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不成功的家长没有不成才的孩子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汪少群  页数:274  

内容概要

  编者根据生活中的大量真实案例,从解决当前父母教育孩子最棘手的若干问题出发,约请了北京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老师和学者,结合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编写了这本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家教读物。本书列举了生活与家庭中家长教育孩子时最容易犯的众多错误,对它们进行一一剖析,透视原因,论证危害,说明道理,提出忠告,从不同角度向广大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子方法。  孩子需要教育。其实每个人的智商都相差无几,有句名言说得好:一个人的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智慧。天才儿童能有几人?—个人的良好品质和习惯是靠父母培养出来的。身教重于言教,父母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才。  孩子成不成才,要看家长付出多少  不要一味地看别人的孩子如何好,如何优秀。其实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出众,只是我们付出的较少而已。只要付出了爱心,即使孩子不成才,但一定成人。作家长的也就无怨无悔了。  孩子成不成才,要看家长付出不付出,就像经济学上讲的,投入和产出的问题,你现在投入的是精力,收获的是孩子的良好成绩和学识,这就是孩子的产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习教育中常犯的错误1.考试分数说明一切2.成绩越好,素质越全面3.读杂书就是不务正业4.艺术教育可有可无5.忽视孩子的劳逸结合6.生搬硬套别人的学习方法7.请个家教就能解决成绩问题8.无视孩子的优点和特长9.脱离实际,期望过高10.过早的定向培养第二章 吃好,睡好,没病就好——心理教育中常犯的错误11.强迫服从教育12.不让孩子独立应付危险13.不经意的心理虐待14.唠叨不休和餐桌训子15.忽视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16.责骂、吓唬甚至体罚孩子17.总以孩子的一次成败论英雄18.无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19.无视孩子的自卑心理20.忽视亲子沟通第三章 活着,就为了自己——道德教育中常犯的错误21.据理力争,为孩子推卸责任22.关心集体会影响学习23.孩子偶尔撒谎没关系24.绝对不能吃亏25.不尊重孩子的隐私26.为了自己的面子羞辱孩子27.恃才傲物,不懂谦虚28.随便向孩子许诺,或许诺不兑现29.占小便宜无所谓30.从不向孩子认错31.放纵孩子在背后说别人闲话第四章 为孩子规划好一切——个性教育中常犯的错误32.一味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33.丢三落四不算大毛病34.把亲子时间当做教育时间35.爱心泛滥,娇惯孩子36.不信任自己的孩子37.对孩子施加“语言暴力”38.向孩子的哭闹妥协39.无视孩子缺乏时间观念40.一定要和孩子严肃对话41.拿孩子当“出气筒”42.为孩子规划好一切第五章 把孩子只当孩子来看待——创新教育中常犯的错误43.不允许孩子质疑、问难44.无视日常生活中的智力开发45.用别人的长处比自家孩子的短处46.对孩子没有信心47.敷衍孩子的任何问题48.制止孩子的偶像情节49.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50.小看孩子的潜能51.把孩子只当孩子来看待52.抹杀孩子的兴趣和爱好53.嘲笑孩子的任何梦想第六章 该花就花,不该花也花——理财教育中常犯的错误54.没钱就要,要钱就给55.没必要让孩子打工挣钱56.对孩子攀比斗富熟视无睹57.不让孩子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58.对孩子的压岁钱不闻不问59.纵容孩子高消费60.家长支配孩子的零用钱61.不告诉孩子赚钱的辛苦62.采用金钱方式奖励孩子第七章 放纵孩子的小脾气——情商教育中常犯的错误63.纵容孩子的任性64.不让孩子吃一点苦65.无法与孩子平等地交心66.忽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67.家长发生矛盾,无视孩子的感受68.扔掉孩子希望保留的不值钱的东西69.孩子不可以与大人争辩70.漠视孩子宣泄情绪的需要71.不重视孩子的早恋问题第八章 动脑,动口,不动手——实践教育中常犯的错72.无视孩子对网络游戏的痴迷73.打击孩子的独立意识74.任何事情都不让孩子动手75.要做就做大事,要么不做76.父母懒惰,孩子效仿77.不给孩子展示才能的机会78.不让孩子自己做生活的主人79.孩子没有创造和把握机会的能力80.家务劳动与孩子无关第九章 不要随便与陌生人说话——交际教育中常犯的错误81.制止孩子与同伴一起玩耍82.道理是道理,做事归做事83.限制孩子与异性交往84.与陌生人交往没关系85.不要孩子多管闲事86.有攻击性的孩子才能吃得开87.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88.对孩子的交友不闻不问89.无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第十章 有父母在,孩子不用担心——生存教育中常犯的错误90.对孩子的脏话粗口不加制止91.不教授孩子任何生活常识92.忽视孩子的自我保护问题93.不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94.