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唱老三届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华侨  作者:卡罗尔·哈特  页数:290  
Tag标签:无  

前言

  肖复兴  《绝唱老三届》一书是十年前为纪念知青上山下乡三十周年而写的。记得当时的封面设计者同为老三届知青吕敬人先生,特意将毛泽东同志那段著名的语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设计在封面的中央位置上,然后另外做一封套,中间做出火烧焦一个窟窿的效果,正好闪露出这段语录,让历史的沧桑感带着萋萋荒草的焦煳气息,弥漫在面前。  又一个十年倏忽而过,今年,知青上山下乡四十周年。感谢中国华侨出版社年轻的朋友还记得知青和这样的日子,也还记得我的这本小书,让它拂拭去日子覆盖在上面的尘土,而得以重新出版;让知青——在共和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代人,不止于成为历史的标本,或仅仅为发黄的老照片,而能够富于鲜活的生命,呈现在历史,也呈现在今天的面前。它让我想起了人生惟有一次的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想起了历史长河中那个独一无二却已经渐行渐远的时代。  在我的上一本书《黑白记忆——我的青春回忆录》中,我曾经写过如下的两段话:  每一代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青春,当青春远逝的时候,能够重新走回青春,触动青春,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真正重新走回和触动自己曾经拥有过的真实的青春,需要毫不遮掩的回忆和审视,而这是需要勇气的。我们的回忆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容易成为一把筛子,筛掉一些现在不愿意再看到的,或筛掉一些被时光遗忘掉的,而这一切可能恰恰是最需要我们垂下头来审视的地方。记忆在证明着你自己的历史身份的同时,无形中泄露你的立场、情感和内心的一些秘密。  记忆存在逝去的岁月那里,如果不是经过我们有意识地去唤回它们,恢复它们,它们就会永远那样沉睡在那里,被我们自己更被时间所遗忘。在一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年代里,回避记忆,抹掉记忆,热衷于失去记忆,已经是司空见惯。人们更容易将目光投向充满诱惑的眼皮底下和前方,唤回或恢复记忆,不那么容易,那是一种能力。习惯忘却,没有记忆能力的民族,便容易得过且过,暖风熏得游人醉,沉醉在现实的灯红酒绿中狂欢。  新的一代,正在扑面而来,一代知青,已经走到了尾声,到了审视自己,考虑他人的时候了。  可以说,上述的两段话,也是我重新修订这本新版《绝唱老三届》的启航与停泊的帆和锚。  和这本书上一次出版相比,十年光景过去了,这十年的年轮刻印在这一代人的心灵和精神之上,对于这一代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粗略回忆一下,这一代人告别校园,步入社会,经历了整整四个十年。第一个十年属于青春,是天真幼稚的青春,却也是激情昂扬的青春,有足够的资本肆意挥霍;第二个十年属于迷茫,蒲公英一般迷途而不知其返的漂泊无根,携妻带子蜗牛一样驮着家,从曾经是广阔天地的农村先后重新回到陌生的城市,却已经是流年暗换往来人,老眼厌看南北路;第三个十年大概是最为苦涩的十年,在商业时代的巨大转折和动荡中,这一代人大多是在这十年中养大了他们的下一代,又送走了他们的上一代,一根扁担肩挑着承上启下的两头,在历史和人生关键时刻完成了他们的宿命般的命运。  但是,我要说,前三个十年中的任何一个十年,都无法和第四个十年相比,因为这个十年,这一代人开始相继到了退休之年,步入老年。落日心犹壮也好,只是近黄昏也罢,一代知青,真的已经走到了尾声。  如果说十年前出版的这本书,主要写的第二和第三个十年,那么,新版增加的内容是第四个十年中他们的人生。除了对每篇文章重新订正外,我尽自己的可能,找到书中所写的人物,了解他们的近况,在绝大多数篇章后面增写了一则“附记”。他们这十年的生活轨迹,让日子流淌起来,这本书便也有了流动的新的生命律动,让前后这四个十年连贯起来,流淌成了一条河。  在这个十年中,这一代人经历了共和国在向现代化进程中深化改革而充满矛盾、动荡、艰苦的成长日子,在这样的成长中,无情的现实摧毁了这一代人曾经拥有的、知道的、相信的许多东西,这些东西中有不少是他们曾经赖以生活并值得骄傲的。正如美国学者马歇尔伯曼为他论述现代化体验一书起名就叫做《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书名这句话出自我们这一代人曾经最坚信并崇拜的马克思。伯曼在他的这本著作中引用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的话:“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冷静地直面他们生活的真实状况和他们相互关系。”伯曼进一步解释道:“马克思在时间的层面上运动,努力使人们注意到一种正在继续的历史戏剧和精神创伤。他是说,神圣的氛围突然消失了,除非我们正视不在场的东西,否则就无法理解当前的自我。这句话中最后一个子句——‘人们终于不得不直面……’不仅描述了人们要面对一种令人困惑的现实,而且突出了这种面对。”伯曼这段话,可以说说给这一代人也恰到好处,马克思所描述的这种令人困惑的现实,正是这一代人必须直面相对的。这一代人经历了并消化了一切,什么也没有糟践,痛苦地直面相对之后,这一代人老了,到了退休之时。  我希望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走进记忆的深处,也走进现实的前沿,不回避历史、现在和他们的内心,为这一代人立传,因为写他们其实就是写我自己。同样是一场逝去的过去,从中打捞上来的,历史学家和一般人是多么的不同,前者打捞上来的是理性,如同鱼刺、兽骨和树根,硬巴巴的;后者则打捞上来是如同水草一样的柔软的东西。在那场现在评说存在着是是非非的上山下乡运动中,悲剧也好,闹剧也好,牺牲了我们一代人的青春也罢,青春无悔也罢,还是那些最柔软的部分,最打动我;那些最柔软的部分,也是最坚定的部分。我希望在这本新版的书中,读者能够更多地看到这样的部分,如同打动我自己一样,也能够打动你们。这一点,是我格外注重的,虽然不可能完全做到、做好,却在努力去做。  我知道,代际的更迭,时间的流逝,都异常迅速,鱼鸟各飞沉,青山无古今,知青,早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的名词,需要有心人善良地去抚摸,才能够感受到它的温度。但是,谁还有这样的耐心与诚意呢?愤青,成为了知青的别名,成为对比如今新一代实用主义青年而存在的傻子的代名词,一个带有讽刺贬斥意味的昵称,已经沦为和傻B一起相提并论了。就像“插队”一词,早已经被如今流行的“插足”所戏谑置换一样。知青,只是成为了一个老得快要掉了牙的故事,成为了一段残缺不全过了时跑了调的歌曲,在电视里肥皂剧里作为煽情的情节段落,在知青的聚会中作为怀旧的下酒小菜,早晚有一天会沦为“大话”或“戏说”。  但是,我要说,不是这样的,并不仅仅因为我是这代人中的一员我这样说,而是事实不是这样的。作为历史中绝无仅有的特殊一代,他们的经历,他们的痛苦,他们的反思,是下一代的营养,更是下一代不可逃脱的影子,迷离闪烁在你们前行的道路上和性格的基因里。  我希望不仅仅是知青老三届而有更多的年轻人,特别是老三届的后代,能够读到这本书,哪怕只是偶尔翻翻,不要求你们为上一代感动,而是能够稍稍叹口气,然后感慨道:是的,不是这样的,他们和他们经历的那段历史,值得研究,值得尊重。

