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团结  作者:阎欣宁  页数:32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他本是前清举人,却“侠义讨民贼”、“冲开血路飞”,唤起国民推翻清廷;  他以报纸为革命阵地,“大声疾呼,为民请命”,有“一支笔抵十万毛瑟枪”之誉;  他振衰起颓,以教兴国,参与创办复旦公学、中国公学、上海大学;  他致力于书法创作,尤擅草书,自成一家,被誉为“当代草圣”;  他吹响革命号角,投笔从戎,出生入死;  他铮铮风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成为国民政府的标杆,孙中山送他“旌义”二字;  他虽身去台湾,心依然留在大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望乡悲吟,唱出了“葬我干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的游子哀歌,催人泪下,令人断肠。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夜遁开封府第二章 文扬上海滩第三章 辛亥年间的义旗与其他第四章 秀才总司令第五章 北平,—个开端也是—个结束第六章 莫斯科之行第七章 发兵大西北第八章 爱与恨编织起来的岁月经纬第九章 岁月留痕(一)第十章 在“西安事变”的漩涡中第十一章 岁月留痕(二)第十二章 历史之憾第十三章 台湾,孤苦的晚年岁月第十四章 (代后记)

章节摘录

天将拂晓,正是中原地区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中最冷的时辰。北宋古都开封城内一片冷寂,巡更人的竹梆声已经远去,一两只性急的公鸡啼鸣声远远地传来。通往南城门官道上的残雪在黎明的曙光中发出青蓝色的光,倒显出天将揭晓前的阴森乖戾。南门守城的大清兵勇打着倦意十足的呵欠,刚刚打开城门,官道上就传来一声鞭子响,接着,一阵“吱吱吜吜”的笨重畜力车少油的木轮发出周期性的呻吟声,还有碾压在残雪上的吱吱叫声,都传递出一种痛苦和委屈,就像一个衰弱的老人。兵勇们看到,向洞开的城门驶来的是一辆开封城内最常见的驿用骡车,这种骡车大多破旧残缺,却动静不小,三里地外就能听到它和车老板的响动,它常常是出远门的驿客们喜爱的脚力,尤其在寒冬腊月天里。兵勇们扶了扶腰问挎刀,冰冷的刀柄透出彻入骨髓的寒意。谁会这么早出城呢?这个寸劲儿,城门刚开,骡车就到了!“站住!什么人?”带队的兵勇吆喝道。车老板“吁”地一声,吆住了骡子。骡车上蒙的厚厚的帘子掀开处,露出一双机警、明亮的大眼睛,犹如沉潭的星斗。在拂晓的雪地上沉沉放光。“做生意的,赶早去乡下进货。”骡车内传来的男子声音瓮瓮的,像是鼻塞伤风,竟听不出北地何方人氏口音。兵勇在厚厚的棉袍内囤袖的手都懒得抽出来。大年刚过,这些商贾为了银子。居然连囫囵觉都不肯睡。带队的兵勇有些不耐烦,抽手掀开骡车轿帘,骡车上除了这青年男子外。就是几件简单的行李。他移动的目光忽然杵在了车上青年伸过来的手上。那只手攥成拳状,虎门倒伏。兵勇意会,便将掀轿帘的手松开,摊开巴掌凑上前去,车上人拳心一松,一只带有热乎乎体温的硬物便沉甸甸地落入看门人掌心。兵勇眉开眼笑,将手抽回重新囤入袄袖,冲车老板吆喝道:“走吧。