对孩子的不礼貌行为视而不见95.从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96.枪打出头鸟,安分点好97.不重视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98.不让孩子参加任何劳动99.要求孩子万事皆通100.身教与言教的悖离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习教育中常犯的错误  在这个市场经济的年代,知识水平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现实生活中生存的压力,迫使每位家长把关注的重心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孩子的重点应当是学习,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关键是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关注孩子学习,不只是让孩子加班加点,也不是用分数说明一切……  1.考试分数说明一切  开门见山  古往今来的所有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有出息、有作为,但是许多家长对成才的理解相对片面和狭隘,认为只有孩子学习好将来就会有出息,把对孩子的亲疏、宠爱与考试分数挂钩,逼着孩子去为分数而学习,结果很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引以为戒  镜头一:《人民日报》曾经报道,一位不满15周岁的初中女生,期终考试成绩不好,为了逃避爸爸的可怕毒打,离家出走了整整一年。孩子离家出走以后,父母才醒悟,追悔莫及……  镜头二:学校今天将要公布期末考试成绩。  刘洋洋一只脚刚踏进家门,妈妈就迫不及待地问:“儿子,怎么样?考了多少分?”洋洋一边脱下鞋,一边说:“妈,还好,就是……”妈妈的脸一下子晴转多云了,转身坐在沙发上,打断了儿子的话:“我不要‘就是’,我的要求不能低于95分,现在马上告诉我结果!”  洋洋立刻显得不安了,躲闪着母亲严厉的目光:“除了英语,每门都考到95分以上了。就是英语题目太难了,我只考了88分……这还是我们班的前十名呢,我们班还有几个人不及格呢……”  母亲火了:“就知道和下面的比,怎么不和比你考得好的学呢?一点上进心都没有,你们班有没有考到95分以上的?”洋洋点了点头,妈妈更加生气了:“人家能考到,你怎么就不能呢?不都是在一个班级里听课的吗?你说题难,人家做就不难了吗?要我说,就是你自已不努力。我告诉过你多少回了,想考名牌大学,就必须努力学习,知道吗?每门功课不能低于95分,你给我记住了!”  洋洋小声嘟囔着说:“不是我自己说英语题目难,同学都是这个看法,老师也这么说。谁说我不努力了,老师都夸奖我进步了呢……”  “你还敢狡辩!”妈妈气急了,一个耳光打在了儿子的脸上:“我告诉你,我不管题目难不难,我只要求你每门成绩都考到95分以上,这个假期哪里都不许去,在家里复习英语。”  专家点评  很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重点放在对子女学业成就的过于重视和过高期望上。在这种情况下,子女的学习成绩即分数成为一些父母评价子女的一个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分数本来是对孩子学习情况的一个检验,是老师、家长和孩子自己获取反馈信息的一种渠道和手段。考试分数的高低不仅与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有关,而且还和试题难度、考场心理以及评分标准等诸多因素有关。但在考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分数高低决定着孩子的升级、升学、就业的现实情况下,分数由手段变成目的,变成了孩子、家长、老师追逐的唯一目标。  人所共知的《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被孩子们改了歌词:“世上只有高分好,得高分的孩子像个宝,爸妈见了高分笑,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高分好,不及格的孩子像根草,爸妈看到不及格,打骂少不了……”为什么他们会改歌词?因为这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改歌词反映出了孩子们的真实心声,读完这首改过词的歌,家长们的心灵是否会有所触动呢?  一名中学生说道:“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测,测,测,老师的对策;抄,抄,抄,我们的绝招。为了高分,为了向家长交代,我们已经不择手段。多少同学因为压力而焦虑、烦躁、脆弱,甚至自杀……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而不是什么分,分,分!”这简直就像是笼中困兽的绝望呐喊!据调查,孩子在上小学三年级时对学习感到焦虑以及厌烦的有12.5%,而到初中二年级时竟达到60.97%。也有人做过一次问卷调查,有个题目是:“你最想向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是什么?”有的孩子说道:“爸爸,妈妈!请不要一看到我考试的分数不高就骂我、打我。我尽力了还挨打受骂,太委屈了,有时我真想离家出走!”  今天的家长必须明白的一点是,分数不是判定孩子各方面发展情况的唯一标准,分数只是对孩子知识掌握中可以量化方面的一种描述或记录,而对于一些不能量化的方面,如个性特征、身心发展、意志品质等却无法描述,这些方面的健康发展对孩子的一生而言意义非常重大。如果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分数而不关心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最后也只能造就出高分低能的孩子。