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自传

出版时间:2005-6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瑞士] 荣格  页数:375  译者:刘国彬,杨德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丰富的毕生回忆录荣格说:我的一生是一个潜意识充分发挥的故事……这种罕有旅程的诚挚传记,记录他终生无止尽的困惑、疑沮与不快乐,完成了一本深具思想史意义的独特自传。生命就像以根茎来延续生命的植物,真正的生命是看不见、深藏于根茎的;露出地面的部分生命,只能延续一个夏季,然后凋谢。然而,我从未失去的是埋藏于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它持续地在永恒的流动中生存;我的梦境、各种幻觉犹如火红的岩浆,于是,我欲加工的生命在其中被赋予了形状。

作者简介

作者:(瑞士)荣格 译者:刘国彬 杨德友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早年曾和弗洛伊德合作,后来,上于观点的不同,两人的关系终于宣告破裂。荣格更强调精神的先定倾向,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立场,认为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不限于弗洛伊德在人的本性中所发现的那些黑暗势力。 荣可著作极丰,全集共19卷,其中卷6至卷9是他理论体系的主干,包括心理类型、心理结构和动力,原型与集体潜意识等方面的研究。

书籍目录

译序绪论序言一 童年二 中学时代三 大学时代四 精神病治疗活动五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六 正视潜意识七 著述八 塔楼九 旅行十 幻象十一 论死后的生活十二 后期思想回顾附录Ⅰ 通信附录Ⅱ 术语诠释附录Ⅲ C.G.荣格著作目录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如果我是摩西,那你就是约书亚,将要拥有精神医学的许诺之地,而我对此只能从远处眺望。                                                               ——弗洛伊德    惟有当他作为“试金石”(touch-stone)来接触心灵真理的时候,他的生活才充满意义。                                                           ——阿妮拉·亚菲

编辑推荐

如果我是摩西,那你就是约书亚,将要拥有精神医学的许诺之地,而我对此只能从远处眺望。——弗洛伊德惟有当他作为“试金石”(touch-stone)来接触心灵真理的时候,他的生活才充满意义。——阿妮拉·亚菲   本书是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丰富的毕生回忆录荣格说:我的一生是一个潜意识充分发挥的故事……这种罕有旅程的诚挚传记,记录他终生无止尽的困惑、疑沮与不快乐,完成了一本深具思想史意义的独特自传。生命就像以根茎来延续生命的植物,真正的生命是看不见、深藏于根茎的;露出地面的部分生命,只能延续一个夏季,然后凋谢。然而,我从未失去的是埋藏于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它持续地在永恒的流动中生存;我的梦境、各种幻觉犹如火红的岩浆,于是,我欲加工的生命在其中被赋予了形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荣格自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8条)

 
 

  •   仔细想,却也想不起来是从什么时候为什么开始喜欢他了。只是知道在挺早的时候,我刚刚对哲学和心理学有那么点兴趣,并且还不深入时,买了几本大师级的书:马斯洛、荣格、弗洛伊德、叔本华、尼采。都不能一下看完、一下读懂。于是,断断续续的,零零散散的,这个几页,那个几篇。但是,很清楚的记得自己很早就在心里有这样一个近乎武断的没有道理可言的定论:我最喜欢的是荣格。大概有这个定论的时候,看他的书,不过十几页,其他的,还看不懂。究竟自己为什么这么想,当时没有想过,现在说起来,用他的理论说,就是我“直觉型”人格的一种特质表现吧。越来越觉得不得了的是,我发现在我感兴趣的领域,很多时候,都看到了荣格这个名字。星相学、塔罗牌、炼金术……而当我进一步去看他的书时,我又惊奇的发现他对中国的“道”都有很深的理解,而前一阵子,我正对《老子》、《易经》等等着迷不已呢。怎么说呢,你好像突然发现有一个人,他把你所有为之深深吸引的东西就研究到了一个高度,并且把对人的研究,对自己的认识通过书籍和自己的经历向你讲述,执着、坚定、不辞劳苦、无畏前行。一方面有着剖析伤痛的客观科学研究,一方面又有着悲天悯人的浪漫理解和体贴。在他的书中,在谈到他的一个病例时他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相对意义上的疯子……”的确,那些被称...作精神病人的人只是比较不会掩饰不会平衡的可怜人。有一部电影,Girl interrupt,翻译成“女孩向前走”,就是通过一个住进精神疗养院女孩的经历讲述了一些关于人性的故事。当她终于被判断精神回复正常可以出院的时候,她坐在离开疗养院的出租车上,盯着仪表盘,心中想,究竟是里面的人比较正常呢还是外面的人比较正常?那个画面非常深刻而清晰的留在我的脑海中。虽然当时的我难于解释什么,但是,我知道我的心,被狠狠的撼动了。表达是有限制的,而语言,作为表达的工具,就更不能说无所不能了。何况,上帝还为了惩罚贪婪的人类而摧毁通天塔,制造了各国语言不同障碍。所以呢,对于某些事情,说出来的,就好像意识与潜意识,只能是冰山一角。比如,那个疯子的话题,天天生活着,只是按着惯性生活着,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生活着,这就是正常的标准化模式?这样的话说出来,多少就带着点形而上的味道。知道的人知道你喜欢思考这种没有标准答案又自寻烦恼的问题,不知道的人肯定觉得你是带了某种显得自己如何如何的目的。又怎么样呢?荣格说:我的同时代的人无法领悟,我的幻觉的意义,因此他们看见的只是一个匆匆赶路的傻瓜。我并不是说正常的生活不好,其实我的生活也很正常,我也会为一些日常琐事操心烦恼。但是,我会为我的兴趣、喜好以及未来的生活真的去思考,试着去领悟,试着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加宽阔而美好。说起来很美,听起来却依然很空,有一样想法的人大概会明白我有点绕口令一般的絮絮叨叨。既然说谢谢荣格,谢什么呢?谢谢他给我知识,谢谢他给我更深刻认识自己的方法,谢谢他用他自己的人生点亮一个领域,谢谢他能成为如此这样一个值得人研究、敬仰、挖掘的人;谢谢他用一种巨人的姿态引领我从心里认知自己、宽容自己、肯定自己——在这个心灵生长跟不上八卦新闻的年代,在这个不产生经济效益就觉得理亏心慌的年代。荣格说:我向来觉得,生命就象以根茎来维持住生命的植物,它真正的生命是看不见的,是深藏于根茎处的。露出地面的那一部分生命只能延续一个夏季。然后,它便凋谢了——真是一个短命鬼。当我们想到生命和文明那永无休止的生长和衰败时,我们实在无法不怀有绝对的人生如梦之感。然而我却从来不失去在那永恒的流动中有生存着并永不消逝的某种东西的意识。我们所看见的是花,它是会消逝的。但根茎,却仍然在。我想,他就如同他的比喻一样,是一棵参天古树。即使经历无数冬天,树叶凋零,但是他的根,深深扎入泥土,保护着这方水土,福泽着这方水土上的生物。 阅读更多 ›
  •   英文amazon都有,中文怎么就不订货了呢?是不错的书
  •   请你们想办法也要弄到这本书,人民需要这样的精神食粮啊!。
  •   又可以有能买的书了,很好,但得花很多时间来慢慢看,比卓越的货到得还慢,没事,我等着知道要看就行了,至于什么时候有货,再说吧
  •   这部书和《荣格自传:回忆 梦 思考》的区别在哪里啊怎么都买这本?好像目录 译者都一样啊
  •   缺货一直缺到现在吗?
  •   卓越最讓人鬱悶的地方就是書的種類比較少和進貨的速度慢~~哎~想要的書不是沒有就是缺貨~~~可不可以改進改進啊~
  •   特别精彩的是他和弗洛伊德的交往。两位大师在一起,那真是处处充满玄机,一个人还没有说什么,另一个可能已经知道了。一个晕倒了,另一个马上知道那是为什么,还知道是和自己有关,真是有趣极了!
  •   我倒是不介意用原价2倍的价格收入这本书,但是你至少给我本差不多的。书的封面,书脊全都有损伤,如果书的品相不好,事先写清楚啊亲!
  •   上货啊 强烈要求上货
  •   我要荣格自传我要荣格自传我要荣格自传
  •   但请卓越照顾大家的“长尾”
  •   我觉得卓越网的供货效率太低了,你们应该想想办法,否则真的有些让人无法忍受。。。
  •     匆匆赶路的荣格
      