内容概要

《绝唱老三届》一书是十年前为纪念知青上山下乡三十周年而写的。记得当时的封面设计者同为老三届知青吕敬人先生,特意将毛泽东同志那段著名的语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设计在封面的中央位置上,然后另外做一封套,中间做出火烧焦一个窟窿的效果,正好闪露出这段语录,让历史的沧桑感带着萋萋荒草的焦糊气息,弥漫在面前。    又一个十年倏忽而过,明年,知青上山下乡四十周年。我一直顽固地这样认为:知青——在共和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代人,不止于成为历史的标本,或仅仅为发黄的老照片,而能够富于鲜活的生命,呈现在历史,也呈现在今天的面前。它让我想起了人生惟有一次的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想起了历史长河中那个独一无二却已经渐行渐远的时代。

作者简介

肖复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大中小学的教师10年。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现担纲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部。近著有《肖复兴散文画作选》两卷、《我的人生笔记》、《蓝调城南》、《八大胡同捌章》、《春天去看肖邦》等。曾经获得过全国以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忆秦娥》获第三届老舍文学奖。

书籍目录

上部  蔡立坚笔记  关于高崇辉  一只胳膊  遗忘的荒火  十九岁远行  遥远的手风琴  折断的翅膀  父亲的生日  夏利的希望  女儿的代价  同桌的你  脆弱的过去  大学之梦  书包的故事  回扎鲁特旗  迟到的悔恨  同学“马二”  爱情故事  一篮苹果  嘎达梅林  养狗记  土著诗人  玉门关下  灾难之子  一个残疾孩子和我们下部  一个男人和四个孩子  为了一间房子  命运的瞬间  人和潮流  别人的城市  一个普通的梦  萌动自杀之后  丈夫毕业归来  假离婚  破梦难圆  人生如戏  特殊的婚姻老三届断想——代后记

