乎?餘應之曰:唯唯,否否。叔本華思想之兩大根源乃康得哲學與印度哲學,且受《奧義書》影響甚深。 佛學苦、集、滅、道(痛苦的現象、原因、解脫境界以及解脫方法)于叔本 華學說中均有對應之部分。其悲觀氣質 與佛教對塵世之痛苦的描述頗相契合。其實然湯用彤先生早就對此種牽強附會之結合提出批評:“世界宗教哲學各有真理各有特質,不能強為撮合。叔本華,浪漫派之哲學家也,而時人僉以為受印度文化之影響。其實氏之人才非如佛之羅漢,氏之意欲不同佛說私欲,其談幻境則失吠檀多真意,苦行則非佛陀之真諦。印度人厭世,源于無常之恐懼,叔本華悲觀,乃意志之無厭。”
      
       那麼,根本之差異何在?---叔本華之理想乃是絕對的虛無,而佛陀教化目的則在於親證無我的空性。在虛無中,一切存在都消失了;而在空性之中,一切存在之物才能夠存在。恰如《中論》所揭示:“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釋迦認為,世間一切苦之根源在於無明 ,即對緣起性空與無常之理無知。世人偏執自我,由無明而生欲求,滅除欲望並不意味解脫。叔本華提出解脫三途:藝術、禁欲與絕食自殺。佛教亦含有禁欲成分,然佛教卻決不宣導苦行,釋迦自己組織教派目的之一恰在於反對當時印度盛行的苦行主義。
      
       有一比喻:叔本華似於小乘而尼采似於大乘。此比喻雖有道理但並不確切,叔本華之思想也有與大乘佛學相近的地方。《作為意志與表像的世界》開篇點題:“世界是我的表像。”將宇宙萬有化為虛幻的觀點與佛教唯識學十分近似,然而叔本華此說自有其西方文化裏的源頭。從貝克萊至休謨到康得,一步步將實體抽空,到叔本華乾脆說:“世界是我的夢。”叔本華的這種觀點較接近印度教,他所講的“摩耶之幕”( 指世俗中紛繁的現象乃是遮蔽真實世界的一塊帷幕)一詞就原於此。但這種觀點離佛教就比較遠。 固然,在佛教中無論般若學還是唯識學,都著重強調世界的“如夢如幻”,但他們的根本意趣,卻與叔本華大不相同。唯識學認為世間的所有現象,都是人深層心識的變現。它進一步闡明,能夠變現世界的主體本身也並非實在。這是佛學比較獨特的觀點。 佛教義理的核心是“無我”:一切都是有條件的存在,在幻象之後並沒有什麼實體。而佛教“涅槃”一詞之境界同叔本華絕對的虛無更是是風馬牛不相及。此乃幸耶?亦或不幸耶?正因痛苦並非實在,方可將其消除;因果並非實在,方有自由。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     记得看着本书是因为某个很有名的人说他突然就在这本书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于是拿来看了看,我的感悟倒是不多,读书太少的缘故吧,没有丰厚的积累。失眠的晚上看见这本书还是感到十分亲切,遁地术~
      太少不让评价,那我转去笔记了。。
  •     作为叔本华思想的奠基之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为叔本华后期悲观主义论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开篇叔本华即提出“对人来说,他并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是地球,只是因为眼睛看见太阳,才有太阳的存在,只是因为四肢感触到地球,才有地球的存在,因此围绕着人的世界,只是作为人的表象而存在着。”自此段起,叔本华着重讲解世界是如何作为表象的。同时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认识关系做了说明。
      
      叔本华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认识世界的主体,又是被世界认识的客体。对于爱情来说,就似乎是我们爱人又被人爱的关系。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什么爱人,恋情。只是因为我们自身意志有和某人在一起的冲动,才有了爱人(至少是所谓的暗恋),又因为我们服从于内心意志的表达,从而有了恋情的存在。由此而言,所谓的爱恨情仇也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只是因为我们认为它们存在,所以它们存在了。抛开爱情的伪装,我们选择和谁在一起或者不在一起的根本原因,也不是因为所谓的心有灵犀或者情投意合。只是服从与自身意志所产生的欲望而已。两个人相爱也不过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通达认识,亦不存在唯一性。
      