      我相信此书的读者都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荣格自传》四个字听起来像是一本个人传记,记载着关于荣格的种种轶闻故事,可以很好的满足读者对这位伟大导师私生活的兴趣。但它却是不折不扣的标题党,下边的小标题《回忆、梦、思考》才是它真正的内容。而我则更倍感嘲讽的想起小标题下边的那句话:“我的同时代人类无法领悟我的幻觉的意义,因此他们看见的只是一个匆匆赶路的傻瓜。”读这本书是如此费劲,它的晦涩和深邃照亮了我的愚笨。
      荣格是伟大的导师,教给我们探索内在的方法。自然的,我们对于探索他的内心有热切的兴趣——不管是为了追索那些醍醐灌顶的真知灼见如何因荣格的个人际遇逐渐成形,借以更深刻的了解其天才的思想,还是为了满足我们对自己老师的窥私欲。这让我特别关注所谓《荣格自传》的起因。因此荣格在本书由动议到草创,由完善到面世的过程中经历的态度转变,相当值得关注。
      荣格为什么对于写自传表现出强烈的抵触?又为何对它发生兴趣?这两方面的冲突时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一直到离开人世都对本书感觉矛盾,“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同意与拒绝之间的冲突在他身上从未完全结束。”以浅薄的精分知识,我也能够注意到这里面大有文章。
      根据荣格自己的解释,他认为难以避免自传的失实,因此不愿冒险。而他改变初衷,是因为认识到这种个人经历的取舍与情感性体验相关,因此可以坦然面对自传失实的批评——不是我主观上愿意失实,而是那些没有引起我情感性体验的经历根本不存在于我的记忆中,“已从脑海中消失得一干二净了”。得到这面护身盾牌之后,荣格就表现出对自传的兴致勃勃。但显然这面盾牌不足以让荣格感到安全,因此他增加了两个论点来自我辩护:对于他人隐私的保护——“我无权为公众一把推开那永远锁着的一道道门”,以及对自己表达能力的自谦——“回忆丰富多彩,我自觉难以胜任”。如果仅仅是担心别人对可能失实的指摘,荣格显然虑之太过。但即便如此,他依然不能平息内心冲突。我由此确信,他另有隐情。
      荣格担心的是宗教方面的指责吗?杰菲在绪论中特意强调了这一点。看完全书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荣格的思考几乎颠覆了传统的基督教教义。荣格形式上是基督教徒,但实际上确实基督教义的外科医生。经过解剖的基督教信仰变成纯粹的心理学现象,并实际上将神置于个人意识的位置之下。他身在其间,他的思考却在世界之外。可以想见,荣格的间接将直接促使神学家们重新修改阐述更新其理论体系,而神学家们则不会让荣格及其理论过得舒服。但在宗教之外,荣格还有其他担心吗?老师已经作古,这个问题永远没有人能回答了。
      我相信人都有追求自我不灭的本能,因此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回顾才显得如此重要。读别人的自传让我们感觉他精神犹在,所以自传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延续自身的存在感。而在对自身经历的取舍里,可以观察到一个人的超我在如何运作。荣格为何如此犹豫?我相信是他试图隐藏某些东西——让那些羞于启齿和不便启齿的东西随着我的生命一起埋葬吧。但是超我要求如实招来的监管是如此严厉,自我表达的冲动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荣格因此深陷冲突。
      当然,荣格的内心冲突给读者带来的却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失去了发露老师不可告人的隐私的机会,却得以观察老师本人怎样解释他的人生经历和他的卓越理论之间的联系。这使得本书不同于小说一样的人物传记,成为了深入理解老师理念的鲜活佐证。
      此外需要吐槽的是,本书的翻译常常佶屈聱牙,有多个地方会产生歧义,甚至还有无法断句的长句。想来是荣格的思考过于深奥,又惯用长句,而译者又想要尽量贴近荣格的原词,所以为了“信”,不惟做不到“雅”,连“达”也顾不上了。想到荣格一路飞奔,搞得译者都这么难堪,顿时心里舒服了很多。
      
      附:对异常难懂的荣格“后期思想”一节的简要总结
      1
      神话的失落与意识的膨胀是伴生的过程,因此导致邪恶入侵人类生活。人类因此需要有辨别善恶的能力。绝对的善恶标准并不存在,因此个体需要发展自己的自知之明,通过对自身潜意识的挖掘实现。科学心理学则是自我认识的好工具。
      基督教神话中上帝形象的善恶兼具在人身上导致了人性的分裂。广泛的目击UFO这一文化现象展示了这种对分裂的补偿作用。类似的原型性意象曼荼罗体现了对这一分裂的补偿和分裂得到弥合的可能,代表了精神基础的完整性。
      精神主宰着人的体验,但人对精神的实质一窍不通,因此超自然力、魔鬼、上帝、潜意识这样的用语被用来描述展现体验。神学家永远无法接受上帝化身为人的想法,因此没有原罪的耶稣成为上帝的代表。一神教的神是仁慈的,其代表也没有原罪,二元论否认这一点,因此二元论是一神教必须面对的挑战。在文化的意义上,将神化入人格,神方可借助我性的对立统一获得神的完整性,这一化入的过程有赖于人的意识,而人也正也因为有意识方才可确认世界的存在,并因此证实了造物主的存在。
      人类这一物种不能永续,人类不能预知意识的边缘。因此是神话而非意识构建了人的存在意义,所以我们只能接受神话的指引。
      2
      保守共同的秘密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而保守秘密赋予了人的自我存在感。群体中的个性化是彻底实现个性化的中间过程,但目前阶段,群体却对个性化产生了重大威胁,使得脱离群体追求个性化显得愚蠢。但终有一些人必须带着属于自己一个人的秘密走上孤身前行的道路。不能忍受这种孤独的人被迫放弃个人目标回到群体中,坚持下去的人则要面对一种责任的冲突——必须对外部和内在进行持续的思辨,这种思辨永无休止而倍感痛苦,却能赋予个人精神更大的意义。
      先有精神能量后有生命,因此潜意识先于意识存在。当意识试图探索潜意识时,可以通过分析潜意识的投射及先于意识存在的原型来实现。但这些只是潜意识的具象,而非潜意识本身。因此对上帝的信仰与上帝本身并无关系,只表示人类将上帝置于可以意识到的体验里而已。种系的进化伴随着意识的发展,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精神能量先于意识的例证。自我、精神、本能因此不同于并强于意识的意志,使得意识的力量不足以抗拒本能的冲动。精神病学家致力于为病人找到重获健康的基础,精神病学的发展则有赖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宗教和哲学因此被引入心理学领域,并丧失了其在宗教哲学领域的原本意义,被放在心理学的框架内进行分析。结论是,宗教和哲学都是精神现象。我们无法站在精神之外观察,故建立在精神基础上的宗教和哲学无法对精神自身做出绝对真理的论断。而荣格对于原型的论断之所以成立,则由于原型是客观的而非主观的。至于原型具象可以建立在精神基础上这一问题,荣格用承认自己的无知规避了可能的诘难。
      3
      宇宙的大爱是最高的神性,说不清,所以不说了。
      
  •     看这本书和看《释梦》的感觉真是差的太远了,如果弗洛伊德理性的小心翼翼的有限度的暴露自己的经历和故事,荣格则毫无保留的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在火车上的那个小段子属实的话,这也可能是荣格和弗洛伊德分道扬镳的本质。
      
      荣格小时候的各种思考简直是一个哲学家小时候的必经之路,充满各种不可抑制的有一点奇怪却又不过分荒谬的思考。看的时候,不免会令我回忆自己小时候种种奇怪的思想,有些不合群,有些过于老气,更多的是对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质疑和探求。
      
      与荣格常常把自己当作18世纪的人类相似,我小时候也常常自认为是比那些一同成长起来的小伙伴成熟的人,于是习惯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不愿意过多的参加那些无聊的儿童的社交。但好在,所有有关荣誉和友谊的凭证都在成绩上,我那时的分数除了一两个之外也算所向披靡了,所以表面上,我还是个懂事乖巧和有学习天份的小孩子。这样的假象也掩盖了我特立独行的个性和内在的倔强。
      
      “这个我不仅已经长大,而且重要,是一种权威,是一个有职位有尊严的人,是一位老人,是一个须尊重和敬畏的对象。”出自不满12岁的荣格之口。p60
      
      这种儿童时期建立起来的思维模式在今天也常常出现,令我不经意的会觉察到自己的妄想、莫名的骄傲与失控感。
      
      "我刚刚沉溺于其中的童年世界是永恒的,我已被强拉出这个世界,坠入不断滚滚向前的时间中,越去越远。那个世界的拉力是那样强大,我只能粗暴地把我自己拽走,以免失去对未来的控制。"p41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我也同样不是很喜爱,荣格靠他的记忆来获得不错的分数,我甚至连记忆这项工具好像也不那么擅长,只是觉得不喜欢这样的学科,但又不得不拿出点样子来,糊里糊涂的,最终的分数也算可观。若是现在想起来,逻辑推理似乎比单纯的数学运算更为重要,好在我在这方面的能力和兴趣还可以,不至于成为胡搅蛮缠的讨论者。
      
      
      其实,荣格关于童年的描述多半是他个人的呓语,别人很难进入。但也有精彩的桥段,比如荣格与精神病的战斗,立志为以后负责的努力都能看出这个外柔内刚的孩子的坚韧个性。而荣格对信仰的追求,和我在《刀锋》里所见的相似,没有理性支持的信仰绝非是最好的信仰。“上帝不顾我是否乐意而把我安置在了这个固定的位置上并扔下我不管不问了。我确实认为,我得亲自弄清楚他的意图并独自找到一条出路。”p68
      
      (待续)
      
      
      
      
      
      
      
      
  •     读《荣格自传 梦·记忆·思想》(瑞士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 阿尼拉·杰菲记录和出版 德文版 陈国鹏 黄丽丽译 国际文化传播公司 2011年8月)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此书是他83岁之际,开始讲述其神奇的一生。涉及其人生历程,以及由弗洛伊德指定为“王储”而后反目,其中关于梦、析梦、第一二人格、潜意识、炼金学,以及对中国老子、易经的推崇,命中注定的强调,都很值得一看。但是,要真能看懂,也得相应有相关的知识和顿悟。
      只能说是匆匆一览,还得买本书来看看。
      
