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中医几度秋凉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艾宁  页数:242  
Tag标签:无  

前言

她母亲是一位“拎着三根手指头走天下”、活人无数的民间中医;她女儿正在中医院校就读,同时拜了师傅,是一个有点“另类”的现代中医生;她自认为自己太理性而没有学成中医,学了中文,做过教师,当过律师,做过妇联工作,搞过企业,现在是一名检察官,可以说是这个中医家庭的“叛逆者”。如今她常常为没能将母亲的宝贵经验继承下来,传给女儿、留给社会而愧疚、自责。于是,从2007年4月起她将自己几十年来在这个中医家庭中对中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随笔的形式在网上连载,期望能给他人以启示和参考。正所谓“旁观者清”,她的特殊背景,使她能以一个“局外人”的平和心态来真实、客观地进行追忆、描述、议论,少了“当局者”的感情用事、高谈阔论,也没有对立者的误解成见、打骂攻击,完全都是真情实感。加上她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良好的文字功底,整个文本夹叙夹议,细腻生动,清新自然,读来犹如听一位智者在娓娓讲述那身边的事情,非常轻松惬意,引人人胜。中医的魅力,中医的神奇,中医的传承,中医的尴尬,中医的困境……人生态度,生老病死,健康幸福,等等命题都随着她平实、真切的记述一一自然呈现,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引发思索。

内容概要

本书从回忆母亲中医治病开始,一路写来,有中医的神奇、有中医的道理、有中医与西医的区别、有人生的智慧、有豁达的胸襟、有现代人常常忽略的东西、有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本书思怨深刻,文字清新,是当今对中医思考难得的佳作。

作者简介

艾宁,原名梁爱宁,女,汉族,1958年11月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母亲是中医,父亲任教于齐齐哈尔大学。7岁上小学;12岁随父下乡插队;17岁进工厂学徒,做铣工;21岁考入哈师大中文系;25岁毕业任中学教师,后任成人教育教师,先后在教师进修学校和电大教课;32岁调到妇联,从事维护妇女权益工作;35岁调到企业任经营厂长(26岁起做兼职律师10年);37岁考入检察院任检察官;46岁时女儿考入中医药大学;47岁上网在论坛写杂文;49岁写记叙母亲行医和女儿学医经历的网络纪实文章《问中医几度秋凉》。