城外下雪路滑,当心点!”骡车“得得”地驶出开封南门,远远去了。天色大亮。几骑快马驰入开封西门。几名身穿绛红色号衣的“缇骑”入城不勒缰,反倒声声催马。奔马那破碎的马蹄声惊扰了早市的小民,那些提篮小卖或推车引浆的贩夫走卒知道这些大清朝廷鹰犬的厉害,唯恐避让不及。他们快马穿街过巷。竟然熟门熟路直扑城内一家小客栈,那客栈门前挑帘上的“兴隆”二字在晨风中瑟瑟发抖。挎着腰刀的“缇骑”们翻身下马,顾不上长途骑乘的劳累,甚至顾不上揉搓一下麻木的双腿,熟练地封堵了客栈的前门后门,丝毫也不用怀疑,就算是夏天,连一只苍蝇、蚊子也休想飞走。然而,他们恼怒地发现自己扑空了!情报是准确无误的,那个来自于陕西三原县的逆党贼子于伯循的确曾下榻在这个客栈。可是,昨天半夜他结清了银两,天不亮,就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客栈。至于他去了哪儿,朝哪个方向走的,客栈的伙计概莫能知。“缇骑”首领是个刚愎自用的家伙,长着一副隼一样的鼻子,他略微思忖片刻,大叫一声“上马”,所有的紫衣人应声翻身上马。他们一提缰绳,朝来路西门方向疾驰而去。于伯循是陕西人氏,东窗事发,他必定回走故乡,投奔亲友无疑。凶残而愚蠢的清廷鹰犬,就这样南辕北辙,犯下了一个低级的错误。这是清光绪三十年甲辰年(1904年)正月。骡车一路疾走,出开封府不久,天降大雪,鹅毛大雪铺天盖地,纷纷洒洒,其景致与关中老家竟无别样,逃离了开封“兴隆”客栈的险境,令关中书生于伯循的心情舒缓许多,一夜紧张无眠,特别是刚才闯关时的惊险一幕,想想还真有些后怕。漫天风雪之中,骡车的木轮呻吟声反倒小了。于伯循索性钻拙轿帘,坐在骡车辕上,满有兴致地欣赏起中原雪景来了。此情此景,令他诗兴大发。本想好好吟诵几首,略表心志,可昨天到今天,短短昼夜间发生的事,让他心潮难平。去年,25岁的于伯循在陕西乡试中以第18名中举。被乡党们称为“西北奇才”,并与后来的报人张季鸾和水利专家李仪祉并称为“陕西三杰”。春节过后,他本来是前来开封考试的。没想到天降灾难,大祸临头,若不是父亲从陕西老家派人前来通风报信,说不定此番已身陷囚车,正解押回陕呢。祸起萧墙,事出有因。当初宋公明题写“反诗”惹下祸端。不过,宋江那会醉着,而热血青年于伯循却清醒无比。与宋公明相同的是,他也是因“反诗”惹下杀身之祸。于伯循自幼年懂事起。面对关中平原满目疮痍的破败景象,幼小的心灵中就对腐朽的满清统治烙下了刻骨仇恨。世纪之交的庚子年(1900年),华北、山东等地的义和团运动闹得慈禧太后那老娘们儿焦头烂额,加上八国联军的步步逼近,她仓皇间和光绪皇帝狼狈地逃出了北京城,古都西安成了那老娘们儿避难的首选之地。到了西安,他们把陕西中学堂和巡抚衙门分别定为他们娘儿俩的行宫,硬是给霸占了,闹得学生们停了课。这且木算,也是瘦驴拉硬屎,下面那些狗官仍对那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满清女皇恭维有加,硬要西安学堂的学子们沐浴而冠,列队跪在城门外的官道上,  “迎接”那娘儿俩。血气方刚的于伯循目睹这一切,激愤难平,羞愧难当。当晚,他夜不能寐,提笔给刚走马上任的陕西巡抚岑云阶写了一封慷慨激昂的信,信中痛陈西太后祸国殃民的种种弊政,请岑巡抚为国请命,手刃慈禧,再推新政,富国强民。热血青年于伯循为自己的“上书”暗自激动,且有几分自鸣得意。这时,同学王炳灵来串门夜聊,于伯循隐忍不住,竟把上书拿给他看。全然不知这是个掉脑袋的买卖!