另外,如果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分数,也会给孩子造成过多的压力以及不正确的学习动机,孩子会把学习当作一项沉重的负担,而不会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当然也不会引发内在的学习动机。结果只能是家长越想望子成材,却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  教子有方  作为父母,不能仅以分数作为评价孩子学业水平的唯一标准,还要关注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如:意志品质、道德品质的发展情况。更重要的是,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考试分数:孩子考好了,不妨进行精神鼓励;孩子考砸了,帮助孩子找出原因,并鼓励孩子迎头赶上。这样孩子才会情绪稳定,自信心增强,身心各方面才会健康发展。  2.成绩越好,素质越全面  开门见山  目前,许多家长走入了一个教育误区,他们固执地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越好,能力自然就越高,素质也就越全面,成绩与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他们千方百计地让孩子看书、学习,不断地参加考试,不断地获得高分,以为这样孩子就可以在以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胜出,找到好工作,谋得好职位。其实不然,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孩子,无法适应社会,最终往往得不偿失。  引以为戒  当别的同龄人都已能起居自理的时候,小玉还沉浸在妈妈为她梳头叠被、爸爸接送上学的幸福之中。直到有一天与同学吵架,小玉才知道享受这种幸福也需要付出代价。同学讽刺她说:“六年级了还不会梳头,不敢自己回家,上学还要你爸爸接送呢,真不害羞!”成绩在班里排名第一并且一向自负的小玉,哪受过如此刻薄的言辞?但父母长期的溺爱宠惯使她养成了腼腆、懦弱、不善交际和表达的内向性格,在这种情况下竞不知用什么办法来保护自己,只是气得把书包一拿,哭着往家跑,还没到家就在半路上碰上了骑车接她的爸爸。爸爸看见女儿泪水涟涟,慌忙下车心疼地问:“乖乖,谁欺负你了,快告诉爸爸,爸爸去找他。”小玉愤怒地摔开爸爸。  爸爸看着一向温顺听话的女儿今天火气这么大,便停下车子,走到她面前说:“你是爸爸唯一的女儿,你一个人上学回家,爸爸妈妈怎能放心得下,假如你在路上碰上坏人怎么办……”在爸爸的恐吓之下,小玉低着头乖乖地坐上了自行车,继续做起听话的“好孩子”。  就是在如此的家庭庇护下,小玉只知一心一意学习,交际圈子被爸爸控制得很严,没有什么知心的朋友;放学按时回家,从不敢在外面逗留;除了成绩好之外,其他能力几乎为零。  就这样,到小玉大学毕业,她来到人才市场谋职。面对那些拿着学士、硕士毕业证书的年轻人,面对那些口若悬河的求职者,面对其他同学的自信和勇敢,言语笨拙、举止呆板的她感到自惭形秽。  小玉壮着胆子到一家用人单位的招聘台前应聘时,一位主管先生拿出她的对口专业卷子让她做,在学校里一向成绩很好的小玉做这张本不深奥的试卷自然驾轻就熟,没一刻工夫就做好了。那位主管欣赏地点了点头,然后问道:“你对这项工作有什么见解?你将如何做这项工作?你的目标是什么?”面对陌生人,面对这些小玉从来不需要考虑的问题,她涨红了脸,也没能答得出所以然来。那位主管看到这种情形,抱歉地对她说:“我不得不承认,你的业务水平很好,但我们单位需要的是业务能力和其他能力兼备的一专多能的复合人才,我们不能录用一个对工作没有主见的年轻人!”这些话像一盆冷水从小玉的头上倒下,使她一直冷到脚底。  外面正下着蒙蒙细雨,小玉一个人在清冷的大街上,脑海里回想着应聘的尴尬情形,思索着应聘失败的原因。  爸爸妈妈,既然你们知道人生之路是我自己来走的,既然你们真的爱女儿,可为什么不早点让我走自己的路呢?这一切仅仅是我的错吗?  专家点评  “爸爸妈妈,为什么不早点让我走自己的路”的沉重呼喊,无疑代表了大部分孩子的心声。上文中小玉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在人才市场随处可见这样的现象:戴着厚厚近视镜的年轻人抱着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历证明一片茫然,他们不知道怎样与陌生人交谈,不知道怎样去展示自己的能力,甚至连基本的交际礼仪都一无所知。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家长对他们的教育走进了误区,使他们从小除了看书就是学习,除了考试就是分数,因此“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

编辑推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一生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这种影响可以成全孩子的一生,也可以毁掉孩子的一生,就看我们作家长的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了。因为在孩子的生命当中,没有人比他的父母更强、更重要。稍不留意,我们就会毁掉他们勇敢地去面对社会、去主宰人生的勇气。这一切真的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间。想一想,我们对孩子的成才,负有多大的责任啊!当孩子的教育问题被一提再提,而各种理念不断花样翻新时,有一点永远没有改变,那就是——影响孩子终身幸福的起源是父母。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只有不成功的家长没有不成才的孩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