书籍目录

母亲是个中医母亲就讲“拎着三根手指走天下”母亲教人把早产儿放在贴近肚皮的位置,再用棉裤兜住,跟袋鼠似的可母亲说:中医无“绝活”。她宁可把本事带进棺材,也不传给我从母亲的行医方式上,我不仅看到了她师傅的影子,还隐约看到了那条千百年来中医人走过的道路母亲给一个女人诊过脉后并不开药,只聊天母亲对自己没有十二分把握的病轻易不给治,不把病耽误在自己手里我母亲可真够听话的,就这么让师傅安安静静地饿死了姑娘誓死要嫁他,把个爹妈气得要死,大家暴打了这男人一顿身体健壮的运动员也会突发心脏病猝死,而有心脏病的老太太却可能长寿母亲一脸茫然,她反复自言自语:“这糟粕不是糟粕?”母亲给人治病常往里搭钱搭药母亲治病用药如金这次治病,母亲把压箱底的药都拿了出来,还用了一些“霸气”药,所以效果显著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健脾胃的方子就能起死回生,救人一命医生说就和天上掉下块陨石砸到你头上一样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给中国女孩身体带来十分不良的影响女儿在考大学填报志愿时只填报了中医院校女儿的师傅诊脉很有意思。他给人摸脉,把在一旁看的我给逗乐了中医就是在过穷日子历史中发展起来的医学人们发现自己拥有的仅仅是幸福的理由,而不是幸福本身她拿起美国人写的书,说要科学育儿即便是在B超上清楚看到肿瘤了,也先不做切割之想师傅说女儿入门快是源于女儿心灵的纯净,没有受到现代科学的污染我认为古人创造中医理论不是什么神奇的事而是生活自然他掌握的样本越多,就越能把握住物候,越能知道这一时的“病”保护我们的外在身体并使我们的身体与之节律一致才是人类的明智做法不能因为西方科学文明开创了现代文明就砍断中国文化这个“不周山”我到医生办公室说:“你们怎么让病人看门,还让他穿白大褂?”母亲不大惊小怪地对待精神病人的态度影响到我她最有得抑郁症的条件,事实上,她的病友中就不乏跳楼者母亲诊所中的温情脉脉与医院的冷酷总是不自觉地在我心中做着对比这是捍卫头脑领地,不做精神殖民地的斗争面对这棵死去的植物,我久久伫立,心中百感交集我们是不是应该选一个中国式的奥运口号,提出属于我们东方人的观念呢在危急时刻,有时有技术比没技术糟糕中医消亡之日就是人类完成机器人转变之时乳房如今不是给婴儿准备的,而是给婴儿的爸爸留着的用脑去接受西医,用心去接受中医中医看病,有点治病治不了命的漠然态度传染病来时,母亲给我吃一匙紫河车,我就躲过传染病了父亲批评母亲的一大缺点就是做事不长脑袋而凭感觉母亲在世时,每个季节重点吃些什么,都是有说法的我觉得我的病很具观赏价值,我还是留着不给医生看的好我问:“这么说,这甘草有点像我?在不同的群体中所起作用不同?”正因为中医有理论,所以他才能在用药时是医,不用药时也是医当把发烧视为火时,不同的药对付火的方式不一样有时把自己交给命运并不是消极行为让女儿这么一说,我又坦然接受我的“爪子”变回了“玉手”所以,这一纸检讨书就是泻肝火的药方他从耳针疗法和草药治病入手,鼓励两名女青年担当赤脚医生女儿的话给我指明了一个前途——做一个宠物当中国人就是活在相声里,太有意思了看来,无法解释,说不清楚是西医也存在的问题我就奇了怪了,这高血压比传染病扩散得都快?西方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家就是我的父亲、母亲母亲的一生,既无社会经验,又不懂社会规则……但她却生活得从容不迫、舒展大方能研究明白中医如何害人都能是个好中医历史经常做出弃珠宝而留窝头的选择,这是不需要讲什么道理的我对年轻人说,如果真的想向西方学习,首先应该从吃饭学起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医学理论,他便死而无憾。可中医却让他生而有惑一直这样猜解下去,源源不断,永生不灭,这个字再不是简单的一个字谋划医改的人如果能参考办鸡场模式,那么中医的存在价值自然就会体现出来监狱的奖励机制让他找到了与贪污受贿一样直接的快乐如果这瘾是先天的,是人自身的一部分,禁烟、戒酒又怎么会成功?中医关于命、气血、精神等理论或许可以解答我对霍金这样人的生存疑问对舅舅来说,干中医是参加工作,工作才是他的衣食之源我觉得这个把西医比作飞机,把中医比作火车的比喻很有智慧这下可糟了,全城的孩子就传染你们三个,这可如何是好?这一点点不确定正是百分之一的希望,是四两拨千斤的支点他说,你不知道,我在住院期间看到很多被配偶抛弃的病人一位网友来信说人参不是不可以大量服用的,他就敢把人参当萝卜吃她说:“摊上你这么个明白事理的妈妈真是件可悲的事……”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正是“道”与“理”的关系

章节摘录

我跟医疗队下乡时。一天,我背上药箱跟一个农民去他家给他妻子打针。一看,他妻子生孩子才七天,小娃娃光着身子,蹬着小腿,挺健康的。产妇躺在婴儿身边,微笑地看着我。我给她打针,随口问她得什么病了?她告诉我她得了胃癌。我大吃一惊,看着她的一脸平静,我怎么也不肯相信。于是就摸她胃部,我不仅在她胃部摸到了肿块,连腹部也满是一个挨一个的肿块。我呆呆地看着她,她不知癌症是什么病,还照样生孩子。小时候没因母亲而感到骄傲,因为父亲站在科学角度经常批判母亲。如今批判中医的观点在我听来老掉牙就是因为早被我父亲用过了。我曾经为母亲感到过羞愧。在那个时代几乎不被人所见的如“同性恋”、“虐恋”一类事所造成的“伤害”,当事人不敢上医院,就会向我母亲求助。看着帮助他们的母亲,我认为母亲真是是非不清、爱憎不明、黑白不辨,糊涂到家了。母亲的中医角色让她在中国得以履行牧师的职责。我曾见过她给怀孕五六个月的未婚姑娘用绷带缠肚子,为的是不显怀。在那个年代,名声等同于生命,姑娘名声毁了,人也就完了。母亲尽其所能地帮助她们。母亲看上去还没有道德感。有一对不良少年,不仅早恋,还早孕,偷着把孩子生下来。他俩不仅遭到社会的唾弃,也被双方父母赶出家门,不认他们。他俩找了一个破棚子住下来,生活的艰辛是可以想象的。可婴儿总闹病,两人只有哭着来找我母亲。我母亲给孩子治病,分文不取,还给孩子弄些吃的、用的。母亲帮助他们,鼓励两人把日子过起来。