      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篇篇尾,叔本华提到“意志自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无止境的,它就是一个无尽的追求。在人类追求愿望时,这些欲望总是把它们的满足当做人的欲求的最后目标,可是在一旦达成之后,愿望就不成为愿望了,很快的也就被忘怀了,然后开始追求新的愿望。从愿望到满足又到新的愿望这一过程,如果进行得快,就会幸福;如果慢,就产生痛苦;如果停顿,就是无聊。更为可怕的是它能使生命僵化,表现为致命的苦闷。所以意志总能知道它现在欲求什么,在这儿欲求什么,但决不知道它根本欲求什么。每一个个别活动都有一个目的,而整个的欲求却没有目的”。作为一个富二代的叔本华,或许像尚在王国里没有参悟的乔达摩一样,太多的欲求过于容易得到满足,才会得以产生这样的感慨,才会认为整个意志本身是没有目的的。更为重要的是,这段文字隐约为叔本华随后提出的”人生来就是受苦的”这一著名论断做了铺垫。
      回头再读这段文字,于我看来,叔本华作出的终极解释就是“人生来就是没有任何目的的”这无疑打了所有哲学家甚至哲学本身一个耳光,因为哲学本身难道不就是为了追寻人类存在的意义而诞生的么。
      再细读这段话,就会发现,人生的过程,也不过是一个个欲求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如果我没有记错,在网络上大约看到这么一段话“人生有三苦:一苦是,你得不到,所以你痛苦;二苦是,得到了,却不过如此,所以你觉得痛苦;三苦是,你轻易地放弃了,后来却发现,原来它在你生命中是那么重要,所以你觉得痛苦”用来注解叔本华当时再好不过。用来解读生命的意义亦是不错的选择。
      结合连段文字,没有追到手痛苦,追到手痛苦,分手,没有珍惜痛苦,结婚痛苦进入围城痛苦,有小孩痛苦,没有小孩痛苦,好好学习痛苦(sheldon他妈),不好好学习痛苦。找不到对象痛苦,太合心意了痛苦(女大不中留)。所以才说人生是赤果果的悲剧。所以易中天那句”悲剧啊”才会红透大江南北。那么幸福与快乐呢?叔本华当然也说“人生来就是痛苦的,快乐只不过一个小高潮,接着又是接连不断的痛苦。”。从所谓“从愿望到满足又到新的愿望这一过程,如果进行得快,就会幸福;如果慢,就产生痛苦。”来看,幸福也不过是欲望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所谓持久的幸福,就是持续快速得到满足的过程而已。这也大概是幸福难寻的原因了。故此,幸福也不过是人们为了掩饰内心渴望欲求不断得到满足的伪装罢了。
  •     
      
      摆脱意欲的驱使就会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美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见一些小山村里的人和物都很美
      因为他们更少受到意欲的驱使
      没有了意欲的趋势
      就会处于一种与自然的和谐当中
      小孩的欢乐
      老人的安详
      大人的勤劳
      都是一种和谐的美
      而作为对比的是城市里那些为了生存而奋斗的人
      他们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不停地奋斗
      他们越奋斗也会感到越疲惫
      越疲惫也会感到越虚无
      
      一个人的情绪是可以累积的
      如果他经常处于某种心境下
      那他就会在不同的环境中呈现出相同的心境
      所以
      要想获得快乐
      我们就要学会乐观
      要想摆脱人世的痛苦
      我们就要学会不去做刻意的追求
      如果有追求
      我们也要学会去好好的享受我们的追求
      但如果我们的追求总是使我们痛苦
      那我们就要转变我们的心
      或者改变我们的追求
      
      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命运
      而更多的时候是命运选择我们
      我们应当学会去顺从命运
      并且在顺从的同时保持一颗真善美的心
      只有这样
      我们才活得更加的自由
      也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活得更多的幸福
      
      叔本华说
      天才是脱离了意欲的人
      他们在脱离意欲的作用下从事创造
      并且他也极度欣赏天才的这种无意欲状态
      但是
      对于一个没有意欲的人
      他虽不用承受意欲带来的痛苦
      但他也就享受不了意欲带来的欢乐
      在我看来
      天才是没有懂得人间真情的人
      脱离了意欲作用的他们就像自然的风一样
      也像大海的浪一样
      他们只注重自己的流转方式
      而没有顾人类的感情
      
