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看破没说破的潜智慧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中国画报  作者:吴金卫  页数:307  
Tag标签:无  

前言

  庄子是中国人的宠儿,在中国喜欢庄子的人超过喜欢孔子的人,追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庄子的思想和智慧更符合中国人淡然、自然的本性,更贴合中国人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庄子的学说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中国人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尽管庄子的思想被后世归人了老子的体系,但是千百年来,仍然无法掩盖他闪烁着其独特、博大的光芒。  当前世界性的“庄子热”,其势汹涌澎湃。韩国最近几年高考论文题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古典名著是中国的《庄子》,其次是《论语》,这不是出于偶然,而是庄子文化魅力的真实再现。  庄子的思想追求一种绝对自由,是不依赖外界任何事物的绝对自由。庄子力求做到超脱形体,淡泊金钱,进而达到“利”的超脱,“名”的超脱,乃至“死”的超脱。“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约束,所以他才强调逍遥。  庄子把生死看作犹如春夏秋冬的转换,纯属自然,不知悦生,不知恶死,甚至认为死是摆脱了世俗烦恼而“反其真”。庄子主张“无我”、“无物”,也就是忘掉一切外物,连自己的形骸也忘掉。忘掉自我,与外物融为一体,当然也不会受外物所拘滞。庄子认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才算逍遥游。  庄子主张养生,做到无过无不及,注重于善与恶之间,使自己的精力和身体不受损害。为人处世,不把名利放在眼里,无所作为且做到不留痕迹,让人挑剔不出毛病来。与世无争,不用技巧,不用权谋。

内容概要

  心存一份的信念,坦然面对自己的遭遇,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少一些纷纷扰扰,多一些简单快乐,这就是《庄子》的处世之智慧。  庄子的人生哲学是从困境中解脱、安顿身心的智慧。庄子用游刃有余的态度对待世事,所以他不曾因强求而伤心伤性;他看破生死的真谛,所以他不忧生惧死;他看破名利的真相,所以不会让自己接受功名的羁绊。庄子的顺遂通达的生活态度,是当一个人面对自己不能掌握的环境時,表现出来的大智慧。  这些潜智慧,实为石中璞玉,草中灵芝,是我们立身处世之最大资本。许多有志之士,由此非常重视学习这些经典,希望从中淘得一些谋政、谋事、谋身的智慧。为此,我们将历史上最著名的处世学经典,探颐索隐、辨微勾玄;其所言隐抑者显扬之,其所不言者阐发之;以为谋政者为治之资,谋事者通变之鉴,谋身者推失救偏之药。

书籍目录

丛书总序前言第一章 优游自适1.不是自己一无所用,而是让别人一无所用2.无知和无所不知3.看得远还要看得清4.小聪明不如大智慧5.人生要的是快乐,而不是名利6.好好把握现在7.随大流,识时务8.做个单纯的人9.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10.量力而行,知可为而为11.退一步,路会更宽12.活在当下,去做现在就能做的事13.不要去追求命运无可奈何的事14.不要把自己看得过重15.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16.宽容就是潇洒,就是逍遥17.一切困难最终都要自己解决第二章 安命无为1.“无我”是人生的最高境界2.“无用之用”是保全自己3.发现“无用”的妙用与大用4.简单是大智慧5.保持最佳距离6.学会接受不能改变的东西7.顺应自然,适者生存8.安时处顺,喜怒不惊9.可望不可求的知己10.不攀不比做自己11.接受既成事实12.如何面对人生的无奈13.你懂得装傻,你就并非傻瓜14.万事挂怀,只会半途而废15.大事“有为”,小事“无为”16.做事要量力而行,不可强求17.看到的未必都是真相18泊以为是的人最愚蠢19.事事顺应于不得已,才能处置得当20.遇到困难时转个弯儿,办事会更顺利21.远祸之道,谏而不争22.等待最佳时机第三章 养生之道1.做好事可以,但不要为名所累2.看透生死,才能活得更好3.心胸豁达就可以无忧4.做不到的养生之道5.一切任其自然6.让自己内心生气勃勃7.大喜不喜,大怒不怒,可以养心8.知足者常乐9.快乐与否,关键是你选择的心态10.要做到事事顺心,就要懂得舍弃11.得而不喜,失而不忧12.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13.明白应变,屈伸自如第四章 紧守心斋1.解脱的智慧2.多言不如多知3.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4.忘记是人生的大智慧5.让内心去超越6.不要让心神为外物所伤7.不要为外物所迷惑8.战胜心中的鬼9.追求内心的自由10.做自己情绪的主人11.游心于淡,合气于漠12.表面随顺,而内心高蹈13.不计是非功过,不受外物惊扰14.不以物易性15.保持“真我”的本色才会快乐16.控制自我,守住自我17.不要有自大之心,也不要有自卑之心第五章 处世之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优游自适  1.不是自己一无所用,而是让别人一无所用  原文  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  ——《庄子·人间世》  译文  这果真是什么用处也没有的树木,以至于长到这么高大。  潜智慧解读  人们读庄子这段话都以为庄子告诉我们要做“无用之才”,因为“无用之才”会自由自在地生活成长,没有别人的非议和加害。  但究其实,无用之才之所以长久,并非是它对自己一无所用,是因为别人无法利用它,不关注它,所以它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  关于这句话,《庄子·人间世》中有一个小故事:  楚庄王的异母弟弟,名叫子綦,因住城南,所以,大家都叫他南郭子綦。南郭子綦一天到河南商丘游玩,在那儿看到一棵很特别的树,那棵树十分高大。  子綦说:“这是什么树呀,肯定有特殊的用途啊。”  南郭子綦抬头再细看大树,又觉得有些奇怪。那树的细枝,原来都是弯弯曲曲的,绝对不能作栋梁。那树的主干,木质松泡,也不能做家具。舔一下它的树Ⅱ十,口腔就会感染溃烂;闻闻它的气味,就叫人像发酒疯似的稀里糊涂,好几天不能醒过来。  南郭子綦说:“这是不成材的树木,才长得这么高大。唉,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就像这不成材的树木呢!”  “不材之木”,是真的无才吗?其实,这恰恰是一种最聪明的处世智慧。“不材之木”,表面无才,其实是不外露,以免遭受不测。  试想:如果“不材之木”真是“一无所用”,既不会深植土壤汲取养分,也不会伸枝展叶接受阳光的照耀,那么不但不会有高大的身躯,恐怕连生存都成问题了。  人也是一样,如果一点才能都没有,那么怎么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生存,最主要的是要学会隐藏才能,让人感觉不到障碍和威胁,好像“一无所用”罢了。  中国旧时的店铺里,在店面是不陈列贵重货物的,店主总是把它们收藏起来。只有遇到有钱又识货的人,才告诉他们好东西在里面。倘若随便将上等商品摆放在明面上,岂有贼不惦记之理。不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古语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吃大亏而不自知。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即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充满。  ……

编辑推荐

  谋政者治世之资  谋事者通变之鉴  谋身者除患救偏之药  两千多年后,我们的人生依然需要庄子透视古今的超凡智慧。  心存一份信念,坦然面对自己的遭遇,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少一些纷纷扰扰,多一些简单快乐,这就是《庄子》的处世智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庄子》看破没说破的潜智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