编辑推荐

《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书,思想深刻,文字清新,是当今对中医思考难得的佳作。作者是位女士,是当教师的,极富才华。非中医专业人员有如此见解,实属不易。多年以来,在对中医整体的认知上除了刘力红老师的《思考中医》以外,这是我读封最好的一本书,而且由一名非中医专业人士写出了这么多在目前中医界都认识不到的道理,实在是让人惊奇和崇拜,也觉得汗颜和无地自容。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深邃的理性思考,温馨的世俗情感以及对传统文化那份深深的眷恋之情令人感动!她把中医提到中国人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的高度来看待,见解非凡!很喜欢文中的观点,其实中医就是一个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窝窝头”!是革根医学和草根文化!从回忆母亲中医治病开始,一路写来,有中医的神奇、有中医的道理、有中医与西医的区别、有人生的智慧、有豁达的胸襟。有现代人常常忽略的东西,有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问中医几度秋凉》,标题看了几次都不想点开,以为又是反对中医者在跳梁。因为我知道中医正是春寒。点开看了一节,就欲罢不能了,不得不慢慢品完60多节:如清纯的泉水,涓涓细流,润澈五脏六腑,沐浴身心。既是好文,又是美文,还能清凉解热、调和阴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问中医几度秋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7条)

 
 

  •   近年来,在中医界内外都能引起强烈反响的书除了刘力红先生的?《思考中医》外,大概就只有这本《问中医几度秋凉》了。
    因为个人是学中医的,又是一铁杆中医,尤其是生活在这个处处都充斥着所谓“科学精神”的时代里的中医,在平日里,真的感到了中医的很多无奈与悲凉。
    而艾宁,以一个非中医的身份,写出了这本或者说是为中医平反,代中医扫盲的书,着实难能可贵。
    最早看这本书是在网上,只用看上一两分钟就深深地被吸引了,于是推荐给了许多朋友,当然很多都不懂中医,可是大家的评价却基本都是一致的:“精彩”!
    真的,这本书唤起了所有读者对中医的那份热爱,那份执着,也纠正了所有不懂中医的人对中医的误会和歪曲。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逐渐没落,西医的对抗疗法正日益走向穷途末路,很多疾病或是束手无策,或是终生靠药物维持,同时却又遭至了医源性的疾病。为什么现代的人们生活水平一天天提高,却再也达不到《黄帝内经》所说的上古之人所达到的那种“天年”?为什么吃得好了,住的好了,科学进步了,身体却更不健康了?或许只有两千多年前的那边《黄帝内经》能够解释。
    对于所有能够看到这篇评论的朋友们,我建议你们,学中医的也好,不懂中医的甚或反中医的人,耐下心认真的读读这本书,买一本或者从网上下载,至少为了你的健康,这本书真的很值得大家去认真阅读。
  •   读了《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书,仿佛由艾宁女士导游,进入一个原生态的、充满神奇而又真实的传统中医世界:一个真中医、正宗中医、铁杆中医的形象在她的母亲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方法和“四诊”的精确技巧,博得患者和“考官”们的阵阵喝彩,简便廉验的**疗效演绎着一篇又一篇的犹如神话般的动人故事!若不是艾宁女士写的是自己的母亲,写的是自己耳闻目睹的真实故事,而且自己又是在职检察官,现代的年轻人有几个会相信这现实而神秘的中医药传统医术呢?或许会反证之:有X光、CT、B超和其他现代检测仪器的检测报告吗?否则治好了病,也是不科学的,或且是精神安慰?孰不知中医、西医是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各有自己的专业技术方向,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缺陷。中西医应当是优势互补,和谐共处,共图发展。而不是互相诋毁,或且是强行结合,乱点鸳鸯谱,都是不适当的。本书都有很好的答案:回归中医,回归传统,回归自然!
  •   先看的是刘力红老师的《思考中医》,然后看的就只艾宁的问中医几度秋凉。《思考中医》偏重与科普性质,而问中医几度秋凉则似乎偏于感性和人文。无论是中医还是人生上都受益良多。谢谢艾宁,写出这么好的书。
  •   《问中医几度秋凉》,作者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审视中、西医之间的区别,语言精炼,道理深刻,读之过隐。让我懂得中医的精妙与西医的局限,并为我们拥有这样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而自豪。我想,中医文化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   作者艾宁的母亲是一位民间中医,她女儿也走上了中医之路。作者本人当过教师、律师,在妇联、企业工作过。独特的经历、独特的视角,在看似家常的絮絮叨叨中,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中医现象,更是触发读者医道、人道、天道之思考。
  •   非常好的一本书,一两年前买过一本,只看了一点,便送人啦。这次买的与之前买的版本不太一样,至少是增加了旁注的内容。书中从中医西医,传统与科学的角度来对中医,对顺应自然做了一个阐述。通过对母亲的行医的回忆以及对女儿行医的方式等,虽然时代在变迁,某些方式有稍许改变,但中医的灵魂,救死扶伤的道德几千年来都未曾改变。需要细看,多看几遍。
  •   与市面上玲琅满目的养生书比起来,这本书没有告诉我们多少穴位多少经络多少偏方,它更像是口述实录,真实而娓娓动听。作者和我们一样,不了解中医,向往科学,被时代烙印,但作者又喝我们不一样,她幸运的生在中医家庭,有一个医术高超的母亲,这位母亲虽然没有留给作者什么秘方仙丹,但是却给她留下了一种思想,一种随着作者的成长,能够渐渐的感悟到的人生的智慧。

