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优化发展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周国梅,王华 主编  页数:310  字数:445000  

前言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代,也是怀疑的时代。这是狄更斯《双城记》的一段名言。用它来表达目前我国所处的环境与发展的战略转型时期,也许具有一种特别的含义:不是对中国环境保护的悲观,而是对任重道远的中国环境保护的一种期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已迅速凸显并日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将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首要问题,表明党和政府对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党和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将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到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当中,把环境保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地位。环境问题本身可以被视作是“世界问题的复合体”。目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程度空前深化,因此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系统内部的自我转变,还需要输入系统外部的有益资源,进行横向的国际比较,吸取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发达国家经历了数百年的工业化发展过程,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污染问题甚至公害事件,传统发展模式所承担的环境代价巨大;受污染的环境不仅要付出成倍于收益的成本进行修复,而且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总结这些深刻的教训以警示有关部门引以为戒,避免中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另一方面,西方的环境保护思想从萌芽到发展,经历“末端治理”、“生产过程控制”,到“源头防治”的思变过程,在环境立法、战略环评、功能区划、清洁生产、污染治理、环境认证、环境友好型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和应用取得了成功;而且他们在政策管理程序与制度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尝试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仔细研究。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引入国际先进经验,将其转化为清洁生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将有利于促进中国环境与发展的战略转型,步入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内容概要

本书是以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和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2006年在青岛共同举办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研讨会期间汇集的大量优秀中外研究成果为基础,精选了30余篇具有代表件的文章,汇编而成的环境经济领域的最新优秀论文集萃。文集内容不仅涵盖中国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环境问题,而且包括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环境难题;既有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客观总结,也有对前沿性议题的理性探索;既涉及对国家宏观战略的思考、又涉及对区域性问题的独特剖析,既有对重点行业治理的系统分析、也有对企业环境管理的独到见解。  本书共分三篇,分别立足于高屋建瓴的战略构思、科学严谨的理论推敲,以及注重实效的实践研究。其突出的特点就在于集中展示了众多中青年学者对于新形势下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深层思考,理念创新和大胆探索,其中的新颖观点和精辟论述必将为有志于从事环境资源经济领域相关工作的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本文集的出版也将进一步鼓励更多的青年学者投身到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中,并进一步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成为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倡导者和杰出志愿者。

作者简介

周国梅,女,环境经济学博士,现任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际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于1997年在日本京都大学经济研究所,1998年在英国约克大学、2000年在世界银行。2002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循环经济理论,发

书籍目录

战略篇 中国环境保护的新阶段——“十五”环境状况与“十一五”环境保护  考虑环境变化的全要素生产率——中国各省区1989—2002年经济发展质量的考察  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机制分析  可持续增长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金融市场、家电最低能效标准与社会公平  借鉴德国循环经济经验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发展  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  绿色GDP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关于实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政策改革框架的思考  退耕还林对西部贫困山区农户收入及可持续生计影响分析  中国水泥工业能源效率提高的融资机制探讨 理论篇  污染减排政策产生的健康效益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我国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  农田退化价值损失核算方法研究  区域间招商政策差异存在的原因及对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  用系统论方法研究中国循环经济系统 外国直接投资(FDI)的环境影响分析研究 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环境经济手段研究 企业环境管理驱动因素及对环境管理综合效应的影响研究 中国燃煤电力行业汞排放控制的经济分析 退耕还林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 物质代谢、产业代谢和物质经济代谢——代谢与循环经济理论 实践篇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支付意愿分析及其政策建议——基于金华江的实证研究 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对重庆市环境质量变化的实证分析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企业环境责任 损害方程法在评估机动车空气污染健康成本中的应用——以三个案例为例 基于MF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研究初探——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 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差异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林业产权安全性研究——以黔东南地区为例 北京市通州区生态承载力评价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Toward Goo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vernance:Structure and Mechanism  A Tale of Two Pricing Policies Effects of Energy Price Distoriton on the Economy and Climate Change  Integrated Industri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TEDA

章节摘录

中国目前也在积极推行绿色核算体系,本文对现有的环境核算方法和各国实施情况及效果做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我国绿色核算体系的初步建议。1 环境核算方法1.1 联合国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为了能将环境标准并入经济分析,联合国在199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心框架基础上建立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作为SNA的附属账户(又称卫星账户),1993年公布了SEEA临时版本,2000年公布了SEEA操作手册,目前已正式公布SEEA2003版本。SEEA2003对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了全面阐述,详细说明了将资源耗减、环境保护和环境退化等问题纳入国民核算体系的概念、方法、分类和基本准则,构建了环境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它由四类账户组成。第一类账户是实物型和混合型流量账户。实物型账户考虑与物质和能源流量有关的纯实物数据,并尽可能按照SNA的核算框架对它们进行排列整理,以利用已有的分散的环境资源数据体系,这样做的目的是考察经济对特定环境投入的依赖程度以及环境对特定经济活动的敏感性。第二类账户是与环境交易相关的经济账户。这类账户包括了反映企业、政府、住户为保护环境而支出的账户以及与环境管理经济手段有关的账户,它的目的是提供关于人类减轻环境影响的经济成本和效益的评估,从资金角度进行可持续分析。第三类账户是以实物单位和价值单位测度的环境资产账户。这类账户显示了各类自然资源期初、期末总量以及在此核算期内的有关变化,并对资源存量进行估价。第四类账户是对SNA总量进行调整,核算经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考虑了三类调整:有关自然资本耗减调整,与环境有关的防御支出调整和有关自然资本退化的调整。SEEA的主要功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描述性的统计,用指标反映环境的现状以及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政策分析功能。SEEA运用经环境调整的综合指标以及运用“驱动力一状态一响应”概念模型建立的环境指标,对环境状况进行估计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政策的制定上,着眼于把环境降级退化成本内部化,比如:缴纳环境税、排污费等。对资源环境成本按部门进行分解并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可以有效地找出环境压力的来源以及评估环境经济政策的效果。此外,根据这些环境指标可以进行诸如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投资潜力评估、发展援助分配等方面的国际比较。

编辑推荐

《环境优化发展从边缘走向主流: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环境优化发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环境优化发展是当前主流,对于环境专业人员来说,值得学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