      钞书录——
      
      他用望远镜来观察自己的心灵。看上去好像乱糟糟的,但他却说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宇宙,他给意识增添了宇宙内不为人知的东西。
      ——柯勒律治:《笔记本》(前言之引言 P5)
      
      我的一生是潜意识之自我实现的历程。潜意识中的所有一切都成为不寻常的事件,我的人格也在潜意识的状况下得以发展,并形成了一个整体。用科学的语言不足以阐述我的成长历程,因为我并不把这看作是一个学术的问题。 (P15 序言)
      
      一个人的心理过程是无法控制的,或只有一部分是可控的。因此,人们无法对自己或他的人生作出完整的判断。否则人们就无所不知了,尽管人们非常期盼做到这一点。其实人们根本不知道,在心里发生的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P16
      
      在意识的深处,我早就知道自己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P50
      
      我一开始便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命中注定感,仿佛我必须要过这样的生活 。P53
      
      只有在患病之后我才明白,接受自己的命运是如此重要。因为只有这种方式自我才会存在,也只有这样才会在无法捉摸的事情发生时不放弃。自我经得起考验,能够接受真实,有能力应对世界和命运。这样,人们即使在遭受失败的时候也能够体验到胜利。P261
      
      
      
      
  •     作为一本传记,我想要了解的是,为什么荣格可以,为什么就要是他?还想要了解他是如何发现了自己的使命,一个作为心理学大家的使命,想要了解他的成长历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可是,在这本书里得到的答案就是不可复制。
      荣格自3岁就开始有了自己的梦的记忆,而且是那种“有意义的梦”,我记得我小时候做过的梦也会有一些诡异的,暗示的,但现在做的最多的梦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那种,不得不说的是我自有记忆一来,一年365天都做梦,如果记起来真是有够乱的,但是要说有含义的,却真的想不到几个。
      荣格的成长过程,正如他所说,是“一个潜意识充分发挥的故事。”如果我们用一件件“事迹”来标注自己的成长过程,荣格的成长过程,是内心体验的过程,那些外在性的事件对他来说是微乎其微的,他总是在不断地考量自己的内心,每一个问题,每一个事件,都要从内心得到答案,他的观点是,
      “对于与生活的各种问题及复杂性,要是从内心里得不到答案,那么它们最终只具有很小的意义。外在性的事根本无法替代内心体验。因此,我的一生外在性事件方面是无独有偶地贫乏的。对于它们我没有多少话可以说,因为它们会使我觉得空洞和不具体。我只能根据内心里发生的事情来理解自己。”
      这样的成长过程的确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大部分人来到世上总是会被那些外部性的事情所吸引,对自己的内心的关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步步减退,庞大的外部性推动着我们,说是本末倒置也好,大多数时候我们选择,或是潜意识选择把外部性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甚至是一生的奋斗目标。
      或许我们也该学着对自己的内心多一些关注,问问它在想什么,想要什么,快不快乐,满不满足,问问它在忧虑什么,或者问问它该怎么做。我们不可能总是不关注内心,人的一生是一个抛物线,老年时和幼年时很多时候状态差不多,若是中间时期毫不关注内心,一味追求物质,盲目被外部性的一切推动,到老年时期会重新经历迷茫期,更痛苦。
      
      既然荣格的心理历程从开始就是不可复制的,那他作为一个社会人总该面临选择吧?譬如说职业的选择之类。自传里对这里有一段详细的描述。如下,自认为写的是很贴近我们大众的:
      
      “我心里清楚,我是生活在一个必须挣得其生活资料的时代和世界里。而要这样,一个人就得成为这样那样的人,而我所有的同学都痛感有此必要并且不作他想,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自己反而在一定程度的上有些古怪。何以我就不能下定决心并使自己埋头于某一确定的事情中呢?
      
      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下,我突然灵机一动:我何不去学医呢?奇怪的是,这一点我以前却连想也没想过,尽管我那听别人谈论过很多的曾祖父曾经是个医生。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缘故,对于这种职业我以前便有一种抵触感。“一切均可,但切不要步人之后”便是我的座右铭。但现在我却告诉自己说,学医至少是与科学性的科目结缘的。在这方面,我便可以干我所愿意干的了。此外,医学这个范围包容很广,因而以后要专某个方面,也总是机会很多。”
      
      
      我想说的是,看到第一段的时候我有些感动,因为最近我总是在想这样的问题,也在面临一个人生道路的选择,我经常想的是,为什么“我就不能下定决心并使自己埋头于某一确定的事情中呢?”以至于最近总处于轻微的焦虑的状态。现在我觉得我应该从荣格这里借鉴一点就是“让它自己选择”就是第二段所写的。而且根据我的经验我相信这样的情况会发生,我曾经抵触的事情,后来却变成了执着的追求,也是在一瞬间不晓得怎么就做了个决定。所以我想我的大脑一定又在拿我作乐,让我焦虑,让我不安,但我知道到了那个时候,它一定会给我一个答案。
      
      
      关于这两点,“怎样的成长历程确定了使命”及“怎样的选择”算是在自传中都得到了答案,但既然是个自传,还有一些我想知道的,却没有的。比如,荣格的缺陷有哪些?他是怎样做自己的时间管理的?他怎样平衡自己的生活?或许书上写了,我看的太笼统而没有发现。
      
      
      
      另外,荣格的自传大概是可以作为很多人的心理学入门了,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感觉有些诡异神秘的气氛在围绕,而且书中确实有一些用科学和常识没办法解释的事情,比如预测未来,催眠治病,或是那种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的能力——很诡异,若是真的(书里写的例子都是真的吗?)那这岂不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领域?西方的那些神话宗教赋予了他们的一些我不能理解的神秘的东西,就好像我们这里的“算卦”一说,我总会听我身边人说一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灵异事件”,但是没有亲眼目睹,总还有一些保留性的怀疑,尽管如此我还是对这些东西怀有敬畏之心。
      有人把荣格定位为心理学家和灵学家,大概也是和这些没法解释的事情有关吧,。
      这本自传我同样是用半“影响阅读法”看的,所以很多都浏览过去了,也不知道有没有遗失了重要的信息。这本书总体来说不是一本‘normal’传记,但还是给我看了另一种活法,另一个世界,充满潜意识的世界,用常识没法解释的一生,一个纯内心体验的一生。
      
      活得更放松一点,学会信任自己的内心,关注潜意识传递的信号,我总相信生活应该会更有色彩,更自然一些。
      
  •     “在撰写自传的那几年里,荣格也经历着变化和客观化的过程。随着每一章的写就,他离自己也越来越远,越来越看清了他的生活和著作的意义,最后终于做到了隔火观望。”
      
       ——阿尼拉•杰菲(《前言》)
      
      荣格在《探讨潜意识》中,记述了他幻觉中出现的形象:以利亚、莎乐美、一条大黑蛇、由以利亚发展而来的“费勒蒙”。费勒蒙在荣格面前,活脱脱就是一个真实的人,他俩在花园里散步、对话。荣格说费勒蒙对他而言就像印度人所说的“宗教导师”,有着荣格无法企及的力量,代表了一种更高级的洞察力。费勒蒙告诉荣格:“对待思想就要像它是自己产生的那样。”荣格由此明白了“心理客观性”。但随着幻觉中的形象一个个出现,荣格感到了恐惧:“这又是你长时间来都一直不懂的东西!”想到这些形象有可能是无穷尽的,他害怕自己会“迷失在这无知的无底深渊之中。”——这句话是我想要的。我想说,读《荣格自传》,我深深感到自己陷入了“无知的无底深渊”——有的地方简直像读天书,
      
      可是另一方面,《荣格自传》我又读得甘之如饴,神魂颠倒——例证是阅读中数次半夜打电话跟友人聊感想,畅聊,然后心满意足入睡。当然,次日总被对方嗔告伊如何如何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欠饭欠茶欠咖啡等等看着办。对一本颇为难解的著作,不少地方不得不无奈囫囵吞枣,却又深深着迷,究其原因,我想除了对深刻自我认识的一贯有兴趣,对精神领域的奇异神话一贯好奇,还有便是对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怀疑。“理性主义和教条主义是我们时代的通病,它们假装通晓一切。但人们发现,由于知识的有限,我们今天对许多东西都还解释不了。我们的时空概念只有近似的效用,因此还存在着很大的相对或绝对偏差。”(《关于死后的生活》)
      