    我一直都认为,中医,是一种智慧,大智慧,需要慢慢的被人了解和认识,而这本书,可以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代入感,它不是由一个中医很高姿态的来告诉你,相信我,而只是让读者旁观,旁观作者的反思,并自己去思考。真的是很好的一本书。
  •   对于中医,我和先生就是书里所描述如其母亲和父亲的立场,和先生说中医有点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边看边兴奋,我说不清的东西,终于有人可以说清了!一口气看完后,就极力游说顽固份子的先生,心想也许两分钟就被他放下,没有想到这本是唯一让他拿在手上,进到厕所还在看的中医书,期间的精彩各位看官自己去买去看去评判吧,我给这书评超五星!谢谢艾宁同志给我们一本如此好书!
  •   古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和大医医国之说,诚不虚也!中医不单单是一种救人的术,更是一种济世的道。作者因其与中医不同寻常的家道渊源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其作品有广阔的视角和深度的社会根基,所以本书不但是一本思考中医、西医孰优孰劣的书,而且深入探讨了当前每个人的心理、生理、生活模式、生存观念,社会的矛盾与冲突、改革与发展、和谐与稳定等诸多热门问题,对此作者均不乏剖析及拷问。中医首先可以给为医者提供一个有利身心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念,其次可以给予他安身立命、救世济人的本领,更能给他一个依托终生的事业!作为一名中医,强烈推荐同事阅读此书!
  •   从当当上买过很多书,只有这一次想写个书评:刘力红的《思考中医》也是很不错的,他把人重新放回到自然和时间中去。但由于是非专业人士,很多内容读 了好几遍都还不能体会得到。
    艾宁则纯粹用她的感觉去说中医。
    中医也是需要感觉到。
  •   走近中医已看完了,还要思考中医,问中医几度秋凉。。。。。。
  •   我是一个地铁一族,每天上下班在地铁里要呆三个小时,因此每天在地铁上看书是我的必修课。而且每天我要在人民广场站换乘,快两年了,我只坐车过站过两次,且只过一站。昨天,我在地铁上看这本《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下子过了两站。这本书是我在图书馆借的,看了前面几部分后,立刻决定要买一本做收藏,还极力推荐我老婆看,今天还推荐给同事看。这本书真的很好,到底多好,建议大家自己去看看就明白了。
  •   开始以为女人写的中医类的书,怕是感觉有余理性不足;
    开始准备翻两篇KILL TIME,但是好书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一下就看了大半本。