      其实
      人类总是活在一种欺骗当中
      他们只是在接受着不同的欺骗形式而已
      但是
      如果没有了欺骗
      我们哪来的欢乐
      如果没有了欺骗
      我们也哪来的痛苦
      如果我们能够在自我欺骗或者他人欺骗中获得快乐
      那去探究欺骗的真假又有什么意义
      
      叔本华很崇尚自然
      很崇敬没有意欲的人
      但人没有了意欲
      他又还为人吗
      他不就成了一颗树
      一颗没有思想的树
      
      叔本华如此崇尚自然
      如此反对人类的意欲
      作为哲学界的一个天才
      遗憾的是
      在他有生之年
      他没有找到人间的真谛
      所以他只能做一个悲观主义者
      他也只能在自己的思想欺骗下生存
      
      叔本华没有找到的
      也恰恰是他最需要的
      也是这个世界所需要的
      那就是人类的爱
      
      (总结)
      我们人类始终在欺骗着自己
      如果在这种欺骗当中我们能够获得快乐
      那考虑我们是否被欺骗又还有什么意义呢
      
      快乐的源泉有很多
      但归根结底就是爱
      对自己的爱
      对他人的爱
      对世界和宇宙的爱
      
      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那我们就应当去献出自己的爱
      在献出爱的同时
      我们也会收到别人的爱
      
      想起一句歌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
      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     苏宁易购上买的,当时也没有上douban上查看
      
      padding string for douban
      padding string for douban
      padding string for douban
      padding string for douban
      padding string for douban
      padding string for douban
      padding string for douban
      
      padding string for douban
      padding string for douban
      padding string for douban
      padding string for douban
      padding string for douban
      padding string for douban
      padding string for douban
      