      荣格出生于1875年,父亲是一位有着语言学博士头衔的神学家、牧师,祖父是医学博士,而且传说是歌德的私生子。1922年,荣格在波林根买了一块地,花十二年建成了一个四位一体的建筑群,他称它为“塔楼”。他把列祖列宗的名字刻在三块石板上,列在院子里,他说当他在那些石板上刻字时,意味着“我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先发生了联系”,他强烈地感到他处于父辈、祖父辈与列祖列宗们所未完成和回答的事情及问题的影响之下,这之中自然包括祖父、歌德和《浮士德》。在关于青少年时期的回忆中,荣格大篇幅直率袒露他对上帝的体验,由于仅父母辈中就有九个牧师:父亲加两个叔叔再加六个舅舅。他是听着宗教话题、神学讨论及布道演讲长大的,但他认为他们说的都满足不了他对宗教思考和理解的渴望,父亲对信仰的盲目也令他反感,虽然他清楚这是基督教绝对信仰所要求的,他曾经拒绝上教堂。母亲在荣格眼里具有双重人格:心地善良并富有人情味的第一人格和阴沉可怕的第二人格。母亲的第二人格只要一开口,总能切中荣格的要害,“你一定要去读一下歌德的《浮士德》。”母亲有一次这样对他说。《浮士德》深深震动了荣格,“尤其是善与恶、精神与物质、光明与黑暗等两相对立的问题”。荣格认为歌德对他发生了某种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只针对他的。他后来在研究炼金术的过程中,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与歌德的联系,“歌德的秘密在于他受制于原型转换的过程,”歌德将《浮士德》的写作视为“主业”,在歌德身上有一种活跃的东西,“那是一种超个体的过程,是原型世界的伟大之梦,”“灵与肉具有一种深远的历史特征”,荣格认为,“不管我们的灵魂还是身体都是由元素所构成,而所有这些元素在我们的列祖列宗身上就已存在。”荣格和夫人育有五个孩子,五个孩子又为他们带来十九个孙辈,重孙辈的人数就更多,不知荣格给他的满堂子孙们遗留下什么悬而未决的问题和事情没有,在荣格家族的集体潜意识里,他一定算是贡献非凡的吧。
      
      关于夫人,自传中几乎没有正面谈及,但附录中收录八封荣格在美国和突尼斯旅行时写给夫人的信,动人至极。读到先生从非洲写来的这样的文字:“想像一下,强烈的阳光,如万峰之巅上清新的空气,比所见过的任何海洋更为湛蓝的大海,神秘力量所创造的所有角色,在市场上你还能够买到古代的双耳细颈椭圆土罐,这一切,加上月亮!”我想夫人一定会为之陶醉。《附录》中阿尼拉•杰菲的《关于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家庭》,倒是转述了荣格对与妻子第一次邂逅的描述,十分有意思。21岁的荣格去拜访一位友人,遵母亲嘱顺道去看望一位母亲的友人,当荣格一眼看到母亲友人14岁的女儿的短暂瞬间,就想:这就是我未来的妻子!涉及到夫人为数极少的几处中,有两处非常重要:一是说荣格夫人的终身任务是研究有关圣杯的传说,直到1955年去世。二是荣格在撰写《力比多的变化与象征》时,估计到这本书一旦问世,便将令他失去与弗洛伊德的友谊,他情绪因此十分低落,夫人安慰他,因为她认为弗洛伊德将会表现出宽宏大量。虽然结果证明荣格判断准确,但由此可以看出夫人的善良。
      
      在波林根开始建他的房子不久,大女儿去探望,一到就惊呼:“什么,你要在这儿建房?这里可都是尸骨啊!”几年后,第二期工程开工,真还在两米多深的地下挖出了一具法国士兵的骸骨,荣格还为他举行了一个安葬仪式。荣格曾在塔楼里半夜里被绕着他房子走的脚步声以及由远及近的音乐声、笑声、说话声惊醒,推窗察看却什么也没有,第二天问在他那里过夜的牧羊人。“已经去世的老乡”,牧羊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大女儿能够觉察到这具骸骨的存在,荣格认为其预见力继承自他的外祖母。荣格的外祖母曾经“死去”36小时后,被母亲用烙铁放在脖颈处从鬼门关拉了回来,面容自此宛若重生。
      
      荣格对心灵发展方面的探索始于他是一名精神病学家,病人一些具有显著特征的心理,令他对弗洛伊德的研究,特别是弗洛伊德有关梦的解析理论大感兴趣,虽然在压抑根源上,他不同意弗洛伊德“性问题”是唯一因素的观点,但还是认真研读了弗洛伊德的著作,荣格的学术生涯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弗洛伊德在当时的学术界是非常不受欢迎的人物,谁要在学术上跟他沾亲带故,等于自取灭亡。荣格却公然与弗洛伊德结成一党,为他摇旗呐喊。一开始,荣格为弗洛伊德的卓而不群、聪明、洞察力深深倾倒,“弗洛伊德是我所遇到的第一个真正重要的人。”弗洛伊德也非常赏识荣格,并多次暗示荣格是他的接班人,但这却令荣格感到尴尬,因为他对此没有兴趣,同时也不想牺牲掉自己精神上的独立,而且他也无法完全赞同弗洛伊德的观点,特别是后者对性欲理论非同寻常的热情,世间万事万物非“性欲”莫解的神秘。弗洛伊德有一次重心长地告诉荣格,要从性欲理论中制定一种教条,一座不可动摇的堡垒,以防御“黑泥浆潮”。荣格因此陷入深深的震撼和迷茫,他觉得一向以不信宗教著称的弗洛伊德却给人设立了一个教条。
      
      荣格有一次为弗洛伊德解梦,为了解得更好,希望弗洛伊德能够提供多一些私生活细节,“我可不想拿我的权威来冒险!”弗洛伊德断然拒绝。“那一刻,他已经失去了他的权威性。”因为“弗洛伊德把权威性置于真理之上了。”关于梦,两人也有着大分歧,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外表,其背后隐藏着含义;荣格则认为梦是一种天性,梦本身就在尽可能地表达某种东西。
      
      弗洛伊德始终沉湎于“性欲”这一个看问题的角度,令荣格将其归为“悲剧性的人物”。荣格后来发展出以原型理论为基础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最终和弗洛伊德分道扬镳。
      
      “作为一位科学家,荣格是经验主义者。”(阿尼拉•杰菲)荣格的经验来自他的内心体验,具体来说,是他的梦和幻觉。梦和幻觉是荣格学术研究的原始资料。他习惯于同时在两个层面上生活: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前者“力求透彻理解,却常常无法做到”;后者“力求表达,却只能通过梦境来达成,而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荣格说他对一生的经历,比如旅行、遇到的人、周围其他东西等等的回忆都淡忘了,唯有内心体验,那些做过的梦、出现过的幻觉,也就是他潜意识中的那些冲突,在他记忆中从未丧失过。《荣格自传》因此充斥着大量他的梦和幻觉,从他记忆中的第一个梦(四五岁时)和第一个幻觉(十五六岁时)讲起——那是他精神生活的开始。对!以潜意识的方式!真正以此为工作,则起始于1912年,也就是与弗洛伊德产生分歧后。荣格说他一生所有的工作,他在精神方面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来自他的幻觉和梦,“潜意识会传递给我一些洞察力,我据此来提取具体的结论,这就是我一生工作的内容。”荣格在《序言》中起首就写:“我的一生是潜意识之自我实现的历程。潜意识中的所有一切都成为不寻常的事件,我的人格也在潜意识的状态下得以发展。”
      
      心理科学当是科学,荣格说:“原则上,分析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但它比其他科学更多地仰仗于观察者的个人条件。”而荣格心理学发现上最核心的内心转化过程也是:个性化。
      
      关于宗教问题,荣格是从心理学角度予以审视的。“荣格明确承认他信基督教,”阿尼拉•杰菲说,“然而他强调理解和思考的必要性,这却与基督教要求绝对的信仰是完全相悖的。”当他论及上帝时,有时是立足于一种体验基础之上的主观感受,而有时,则是在进行客观的科学表述。基于此,荣格对其他宗教毫无忌讳,中国道教、藏传佛教、禅宗、印度哲学和宗教历史,他都有深入研究,并且“对东方智慧的价值深信不疑。”对东西方炼金术他也十分着迷,说中世纪的炼金术为他的潜意识寻找到了历史基础;对古典诺替斯教派他也悉心研究,因为“他们也曾涉猎潜意识这个原始世界中的一些现象,探讨了被直觉世界明显污染了的内容和意象。”
      
      关于书中的梦和幻觉,因为巨多,此处仅记一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年的秋天,荣格在独自旅行中出现幻觉:洪水肆虑,巨浪滔天,人类文明的碎片和成千上万具尸体漂浮在水中,最后汪洋变成了血海。这个幻觉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令他深感迷茫和恶心。两周后,同样的幻觉再度出现,幻觉中的情形变得更加可怕。这年冬天,有人问他对世界未来的看法,他谈到了血流成河的景象。1914年春夏,他三次做了同样的梦:盛夏里,大地冰冻,空无一人,万物冻死。7月底,他应英国医学联合会之邀在一个会议上做“潜意识心理分析中的作用”的讲座,他带着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这些幻想和梦都是天命。” 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除了梦和幻觉,荣格还讲了不少他通灵的事。比如1916年,荣格一方面感到一种形成思想的渴望和强烈冲动,一方面感到他的四周弥漫着一种少有的气氛,空气中充满了幽灵般的实体。他的孩子们一个接一个被鬼骚扰,直到有一天,家中门铃响起,打开门却没有人,但整幢房子仿佛一下子挤进来一大群人——幽灵塞满了家里的空间,密密麻麻一直站到了门口。荣格心想:天哪,出什么事了?幽灵们齐声大喊:“我们从耶路撒冷回来,在那里我们没有找到想找的东西。”这成为荣格《对死者的七次布道》的开场白,他用了三天写成,而且只要一拿起笔,幽灵们立刻消失,闹鬼结束了。
      
