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制革原理与技术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但卫华,王坤余 编著  页数:293  字数:425000  

前言

  我国在经历了30年皮革工业的迅猛发展之后,已经成为世界皮革大国,皮革工业成为创汇大户,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皮革工业特别是制革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皮革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皮革工业成为污染大户。当前,皮革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三大挑战”,即制革污染日趋严重、单纯的终端处理难以运行以及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生态皮革”的"绿色壁垒”。因此,解决制革工业的环境保护问题,实现高档皮革的生态制造,已经成为制革行业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有挑战,就有机遇。我们认为,研究开发生态制革技术、实现皮革生态制造是我国制革工业的根本出路。可以预见,谁能率先实现皮革的生态制造,谁就拥有未来市场竞争的“先机”。要实现皮革的生态制造,就要从指导思想上实现“三大转变”.①变环境的局部改良为包括生态设计在内的全员环境管理;②变制革废水的终端控制为过程控制;③变资源的有效利用为节约、洁净和有效利用。因此,应当提倡运用高新技术,采取研究开发和集成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皮革生态制造与提高皮革质量和档次的高度统一,实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竞相增长,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尽快地研究和开发出成套的生态制革技术。  早在2001年,我国著名皮革化学家、教育家张铭让教授就提出了皮革工业必须实现  “绿色革命”的观点,并于次年组织撰写《生态制革原理与技术》一书。先生还多次召集我们开展讨论,一直十分关心本书的编著工作。在先生病重期间,他还没有忘记嘱咐我们要把书稿完成好。十分遗憾的是,恩师因病不幸于2002年9月16日与世长辞,令我们万分悲痛!为了实现恩师遗愿,我们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编著《生态制革原理与技术》一书的责任。在多方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我们在繁忙的教学、科研之余,经过六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书稿,希望能够以此告慰张铭让教授的在天之灵,并以此作为对恩师最好的纪念。  长期以来,我国皮革科技工作者在制革清洁生产和生态制革方面,孜孜以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做了大量的、卓有成就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研究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可以实实在在地为行业所采用的单元制革清洁生产技术、成套制革清洁生产技术,大大推动了我国制革清洁生产,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制革污染,成绩是举世瞩目的,相关文献资料可谓汗牛充栋。

内容概要

  本书密切结合作者30余年的科研、教学和生产实践经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将实用性与先进性、前沿性、前瞻性以及战略性相结合,通过列举大量生态制革技术研究开发的最新动向,尽可能系统、全面地介绍国内外制革清洁生产和生态制革的最新科技成果,提出一系列有关生态制革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观点,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态制革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制革工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边缘学科,作者有意识地从方法论上给予适当引导,以期能够给相关专家学者和制革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带来新的思路和新的视野。

作者简介

但卫华,男,1956年7月生,湖北赤壁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第一完成人)。现任中国皮革协会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制革发展简史 1.2 皮革工业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1.2.1 重新认识皮革工业  1.2.2 皮革工业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1.3 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与生态制革  1.3.1 清洁生产  1.3.2 生态、生态系统以及生态工业  1.3.3 生态制革与生态皮革  1.3.4 生态制革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第2章 皮革的生态设计 2.1 概述 2.2 皮革产品的环境影响 2.3 皮革产品生态设计战略 2.4 皮革产品生态设计的实施第3章 生态鞣前准备技术 3.1 原料皮的生态保藏技术  3.1.1 杀菌剂防腐保藏法  3.1.2 少盐保藏法  3.1.3 KCl防腐法  3.1.4 冷冻法  3.1.5 低温保存法  3.1.6 皮直接投产  3.1.7 辐照保鲜  3.1.8 用浮冰短期内保藏原料皮  3.1.9 用硅酸盐保存原料皮 3.2 生态浸水技术  3.2.1 酶浸水  3.2.2 推广转鼓浸水或划槽浸水工艺  3.2.3 分段浸水法  3.2.4 浸水废液净化回用工艺 3.3 生态脱脂技术  3.3.1 酶脱脂  3.3.2 尽可能采用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剂进行脱脂  3.3.3 脱脂废液的治理及其净化回用  3.3.4 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制革脱脂中的应用 3.4 生态脱毛技术  3.4.1 氧化脱毛法  3.4.2 生物酶脱毛法:  3.4.3 变型少浴灰碱脱毛法  3.4.4 浸灰-复灰废液循环利用技术  3.4.5 浸灰-复灰废液的循环利用与“变型少浴灰碱脱毛法”的联用技术  3.4.6 无灰少碱法生产猪绒面服装革的工艺技术  3.4.7 改进型灰碱法脱毛工艺  3.4.8 保毛脱毛法  3.4.9 无硫脱毛剂及其脱毛方法  3.4.10 在有机酸介质中脱毛  3.4.11 少硫酶脱毛组合物及其堆置脱毛方法 3.5 生态脱灰技术  3.5.1 脱灰工序中的主要污染物  3.5.2 无铵脱灰技术   3.6 生态软化技术 3.7 生态浸酸技术  3.7.1 浸酸废液的循环利用  3.7.2 无盐浸酸  3.7.3 浸酸-软化技术 3.8 适合于生态鞣前准备工程的部分新材料  3.8.1 浸水剂及其助剂  3.8.2 浸灰剂及其助剂  3.8.3 软化剂脱灰剂及其助剂  3.8.4 脱脂剂  3.8.5 鞣前准备工段的助剂  3.8.6 复合酶皮胶原处理剂第4章 生态鞣革原理及技术 4.1 生态技术与生态鞣革原理 ……第5章 生态染整技术第6章 生态整饰技术第7章 生态制革中的节水节能技术第8章 制革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