  •     前天夜里我读
      <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读着读着,我感觉一口恶魔从书里飘荡出来
      钳住了我的灵魂和脖子
      让我压抑 窒息,痛苦,绝望,后背发凉
      不得不承认,这本书里一本住着一个幽灵
      叔本华精细哺育的恶灵
      一个污染生命,唾弃生命,毁灭生命的恶灵
      任何一个健康人,一个虔诚的健康人接触到他就会被他
      深深的绝望和伤感所传染,所控制,王国维的自杀果然不足为奇
      幸亏,我提前练过尼采和罗素,我用尼采的九阳神功和罗素的
      心法常识来对抗那股邪恶的力量,才让我再第二天慢慢摆脱了
      那股笼罩我的绝望和伤感,那对生命的厌弃
      所以我说,叔本华是个虚伪的大坏蛋,是个生命的唾弃着和诽谤者
      他污染了尼采,带坏了尼采
      ps:尤其是第55小节 世界作为意志再论
      是全书的焦点和叔本华所有毒药的最毒之处
      直接让我夜里做了噩梦
  •      叔本华生于但泽(今格但斯克),父母都出自当地的商业望族。种种迹象表明他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叔本华在感情上较亲近父亲,而与母亲的关系不太好。叔本华受父亲影响的确较大,他的父亲是一名伏尔泰主义者,把英国看作自由和理智的国土,对德国的状况则相对不满(例如他的父亲就非常恼恨普鲁士侵犯但泽这个城市,1793年但泽归并普鲁士时,他就迁往了汉堡而不顾商业上的损失),而且在看到叔本华在巴黎待了两年几乎把德语忘掉后非常高兴。父亲这种对待德国的态度深深影响了叔本华,以至于他极度蔑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的思辨哲学(把自己的讲课放在和黑格尔的同一时间,想要吸引黑格尔的听讲生过去,瞧不起谢林),这种哲学在当时是主流的思潮,叔本华以绝对的叛逆的思考从完全相反的非理性的角度构建了唯意志论哲学体系,这不能不说是受父亲影响在思考方式和在哲学上的体现。他的母亲约翰娜•叔本华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和歌德有所来往,她与儿子隔阂深的原因,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说的很清楚:“她对儿子没有什么慈爱,对他的毛病倒是眼力锐利。她训诫他不得夸夸其谈和有空洞的伤感;他这方面,则为了她跟旁人耍风情而生气。”在1814年,5月他与母亲彻底决裂,离开魏玛,迁往德雷斯顿,在那里居住了四年。他与母亲的恶劣的关系成了他以后对待女性的消极态度的基础,在他谈论女性的言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女性的态度,他认为女性“只是冀求恬静,平稳地度其一生”、“既愚蠢又浅显--一言以蔽之,她们的思想是介于成人和小孩之间”、“不理性”、“互相仇视”、“总事事陷入主观”。有一回他把一个女裁缝扔下楼,造成她的终生残疾,也可以看作他在想象中发泄了对母亲的仇恨。他的父亲自杀后,叔本华继承了父亲的财产过着富裕的生活,但可以说他是以忏悔的心情来过这种生活的,以上的事情可以看出叔本华的超我异常强大(极力认同于父亲),享用父亲创造的财产在他的意识里就是对想象中的那个威严的父亲的冒犯,对于这种冒犯行为的赎罪表现在叔本华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这一举动中。但对父亲之死而进行的无意识的赎罪的高峰表现在他的哲学里对于意志的相关论述上,所有表象都由意志客体化而来,这事实上是在不知不觉中把母亲的形象投射在了“意志”这一概念上,母亲所扮演的就是赋予生命的角色(也是人类文明初期的女性崇拜的由来),但显然叔本华意识中的母亲是一个“邪恶的”、“暴虐的”母亲,以至于他的哲学概念“意志”也沾有同样的感情色彩,即使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一书的哲学论述部分,本应是纯哲学的思辨过程也沾染了作者童年时期的对父母的感情,这从很多描述意志的形容词就可以看出来(“饥饿的”、“盲目的”、“不理性的”和叔本华对母亲的印象是非常吻合的)。
       而在意志的肯定和意志的否定中,叔本华偏向于后者,也可以视作由于童年期与父母的关系而将母亲的本质视作“邪恶的”、“苦难的来源”,进而对母亲形象的一种否定。以禁欲和伦理上的自我克制来达到否定和取消意志的目的,实质上就是对父亲形象的崇拜和对父亲之死的赎罪,即通过对母亲形象的否定来达到对父亲形象的肯定的目的,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了个人必须经历的俄狄浦斯情结。这让我又想到叔本华父亲的自杀,叔本华的哲学里对于自杀的阐述大致是这样的:自杀不仅不是生命意志否定的体现,而且还是生命意志肯定的体现。因为自杀者往往是由于生活中的愿望得不到满足而选择自杀的,“自杀者要生命,他只是对轮到他头上的生活条件不满而已”(第四篇《世界作为意志再论》),自杀者毁灭自己的生命,只是一个完全徒劳的行为,因为即使现象毁灭,自在之物依旧存在而不受影响。有趣的是,叔本华将自杀视为强烈肯定生命意志的一个现象,这也许是他潜意识中对父亲自杀的事实的否定和希望父亲复活的心理活动交织着对父亲之死的忏悔心理而有的认识上的产物。
  •     “单从形式方面,人的个体生存就是‘现在’不停地转入逝去的‘过去’,就是一种慢性的死。如果我们现在从形体方面来看个体生存,那么很显然,和大家知道我们“身体”的走着走着只是经常被拦阻了的未即跌倒一样,我们肉体的寿命“活着活着”也只是不断被拦阻了的未即死亡,只是延期又延期了的死亡。最后,我们精神的活跃也只是不断被推迟了的未即闲着无聊。每一口气都在击退时时要侵入的死亡。在每一秒钟我们就是用这种方式进行着斗争;而在较长的间歇之间则以一日三餐、夜间入睡、时时取暖等为斗争方式。到了最后必然还是死亡战胜,因为我们的诞生就已把我们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死亡不过是在吞噬自己的捕获品之前,如猫戏鼠逗着它玩一会儿罢了。在这未被吞灭之际,我们就以巨大的热诚和想方设法努力来延长我们的寿命,愈长愈好,就好比吹肥皂泡,尽管明知一定要破灭,然而还是要尽可能吹下去、吹大些。”
      
      
      
      “人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他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如果相反,人因为他易于获得满足随即消除了他的可欲之物而缺少了欲求的对象,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即是说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会成为他不可忍受的重负。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
      
      
      