      以《幻象》为名的章节,主要记述了他的濒死体验。1944年荣格69岁,摔断了腿加上心脏病发作,陷入昏迷,昏迷中他经历了精神错乱,出现了种种幻象。简述之:他觉得自己置身宇宙空间,在离地球约一千五百公里的高空俯瞰地球,转过身后,看到太空中漂浮着一座深褐色花岗石凿空而成的寺庙,当他接近入口的台阶时感到,过去的一切都离他而去,充满了毁灭、被洗劫一空或者遭遇掠夺的感觉,他说那个过程无比痛苦,但这种感觉瞬间就消逝了,对所丧失、被掠夺的东西,他不再感到惋惜,并且“似乎我所经历的一切或者所做的一切,在我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还在我这里。我也可以说:它与我同在,它就是我。这一切形成了我。”这一感觉让他感到极端贫乏的同时,又感到了极大的满足——“我是所有已经实现、存在过的事物的集合体。”他感到他拥有他过去的一切,当然,这也是他唯一拥有的。后来他的主治医生浮现,与他交谈,把他拉回了人间。医生以原型出现在荣格的濒死幻象中,这令荣格深深忧虑,他认为医生受到了威胁,而且离死亡不远了。果然,几个月后,医生死于败血症。
      
      《关于死后的生活》论述的是关于彼岸与死后的生活,是荣格对他经历过的场景和一些令他不安的想法的回忆,所借助的依然是潜意识,比如梦带给他的启示。还有“神话”。“当我谈论死后诸事的时候,我的言论都是发自内心的感动,而且除了梦和神话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他列举了许多他的梦,来呈现潜意识“有时能传递一些我们凭借所有逻辑判断都无法知晓的事情。”他以他潜意中的形象对意识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来说明潜意识中的形象需要引导,“故人的亡灵”同样,他们只知道他们死时知道的事,所以会竭力渗透到活人的生活中,以分享人类的知识。他是通过他观察逝者的梦境,以及其他人的梦,来获得这一观点的。他梦到的故人包括一位“尊贵的祖先”、一位生前囿于传统世界观的友人和他的父亲。
      
      论及转世、羯磨、重生、来世,荣格则以论理为主,说虽然他也通过观察他的一系列梦,“甚至无法完全驳斥”那一系列梦是关于转世的,但他还是对此一类观点抱怀疑态度。他梦到过一个小教堂里,一个陷入沉思的打坐的瑜珈信徒,长着他的脸。受惊而醒后,他想:“这就是设计我人生的那个人。他做了一个梦,就是我。我很清楚,当他醒来的时候,我就不存在了。”
      
      荣格全集有二十多集,要在一章里概述其著述,是不可能的,荣格也坚持认为没有必要:“偶蹄类家族特有的反刍活动不合我的胃口,它们把已经吃下去的东西再咀嚼一次。”但自传中仍然有一章《著述》,应是出版商的要求。《荣格自传》的动议缘自出版商,具体事务由阿尼拉•杰菲负责,反感将个人生活暴露于众的荣格犹豫了很久才答应。形式起初是杰菲提问,荣格回答,杰菲记录,后来随着叙述的深入,荣格越来越有兴趣,自己动笔写完了《儿童期》、《中学时代》和《大学时代》这“生命中最早的事件”。理解起来颇为困难的《后期思想》,也由荣格亲自撰写。但荣格不把回忆录看成是一种科学的作品,甚至他不认为这是他的书,因为他说这是由他说,“阿尼拉•杰菲动手”写的。按荣格的愿望,《荣格自传》没有收入他的全集。
      
      “一本关于我的传记,本章中所阐述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即使对读者来说可能过于理论了。”《后期思想》开头便如是说,但荣格认为这种“理论”于他来说,是人生的存在形式和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所以这非常理论的章节仍是必要的。的确,这一章我读得最为头大,以后再读读看,看能读懂多少。
      
      荣格说他知道一本明智的自传应该包括“外在性”的事件:遇到的人、旅行、冒险、纠葛、厄运等等,但这些东西在他记忆中,绝大多数都无法回忆起来了,“命运在我一生中竟然都是偶然性的,只有内在的东西才是实质性和确定性的。”但自传中仍有一章《旅行》,突尼斯、新墨西哥洲、肯尼亚、乌干达、苏丹、印度、意大利。这也是整本自传中阅读起来相对不那么困难的章节之一。当然,其中仍然包含着大量的梦、幻觉、宗教、神话、传说……荣格仍籍此研究阿拉伯人、印第安人、非洲人、印度人——欧洲以外的人——的心灵场所;另一方面,他也从外部观察欧洲,进行历史比较。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其一是贝勃罗印第安人的宗教,他们认为他们是太阳之子,太阳父亲在他们的帮助下,每天升起和落下,他们的生命因此具有了宇宙意义,因为所有的生命是他们在维护。他们因此活得是那样的自豪、尊严和泰然自若。其二是荣格在意大利拉文纳的加拉•普拉西狄娅陵墓的奇异经历。荣格和当地一位熟人同去,他们在正教的浸礼堂为四幅巨大、美妙绝伦的马赛克壁画所深深吸引,一边看一边讨论,至少停留了二十分钟。离开时,荣格想买那些壁画的照片,却没找到,回瑞士后仍然念念不忘,正好有熟人去拉文纳旅行,荣格请他代购那些壁画的插图。熟人回来后告诉荣格,不仅图片找不到,就连荣格所描述的那四幅马赛克壁画也不存在。轮到当时和荣格同去的那位友人接受不了了,她花了很长时间都无法相信,她“亲眼所见”的事物却并不存在!
      
      宗教、神话知识的严重不足是理解《荣格自传》的重要障碍,当然不止,“事实上,荣格的回忆录与他的科学思想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自传记录者阿尼拉•杰菲在《前言》中如是说。书后附有《术语表》和荣格《生平年表及著作表》,那些术语我仔细研读,有时还套进正文里读,可是不少东西还是一知半解。至于荣格的著作,简直多得吓死人,非专业人士怕是不大敢去碰触吧。“我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我所写的东西的结晶,而不是相反。”我读书总是最后读《序》/《前言》,所以读到荣格——“这本自传是我一生的记载,是从我所掌握的知识来撰写的。阅读这本书对不了解和不理解我的思想的人来说是相当困难的。”——这句话时,真是大松了一口气。
      
      以荣格先生“今天,我们需要心理学,因为它与我们的存亡悠关。”作结这篇我写得相当不轻松的长文。
      
      (请勿转载)
      
      补记:自从读了《荣格自传》,开始注意起自己的梦来。早晨醒来,趁着梦境新鲜,琢磨一番,发现那些梦的起因往往是白天某个看起来极其微不足道的情景或者某个一闪而过的心念。然后它会以一个全新甚至匪夷所思的结构与情景变成梦境,一般都会改头换面到我几乎不认识它,而且梦境真是不惜庞大叙事。不过细究,便会发现梦境虽然离奇,但它传达的信息,其中的核,往往是我最在乎的。并且梦境会变本加厉这种在乎,用它拿手的强化、突显、尖锐、明厉等等极端手法。那么它如此煞费苦心,只为向我传递我最看重什么?最担心什么?最渴望什么?……还是让我醒来后,心想谢天谢地!现实比梦好?
      
      再补记:当读到克里希那穆对梦的分析时,有叹为观止之感!他认为梦就是白天生活的延续,是白天的混乱、焦虑、对安全的渴望以及执著的延续。白天所有的一切,以符号、图像及意象的形式再现在梦境中,并且,小题大做。“白天生活的延续”、“小题大做”,还能有比这更犀利精准的描述吗?克认为,如果白天借助充分的觉察对自己的一切一查究竟,就会出现一些深层的、无意识的暗示,就能揭露、诱出隐秘的动机、焦虑,诱发无意识打开它的内容——如果能做到,上床睡觉时,就会发现心,包括脑子,变得极其安静,头脑就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     读了一章,有点欲罢不能的感觉,像是翻开了一本神秘的宝典,一点点,一步步探索宝藏。同时,也勾起了我不少星星点点的回忆。应该是作者带给我的力量。翻译也比较不错。
      可能是最近看的书比较多,比较杂,回忆起的事情多了。也觉得生活越来越真实了,开始享受当下了。。。
  •      “荣格说:我的一生是一个潜意识充分发挥的故事……这种罕有旅程的诚挚传记,记录他终生无止尽的困惑、疑沮与不快乐,完成了一本深具思想史意义的独特自传。生命就像以根茎来延续生命的植物,真正的生命是看不见、深藏于根茎的;露出地面的部分生命,只能延续一个夏季,然后凋谢。然而,我从未失去的是埋藏于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它持续地在永恒的流动中生存;我的梦境、各种幻觉犹如火红的岩浆,于是,我欲加工的生命在其中被赋予了形状。”
      
       喜欢读自传。尤其是大师们的真传。因为不是鸡毛蒜皮小事的堆积,不是名人轶事的猎奇,更不是辉煌荣誉的显摆。
      
       记得读这本书的时候,记住了里面好几个人。比如奶奶。比如那些杰出的人。
      
       这本书对于那些喜欢精神研究的人,强烈推荐。
      
       或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     花了5天时间粗略读了这本书,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里面的很多内容没读懂,特别是宗教幻想那一块。
      整本书的内容很切合书的副标题——回忆、梦、思考。里面很多东西是阐述其幻象,由于幻象本身就没什么逻辑,所以读起来是有点吃力的,再加上会涉及到许多宗教、神秘主义内容,阅读难度是比较大的,即使我之前看过他的入门书,但是仍旧觉得不是很明白。
      当然本书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以为这本书会详细讲解他的很多学术观点是如何在他的经历中产生的,但是,书中内容显得内容很杂,我不知道该用什么系统把它们串起来。尽管目录有分了大致的时间分段,但是书的总体内容显得时间杂乱。有时候我甚至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幻象,可能荣格本人有时候也记不清了。
      我想应该还是要花些时间再读读他的其他作品的!
  •      我有些想不起来当初为什么会对荣格产生兴趣,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的资料真的很少,我看的是香港(或台湾?)出版的自传,繁体字加竖着排列的文字看得我很头大。能留下印象的就是曼陀罗,其实并不懂。但不知为何还是愿意硬着头皮看。
      
