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往事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中共党史  作者:李炎唐  页数:210  字数:146000  

前言

  今天,当年轻人开着小车在快车道上奔驰,和朋友们在酒吧里欢乐,长假出国旅游……他们有多少人还知道这样幸福的日子是怎样得来的?我曾问过一些30岁左右的青年人,十大元帅是谁,他们想了好久,也只说了三四位。这些年轻人都是新中国红旗下出生成长的,对历史的往事和所知甚少。  1938年,我才6岁,曾因日本的侵略被迫随父母从上海迁移到云南,父亲在那里修滇缅公路,三次在日本飞机低空扫射和轰炸下幸免于死。当我们唱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时,大家悲愤得眼泪夺眶而出,为什么拥有四亿五千万人民的中国打不过小日本?那时,一个中国少年的我已明白,不是中国人民懦弱无能,而是旧中国制度腐败。当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持独立自由、民富国强,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制造出“两弹一星”,大长中国人民的志气,增加了中国在世界上说话的分量。不幸“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把我国从1965年大好形势向后倒退了10年,而别人向前走了10年。1975年,形势刚开始好转,1976年,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去世,那时,真不知中国将走向何处,苦难的中国人民何时才能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在这国家和人民命运危险的时刻,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果断采取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重新推出邓小平大胆地改革开放,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举国上下欢腾鼓舞。从此,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在国际上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1980年,我们还不知道何时能买得起电冰箱,如今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彩电,每个家庭都得到了温饱……  每当看到这些飞速的变化,我无不想到用生命换取实现这美好时代的先烈们,心里很难过;每当我在祖国大地看到如锦似画的山河欣欣向荣的建设,无不感激我所治疗和服务过的这些老一辈革命家。“忘记过去就是背叛”,饮水思源,没有他们无私无畏的卓越的贡献,就没有我的今天。正因为如此,我欣然接受中华儿女杂志社社长兼总编杨筱怀同志通过肖思科同志邀请我写这些回忆。由于我医疗工作很忙又不善于文学写作,只好口述。我诊治过的中央首长很多。由于各种原因,只能讲其中一部分首长的故事,他们大多数已离我们而去,而他们的崇高思想品德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们永远是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我尽力将我所知介绍给大家,以寄托我的思念。  从这些点滴事迹看到他们的伟人伟业。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革命家和为祖国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先烈们的无私无畏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辜负前人的期望,不怕强暴、不怕艰险、不怕牺牲,克服一切困难,团结一致,战胜一切想阻止我们前进和企图分裂瓦解我们国家的敌人,把我国建立成独立自主、民主自由、爱好和平、民富国强的和谐国家。  在此,再次感谢已故杨筱怀先生,还有肖思科同志和他领导的小组成员,向他们在整理、查核资料、修改编辑和校对工作中付出的巨大劳动,致以真挚的谢意。  李炎唐  2005年6月26日北京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口述书稿。作者是一位比较著名的外科医生,他在书中回顾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工作期间,特别是1975年以来,给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聂荣臻、黄克诚、王震、杨得志、洪学智、张爱萍、余秋里、秦基伟、康世恩等老革命家、军队高级将领和高级干部治病、做手术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对老一代革命家的迫害,反映了“十年内乱”中党和人民同“四人帮”的斗争,反映了广大干部和群众对老一代革命家的深厚感情,以及老一代革命家同医务人员的真挚情谊。

作者简介

   李炎唐,1932年6月16日生,上海市人。1949年3月参加革命。曾入哈尔滨医大本科医疗系学习、北京协和医院实习。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员,美国休斯顿贝勒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正军级),研究生导师。第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邓小平:无非第四次被打倒门第二章 从领事馆获悉叶剑英元帅病情第三章 李先念一考虑就是一两年第四章 我参与聂荣臻元帅晚年治疗前后第五章 黄克诚大将在医院三天三夜第六章 王震将军:我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第七章 杨得志将军说:就怕假传圣旨啊!第八章 洪学智将军与我们进行科学求证第九章 我们称张爱萍将军是心电图专家第十章 独臂将军余秋里的独特生活第十一章 秦基伟将军在病中写下三张纸条第十二章 康世恩:死于癌症的不外乎“三种人”后记