      “人,彻底是具体的欲求和需要,是千百种需要的凝聚体。人带着这些需要而活在世上,并无依傍,完全要靠自己;一切都在未定之天,唯独自己的需要和困乏是肯定的。据此,整个的人生在这样沉重的、每天开门相见的需求之下,一般都充满着为了维护那生存的忧虑。直接和这忧虑连在一起的又有第二需求,种族绵延的需求。同时各种各样的危险又从四面八方威胁着人,为了避免这些危险又需要经常的警惕性。他以小心翼翼的步伐,胆战心惊地向四面瞭望而走着自己的路,因为千百种偶然的意外,千百种敌人都在窥伺着他。在荒野里他是这样走着,对于他到处都没有安全。”
      
      
      
      “绝大多数人的一生也只是一个为着这生存本身的不断的斗争,并且明知最后还是要在这斗争中失败。——生命本身就是满布暗礁和漩涡的海洋。人是最小心翼翼地,千方百计避开这些暗礁和漩涡,尽管他知道自己即令历尽艰苦,使出全身解数而成功地绕过去了,他也正是由此一步步接近那最后的、整个的、不可避免不可挽救的海底,并且是直对着这结果驶去,对着死亡驶去。这就是艰苦航行最后目的地,对他来说,这目的地比他回避过的所有暗礁还要凶险。”
      
      
      
      “使一切有生之物忙忙碌碌运动不停的本是对于生存的挣扎,可是如果他们的生存已经巩固,他们却又不知道要拿这生存怎么办了。因此推动他们的第二种动力就是摆脱生存这负担的挣扎,使生存不被感觉,也就是消灭时间,逃避空虚无聊的挣扎。这样,我们就看到几乎所有无虞困乏和无忧无虑的人们在他们最后丢了一切其他包袱之后,却以他们自己为包袱了。”
      
      
      
      “困乏是平民群众的日常灾难,与此相似,空虚无聊就是上层社会的日常灾难。在市民生活中,星期日代表空虚无聊,六个工作日则代表困乏。”
      
      
      
      “于是,任何人生彻底都是在欲求和达到欲求之间消逝的。愿望在其本性上便是痛苦。愿望达到又很快产生饱和。目标只是如同虚设:占有一物便使一物失去刺激;于是愿望、需求又在新的姿态下卷土重来。要不然,寂寞,空虚无聊又随之而起。”
      
      
      
      “原来我们对于不幸的不耐烦之所以产生,大半是由于我们把这不幸看成是偶然的,看成是一串可以轻易更换的原因锁链所促成的;因为我们经常并不为直接必然的、完全普遍的不幸:如年龄日增的必然性,死亡的必然性以及其他日常的不如意等而自寻烦恼。其实更应该说,使人感到痛心的,是看到正在给我们带来痛苦的那些情况具有偶然性。但是如果我们现在认识到痛苦之为痛苦是生命上本质的和不可避免的东西,认识到随偶然而转移的只是痛苦用以出现的形式,只是痛苦的形态而不是别的什么,也就是认识到我们现在目前的痛苦只是填充着一个位置,在这位置上如果没有这一痛苦,立刻便有另一痛苦来占领,不过这另一痛苦现在还是被目前的痛苦排拒在这位置以外罢了。认识到这点,命运在基本上并不能拿我们怎么样了。”
      
      
      
      (纪念这本我买了十年的书。打字太辛苦,可是还是期待与可能与我分享的人分享。叔本华的哲学并非悲观,而是洞穿人性后的通达。当然,有时“洞穿”对于我们也是残忍的)
      
      
      
      
  •     这翻译,实在是。。。。。什么赅括、什么张本、什么机括、什么丏词。。。。。这代沟不是一般的大啊,商务印书馆的翻译都太老了,哎。。。。。。。还不如直接看叔本华的博士论文来得清晰。(这样都还太短。。。。。。。。。。。)
  •     尽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
      
      既然叔本华是绝对的悲观主义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期待呢,在期待什么呢 ????????????????????????????????????????????????????????????????????????????????????????????????????????????????????????????????????????????????????????????????
      我觉得他作为悲观主义当中重要的人物,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却这么期待同时代的人认可他。
      尽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
      