后记

1964年11月10日的早晨,一大早就阴天,空中灰蒙蒙的,能见度很差。台湾岛的11月本来正是一年中气候最好的时候,天公亦哀啊!天不亮起,于右任的血压就开始持续下降,监护的医生注意到,他的心音衰弱,心律不齐,脉搏和呼吸开始紊乱。渐渐地,老人很快堕入昏迷之中,对外界语言不再有任何反应。医院中的权威专家闻讯赶来,簇拥在病房中,帮助主治医师丁农拿主意。院方并采取了一切必要的抢救措施,该用的药物和器械都用上了,但即便是华佗再世、扁鹊再生,也无力挽救老人的生命了……垂危中的老人,却绝不肯轻易撒手人寰,他以他那自年轻时代起就养成了的百折不挠的精神,用尽最后的勇气同死神拼命抗争。没有人在乎这种无谓抗争的意义,人们尊重的,只是老人那不肯轻易认输的意志,还有那顽强的生命力。一直伴守在病榻一侧的长子于望德等人,为了寻找老人的遗嘱,打开了他自备的保险箱。他们没有找到遗嘱,尽管老人曾经抱病再三书写,却最终未能留下一份遗嘱。保险箱里,更没有什么金银钱币、珠宝首饰一类的细软,有的只是老人留下来的日记等。还有老人发妻亲手为他缝制的布鞋、布袜,再就是几份欠账的账单了。老副官宋子才看到了老人每次借他的钱都留下的账单。总计已有几万元,不由潸然泪下。见到保险箱内物品的人无不神情凄然,垂首不语。右老做官长达半个世纪之久,除了留下几千册书之外,就是这一摞账单了……十几个小时的弥留,老人始终不曾再清醒过。晚8时零8分,世纪老人于右任终于驾鹤西去,享年84岁。一周后,一个奉蒋介石之命由国民党高官张群、严家淦等五人组成的治丧委员会料理了于右任的后事。老人的棺木内,放进了他生前用过的手杖和花镜,还有一顶呢帽,这就是辛亥老人于右任由世上带走的全部东西了。由于于右任没有留下任何遗嘱,治丧委员会决定使用于右任留下来的《国殇》诗作为遗嘱。由于此前台湾各报曾登载了该诗,老人怀乡思乡的情愫在民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得知了老人想葬于高山之上的遗愿。有一位江女表示愿将她丈夫遗留在阳明山一侧的地块让出。还有观音山硬汉岭上的村民,愿将岭上三四十平方米均地块捐出,供于右任卜葬。最后,经再三比对,治丧委员会选定了淡水镇光明里海拔700多米处的高山之巅作为于右任的墓园之地。此处由山下徒步攀登而上,约走160余步,用闽南话说,就叫“百六脚”,闽南话的读音叫“八拉卡”,因此,当地人便将于公墓地称为“八拉卡”。“八拉卡”墓地历时四个月施工,于1965年完成。高耸于700余米高山之上的墓地面朝北方,隔着一道台湾海峡,面朝北方。北方,那正是大陆之所在啊。老人最后的遗愿,终于实现了。于右任仙逝后,由于他的“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诗句的流传,台湾几家民众团体为于右任塑建雕像发起募捐活动,很快便募集到所需款项,委托著名雕塑家陈一凡先生为于右任铜像进行设计和雕塑。陈一凡精心设计和完成雕塑后,分文不收。由于玉山高峰的高度在1957年由美国远东陆军制图局测得的高度为3997米,陈一凡特意将于右任的半身铜像连同基座设计为3米高,这样,与玉山连为一体的于右任便使山增高、水增色,他的灵魂亦与山河同辉。设计完成后,要把这设计图纸落实到玉山之巅的巍峨铜像,难度相当大。别的不说,那一吨多重的青铜等建筑材料怎样才能运上近4000米高的玉山?没有任何起重机械或机动运输工具,甚至没有一条完整的上山道路,只能靠人工肩扛,蚂蚁搬家。这种非常人所能胜任的工作,必须要由特殊的角色才能担负。人们的目光,落到了两个高山族土著居民的身上。两人一个叫伍胜美,一个叫全桂林,都是土生土长的高山族同胞。他们从小生长在深山中,常年累月艰辛劳作,越壁攀岩,犹如轻猿,尤其是他们吃苦耐劳的忍受和承受能力,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两位山胞听说为辛亥老人于右任在玉山之巅塑造铜像,二话不说就应承了这件苦差。每天天不亮,两位山胞从山脚出发,将铜像或水泥、黄砂用山胞特有的藤蓝兜住,背负在肩上,一步步地向山上爬去。每个铜像的局部都在80公斤左右,每袋水泥重50公斤,每袋黄沙三四十公斤不等。沉重的负担,崎岖的山路,有的地方甚至根本没有路,更令人胆颤心惊的,是途经那些古栈道。古栈道是从前的采药人和猎户用原木建在悬崖绝壁处,年久腐朽,加上两位山胞承重惊人,走在上面,山风一吹,随时都有可能像一片树叶一样被刮下山崖,他们必须集中全部精力,小心翼翼地双手扒紧山壁,以保持身体的平衡。