章节摘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谁也不能保证,这些发达国家的皮革工业不会“东山再起”。有鉴于此,为使我国皮革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保持世界皮革工业中心的地位,就必须积极开展清洁化制革的工程研究,尽快全面实现制革工业的清洁化生产。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使得出口依存度较大的皮革工业陷入困境,不少制革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甚至有的制革厂倒闭,加上席卷全球的高新技术“风暴”的冲击,致使业内一些人士开始怀疑皮革工业“还能存在多久”?认为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皮革工业是“夕阳工业”,必然走向“消亡”,如此等等。  诚然,皮革工业是传统产业,未来社会确实是知识经济社会。但是,这绝不等于说皮革工业是“夕阳工业”,一定会“消亡”。皮革工业不仅不会“消亡”,恰恰相反,皮革工业将会通过高新技术对自身的不断改造,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走向振兴与繁荣。其理由如下[6\7]。  (1)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同,前者是依赖于增加资本、人力资源和原材料的有形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而后者则是依赖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来推动经济增长,即是依赖于科学技术来推动经济增长。在知识经济社会,并非只存在高新技术产业,实际上传统产业也要与之同时并存,否则,就无法满足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并非所有的传统产业都要“消亡”,真正要消亡的是那些耗竭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传统产业和生产方式。  (2)皮革工业的原料主要直接来自农业、牧业和渔业,有的则间接来自副业和林业。农林牧副渔各业都是基础产业,而基础产业是永不消亡的。从资源上讲,皮革工业是农林牧副渔各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业,是再生资源产业。皮革工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它们的关系是如鱼之于水、如木之于本的关系。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必然会给皮革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资源,而这种资源是永不衰竭的。  现在,作者觉得很有必要为皮革工业正名。长期以来,皮革工业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浪费资源的工业。事实上,这是对皮革工业的误解与偏见。如前所述,皮革工业的原料,来自农林牧副渔等行业,是这些行业的下游产业。皮革行业把农林牧副渔等行业的副废物作为自己的原料,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的方法加工成受到人类普遍青睐的日用消费品,为人类造福。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当属绿色工业。毋庸置疑,当今皮革工业的生产,的确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但是,许多研究表明,制革污染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实现制革工业的清洁化生产是完全可能的。事实上,从整个皮革行业来看,无论是企业家还是科学家、专家或者是普通员工,都在为消除制革污染而努力。只有制革污染消除了,制革工业才可以真正成为未来循环型经济的一个关键环节。  我们已经知道皮革工业是以动物皮为原料的加工行业。我们有必要从更深的层次上了解皮革工业的性质。这里需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有关生物质的概念。迄今为止,关于生物质尚无明确的定义。曾有人认为,生物质是指利用太阳能经光合作用合成的任何有机物,如树木、农作物、草、藻类等。因此,生物质是植物生长直接或间接的结果,包括薪炭林、农业废弃物、森林废弃物和动物废弃物(人畜粪便)等。这种定义可以看成是对生物质的一种狭义的定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态制革原理与技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