      既然叔本华是绝对的悲观主义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期待呢,在期待什么呢 ????????????????????????????????????????????????????????????????????????????????????????????????????????????????????????????????????????????????????????????????
      我觉得他作为悲观主义当中重要的人物,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却这么期待同时代的人认可他。
  •      如果你是一个网站设计师或是一个作家,而你刚完成一项非常棒的创作,这项成果达到了客户的每项要求,设计流畅、完成目标、经费合理并能紧密结合客户的各项需求,让你非常爱它。
       这时你开始会想:“我真为自己感到非常骄傲,我要把这些成果展示给我最好的朋友,尽管他不是一个设计者。”是的,你这么做了。但是,那些小心眼的人会怎么说呢:“这个标题似乎太简单了点,字体看上去太生硬,我真的觉得如果标志再大些会更好。”这是你期待已久的“赞扬和鼓励”……
      
       那什么是唯一并最重要的应付批评的方法呢?
      别在意,你不需要讨好每一个人。
       上面一幕发生时请别生气。我知道此时的你会想是否所有的批评都有价值,而你总是试着从这些批评中提取有价值的建议。 即使如此,你不必这样做。
      
       我们首先要问自己,为什么你在第一时间就要去询问别人的意见呢?又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问他呢?你是为了有价值的意见还是希望别人称赞你呢?如果你并没有得到所期望的称赞,请别在乎,重新找个人来鼓励你就好,直到你得到你想要的。关心太多最终会影响你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如果你需要真正有建设性价值的建议,那你为什么要去问那些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呢?或者这样说吧,如果有人这样说道:“我认为医生给你的处方是错的!尽管我不是医生,但是请相信我,我了解这行,因为我都已经看了三季的《豪斯医生》了。”……你是否真的在乎这样的评论?当然不会,你必定知道更好的方法。这个笑话告诉你,请找一个能给你真正建议的人。
       如果你想要治病,请去找医生;如果你有法律纠纷,请咨询律师;如果你有设计问题,请去找设计师。如果你问错了人,好吧,那你是在自讨没趣。只因那人是你的朋友、亲人甚至只是一个酒保,而不是那个关键人物,你就必须要应付那些不必要的批评。
       有时你会遇到一个能给你很好建议的人,但那只是一段生活经历;有时你会在路边捡到钱,那也不意味着你要用每星期40小时去开始奋斗这新的“事业”。当然,如果你需要真正有价值的建议,去询问一两个有相关经验的人,我相信你对此会有更深刻的见解。不过如果你只需要获得鼓励称赞的话,那你可以向任何人展示。
       接下来看看,如果专业人士也不喜欢你的成果呢?别灰心,再追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一直问“为什么”,直到那人给你有用的建议:“我不喜欢,那是因为……”找到那个“因为”——因为那才是关键。如果一个人不能告诉你原因:
      别在意,你不需要讨好每一个人。
       如果那真是个有用的意见,会迫使你去思考、会让你感觉到尴尬、会让你感到不完美。然后,你需要用尽一切方法去思考并完善你的成果,然后回头再问问他的意见,你会再一次的想要一个“因为”。
       如果说这个建议有些愚蠢,比如说“我不喜欢绿色主题,因为我更偏爱蓝色”,或者“我实在不喜欢红木打造的家具”之类,请别放在心上,因为你不需要讨好所有人。
      
       与批评相处的艺术其实很简单:关注有价值的意见,并忽略那些废话吧。
       你是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的?你在乎吗?请在下面的评论告诉我们!
      