章节摘录

  一只胳膊  阿宁也曾经是一位知青的典型。只不过,她和蔡立坚、高崇辉那样的典型不一样,她不是那种刻意干出来的,不是那种有思想、有精神、有作为的一心所为。她是在意外之中被当成了典型。如果说前者的典型有其必然性,她的这种典型确实完全出于偶然性。前者的典型,是栽种下的大树,她只是被一阵风吹落下的一株小草或蒲公英,被特意移栽在花盆里,精心地让她花开香溢。  阿宁是1967届初中毕业的北京知青,1968年来到雁北插队。她出身于一个干部家庭,来插队并不是情愿的,只是因为“文化大革命”家里受到冲击,自己无可奈何才来插队的。她不是那种激进型的人,她只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插队断送了她读书上大学的梦想,她只好来插队,但看到并不是她一个人的梦想遭到了毁灭,便也没有怎么多想,虽然有些无奈,却很快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个现实,她想得很简单,别人怎么过自己便也怎么过吧。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想别的事有时会很多、很丰富,甚至会灿烂如一天云锦,但她很少对别人说出口。她只是把一切埋在心里,是苦也好,是福也好,都自己在心里悄悄消化。她从没有想到自己要当先进,要当典型,她也从来没有想到在插队的乡村里自己要比别人多得到一些什么。自从“文化大革命”以来,几乎别人得到的好处,她都没得到过;而别人遭受的难处和苦处,她却无一幸免全尝到了。她干吗要想那些跟她从来没有关系的好事?  但是,在秋收一次打麦子的时候,她戴着的一只手套被打麦机卷了进去,随之整个一只胳臂都被卷了进去,而从打麦机喷筒里喷出的只是粘着血迹的红麦粒。  她失去了一只胳臂,成了典型。  像她这样的典型,在我们知青中有很多。在我所插队的北大荒,我们农场就曾经有过和她一样的典型,也是一位北京女知青,也是在麦收时节,打夜班收麦子,她一连几夜没睡觉,太困了,就倒在麦地里睡着了,大概怕着凉,她在身上盖了一层麦秸。一片金灿灿的麦秸在月光下闪光,收割机开了过来准备拐弯去收割下一片麦田的时候,以为真的是一片麦秸,便开了过去,从她的腰间压了过去。腰伤致残,她成了典型。  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而成为典型的,如金训华。  以自己的行动作为代价而成为典型的,如蔡立坚、高崇辉。  以自己的身体作为代价而成为典型的,就是像阿宁和我们农场的这位高高个子漂亮却永远腰伤致残的姑娘。  其实,一代知青的典型,都是以整个青春作为代价,而成为当时时代的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成为日后夹在历史册页的一枚被虫蛀噬的残缺不全的书签。  阿宁成为典型之后,和以前最大的区别是干活少了,总是到处开会。她并不爱开会,也不善言辞。但是,典型和开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开会就如同刮风一样,将典型刮得身不由己,不知所从。阿宁是那样一个柔顺听话的人,她当然更要拖着一只空荡荡的袖口,被各种各样的会刮得到处舌乱飞。  阿宁成为典型之后,和以前更大的区别是,村里、县里凡是有好事总是第一个想到了她。这在以前是绝对不可能的,层层在上的各级领导和争强好胜的人们常常忽略她的存在,她在村里确实像是一只柔弱的小猫一样,太不起眼了。但是,后来不同了,人们对她格外好了起来,并不仅仅因为她是个典型,更是因为她失去了一只胳臂,人们同情她,一个好好的姑娘,一只胳臂没有了,凡事当然都要想到她,照顾她。  村里第一个招工当县城里的售货员,她被推荐招工走了。  第一个招收工农兵大学生,她被推荐上了大学的中文系。  有时,她会涌出这样的想法:生活对她也算是公平的吧,让她失去了一只胳臂,却让她也得到了一些在当时一般知青难以得到的东西。她不该抱怨什么了。但有时她又想,如果能用以后得到的这些东西来换自己的那一只胳臂,她宁愿要那只胳臂呀。  可是,这一只胳臂永远离开了她。  大学三年级,一位当兵的同班同学,知道她是个典型,对她很敬佩,一直很照顾,很关心。每次回家探亲,都是这位当兵的帮助她拿行李,照顾她上火车,一直把她送到北京的家里。