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传递与遏制

出版时间:2005-1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孙莹  页数:295  

内容概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文库·贫困的传递与遏制:城市低保家庭第二代问题研究》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中国城市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贫困家庭青少年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我国贫困家庭青少年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教育、就业、个人身心发展、家庭关系、社会生活、社会参与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初步呈现出贫穷循环趋势。作者一方面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分析贫困家庭青少年的问题,另一方面更集中地从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的途径和方法。  本书的突出特点在于填补了我国贫困家庭青少年问题研究的空白,资料丰富详实,理论分析透彻,并提出了许多具有操作意义的改善策略,对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和青少年问题的理论工作者、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孙莹,女,1964年5月生。199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国家民政部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现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儿童及青少年福利、社会救助政策。曾在《青年研究》、《中国社会保障》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在中国台湾、香港发表论文6篇,担任高等教育出版社《社区工作》教材副主编。现主持的研究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社会条件与机制研究》(03BSH037),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规划项目《北京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研究》(02BJASH027),共青团中央规划2004~2005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重点课题《我国城市贫困单亲家庭青少年的问题与需求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政策与制度研究》(AAA03004),北京市民政局2004年北京市社区建设重点研究项目《北京市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研究

书籍目录

前 言 由一个个案故事说起/1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1   (一)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1   (二)主要概念的界定/8   (三)研究的主要理论取向/16   (四)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22 二 城市低保家庭经济生活状态/33   (一)对贫穷问题的认识:理论和政策的视角/33   (二)家庭经济贫穷对青少年的影响/37   (三)低保家庭的经济收入与家庭成员的就业状况/39   (四)低保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46   (五)低保家庭的居住条件和环境状况/48   (六)低保家庭青少年零用钱的获取与支付情况/52   (七)我国缓解家庭经济贫穷的政策分析及其对策建议/56 三 城市低保家庭青少年受教育状况/67   (一)教育救助政策问题研究综述/68   (二)低保家庭青少年教育支出水平/70   (三)低保家庭青少年对教育救助政策的认识/75   (四)低保家庭青少年的教育程度与教育期望/77   (五)低保家庭青少年就读学校教育品质/82   (六)低保家庭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培养/89   (七)低保家庭青少年教育救助政策分析/92 四 低保贫困家庭青少年就业状况//99   (一)贫困家庭青少年就业问题的理论探讨/100   (二)低保家庭青少年的失业问题突出/107   (三)低保家庭青少年的职业期望/109   (四)低保家庭青少年的职业发展/112   (五)推动低保家庭青少年就业的政策建议/113   (六)美国和香港针对青年的职业训练经验/118 五 城市低保家庭青少年的身心发展/124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124   (二)不利经济环境对青少年个体成长影响的理论探讨/125   (三)城市低保家庭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状况/128   (四)推动我国贫困家庭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策略/138 六 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问题的家庭环境状况/145   (一)家庭经济压力对子女成长影响的理论探讨/146   (二)城市低保家庭青少年的家庭规模特征/154   (三)低保家庭的亲子关系状况/156   (四)低保家庭的家长普遍关心子女的学业成就/163   (五)低保家庭父母的管教方式和子女承担家务的情况/165   (六)政策和服务:巩固和凝聚家庭力量/171 七 城市贫困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180   (一)贫困单亲家庭青少年问题的理论探讨/181   (二)我国贫困家庭的单亲结构特征明显/187   (三)贫困单亲家庭儿童/青少年政策支持策略 /190   (四)贫困单亲家庭儿童/青少年社会服务策略 /193 八 城市低保家庭青少年学校生活和休闲生活状况/197   (一)低保家庭青少年的师生关系和同辈关系/197   (二)低保家庭青少年的休闲生活/214   (三)以学校为基础单位,为贫困家庭青少年提供服务/222 九 低保家庭青少年的社会生活状况/226   (一)低保家庭青少年的社会参与/226   (二)低保家庭青少年的社会排斥问题/236   (三)低保家庭青少年的社会支持/240   (四)建构社会支持网络,协助低保家庭青少年克服困难、顺利成长/252 附 件 我国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就学问题的社会政策/257   (一)中央政府的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救助政策/257   (二)地方政府支持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的有关政策——以北京市为例/264 主要参考文献/272 后  记/293

章节摘录

  将案主留在原生家庭,以提供专业的服务方式满足个人的需求,提升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品质,并建设一个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健康的社会。  3.为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家长提供服务,协助家长有效处理问题,尽可能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许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指出,家庭本身并不能使经济压力得到缓解,家庭需要额外的与足够的资源支持,才能使其有能力承担责任。因此为贫困家庭提供服务,有助于减少青少年因为家庭经济压力而带来的不适应问题。为家庭提供的实质性服务可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婚姻或家庭咨询。针对贫困家庭父母的质量低、离婚率高、婚姻冲突多等问题,开展婚姻与家庭的咨询工作,一方面可以预防家庭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当问题发生后也能避免家庭受到过多的冲击。二是亲职教育。许多研究表明,贫困家庭的父母为了生计而较少与子女沟通并提供适当的管教,而且谈话的内容主要围绕学业及功能,很少涉及子女的感受,部分家长甚至以打骂的方式来管教子女和处理他们的行为,但却忽略要明白子女内心世界的管教性。儿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对不少诱惑,如果父母不能有效教导子女,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及道德观,便会酿成子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为此建议政府及其社区内的社会服务机构能够为贫困家庭的家长提供训练,让他们学习如何与子女沟通,如何管教孩子,掌握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心理过程,从而促进亲子关系。此外还可以教育家长管理好家庭财务,以便更好地履行亲属责任。三是课后托管和功课辅导服务。针对贫困家庭的家长,尤其是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子女的单亲家庭的家长,可以建立课后托管的服务。  ……

编辑推荐

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一方面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分析贫困家庭青少年的问题,另一方面更集中地从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的途径和方法。全书资料丰富详实,理论分析透彻,并提出了许多具有操作意义的改善策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贫困的传递与遏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