       如今再来看,发现能读懂的多的很多。这是时间给我的礼物。但是发现当初的那种热情和崇拜的心理完全不见了。尤其是看到前面写到成长过程,我忍不住想说:这孩子不太正常啊!成天神神秘秘,那些离奇的梦,做了也就做了,还要反复分析,这不是强迫症吗?而且,是哪里得来的自信,说这些梦一定是有意义的?但是,还没看完书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觉得梦还是有意义的。虽然近代有研究发现梦是大脑随机的发放脑电波的结果,但是尽管这些信号是无意义的,但是最后还是大脑进行了有意义的解释,所以变成了梦境。这完全是个人化的事情,跟经验有关。荣格就是精神生活过于丰富的人,所以梦境也比一般人更复杂更能揭示内心生活。想到这里我都开始懊悔为什么没有记录下我这些年做的那些梦了。又忽然意识到,以前我是一个很常做梦的人,现在的梦好像越来越稀少了。这是什么意思呢?我被生活的琐碎给困住了?
      
       虽然能懂的多了很多,但是还是有很多不懂的,比如谈到宗教,我就无法理解,因为我没有宗教信仰,所以更不懂那些宗教体验类的东西,只觉得神神叨叨。荣格好像自己也认识到了,他的那些梦境和幻觉有可能把自己弄疯,所以他选择了科学的研究这些现象。不过我怎么觉得他的这些学问和研究还是来自于内省呢,走的似乎是哲学家的路子,但他又反复强调他是搞科学研究的,可能要多看些他的书才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或许我的认识太浅薄了,只记得他的心理类型说,还有集体无意识。可是在书里我并没有太看出来这些东西的出处。书后面的附录对书中的一些主要概念进行了解释,对我来说很有用。不过对于“自性”“我性”还是不懂。
      
       他绝对不能算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正常人。我也因此更加相信凡天才都疯狂。他这么坦率的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展开给世人看还是很值得尊敬。我也经历了由开始的有些不屑(仿佛在看一个问题儿童的疯言疯语),到后面又重新尊敬起这个伟大的思想家的过程。偶像还是偶像。但是几乎没有一点关于他自己家庭生活的八卦出现,有点遗憾呀。
  •      荣格说他的这本自传不能归入他的作品集中。   这本书更像是荣格哲学思想的展示。科学无法代替神话,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荣格更迷醉于炼丹术和神鬼之说,但是并不是为了长生不老,而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真理。伟人的晚年也难免会做一些糊涂之事,牛顿如此,弗洛伊德亦如此。把权威置于真理之上,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荣格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内心的体验和追求上,重视梦和幻象,相对于科学来说,他的说服力不是很强。他在自己心中的圣地塔楼中隐居,更像一个隐士而非心理学家。然而对于他的思想我实在不敢苟同。在这个科学占主导的世界里,单纯的思考除了信仰很难使自己信服。   但是其责任感和对真理的不倦追求不正是一个伟大的人所必备的么?
  •     科学至今也无法证明梦是不是精神世界(灵魂宇宙)的一扇门,也无法证明灵魂是非物质的或物质的,更无法证明梦境是否是另一个纬度的,一切描述都只是通过意识变为文字或意象,宇宙和灵魂之间的关系就只是个传说。
      
      即便有那么多的体验,却也有那么多的未曾体验的人。
      
      以下仅写给有“鬼压身”经历的人,你是否看到了那魔鬼的脸,感受到他压到你身上了?
      
      我看到它可怖的面孔,长着恶魔般的嘴,恶魔般的眼睛,但谁也没法证明他是个恶魔。在我一动也不能动的瞬间,朝我扑过来,我的身体在那一刻就像有人跃入池中的水面,惊声坐起,心脏拼命的跳,就像它停止跳动过似的(可能确实如此)。
      
      那扑向我的“魔鬼”到底是什么?
      
      是梦境造出来的救命鬼吗?为了把我吓醒,因为我的心脏已经停止跳动了,或者说,跳的太微弱了,魂魄正在脱离身体?谁也没法证明。
      
      那我也可以说,他是存在于梦世界中的某种“恶魔”(反正不能说是生命体)。他想透过我的梦境到这个世界中来,就像杰克船长把船在海里翻过来,就回到了自己本来的世界,这个恶魔就像自我的另一面,他翻过来,我就看到了他的脸,他们一直都隐藏在人的梦境里,隐藏在自我的另一面,他们也想到这个物质世界来看看,但自我,也就是意识的自我,会阻止他,阻止的方法就是醒过来。
      
      人,精神和肉体统一了的人,不能生存在梦世界,那梦世界里的“恶魔”同样也不能进入我们的物质世界。除非他是神、魔、夜叉……或者什么的。
      
      ……………………潜意识里刚刚冒出来的小秘密,就像个小火星儿,转眼就被泯灭了,几秒的时间就再也想不起来,这种事情时有发生,既然潜意识不让我说,那就不写了吧。
      
  •     前段时间在HR的指导下做了MBTI的测试
      于是开始疯狂的痴迷于研究自己的性格与潜意识的行为轨迹
      但是开始要看荣格的书
      却是因为些许困惑的梦境
      度娘上的周公已经远远无法解答我内心的疑惑了
      于是购入了他对自己梦境回忆的自述和分析
      借此了解潜意识能够给我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奇幻世界
      
      已经看到大学时期的记述了
      在那些晦涩的理论和关于上帝的阐述中慢慢的找寻自己内心期待的讯息
      
      我相信很多时候潜意识会带给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认清的事实
      我相信第一人格第二人格是同时存在于精神中的
      我相信正是他们的融合我们才是一个完整的充满矛盾的自己
      
      
      
      
      
      
  •       荣格早已听过,但对其人其事所知不多,只是在弗洛伊德的传记中和心理学书籍中略见一斑。他是精神病大家之一。开创了自己的精神病流派。曾经是弗洛伊德认定的接班人,但毅然离去,走出了自己的路。
        看完此书后,我感觉他的体验有点过了。我虽然不太完全赞同弗洛伊德的“泛性说”。可是看到荣格的关于灵魂,死亡,梦的观点,我似乎更加接受不了。可能是我的学识太潜,而且对心理学以及精神病学也没什么研究。实在无法认同他的第二人格中关于有着过去的历史的东西。按说他的东方思维应该更容易被我们接受。但我总觉得太玄乎了。
        不过当自传看看还是不错了。对于一个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印迹的人,此书还是相当值得一读的。其他的观点个人自觉吧。
  •     终于,终于,终于读完了这本荣格自传,太不容易了。
      
      不得不说这本书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难读,太难懂了!里面涉及到很多西方宗教、哲学、神话传说、潜意识、宇宙等,很多地方根本不懂,囫囵吞枣的就过去了!
      
      不得不说荣格真的是个人才,他研究过非洲部落文明,中国易经、老子,印度瑜伽、梵语.......他的一生也一直与幽灵、神、鬼、幻觉有亲密接触。他不停的对自己探索,对别人探索。要能真正了解这个人和他的学说必须有深厚的心理学功底,就我现在三脚猫的功夫还是望其兴叹啦~~~~~
      
  •     生命就像只依靠根茎来延续生命的植物;真正的生命是看不见的,深藏于根茎的;露出地面的部分生命,只能延续一个夏季,然后凋谢。深埋于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持续地在永恒地流动中生存;各种梦境、各种幻象,犹如火红的岩浆,于是,生命在其中被赋予了形状。
  •     這是我讀過的傳記類文本中. 最為艱澀困難的. 原因是它不以敘事回顧的散文為主. 而是以榮格的精神分析與內在體驗為主要內容... 嚴格說來. 它雖名為自傳. 卻實非自傳體. 實際上是榮格一生的精神哲思與內在經驗的省思反芻... 當然. 若對照榮格自己所說的: [ 他一生中所有的 "外在" 都是偶然的. 唯有 "內在" 最終才證明具有實質及決定性的價值 ]. 那麼這本自傳的內向本質. 也是無可厚非的.
      
      要讀這本自傳. 最好對心理學. 哲學. 神學. 及夢境分析等知識領域有所認識. 否則將被文本的深度所困住... 而我關於讀後的感覺是. 它的確擴展了我在潛意識層面的認知寬度. 也無疑帶來許多心靈體驗的珍貴思索. 只是一時間. 我難以釐清自己確實受惠了甚麼. 卻又清楚知道自己確是收穫了不少.
      
      榮格對於潛意識的探索. 是值得參酌理解的. 我在閱讀不同領域的各類書籍中. 常被許多作者以暗喻引領著 ~ [ 榮格是值得一讀的! ].... 確實如此. 我必須如此回應之!
      