    这书很不错,教不了你具体的方子,但是却给你神奇的中医世家中的见识和神奇的见闻,读这种书,你就不会对西医判死刑的病失去信心,就会明白中医的可贵和立意之高、水平之深,所谓博大精深。
  •   评论“问中医几度秋凉”很好的一本书。
  •   虽然没有多少养生知识  但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视角来思考中医 西医 我们的人生态度
  •   这本书是作者从作为中医的母亲和女儿的经历中得出的一些人生感悟。很有思辨水准。
  •   收到这天我们这正下着几年未遇的大雪,这是一个不易出门的坏天气,而当当当网的投递员把书送到我的手上时,在给我一个好好心情的同时,也不免让我对投递员的艰苦心生感概。看了《问中医几度秋凉》,轻松中有故事,中医中有哲理,论医道有养生,一口气看了一大半,如不是要第天晨练,真想一通宵看完,好书,受益。
  •   尽管书只读了一半,但已迫不及待要来分享!我一直是比较推崇中医的,这本书都是作者的亲自感受,除了中医出身的母亲和女儿,还提到了她的很多朋友及自己践行中西医很大的不同。看看当今的我们,一个小感冒发烧动辄就要上医院,不花你个五六百元做遍各种检查誓不罢休,然后是西药点滴一大堆,小病是好了,后患却无穷。就是是看那些爸爸妈妈们挑着个晾衣竿给孩子打点滴,不禁替他们心痛,替孩子心痛。学一点理念,学一点知识,都不会让我们和家人如此受罪,我会在朋友中推荐此书!
  •   这是一本好书!看了这本书,我得出结论:大医=良心+医术。看看那些德高望重的名医,哪个不是年轻时苦心钻研、待病人如同亲人、毕生用心治病的良医?如今,挖空心思只顾捞钱、目光短浅不求上进、泯灭良心坑人害人的所谓医生真实太多了!我的体会:中医才是中国人的未来。真希望哪天能亲耳听到艾宁老师的课。
  •   家族的故事,娓娓道来。作者的文风正如她本人的性格,是历经起伏之后的平静豁达。任何与中医有关的争论,都不如这本书阐述得详尽。这是一本会改变人生态度的好书。我向很多朋友推荐过了。可惜出版社不够用心,插入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图片,字体也不够舒服。不过,瑕不掩瑜。
  •   两天内读完网络版,就是这个感受。后在当当上订了两本,准备一本送人。印刷版补充了几节内容,其中关于医疗体制改革中经济动力模式(养鸡场兽医入股的启示)的讨论给我很大起始,如果中医在养生保健,治疗慢性病方面结合西医治疗外伤、传染病方面结合起来,让政府以少减少支总医疗支出,考核居民健康指标方面整体入手,中医实在大有可为!之前已经对中医有了粗浅的认识,再捧读大作,作者将一件一件医家往事娓娓道来,并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方式进行思考,对比中西文化的意义,实在发人深省。喜欢哲学,社会学的朋友一定会爱不释手,如果作者还能融入经济学有关理论来辨证,则愈加完美。
  •   中医存废之争由来已久,这本书不争辩,只是结合自己妈妈的行医经历娓娓道来,让我们了解了一点中医的前世今生。在中国这样农村人口、贫困人口数量巨大的国家,作为精英的西医尚不能全面覆盖的前提下,只要不是招摇撞骗,用一下传统中医治病行医又何妨。
  •   作者很多观点令人茅塞顿开,从来没有对一本书这么痴迷。或许是中医的魅力,作者用柔中带钢的文笔将很多领悟娓娓道来,让人思考良久,回味无穷。我还将此书作为礼品推荐给朋友,真希望让更多人获得更多视角,重新看待问题,看待生活,看待人生。
  •   这本是是出自一位感性与理性并重的智慧女性之笔,读来发人深思,对于中医,中西方文化,甚至人生都有很多启迪,与思考。
    好书,
  •   作者以个人家庭的经历和生活沉淀写出了对中医的认识,自己对中西医之间的长处与短处理解。有见地,有深度。我是写学西医的,对医学的理解或许还没有她的深刻。
  •   作者写的真好,读了一部分很感动,作者对现在的一些问题写得很真实。如果有想了解现在西医的一些不为知的问题,和中医为什么能在5千年后的今天还能存在,可以一看。谢谢当当和快递师傅。
  •   中医和西医都是科学的东西,不应该走向对立,更不应该谁废谁,那都是愚蠢的
  •   书中阐述了中医与西医的不同思想,和不一样的观点,值得一看。
  •   很多中医的理念很值得耐人寻味,以及如何看待西医。之前一直觉得中西医结合好,但现在觉得中医可以包容西医,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正在努力学习中医知识中,真希望也能有个师父教。中医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藏。
  •   长见识,更加深对中医的认知,不知梁爱宁女士如何联系
  •   本书以中医为主线,对人生、生命、生活,乃至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作者的思维能力很强,看得出是爱好哲学使然,或者说是因为中医学促进了作者的思维能力。有些观点我非常赞同,好象自己想说的话由作者说出来了。非常喜欢,期待作者接下来的大作。
  •   这本书能够让你真正认识自己,真正思考你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态度活着。很有启示,让我对中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非常值得一读。
  •   很深邃的书生活于那个氛围中的作者从由小到大对中医的见闻抽丝剥茧得到了一份人生的思考文笔中透露着宁静与古朴中医不仅仅是手艺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心境一种生活中医不是中医中医胜似中医
  •   看了一大半了,真的是本好书,自觉对我们的伟大的中医文化认识尚浅,真的要好好学习,从中医和西医的差别依稀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更深刻的了解我国文化,如果你有空余时间,不妨读一读。至少改变了我对很多现象的看法,比如,死亡,我想等我到了那个年纪的时候,真的会渴望死亡。我们平时说的很多,做起来真的很难,书中作者身边的例子就有很多,做的很好,咱们学学吧!
    跟着作者的思路看,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家之言!
  •   不认识几个字、也不懂文言文,所以谈不上懂中国文化。