3000多米的距离换算成直线不过三四公里,可登山时盘盘绕绕,就多走了许多路,何况那些没有的路的地方,情景更是令人难以想象。清晨出发,直到黄昏才能到达位于3000米高的排云山庄,两人只能在此过夜。第二天一早再上至山顶,卸下建筑材料,再赶下山去。下山后,两位山胞休息一天,第三天照样驮着物资出发上山。两位山胞每天的工资为80元新台币,全部建筑材料运完后,两位30岁出头的山胞仿佛骤然老了10岁,手上、腿上全是累累伤痕,被岩石磨擦、碰撞留下的纪念,直到日后结痂落疤。如果右老在世,真不知该如何感激两位吃苦耐劳的山胞。于右任铜像建成后,蒋经国原想亲登玉山之顶,以向先辈于右任顶礼膜拜,后因健康原因,视山巅为畏途,将铜像落成典礼改在嘉义市举行。于右任的铜像也用一个复制品替代,表示了那么个意思吧。典礼揭幕式上,蒋经国与付出了艰辛劳作的高山族同胞伍胜美、全桂林一一握手,表示感谢。时间为1967年8月7日。于右任老人撒手人寰。驾鹤西归。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30余年过去了。蒋介石父子相继辞世,结束了“蒋家王朝”的漫长时代。然而,30年后的宝岛台湾,却发生了许多令于右任老人生前未曾预料到的事,历史有时会走向反面,这就是一种真实。在蒋氏父子当政的朝代,曾遭到激烈抨击和镇压的“台独”势力,在李登辉上台后得以还阳,变本加厉,开始了分裂祖国,阻挠两岸和平统一的罪恶活动。“台独”分子恨透了于右任老人的那首“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尤其其中的“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的句子更令他们恼怒。迁怒于人,“台独”分子更加仇恨辛亥革命老人于右任,转而仇恨起老人巍然耸立在玉山之巅的青铜像。他们攻击说,于右任的青铜像是一种“政治图腾”,扬言要拆除铜像,但引来台湾岛内一片哗然反对之声。对于“台独”分子来说,没有比卑鄙更为高明的手段了。 1995年11月初的一天,登上玉山的登山爱好者猛然发现山顶的于右任铜像遭到破坏,铜像被人锯断,头像的后脑被砸得粉碎,并被扔下50多米的一个洼部…… 年逾花甲的山胞伍胜美和全桂林,听到于右任铜像遭到破坏的消息,如同遭到雷击,他们无论如何也难以相信。两位老人如今再也无力重登玉山之巅。亲眼目睹那遭到毁坏的铜像,只能仰望云遮雾罩的玉山顶峰,泪流满面,他们怀念那位逝去的老人,也怀念自己逝去的青春岁月。有一位笔名叫“大荒”的诗人也在怀念逝去的老人于右任,他于当年12月在台湾《中国时报》的副刊上发表了一首题为《闻玉山于右任铜像断头》的诗,诗中说:一个时代结束通衢达道的铜像一夕剥尽金身你以革命家始,以书家终隐身云深不知处只供游客攀登上台湾最高点的证明何以不免于斧锯?大约你的名字已经不合时宜当左衽成为最进步的款式右任听来当然刺耳了! “大荒”者,真名不详。可以揣测,“大荒”乃富有民族正义感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

编辑推荐

  于右任,原名伯循,从以字行,号骚心,又号髯翁,晚年太平老人。他早年追随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投身于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于先生不仅是一位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清末以来杰出的书法家。他是南社早期的诗人。他的诗、词、曲均有很高的造诣,曾写下不少寄托国家民族兴衰之情的诗篇。尤其为世人所推崇的、成就最高的还是他的书法艺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蓑烟雨任平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没能写于右任的婚恋史
  •   葬我于高山之上 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唯有痛苦。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