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炮火

出版时间:2005-05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塔奇曼  页数:366  译者:张岱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塔奇曼这本在1962年出版的战争史经典之作,早已成为欧美战略专家、军事将领、政治人物与意见领袖,为增进历史智能与战略素养必备的读物。透过生动的历史场景还原,这本书让他们从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过程中所凸显的历史荒谬与愚蠢中汲取经验与教训。这些历史教训也正是当前政治领导人与意见领袖迫切需要的基本知识。这本让塔奇曼首度获得普立策奖的畅销书也许并不足以为读者提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全貌。但是,它从观察关键决策者的角度进场,栩栩如生的呈现了重要历史转折点上,主要行动者的主观意图、他们所面对的选择,以及彼此间的相互计算。让我们准确的掌握到,是什么样的政治谋略与战争准备机制,可以让一场应该可以避免、也没有一方真正希望发生、而且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可能会发生的全面性战争,可以由一个偶发的政治暗杀事件所引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欧洲国家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金融家与企业主,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与即将爆发的巨大危机只有一尺之隔,他们对于政治领袖与军事谋略家加诸于自己的战争浩劫风险浑然不觉。    《八月炮火》一书点出了许多让人深思的历史吊诡与荒谬。一批深谙治国之术与权利均衡游戏的统治精英,他们机关算尽,最后却无法避免自己成为历史悲剧中的主角;他们精心布置的军事盟约与政治承诺,最后却成为冲突升高过程中的重力加速器。

作者简介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Tuchman),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本书出版于1963年,和其后于1971年出版的《史迪威在中国》皆获得了“普利策奖”。

书籍目录

序自序作者的话译者说明引子 葬礼计划第一章 “让右翼末梢袖拂海峡”第二章 色当的阴影第三章 “只需英国大兵一人……”第四章 俄国压路机爆发第五章 8月1日:柏林第六章 8月1日:巴黎和伦敦第七章 布鲁塞尔:德国的最后通牒第八章 “叶落之前凯旋”激战第九章 “当时在逃的敌舰‘格本’”号第十章 列日和阿尔萨斯第十一章 英国远征军开往大陆第十二章 桑布尔河和马斯河第十三章 在洛林、阿登、沙勒罗瓦、蒙斯等地的溃退第十四章 “哥萨克来啦!”第十五章 坦南贝格战役第十六章 火烧卢万第十七章 大海、封锁、强大的中立国第十八章 撤退第十九章 巴黎是前线第二十章 克卢克的转向第二十一章 “先生们,让我们在马恩河战斗!”后记资料来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八月炮火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以前买了本《八月炮火”,看了几次,现在又想看,这本书算是我看过的军事方面写得最好的书了,不知道在哪里能看到这本电子岁,知道的推荐下,不胜感激!
      以前买了本《八月炮火”,看了几次,现在又想看,这本书算是我看过的军事方面写得最好的书了,不知道在哪里能看到这本电子岁,知道的推荐下,不胜感激!
      以前买了本《八月炮火”,看了几次,现在又想看,这本书算是我看过的军事方面写得最好的书了,不知道在哪里能看到这本电子岁,知道的推荐下,不胜感激!
      
  •       
        站在历史的大橱窗下,我驻足仰望,只隔着一大块的玻璃。玻璃外是人们一直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是人们在战火中坚持的信仰。玻璃内是战火纷飞的八月。我看着一批批沾湿被征用来的公共汽车、出租车送上前线。看见在巴黎的餐厅里,一位编辑说,某将军即将进军某城。恰巧正坐在邻座的将军一笑说:“这就是历史!”
       
        这就是历史,每分每秒。每一次的电话通话都有可能被记录,所以霞飞以“不会使用电话”为由,拒绝亲自接听电话,因为那是自己不能改变的。每个政治参与者在那时小心地书写着关于自己的每一个历史细节,不愿留下污点,即使是自己的错误,也要想办法推托到他人的身上。
      
        从课本中学到的历史和我从这本书中体会到的太不一样。课本告诉我,事情就只是这样的,战败了就是战败了,谁胜利了就是胜利了。而书中的却不一样。法国人的霞飞老爹在那时也会错误不断。美国士兵会被误以为是救星,以致最后的没有衣服穿。真正的历史并没有那么严肃,有一点荒唐,有一点黑色的幽默。
      
        我从大橱窗中看到的,刚开始还是场闹剧,逐渐变成了一场悲剧。被炸毁的桥,被烧毁的图书馆,被改造的餐厅,军队来过的地方弥漫着带有血腥味的硝烟……  
  •     我很喜欢这本书,我看书一向很杂,但是这本书能给我的比我想要的要多很多。
      通过这本书,我看到很多细节处的东西,让当时的高层在我心中成为透亮的,于是我很喜欢,尤其是还可以看到很多动摇决策的小动作,让我觉得历史也不过如此
  •     当我融入《八月炮火》的世界时候,脑中立即回想起丘吉尔的《一战回忆录》那套巨著,二者在展开同样的历史画卷的时候,其描述是何其相似:同样的气势磅礴的语句、寥寥几笔勾画出一幅宏伟的欧洲局势图、同样的幽默感、同样的对事件主人公主观判断和客观行为的生动描述、同样的对战役地图的准确展示和对战役条理清晰的描述,以及同样的对德国的愤恨。
      