    更加不敢说懂中医。但我们知道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我们一家人都信中医,也会和小孩子一起诵读《易经》《论语》还有中医四大经典、四小经典。

    从骨子里做一个真正的中华人。

    非常感谢艾宁!
  •   对中医和中国文化很好的思考和解读,文笔也很流畅,值得每个中国人都读一下。
  •   读完这本书已经快两个月,作为一名出生于中医世家以及中医院校的在校学生。心情与其说是“心凉”,更多的是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中医信念。在现代社会高速的发展态势下,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思维习惯及精华已经越来越为少数的人所熟知。2009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六十甲子又一轮回,多事之年,看着众多名老中医驾鹤西去,心中几多沉重也几多危机感。很幸运,自己能读到本书作者用在中医家庭的成长经历与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把一份中医的历史和片段真实的还原。我觉得这是一本让我们中医学子了解中医本来面目以及对中医生起信心很好的书。
  •   在论坛看到这本书的电子版,看完了之后觉得,太棒了,惊叹作者的经历和文字功底,被神奇的中医折服。又**当再买了本纸制的。完全被作者的讲述所吸引,牵引着我走进中医,了解中医,爱上中医。区分糟粕,认清楚中医的精髓。很向往能有象作者女儿这样精通脉诊的灵性医生在身边,为学院派破坏师承,屏弃了中医精髓,使中医流于形式而痛苦;为现代药商为了利益,在中药上作假痛心;为当局者不尽力改变现有医疗制度,大力发展中医而悲痛不已。这本书真的太棒了,强烈推荐给大家!
  •   虽然是一篇散文的形式描述中医的文章,但是读后,能帮你更清楚地认识中西医之别!认清中医西医的本质内涵,并进一步认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能理解中西医之别,就能理解中西文化之别,更能认清现如今这个世界的很多问题。
  •   全书没有枯燥无味的说教,没有深奥艰涩的理论。一篇篇文章伴随着作者亲身经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娓娓道来,读来是那样的亲近、欢喜、令人受益!犹如清泉浸润心田,舒畅无比!真是一本好书,真诚推荐给对中医、对人性感兴趣的朋友,十分值得一读!!!
  •   这本书写中医,也写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差别,不仅中医不士值得一读,想了解中国文化的人都什得读
  •   不错的书,值得一阅。只是书上写了很多有关中医的奇异的事,神乎其神,不知虚实如何,若句句是真,那就太有价值了。。没办法,养成了怀疑的习惯。谁让国人现在太爱骗人了。
  •   这本书整整买了不下10本,都是送朋友的,在这里中医得到客观的认识,希望国人在西医的迷信中回头,中医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医疗。
  •   点评:中医的衰弱是必然和不可逆转的,因为其根已经腐败了。

    1先说药,现在的中药都是用化肥催生出来的,生长期短,土地肥力低。药效自然**的一塌糊涂。更不用说原来很多的动物性药了。根基不行,怎么会有效果。西医是化学药剂,药效自然相对稳定。

    2药方,经从1910年到2010年,中药药房不但没有任何增加,反而减少了近90%。大量的土方偏方彻底失传,文革又干掉了一大片。而新药方却基本没有出现过。比如云南白药,片仔癀,除了出了点牙膏,祛痘产品,还能干吗?还干了吗?而最近20年的西医变化有多大,大家有目共睹。

    3人才,老中医3个字就说明了一切。再加上中医的经验根本无法有效的文字传播,只能靠师徒带。中国有几个老中医?世界有多少西医?



