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芬集

出版时间:2002-5  出版社:社科文献  作者:张政烺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编委会 编  页数:77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张政烺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版本目录学家。由于中华古史悠久,史料浩繁,今之治史者,一般不能不分断代。然而先生治史不分断代,读古书之博,司以追美王国维、陈寅恪、陈垣等前辈大家,兼之以丰富和精深的考古学、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等方面的知识和造诣,故能以深厚的学力,对绵长的中华古史做贯通研究。先生尤擅长先秦史,也喜欢宋史。先生治学严谨,从不愿轻率发表著述,有的文稿甚至积压数十年之久。但一旦发表,必是发前人之所未发,得到同行的推崇,公认是厚积薄发的典型。学术界普遍认为,先生的学问,即使在同代的优秀学者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一位。  张政烺先生平易近人,谦逊宽厚。出于弘扬中华学术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先生期望尽可能多的学人从事此项工作,故以助人学问为乐,因而慕名前来登门求教者络绎不绝。先生不问亲疏,不惮烦劳,不计较自己的名利,宁愿牺牲宝贵的工作时间和精力,也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求教者之需求,从来也没有在学问上给自己留一手。完全可以说,先生为了他人,特别是为后学者铺路,支付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虽然影响了先生的研究工作,却促进了几代新人的成长。这在“文化大革命”浩劫、人文科学荒废多年之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先生多年从事的研究课题,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令人惋惜。我们将努力促使先生花费大量心血的学术成果尽早面世。

作者简介

  张政娘,字苑峰,山东荣成人,生于1912年4月15日。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历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华书局副总编辑,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其主要论著有:  《年陵陈寻立事岁陶考证》,北京大学潜社《史学论丛》第2册。1935  《六书古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剁》第10夺第1分册.1942  《讲诗与咏史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桀刊》第17本,1942  《宋江考》,《历史教学》1953耳第1期  《卜辞裒田及其相关诸问题》,《考古学报》1973耳第1期  《(金史)校勘记》,《金史》第1~135卷每卷卷末,中华书局,1975  《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舌学报》7980耳第4期  《十又二公及其相关问题》,《顾颉刚先生九十诞辰纪念论炙集》。7990  《读(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中国与日本文化研究》第7集。1991

书籍目录

前言张政烺先生访问记记业师张苑峰先生我的老师张政烺先生与张政烺先生谈对日抗战期间史语所的图书馆张政烺先生与古史研究我和张政烺先生的五次会面他把一生献给了学术——记张政烺先生的学术生涯张政烺先生对甲骨学的重要贡献——师从先生问学忆往追寻中国文化的根山东章丘西河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试析古玉研究的几个问题侯家庄1001号大墓的年代与相关问题商丘宋城和鹿邑大墓两周时期海岱考古遗存所反映的夷夏关系晋侯墓地墓主推定之再思中国古代都城礼制文化的形成汉代兵器二论纽约出现的东汉青铜灯树考议北宋时期的制礼作乐与古器研究东夷系统的已佚古文字论殷墟甲骨的埋藏状况及相关问题羌甲探索花园庄卜辞中有关祭祀的两个问题从一组卜辞看殷历月的长度和大小月的配置就甲骨文所见申说商代后期的徭役甲骨文所见晋南方国考记中村不折旧藏的一片甲骨刻辞殷墟卜辞“凡虫疾”考辨甲骨文即“曷”字说——兼谈羯的族源夏墟大夏考说河伯西周铜器断代研究的反思香江新见彝铭两则甲骨文金文“‘天’字族群”假说谈济南市博物馆藏元年相邦建信君铍长台关楚简《申徒狄》研究从竹简本《老子》、《缁衣》、《五行》谈楚简文字构形战国官印“尚路玺”考释临淄后李齐国陶文新见布权试析睡虎地秦简《日书》“龙”字试释“夭租丞印”封泥与“夭租薉君”银印新考宋白玉“封”字印考春秋岁星纪年管窥论我国长城出现的历史背景略说先秦战争观念的演进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汉代吴越平原农业生产刍议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地形图城邑考辨汉代家庭的生活消费汉代司隶校尉考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所见西域诸国物产论刘秀的人才观说新——兼论年号创制之原因唐代墓志中所见的高句丽与百济人士岳飞后裔考略辽代隶宫州县的汉族地主契丹小字《韩高十墓志》考释丘处机“一言止杀”辨伪官箴、戒石铭与行政伦理元代的禳灾活动明代重赋出于政治原因说中国封建社会诸子均分制述论弘治初两京御史案……

章节摘录

  两晋南北朝大多数禁谶诏书,除不许挟藏,还会强调禁星气谶纬之“学”,不得“私学”。这里的“学”,在笔者看来,主要是指教学之学而非指学科学术之学。两晋南北朝至隋之禁绝谶纬,主要是政治性而非学术学理性的。虽然两晋南北朝士大夫崇尚《老》《庄》《易》学,经学流行古学,仍有不少通儒饱学之士,把谶纬当学术学问来做,用以探讨古史、礼制、音乐、历法。这对专制政权不仅无害,而且有益。当然,谶纬之学与一般经学不同,在于它本身代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但在学者手中,其政治功能主要用在两个方面:论证现行政权的正当性,以及保证制度政策的连续性、规范性。凡有政治头脑的君主,都会认识到这两种功能的价值。但如果谶纬被广泛教授,那就难免“为妖邪所凭”,它对现行秩序破坏性的一面,就会迅速表现出来。所以虽禁谶纬学之扩散,却并不禁止专家的研究传习。问题是专家身兼经师者,都会有成百上千弟子,阻止师弟之间的学问授受,似乎也很难做到。当时的儒者官员在宫廷政府公开引述谶纬,讨论礼制学术,甚至批评施政,经师们则继续传授谶纬的情形。这样的谶纬之“学”,看来皇家并不严厉干预。当然学者中也有对利用谶纬谋私利有特殊兴趣者,当他们逾越一定界限,就会被皇家视为妖邪谋逆,予以打击。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揖芬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