      算我见识不光吧,但塔奇曼博士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在历史事件的描述上拥有与丘吉尔一样的杰出文笔的作家。从国家政治到战役,从战略部署到战斗描述,从群体人物塑造到具体个人刻画,都是繁简得当,栩栩如生。可以想见,塔奇曼博士为了完成这部令人着迷著作,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艰苦的查阅文献、克制枯燥而努力撰写、反复修改,最终使之成为一部旷世经典。
      
      
      这本书给我两个印象最深的地方,一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局势对当今世界的启发,二是德国和英法在战略部署上的不同考虑。
      
      
      我一直觉得,当今世界局势和一战前有可以类比的地方。正如一篇学术论文所指出的,当前的中国相当于当时的德国,而美国相当于当年的英国。
      
      作为后起之秀的德国,为了争取与其地位相当的发言权,挑战英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地位。为此德国发展海军,这是直接威胁英国的力量;德国还在国内利用其哲学思想培养民族主义,从政界到知识界到军界到普通民众,都以用武力争取世界地位为荣;更重要的是,德国对当时的世界经济秩序不满,它的殖民地不多就是一个例证,所以要靠战争来解决对它的经济压迫。
      
      看看现在的中国,除了民族主义比当年的德国差很多外,其他方面几乎都能找到相同点:发展海军以抗衡美国的军事霸权;当前经济秩序仍然是旧秩序,西方国家随时能够对中国挥舞制裁大棒,让中国相当被动,如果不能通过谈判来改变旧的经济秩序,那么就要考虑用武力解决;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产生的向外资本输出的强大能量,内在的产生向外扩散的强大动力。所以,正如那篇论文所指出的,我们必须吸取当年的英德竞赛的教训,不要在挑战美国的时候,落入军事对抗的窠臼。
      
      我也一直很好奇,在当前局势下,我国是否有一位施里芬式的人物,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在当前中国处于周边国家包围的情况下,可否制定出决定性的军事打击计划,以一劳永逸的解决某些国家,然后倾举国之力与主要敌人作战呢?
      
      
      德国与英法的战略部署也是饶有兴味的事情。
      
      德国的计划简单说来,就是以洛林地区为轴心,一扇门从洛林地区延伸到比利时海岸,然后这扇门向下关闭,横扫比利时和法国,最后关到巴黎;同时在门轴的地方洛林地区,两个德国集团军将顺势出击,与作为门框的德军主力夹击英法联军,形成古老的“坎尼之战”的大包围圈,歼灭英法联军。
      
      而法军则打算在这扇门的中间部分,实施进攻,把这扇门从中间击破,门板一分为二。
      
      双方的计划都有合理之处,但法军在军事实力不如德军的情况下,盲目崇拜进攻理论,发动进攻后立即闯入了德军占优势的防御陷阱。殊不知,一战是“防御的巅峰”,这直接导致法军节节败退。
      
      英军则在与法军的配合上存在严重问题,导致丧失很多良好战机。这件事上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弗伦奇元帅难辞其咎。但弗伦奇元帅却客观上做了一件好事——减少了英国士兵的伤亡。要知道,一战时的军官往往以不计代价的牺牲士兵为其指挥风格。
      
      法军总司令霞飞,一直不把巴黎的陷落作为最终崩溃的标记,在他看来,巴黎只是一个地区而已,即使被占领,法国也没有战败,政府可以迁往别处,抵抗仍然可以进行。霞飞的看法是很有道理的。正如在二战时德国军界在考虑对法国的进攻计划时,发现如果按照施里芬计划,那么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大门向下关闭,横扫英法联军时,他们可以不断向后退却,退至法国南部辽阔地区,因此即使德军初步取得了胜利,却只是赶走了盟军,而没有围歼他们,接着下一步该怎么打,很成问题,因为那个时候,已不具备从洛林地区发动坎尼之战的包围所需的另一侧攻势——马其诺防线横在面前。
      
      所以二战时,曼斯坦因将军提出将战役地区局限于法国最北部,将比利时境内进攻力量改为类似洛林地区的辅助进攻(步兵战为主),而主力(包括几乎全部装甲部队)则由阿登山区突入向西北海岸进攻,也就是将施里芬计划的主力和辅助力量,做了相反的安排。在曼斯坦因的计划中,德军主力将快速推进,一路向西北驱赶盟军至海岸,沿路形成强大的装甲屏障,使得盟军无法向南部突围;同时辅助进攻力量已经从比利时开向法国。于是最终盟军就被包围在海岸地区,只能从海上撤退,而这对盟军来说非常困难。
      