      
  •     1、翻译奇差
      2、神话故事太多,并且都是西方的神话故事和神话人物,这方面的背景知识差的话就不要读了
      3、宗教故事太多。圣经里面的、犹太教的,很多故事和人物都没听过。
      4、精神分析的理论多。尤其是对梦的解析。
      5、关于炼丹术,我是压根不懂。
      6、此外,你最好还要熟谙《浮士德》
      
      总之,背景知识要足够,否则你就败给翻译大哥了。
      
      跟弗洛伊德不同,荣格倒是很重视神秘现象和神秘体验。这点比较有意思。这么一个精神分析的泰斗,公开讨论这些,让人快慰。
  •      首先在佩服荣格的同时,羡慕那些能取得十有八九共鸣的读者。我着实做不到云霄飞车般潇洒的领悟,只能手拿钝器一步步艰难开垦。我打三星,不代表这是庸书,只代表鄙人的有限水平未能主观全部消化,但并不代表我一坨屎都没拉。不信你瞧,我至少也用了一打纸擦读后的屁股。
       荣格的童年世界,让我回想起那一个个记忆中短暂的瞬间,却配以流动着天马行空地想法。是否说无知是童年的通行证,那天性的潜意识就是童年的座右铭?我是否还记得,也曾葆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哲学,是否也有一大堆的秘密,无意识的,很玄幻。谁也不敢说成熟是复制平行的童年习性,但是荣格之所以能爆发出精神分析的小宇宙,与他小时候思维控的角色密切不可分。他竟然在青少年时期,就知晓了所谓的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成熟着实让人钦佩。
       好了,至少书前半部分的消化可谓畅通无阻,但是当荣格开始做梦,我的磕磕绊绊与疑问也随之而来了。我很好奇,为什么荣格的梦总是那么的玄幻,他梦到的角色和现实中的情形大相径庭。他可以将Floyd化作骑士,化作海关、他可以梦见棺材堆积成的街道,他的梦境都是那么的油画,那么的诗歌。好,梦毕竟不分主次对吧,这些玄幻之梦毋庸置疑地体现了人格与精神的潜意识,但作为读者来说,我更好奇于荣格他自己不会梦到与生活更贴切的更家常琐碎的剧情梦么?当然想想看,答案是肯定的。那就退一步想,荣格如此举例自有其深刻道理,也许是因为这些玄幻之梦更能从精神的潜意识中展现最底层的精神人格,毕竟按常理讲梦越贴近于现实,就越贴近于主观的意识。荣格一生致力于人性最原始的意识与精神分析,自然会舔遍每一寸肌肤,紧接着迷失自我,最终升华超生。
       好吧,所以你看我自相矛盾的书评最终自圆他说。
       说到迷失自我,当然不是指荣格自己内心,若提到Floyd,与当时的环境,大家就懂了。没错,在这本书中我第一次领略到Floyd大师不为人知的固执,进而甚至怀疑起他作为一个凡人的心理缺陷。我还没有读《梦的解析》,想读,读的时候该如何抉择态度呢?求指导求指导!!
       阅读《荣格自传》的这几天,我都会尝试去剖析自己的梦。根据荣格的观点,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出人们没有意识到或注意到的思想,并总是强调另一方面以维持心理平衡。那也就是说,我们梦里所给予的启示是现实中难以启齿的欲望,它因为种种道德、制度、人情的制约被扼杀在襁褓之中,想不说其善恶,但出于本性,抒发在梦中是无可厚非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时常会因为梦到的内容而惭愧。因为我们总是会有一种“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常识思维,比如梦到了情侣分手,惭愧于这忠贞的爱情怎么会有如此邪恶的端倪出现,便担心是心里有意识要出轨了……相反,你可以想,正是这样的梦才从反面证明了这样的爱情是不需要分手的。总之,梦会给你启示,但它并不是教条,因为你不能牛逼到解释清楚你的梦是什么含义,但是你不觉得剖析自己的梦诗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么?
       鄙人不从事心理研究,仅从兴趣角度给予感受,就当flow来看就好了。
      
  •     荣格对我而言会是一位很重要的思想家,因为一些内容没法断然接受,所以,有必要认真审视一下,带有浅薄、草率的批判态度,以深入的了解这位智者的广博思想。
      集体潜意识——原型无疑是最重要的概念,其中自性尤为吸引人,在于它对人的意义,人性所能达到的目标所作的回答。还有阴影、上帝原型等等。期望集体潜意识在遗传学上得到验证,人身上98%的“垃圾DNA”,如果被破译承载着心理结构或者文化的内容将会产生重大的思想变革。生物进化的方式,其中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已广为接受,但也普遍存疑,也许有另外一种进化方式:生命的活动可以修改遗传信息,也不是没有可能;另一种设想是:这种文化基因——集体潜意识产生于“智能设计”,有关远古外星人的理论,这一理论非常有意思,也是很有可能的,不管怎么说集体潜意识——原型应该被合理的接受,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基础。
      潜意识——意识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大脑的工作方式是个迷,神经元的连结错综复杂,我们对信息的两种储存模式:经验和记忆,荣格所做的一个分类解析,各种对立补偿关系、心理能量的分配流向、类型学、情节等是了解我们自身的一种可行的途径,特别是“自我”是什么?“自我”是如何形成的?但不管它是什么,显然不能仅把意识的部分当作自我。
      关于共时性及其他一些神秘主义的思想:
      既然我们的自然科学理论是在严格控制变量的情况之下建立起来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也很大程度上变革了时空观。有必要关注下科学没能解释的超自然现象,混沌系统中的自组织或许可以给共时性提供解释,它在我们的精神和物质世界产生自相似,但也有不寻常的解释,它对于人的心灵无疑有重要意义。
      关于濒死体验和死后的生活:
      这个可能的假设的确是件抚慰人心的事,但是理性不会甘愿受到蒙蔽,如果死意味着虚无也不是不可接受,对自我的肯定体现在活着的时候,只要能够选择死去的方式,对一个由意识所主导的个体生命来说也算是一个完满的结局,当生命美好的感觉伴随一生,就像一首美妙音乐结尾的休止符,是令人愉快的。随着科学视野的扩张人越来越处于不重要的地位,也许只是宇宙之海偶然泛起的一个泡沫,宗教很重要的一方面就在于肯定了人自身的价值,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之间的理念。
      老实说,在阅读他自传时对上帝的反复论证令我感到十分恼火,写他童年时也不愉快。这个古怪的小孩没有理由产生那么多无中生有的想法、隐藏他的秘密,这可能就是个性的先天差异,受环境的影响,年少时关于上帝的宗教体验似乎是基督徒所特有的,这也是我认为他局限的地方,从童年起因为先天的个性和受宗教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最终“上帝”原型以令人畏惧又不可抗拒的方式控制了他,我不认为上帝就是自性或者自性只有以上帝作为表现形式,或者自性就是唯一的“自我”实现的最高形式。对我来说上帝是难以接受的,因为他的绝对主权、不容质疑的姿态。我的理性的怀疑论,我精神的自主意志既不会屈从于外在的权威也不会屈从于内在的权威,也不会被生死的恐惧或者对某种事物的敬畏之心压倒,除非它以不知不觉的方式对我施加影响,但显然已经不可能再以它为中心形成新的秩序,因为我的个性化已经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道路:一个更复杂更具开放性的系统,也更符合本性,上帝原型的局限性就在于把一些干扰稳定的因素当作魔鬼而抗拒或压抑,它的个性化必须以牺牲其他的一些天性成分为代价,而且没有进步意义。相对的,印度的宗教更容易接受一些。这种宗教体验对荣格的影响是一生的,使他作出某种姿态,并一步步设计了他的宿命,进行基督徒式内省,论调也不十分真诚,这种论调和某些特征使我感觉很容易引起一些非批判理性者的个人崇拜(这里先自我批判下,批判理性是不讨人喜欢的,也并非求真、求知的唯一方式,但它也并非是错的,可以换一种角度,原来是否定之后才给予部分肯定,转变成肯定之后才去批判它或者修正它。对于人和事完全可以采取不同的态度,我之所以对于越是关注的人或事越是喜好批判,这或多或少反映了一个情感的问题。)尽管荣格有意无意的作出反抗,使他接受了魔鬼,逐渐失去了绝对主权,但并没有失去最高地位。
      荣格一个令我十分欣赏的地方就是他作为一个医生对病人的态度,不是基督徒式,而是秉承科学精神并怀有深厚同情心的平等的态度,这才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从这点上说他是个堪称伟大的人一点也不为过,他的思想成就和如他所说的个性化实现程度也主要来源于此,并由此洞见了真理性的东西,如若不是如此,他只能是一个神学家或者神秘主义者。实际上,我对纯正的基督徒有好感,也深受影响,在成长的过程中接触的西方的思想,伴随着基督教伦理、道德、价值观,为此我还特地去阅读圣经、文学、影视艺术,欣赏基督徒式精神表达,并逐渐凝聚了一个悲剧英雄的情节,对这个情节倾注了极大的激情-心理能量,以此来设计了我的未来,但后来认识到它带给我是一种带悲观色彩的宿命论所以开始逐渐摆脱它。
      荣格并没有非常多的谈论关于印度的思想和宗教,只是简略带过,这是我比较关心的,因为两者对心灵有非常相似的认识,实际上我认为荣格的最大贡献在于用一种科学的语言较为清晰的阐释人的精神本质,把它纳入心理学的范畴能够部分被理性所理解而不至于沉浸在神秘主义当中,但他和印度思想却是不同的价值观(印度宗教有两种理念,一种在于超脱,一种在于“爱”)也许是宗教性质难相容他不想过多的涉及。在我所见的人当中,有三位圣者:佛陀、老子、泰戈尔,或许还有更多我还没认识到,佛陀可能是最有智慧具有无限包容力的一位,但还不是非常理解,他的智慧也并非仅靠学者般的思辨就能理解,而是伴随着人性所能达到的最大体验之后的彻悟,既生命的欢乐与痛苦和理性的彻思冥想,泰戈尔则是我最想接近的一位。对于这三位圣者,我怀有最大的敬意,不敢断然否定或者轻视。
      