章节摘录

  我参加革命工作半个多世纪了!前些年又在全国政协组织中经常参加活动,时常到外地考察视察,天南地北地去了不少地方,亲眼看到我国城乡的巨大变化。几乎每到一处都是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想起与他在病中相处,聆听他的教诲和后来感受他老人家关怀的往事。  一  我有幸结识小平同志,并为他进行手术服务,是在1976年末的一个暖冬。  那天,我从301病房下班回家较晚。那阵子几乎天天如此。由于粉碎“四人帮”,一场历史的浩劫即将要结束,许多人从外地回到北京,不少人恢复了医疗条件,看病的人特别多,处于全军总医院的一名科室领导的工作便可想而知。我几乎都是白天门诊、查房和手术,到下班时才理一理第二天的工作,看医学资料,天天处于满负荷运转……  那时我家就住在医院生活区,编号9号楼。共四家人挤在一单元一层西侧,共用一个厕所、一个厨房,一个单元五层楼共用一部电话分机。我家五口人,一共住24个平方米,虽然地方小,但由于政治上出现了宽松的气氛,可以正常工作了,即使没能挤出一张书桌也感到温馨。  记得那天是刚吃完饭,我听到三层走道的电话铃声响,接着听到有人接电话的脚步声,很快就听有人叫:“李主任电话!”  “唉!”我应声穿着拖鞋就往楼上放电话的地方跑。电话对医生很重要。  那时,30l医院尽管经过动乱的岁月,但医生都保持着我军的良好传统,电话就是命令,命令就是急诊,急诊就是生命!  果然,电话的另一头让我速到南楼!来电话的是一位保健办公室的值班护士,我从声音上就能辨别出来她是谁。对方在电话里没有问我在干什么,也没有说其他的事情,就是让我快到指定的地点,无疑是有急事。  我按照以往的经验判断,肯定是有重要任务。这种经验来自一个军人的敏感,也是来自一位301医院科室领导的习惯判断。因为这个医院是解放军的总医院。南楼是领导同志住的病区,同时还担负着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任务。当时担负着类似任务的不仅是30l医院,空军也是如此。有一阵子,中央和国家领导同志一艘不乘民航飞机,多数乘军用飞机。所以,空军专门有一个专机师。这是那个年代的特殊产物……  对这样的特殊指令,我们习以为常。有事一般也不多问。有急诊赶快行动。我急忙赶往新南楼。  新南楼刚建成不久,门岗森严,至到今日在许多过往人员的眼中,仍保持着几分神秘感。  一跨进大门,我就看见了医院的蒲荣钦副院长。他当时负责南楼的保健任务。还有刘轩亭院长、白崇友政委。我气喘吁吁地走过去。果然他们告知有重要任务。  我仔细地打量他们三个人,他们都很严肃。南楼的四周都布置了警戒,我心里明白肯定是个很重要的人物。但我们有纪律的约束,不该问的不问。  不知道这位重要人物是谁?我心里嘀咕着,和几位院领导一起静静地等着。  很快,一道车灯闪现,“客人”到了。待命的护士已经把准备好的轮椅推过来。车门打开,我看见曾经在报纸、电视和新闻纪录片中经常见到的。而最近却没有了消息的人物——邓小平从车里出来。同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夫人、女儿,他的保健医生和护士。当时我特别吃惊,因为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会遇见这位久已盼望和无限崇敬、期望立即出山的人物。  电梯徐徐上升,我们和小平同志站得很近。他不大说话。电梯里很安静,静谧的气氛让我对这个“打不倒的小个子”特别注目……  为什么呢?早在“文化大革命”初,也就是1966年。我刚从农村社教回来,就开始了批判“三家村”的运动,接着就是批判彭(德怀)、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南楼往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生命宝贵,医术高明,世事变迁,人人一样!!
  •   1、难得的从医生观察患者的角度看高干,值得一读;2、作者把每个人都写得高、大、全,歌功颂德般,还是没能脱俗。
  •   我是个普通医生,这本书太多政治内容,不适合我这种人
  •   无论是想看政坛秘闻的,还是想从行医角度突窥探点究竟的,都不会有收获。

    对每个权势人物都敬供有加,实在是我辈中国人无奈的生存之道。

    平庸、乏味、无聊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