    但是,西医是不能养生的,中医可以。所以中医一直能够衰而不败的根源也在于此。
  •   分享很多独到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看了这本书,对中医有了新的了解。
  •   这本书是我在网上看好的,买来之后就作为自己的床头书了,不仅仅是中医的医学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人格和品行。值得大家看的一本好书
  •   我实在想不到也找不到比艾宁女士对中医更有认识的女士了!男士也许有,但目前我还没见着!而且你的心态的平和与包容,行为的流畅,文风和平易与古朴,寓大道于小事的明白说理方式,都很难为人所及!
  •   作者不光谈了对中医的感悟,更说出了做人的道理:恬淡从容,宁静致远.好书!
  •   把中国现在的西医与中医间的不同与好跟不好间说的很详细 对于中国的中医有深入的了解
  •   满好的啊温暖的书,我相信中内是治看不见的病症,西医是治看得见的病症.比如身体不舒服,可是西医查各种指标都查不出来,尤其是头痛的时候,但是中医就知道,针灸和吃药就好的很快,人也清爽,所以,中医重的是顺其自然,
  •   以第三者的角色来观察中医与西医,评论比较客观!
  •   书很不错,适合所有不想忘掉祖宗的中国人看,适合那些为了居高不下的医疗费而不敢看医生的人看,适合那些得了疾病本不该死却被西医治死的患者家属看。对于那些为了留存中医这一民族瑰宝的民间医生们,我永远心存敬意和感激。
  •   一向对中医感兴趣,但总觉太过高深,很多东西弄不清楚。这本书好在深入浅出。作者有家学渊源,对中医的热爱和认识让人佩服,难得的是,即使之前对中医完全没有了解的普通人也能看懂,并在实际生活中受益。
  •   读过之后,懂点儿中医的道理,懂点儿做人的道理,再懂点儿人生在世的活法儿,进来很少看书看得这么满足了~~~
  •   一直觉得中医挺神秘的,这里娓娓道来,不仅是行医,也有人生感悟,不错~
  •   最近对中医比较关注,因此就买了一些中医的书籍看看。这一本可以说比较特别的一本,自己2个晚上看完的。
    感觉挺真实,都是其自己的一些感悟,有些故事挺感人的,有些说法是一针见血的。
    自己对中医的看法是,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就是好中医太少了。
  •   经朋友介绍看的书,很好,感觉把现代中医的问题都写得很透彻,理解很深刻。
  •   客观、冷静地从中医的角度看问题,即说医疗也有人生。
  •   用事实客观的记述了中医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不可磨灭的功绩,中医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治病。
  •   感叹现实中还有如此笃信中医的,连我这个当了十年中医的人都为此汗颜,其实现在的中医不是纯粹的中医了,满脑子西医学知识,把那些自认为不可能的东西都摒弃了,那么中医的精髓还剩下些什么呢?这本书让我反思我的思维,还要好好读一读。。。
  •   里面讲了很多现代人不太关注的中医常识,看这样的书改变了我对看病就医的看法
  •   喜欢中医,但是不是专业的人可以看看,文笔很好,很写实,中医爱好者很值得去看的一本书
  •   作为中医人,很值得看的一本书
  •   很适合想了解中医的人。能够了解中西医的区别。
  •   前半部分回忆其母的中医之路,让人拍案惊奇!然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中国的医药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而且作者的哲学思辨能力非常不一般,希望国人都能读一读!
  •   本来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中医偏方的。
    没想到,没有偏方。但是有着包罗万象的智慧。
    与大家分享书中一些内容;
    自然道德,时代道德。
    用心学,用脑学。
    还没有看完,很好,有哲学,医学,心理学,还有科学。
    迫不及待想看完,迫不及待想给大家推荐这本书。
    真得是难得地好。
  •   我学学习中医针灸的,在买书的时候在网上看到的 评论不错就买了啊 ,看着挺发人深醒 道理很简单 ,就像发生在身边一样的 。可以看看 提高一下自信心,作为黑龙江的家乡人挺一下吧。
  •   对中医的思考,觉得现代中医跟古中医差别太大了
  •   作者对中医现状的思考令人深省!
  •   作者较客观的描述了其家族的中医历史。