三年的大学生活,她对这位当兵的充满感激之情,也隐隐产生了爱慕之情。班上的许多同学都看出来了,就怂恿当兵的,当兵的其实也感觉出她的这份感情,而且当兵的自己也常常涌出这种和她一样的爱的涟漪。但是,考虑到真的要是结婚以后的实际生活,他下不了这个决心,他的眼睛里总是晃动着她的那只空荡荡的袖口。他对好心怂恿的同学说:“当朋友可以,我可以还是像以前一样地照顾她。但要是当妻子……”  阿宁的第一次恋爱,像是一只蛋壳里的小鸟,还没有啄破蛋壳就天折了。  三年大学毕业,阿宁又回到雁北,在一个单位里当团委干部。当地的一位大队支书,人很厚道,又知道阿宁的经历,对她很同情,也很照顾,好心的人们又开始暗暗地使劲,希望支书能和阿宁成功。支书同意了,但和家人一商量,家里坚决反对,说什么也不能接受一只胳臂的媳妇。她的爱情演变成为了婚事,一样天折在萌芽中。  阿宁回北京很晚,是她的父母年龄老了,退休了,家里没人照顾,她才回到北京。办回北京没怎么太难,但回到北京后却比想象的难多了。  她的年龄已经渐渐地大了,当年离开的时候还是个小女古娘,如今回来却成了个老姑娘了,又是缺一只胳臂,谁都替她的婚事操心。北京城里,茫茫人海中,谁会正眼瞧—下她呢?知青上山下乡的热潮已经过去,典型更成为明日黄花,对她已经无济于事。没有一个再愿意买典型的账了。连找像大学里那位当兵的、村里那个支书愿意照顾她的好心人,都难,同情都变成了像恐龙一样稀少难见了。世故的城市,喜’新厌旧的城市,眼睛只盯着更新的一代,将过去的一页书那样快那样轻易地就翻了过去,然后毫不留情地扔在了一旁,任它落满灰尘。  以阿宁以前自身的条件,她找个理想中的爱人,本来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现在,却成了老大难。都是因为一只胳臂的缘故。  这只胳臂是历史拿去了,是上山下乡夺去了。如果倒退20年,像现在一样年龄的年轻人开始生活,该上学时上学、该工作时工作、该恋爱时恋爱,她怎么能少了一只胳臂?  可是,一般人们很少去追问历史,而只注重眼前。越来越势利的人们,越来越注重眼前。背负着历史沉重的包袱的人,只能自己将这沉重的包袱从历史的昨天背负到今天,不要企图今天的人们帮你卸下昨天的包袱,也不要企图把这个昨天的包袱能变成今天的百宝箱。  最后,阿宁只好退而求其次,找到一个工人。人很矮,而且下肢短。她还能挑什么呢?与其说是为了结婚,不如说是为了过日子。她已经从爱情、婚事,到过日子,完成了人生三部曲。到现在,她才多少明白一点,其实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典型、开会,不是热恋、憧憬,不是读书、上学……而是过日子。人生最艰难的,其实恰恰也是过日子。  阿宁说:“唉,其实,结婚的时候,我们两人都已经离过一次婚了。”这话充满感慨和沧桑。  结婚之后,阿宁并没有多少欢乐,她依然只是—人看书聊以解愁。丈夫看不惯她一天到晚总是看书,那无意于对自己的漠视和冷淡。于是,便和她吵架。都说吵架是夫妻之间生活的盐,但总是吵架,盐吃得太多,也会让人无法忍受。他们吵架的结果是离婚。这时,阿宁已经怀孕,但是,还是打掉胎儿,他们争吵着办了离婚手续。  过了不久,这个工人又找到她,向她道歉,说他很后悔,说他愿意她看书……说到最后,阿宁的心软了,又复婚了。她为他生了一个小姑娘,她用一只胳臂忙里忙外,把家收拾得利利索索,一尘不染;把孩子照料得利利索索,惹人爱怜。但是,她依然很寂寞,她常想这是她想象的婚姻吗?这就是她想象的生活吗?怎么比当年在雁北插队还要枯燥无味?她跑到外面学习外语,上了一期之后接着再上下一期的外语学习班。其实,上不上这个外语学习班,并不是主要的,她也并不是真的学什么外语,她只是想来打发掉这些寂寞而显得漫长的时间。  她在心里有时想:假如丈夫再提出和自己离婚,我就同意。  可是,丈夫再不提离婚的事。丈夫只是偶尔对她发发牢骚:“我知道,你要不是断了一只胳臂,你不会找我。”  她什么话也不说。她连吵架的力气和兴趣都没有了。  她曾经这样对我说:“要不是生活困难,要不是精神困难。我没有办法选择!”  这话说得如同哈姆雷特发出是生还是死一样沉重无比。这种痛苦在于内心的无着、不甘和挣扎。我明白这确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困难,都是因为一只失去的胳臂所造成的。