  •     看到第三章马上就要结束的位置。
      很多内容对我而言是无法理解的:大量与宗教有关的思想,我不得要点,而他自己也说不经历就无法理解。白日梦我也常做,但他可以在同一个梦境中6个月,每天都梦着那个城堡,简直难以置信。相信超自然事件……
      不合群,独自一人,不招人喜欢,被人认为装逼……像我
      
      序言里的这段感觉很好:
      当我们想到生命和文明那永无休止的生长和衰败时,我们实在无法不怀有绝对的人生如梦之感。然而,我却从来不失去在那永恒的流动中有生存着并永不消逝的某种东西的意识。我们所看见的是花,它是会消逝的。但根茎,却仍然在。
      
  •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有过一个感慨,做人怎么这么难呢。小大人的时候就不好做,说我是个手纹复杂的人,就是操心的命。长大了更不好做,好多问题我都想不明白,就算一时明白了,回头经历了别的事情还是改不了,说明我还是没想通。可是怎么算是想通了呢,虽然万变不离其宗,但是这个宗又在哪里呢。找到这个宗,会不会就看破红尘了呢,我可没有隐居的本事。况且不是说大隐隐于市嘛。那个更不是看破红尘了吧。我也没有什么宗教信仰,那我的宗在那里呢?我的宗和人家的宗一样吗?
      
      这些一直时不时就窜到我脑子里折腾一番,又退下去。最后我认定,这个宗不是不变的,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完全不变的是我偷懒的想法,想一劳永逸。到底是不是真的这样我不知道,不过目前为止还是有效的。
      
      就在这时,我拿到了这本书。说来我以前并不知道谁是荣格。随手拿起朋友的三联周刊,翻到了《卡尔·荣格逝世50周年》这篇文章,被佛洛伊德的这个名字吸引,才继续读下去,最终发现,我现在想看的是荣格。于是找到了这本他的自传。从序言中认识了他的主要成就,也大概了解了本书的叙述方式,由很多潜意识为驱动的梦的解析和荣格的经历为线索,了解他一生的心理体验和他的理解。
      
      这里还提及了宗教和科学的关系,这点我如醍醐灌顶,即没有否认宗教的作用和存在,也没有忽略科学的真实实证性。大师级的文章虽然小辈我没有完全读懂,但还是被大师的博学多才以及深邃的思想所折服,只用了3天中的空闲时间,拜读了一遍,同时,我也感觉到,荣格也是一个手纹复杂的人,要不他怎么会有那么多思考呢。怎么会渗入到了精神那么丰富的层次中呢。这倒是让我有些释然了,并且深感幸运读到此书,让我不再对经常来骚扰我的一些问题深感烦恼了。因为大师也是如此啊,并且正是由于这些问题和思考,才终于使得荣格的今生有所悟。
      
      已经决定继续拜读荣格的作品,并且不再把思考我的人生当作虚无缥缈的论题。
  •     大一的时候,试着翻看厚厚的一本《梦的解析》,每晚几页。
      但每晚看到的内容必然会当晚梦到,在快被这种神奇的现象搞成神经衰弱之前,放弃了它。
      
      读《荣格自传》,也是讲梦。
      荣格与佛洛依德同一时代,分别成为人类心理学研究两条方向的始祖。
      他说记忆中具体的事件并不可靠,可靠的是情绪和情感流过的痕迹。
      感性的神秘主义,遇到幽深密丽的精神状态。
      使得整本自传显得拗口难懂,又常常能不期而遇一些共鸣和启发。
      
      “在我脑海里依然栩栩如生的一切记忆,都与那些在我心灵中引起过不安与激情的情感性体验有关。”
      “我是一切存在过、一切业已完成的事物的总和。”
      “死亡的残酷和无常的真实经验令我们痛苦,从而得出结论:上帝不慈悲,正义不存在,善意无觅处。”
      “人越强调虚假的财富,他对本质的东西就越缺乏敏感性,而他的生活也就愈加不能令人满足。因为他只有有限的目的,他就觉得受到了限制,结果造成了羡慕与嫉妒。如果我们理解并且感觉到,我们在此生中已经与无限有某种联系,欲望和态度也就会发生变化。归根结底,我们重视某物,是因为我们所具的本质;如果我们不具备这种本质,生命就会被浪费掉。”
      “一个人要是比别人懂得多,他就变得孤独起来。但孤独并不一定有害于友谊,因为再没有比孤独的人对友谊更敏感的了,而友谊只有在每个个人均记住了自己的个性并不使自己混同于他人时才能与日俱增。”
      “对我来说,从一开始,这个世界就是无穷的和无法把握的。”
      “我实在得服从内心的法律,它强加到了我头上并使我再无选择的自由。”
      
      印象中还是第一位大师能够把我在心中一直奉为最高地位的“感性”提升到生命核心的地步并不断加以理论的强化。
      这本书中最迷人又难解的还是荣格记忆中的那几个梦境。
      
      梦是狭窄的生活在又一空间的释放和展开。
      每个人都能进入,出来的时候又都患有失忆症。
      恰似桃花源。
      
      就像黑泽明的《梦》。
      虽然其中有理性的联系和有意的导向,其中瑰丽的色彩和诡异的行为巧妙的做到了梦境的重现。
      就像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
      那就是三个梦,没有逻辑,只有意象和断裂的情节,只能被感知,无法被分析。
      
  •     在序言中,荣格说:我们是一种我们所无法控制的或只是部分的有能力加以引导的精神过程。因此,对于我们自己或我们的生命,我们无法拥有任何终极性的判断。
      在读荣格之前,我一直不了解,为什么神话和隐喻会被心理学家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它们恭敬而小心翼翼。但是在这本书的序言里,我感到答案已经很接近了。因为“我们并不知道生命的结果将会是什么,因此,这个故事是没有开头的,而其结局也就只能是含含糊糊地加以暗示而已。”
      朦胧的、含糊的、隐喻的,反而更接近人生的真实。不可思议的神话传说比理性的逻辑的叙述更接近生命的真相。因为生命是不可思议的。(胡因梦的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放在从前,我可能难以理解这一切。思想和精神的巨人认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可控的、可描述的只是微小的一部分,而他所窥见的已经是最多的了。
      有一次看到有人问:书中的美好世界和现实残酷格格不入,那么,到底哪个是真实的呢?如果现实才是真实的,那么,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让爱读书的人情何以堪呢?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是,谁假定现实才是真实的呢?什么才叫做真实?
      “到了最后,在我一生中唯一值得讲述的事件,是那永远不会毁灭的世界全进了这个转变性的世界的那些事。”永远不会毁灭的世界,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神话中的,在巨大的隐喻之下暗流涌动的精神世界。而这个转变性的世界,恰恰是我们认为固化在生命中的,现实。
      
  •   什么叫内心?怎么从内心得到答案呢?
  •   我理解的是直觉和潜意识,心里的声音,就像霍华德品尝第一口意大利咖啡得到的震撼,就决定把这个当做自己毕生事业,做成星巴克
  •   为什么荣格可以做那些梦,难道是真的注定要成为这一行的行家?从三岁开始就有了那么充满意识的梦
  •   做梦的能力人都有,依据梦和幻觉创立一门学问,便凤毛麟角了。读他的传记,小小年纪成天那样满满堂堂的想法,好象除了命中注定真别无他讲呢。
  •   我读的是更老一版的绛红色封面。今天刚还掉。读他的自传能感受到无限的共鸣,阅读体验无与伦比。而且我是随意翻开跳读,没有遇到想象中的障碍异常亲切。
    另外,《内心的寂静》这本布列松的影集中收录了一张荣格的肖像照片。异常苍老而孤独。这是超出我的想象的。
  •   以前梦里面泰戈尔给我讲:痛性中有梦,梦中就有痛。
    后来度娘了下,痛性这个词还是个医学用词。。。。
    现在与你分享这怪力之谈时想想,好似是说万事万物都于翕辟间浑然无二了。海浪化于大海,大海便是海浪。若是没有了海浪便不会有大海,混名于大海却也不是海浪了。
  •   鬼压身,在梦中感到身体无法动弹,其实是灵魂世界的那个自我,想要开始梦的旅行却被梦世界的“恶魔”给按住了,他想穿过梦境之门,穿过人的意识,进入客观物质世界,但往往会失败,而一觉不醒的人,应该就是意识的自我被杀死了吧……
  •   的确是这样。看了200多页,合上书本之后留在脑子里的信息几乎是0,今天来看看书评,看大家都参透了些什么。
  •   有同感,对潜意识不确定性的恐惧,无法控制的自己,无所适从的感觉。
  •   我也是个手纹超级复杂的人啊!!!!!朋友都说是我想的太多了!!不过好荣幸,原来荣格也一样啊哈哈哈哈
  •   呵呵,荣格是不是手纹很多我也只是猜测,不过我相信人的精神世界是存在的
  •   梦是多么神奇的东西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