    对于想学中医的人,中医的初学者,是本强心的好书。
    如果迷茫,看完书应该很有体会。

    自己一口气看完了,也送给了自己的师妹。
    内容像将故事一样,很简单,但是却描述了中医3代人的春夏秋冬,和题目一样。

    总之好书,绝对值得一看。
  •   这本书是我的老师介绍的,这本书真的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挖的很深,中医的内容也写得很好,是我更深学中医,当我要放弃的时候他就是我的苦口良药
  •   傍晚收到书后,用多半个夜晚看了多半本,最后是老公抗议我凌晨三点还开灯看书强行关了灯才迫使我放下书,可睡梦中还都是书中的故事和自己有关的经历。作者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悟以风趣幽默的笔触表达出来,有时会让人含泪微笑。曾经特别想当一名医生,小时候身体不好,是医院的常客。稍大些,把老爸的医学书当画本看。可是上初中时生物老师说所有上医学院的学生,上学后老师会发给大家一付骷髅架子与之早夕相处,这让我死了学医的心。至今没有再见到这位老师,不知她当初出于什么目的或原因这样对我说。最后学了风花雪月的文学,并拿到了学校里所能给学中文的学生的最高学位,可是心底不时有一个声音在呼唤我去当一名医生。曾看到英国有一特想当医生的银行职员,曾私下行医,完成了不少手术并积极筹备成立一家医院,最后当然是因无行医资格被拘捕了。可是没有明白伪造行医资格的他为什么还真有能力进行手术?老公的爷爷是一位老中医,在谈恋爱时这其实为老公加分不少。爷爷的学生,当初的乡村医生现在在非洲以中国专家的身份行医,可惜我没有机会跟爷爷学习,现在还一直为此惋惜不已。爷爷也曾为家族中没有人接他的衣钵而遗憾。不知可有高人知道:中医的硕士或博士可否允许非中医专业人士报考?
  •   很喜欢的一本书,反复地看,里面不仅有中医的概念,还有一些做人的心态与智慧,真的太好,喜欢。
  •   不仅仅是中医的书,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
  •   一年以来,一直在一位中医处调理身体,看过此书后,才恍然大悟,我在此中医处调理时,她和你说话等,都是在为你调理身体。
    中医调理身体慢,但是可以除根。调理一年多了,感觉身体强多了,五千年老祖宗的东西就是好。
  •   我也是非专业人士,在买书前就认识到中医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也只是这几年的学习,认识到我们所谓的科学知识,只是真正真理的一点皮毛,大量的未知世界还需要来探索。那么,几千年的中医实践证明了的东西,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重视他呢?与作者不同,我认为中医也是科学,他只不过是从另外一角度来解释人体,正如我们通信行业的可以用时域和频域来分析信号,但实际上本质上是一样的。
  •   中医的功效是神奇的,中华文明的复兴离不了中医的文化精髓。
  •   值得一读,了解中医文化
  •   可以了解中医的基本常识以及中医的做人品质,不错书,值得看。
  •   非常好,网络版的看完了不过瘾,又买了3本,自己看,送喜欢中医的朋友共享,值得一读的好书
  •   了解中医的真相、值得推广、期望传承!
  •   这本书写的很中肯,态度很真诚,可以对中医有更深的了解
  •   首先当当的物流很给力,这个需要赞一个!其次,这本书本来是一位中医老师推荐给我的,真的物超所值,已经推荐好几个朋友阅读了.
  •   近段时间大量的接触有关中医的信息,中医的一些理论,按摩,针灸及X形平衡等,虽然相见恨晚,但上天也算眷顾我能有机会比较深入地了解中医,作为中国人,怎么能不知道中医呢?
  •   文字很美,有些淡淡的伤感。
    作者和大部分人一样,对中医有过曲解,但是经过一家三代人的成长,作者逐渐对中医有了深刻的认识。读来受益匪浅。
    书不错,装帧和印刷都好,建议中医爱好者买来读读看。
  •   写的不错,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中医,希望多些真正意义上的“中医”
  •   用文学的笔来写中医,很不错!
  •   自已先花几天看完,又给老婆看。时看时笑,颇有心得,看来。还买了罗大伦的古代的中医,也写得不错,有点明朝那些事的风格,不过我是在网上就看完了,只是翻了下,有功夫时再仔细看了。
  •   从来懒得写评论的我也忍不住要说几句了,太精彩了!想领会中医精髓的一定要来读
  •   总想研究中医,但是缺少耐心和毅力。不能细致系统的学习,还是可以轻松的读这本书。我刚开始读就喜欢上了,还没读完,但跟作者有相同的感触。希望我的儿子能够长大继承中华传统医学,为人类做贡献。
  •   喜欢这本书,一口气读完。比想象的好很多,很多中医理论我都接受了,是一本影响了我的饮食、生活习惯的书。
  •   本人知识水平不高,表达能力也不强,看完后觉得有一定的感悟,但到底是什么还没把住,决定再看一遍。套用流行的一句话:信中医,得永生。
    PS:书到货太慢,拿到时网上电子版的已经看完了,而且书应该是被压过,有一道很齐的压痕,书角都快被压裂了。
  •   中医是很复杂的学问,这本书很透彻,可以读一读
  •   这本书,带我进入传统中医的思维方式。也描述了两代中医的成长过程,天人合一,崇尚自然。
  •   对每个准备学中医的人,都建议看看本书
  •   出差路上,在车上看完了此本书,不应该说是翻完了这本书。里面用浅显的语言讲述了中医在过去几十年内的遭遇及作者对其的诸多体会,也正因为是带着她的体会,所以此书给人种真实体验的感觉。
  •   读了这本书,最大的想法就是,如果,我能找到一位像作者的妈妈这样的中医该多好。
  •   要了解中医,了解其具体的神妙的,哲学的内涵,一定要看看这本书,她以真实为基础,以平和的优美的语言让你不知不觉的看了下去,从心里相信她,相信中医是久经历史积累和沉淀的中华精华。为了自己和亲人的健康,早一点看到这本书,是你的福气。
  •   是看了朋友在网上推荐的连载后,买了这本书。一气读完后,整个系统了解了中医的好处。以后有机会,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下。
  •   很棒的一本书,对认识和学习中医有很新颖的视角,让中医在新世纪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大家一起努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