是那只胳臂使得她的生活有着比常人多一层的困难,是那只胳臂使得她的精神永远无法翻身运行在正常的轨道上。对于一个有文化对精神追求格外向往的人来说,这种痛苦要追随她的一生。  所幸的是,阿宁还有一个女儿。女儿越来越大,越来越可爱。女儿会成为她内心这份痛苦的一种弥合剂和止疼膏。  看到阿宁,我常想起我们农场那位躺在麦秸里被收割机压伤腰的女知青。她比阿宁长得身材要好,模样要漂亮,但她比阿宁的命运还要悲惨。她的腰残疾比失去一只胳臂还要严重。她不能像阿宁一样,还能够拥有自己的一个可爱的女儿。回北京后,我只见过她一次,是个夏天的黄昏,她一个人扶着墙艰难地向胡同口的公共厕所走去。我很难忘记那个黄昏夕阳中拖长的她那蹒跚的身影,我不敢招呼她,我怕引起她伤怀的往事。  我有时会想起那位亭亭玉立的女知青。但那亭亭玉立却只是立在青春的岁月里,只是立在历史的暗影里,只是立在无尽悔恨的回忆里。  附记  阿宁,我再也没有见过她,也没有试图找过她。在老同学的聚会中,她从来没有露过面。倒是那位被收割机压伤了腰的高个子女知青,我曾经专门找过她一次,很想知道她现在的情景,忍不住想去看看她。  可是,我以前很熟悉的南城的那条胡同,已经不复存在。那里已经盖起了一片高楼,成为子每平方米1.6万多元的高档社区了。望着那片高楼,明晃晃的落地窗晃着我的眼睛,我想这么多的楼,如果有一扇窗户属于她也好,也是对她年轻时所付出的腰的补偿。可是,我又想,这里的拆迁户的拆迁补偿,按照规定,撑死了,每平方米给8000多元,回迁进这片楼房里,近乎天方夜谭。她会迁到哪里住呢?五环外?还是六环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绝唱老三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知识青年是时代的特征,那个年代我没有经历,但我很想了解。看过后感觉和真实地反应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历史。历史是普通人创造的,所以更加吸引人。在那个时代过活的人坚强,乐观,奉献,爱心。他们的思想道德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现在的人恐怕很难理解,也达不到那种高度。
  •   自己经历的不能忘记的历史
  •   内容充实,感人
  •   嗯,这本书挺不错的
  •   真实、感人,文笔很好。
  •   非常感动,一口气读完
  •   对“老三届”,我一直没有弄清楚过,只是听下当年过乡的老同事常提起过,身边也偶而有人说起过、从杂志上看到过这一代人的“豪迈”、执着!但对他们的经历唏嘘不已:一方面是极度的敬佩!另一方面也是深深的惋惜!!最大的感觉是他们真的没有赶上好时光!很多人就此沉没了,时光能倒流,或许很多当年风华正茂的他们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而不会因为领袖的一句话“广阔农村,大有作为”热血沸腾、响应号召,最后却只收获了“锻炼”(当然,也有个别人没有白“下乡”)!!看过这本书后,才真的有了一些了解:历史对这一代人(所有下乡的知识青年们)是不公平的!!这一代人后来的创业,是值得我们去尊重的!!我老家当时也有过一帮上海知青们,只是我当时太小,没有太多的印象,后来听父亲及父亲的一些同事说起过,他们返回上海后的生活都比较一般,个别人都没回去,只能回到上海附近的城市了!!
  •   我是老三届的。虽没插队但也去了边疆。这段历史终生难忘
  •   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当年知青的情况。
  •   看了此书觉得很感人,内容很详细,了解了那几年的历史。
  •   很好,我很喜欢,描述了这一代人的不同经历!
  •   印刷装订质量一般
  •   帮我妈买的反正老太太看的热泪盈眶……
  •   老爸是老三届的,说一般!
  •   很像是盗版书
  •   给别人买的我自己没看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