      要想打破德军的装甲屏障,必须抓住德军装甲部队突入过快,需要等待步兵到来这个时候,对德军屏障的薄弱部分实施进攻,打开一个缺口,让被包围的盟军可以向南突围。打开缺口的任务可以由屏障外的南部地区盟军实施。戴高乐将军在阿拉斯地区就对这个屏障实施了有效的打击,险些让隆美尔陷入困境。可惜戴高乐的力量弱了点,没能挽救局势。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从一战时候德国和英法的战略部署,来看他们各自的得失,以及对二战的影响。这个课题早就有很多人做过研究,我只是看了这本书,温习了以前看过的知识,随口发表一些感想,觉得前后还算有逻辑。
      
      
      《八月炮火》有太多的修辞、文句、语言、叙事方法可以学习,作为文学读物也毫不逊色。我将摘录其中幽默的、有启发性的、嘲讽的词句,学习它们,运用它们。
      
      
  •     不论美国的学院派历史学家如何诟病塔奇曼,她“不放弃一张小纸片”的考据功夫,她史诗般的叙事技巧,她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洞见,对足以令她的作品成为传世经典。
       只要翻开这本书的第一章“葬礼”,立即会被深深吸引。作者不是在给我们讲述一个故事,而且在还原历史,让读者身临其境。
       至于说译著的质量,这本书在当前的翻译作品了已经算不错了。在我看来,新星出版社近年来翻译塔奇曼的三本书,《八月炮火》算是最好的;《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尚可;《实践历史》还达不到“通顺”这个最低的标准。
  •     这本书非常牛逼,写的磅礴大气又很有趣,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翻译的不是太好,句子不是很符合中国人阅读的习惯。
      这个作者还写过一本《the distant mirror》,可惜还没有被翻译过来。
  •     晚上和一朋友在网上闲聊,问他最近在读什么书,他说在读湘军系列和《八月炮火》,还说看塔奇曼的《八月炮火》,勾起了他写战争的欲望。他想写的是闹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争。
      我又问他,谭伯牛的《晚清传信录》看没,回答是:“这人(指谭)能读书。我读了会忘,很惨。”
      我说:“忘了就好,应该忘记的。”
      回答:“说啥怪话!写历史,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堆材料。都忘了,堆啥?”
      我又说:“那就写观点好了,史观。材料的事情让学生们去做吧。”
      回答:“那还写个啥战争!?馊主意!你看‘八月’没?”
      “还没呢。”
      “历史的美感,要好好琢磨啊,史观一般都是讨厌的。”
      
      他这最后一句话,触动了我。让我这位朋友动了心思想写战争的,一定是《八月炮火》展现出的“历史的美感”。
      于是,我心里有了这样一种浩叹:人活着时时觉着荒谬,无聊,无能为力,而参与到“大时代的宏大事件”中去让人陡然觉着崇高起来,“历史的美感”或许会鼓舞、煽动很多人慷慨赴死。
      为天地、为生民、为往圣、为万世的自我期许,为主、为文明、为某某民族的自我升华,可以使一切阴谋诡计变为宏谋远虑、流血漂橹人血染红顶子变成丰功伟绩;反之亦然,话语权变了,宏谋远虑又变为阴谋诡计,丰功伟绩又变成流血漂橹。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标准何在?公道何在?常谓公道自在人心。而这所谓的“人”又是何人?是芸芸众生么?芸芸众生千差万别,又如何有同一的“公道”?是主么?如是主,又为何以主之名,不断演出这重重惨剧?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何时能大声地表达出一个判断?又如何能调和彼此不同的判断?
      恐怕自从进入阶级社会,自从有了国家,个体的权利、个体的幸福就在手握权力和资本的人的忽悠中变换着边际。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全球化是为了不全球化。也许一千年后的人们会觉得现在的我们可笑,为了莫名其妙的理由去彼此厮杀。如果仅仅就是为了争夺资源和空间,那就照直说好了。
  •   可能因为作者是女性 所以对很多东西的认识更加敏锐跳跃感性一些 历史在她笔下成了故事
  •   楼主 提个醒 我也是丘吉尔的粉儿 是《二战回忆录》
  •   搞笑,你是生怕中国走不上纳粹的道路是吧。邱吉尔和德国完全是光谱的两端,你两个都欣赏不怕精分吗?
  •   《八月炮火》算是最好的
    meicuo
  •   这一本算是不错的。但是和《巴黎烧了吗》一样,要是能按现在约定俗成的军事名词再修订一下就更好了。另外最好能对人、事加一些注,这两本书值得深究一下。
  •   你说的对,但译者不是军人,确实在军事名词翻译上有欠妥当的地方。
  •   不知道为什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漫长的婚约》一直挥之不去
  •   如果仅仅就是为了争夺资源和空间,那就照直说好了。
    就这个问题而言,没人会照直说的。对不?
    人一旦适应了某种生活方式(出门必须开车,哪怕就是一公里的路),思维方式(更快的节奏,去哪儿都得快。更快的网络,已经有3G了,必须4G。等等),让你退回到从前,绝大部分人是不愿意的。而资源就那么一点,所以,就得争。
    你放心,现在就有人觉得这些行为很可笑了。这是好事儿。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