      转载于纳豆网:http://www.naadou.com/how-to-deal-with-criticism-in-one-single-step.html
  •     心静不下来的人,是读不懂的,也是不愿意去读的。郑渊洁说过,一本书如果5分钟内吸引不了你,就要把它放下(大概)。不过,这句话应该是以内心平和为前提。否则,吸引你的只是那些快餐文学吧。
      高考结束后终于有机会领略真正的艺术,只在历史书中出现的著作也摆在了我的桌前。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也只翻阅了寥寥几页,心中愧疚之情难以诉说,只求日后逐渐把心静下来,不去想乱七八糟的事,也许会有收获吧。
      还未甚读,表露一下自己的想法也好。
  •     这样的书几千年才会出一本,叔本华是一个绝对的天才,他可以被视为转世的菩萨或佛,这本书是对人性和世间万象真实的阐述,其价值绝对不低于任何一本宗教经典,而且它的视角是广阔的,洞察力是深刻的,一个人真的要了解这个世界,这是一本不可错过的书。
      如果翻译得更细腻一些,就更好。
  •   西方精神的自我衰亡是向中世纪的复古潮还是东方文化的感染?
  •   或许都不是,中世纪是蛮有灵性的;也不宜归咎于东方文化。
  •   科学的内容只关涉到表象,说明为什么,而对于根据律和自在之物是不能说明的,“科学到此止步的地方,也就正是哲学开步走的地方“
    这句话已然是科学哲学的最重要的假设了。。。。
  •   解构通俗,大体契合! 妙!!!
  •   解释的很清晰,可以帮助我阅读这本书。
  •   楼主写这篇书评耗时不少吧
  •   把叔本华作为先知,佛陀,本身你就 只停留在“表象”
  •   我同意上面jennifer的说法,楼主我这么说吧,不客气地说,你的说法是一派胡言,我本来根本不想理会你这种把哲学当成茶余饭后的,可以胡扯八道,故作高深的毯子的笨蛋,看到你为说什么欢迎讨论真理的人找你我才忍不住留言,求求你们这群白痴别把真理当谈资了行吗?
  •   对不起,可能误点了"不合适内容提交",抱歉
  •   好厉害
  •   书昨天到的,看了序一,还是看不下去。。。
  •   “所有的回忆都是为了认识自己的意志”,了解自己的命运。而这种认识需要恰当的时机,需要一束光,《作》也许能算得上一个不错的光源。 不错
  •   人可以不为什么活着,但是人也许不该不为什么而死掉。很对,“温水煮青蛙似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   为伟大不愿被“人化”的灵魂欢呼。学哲学,只是为了更清楚认识自己。这是初衷
  •   若不是楼上“挖坟”,我都快忘了自己以前都这么想过……
  •   这是最高境界,哈哈
  •   吓尿!
  •   如果我一直在看你,而你看不到我。这是你的悲哀,还是我的悲哀?
  •   随手一点都能看到你的身影,西哲史的小论文打算写这个呢╮(╯_╰)╭
  •   呃。。其实我是在一门现代美学的课上看这本书的。。还有你觉得小论文写那么厚一本书合适吗。。
  •   很厚吗,而且我只是写一个方面,认识论。
    其实我是先定认识论再找书的,要么写Kant,要么写叔和尼。
  •   感觉都是深坑…………期待拜读你的大作~
  •   高手!1
  •   看这本书正如叔本华在第一序说的那样需要耐性,从信心中吸取的耐性.....一个月前买的现在为止也还没有看完,更别说消化明白了。博主,很厉害
  •   唉。。。。。把哲学书当成心灵鸡汤读了。。。。。。。哲学不是给人生讲道理的,如果人生需要答案,那是伦理学的任务。哲学是解释“1+1为什么就等于2呢?”这种绝对真理的。
  •   @bluesken 为什么要研究真理,还不是对自我的存在都质疑了
  •   你得道了
  •   大神,你为什么用繁体写?
  •   难道希特勒就是看了他的书所以才那么邪恶嘛?
  •   叔本华的哲学理念和佛教理念有相似之处,悲观是表面上的,而真正的内涵是什么呢?禅宗对逻辑思辨的唾弃有可能是一种智慧。
    叔本华本人是无疾而终的,冲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叔本华的哲学不是毒害生活,而是大大有益于生命,而很多号称受叔本华影响的疯狂者有可能是歪曲了叔本华或者干脆拿他做幌子。
  •   柏拉图邪恶的笑了。
  •   这样来说不太恰当
  •   弗氏的这种模式太机械化也太容易操作了,个人意见,勿怪。
  •   一时想法 只是找个地方记下来而已 没指望自己想得有多全面、准确 只是这种阐释的可能性才有价值 回头看看 是很机械 倒是怪当时自己轻狂了
  •   很天真,很搞怪。说明本文作者没看懂叔本华的这本书,也间接说明本文作者是不能理智推理的文科生。
  •   如果把悲观比作黑色,乐观比作白色,那么叔本华的乐观就是太极阴阳鱼中的那个白点。
  •   想读 心也是不太静 在等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