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

出版时间:2007-4  出版社:方志出版社  作者:张椿年  页数:157  
Tag标签:无  

前言

  现在呈献给读者的《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是列入国家社会科学“七五”规划的一个研究项目。  文艺复兴绚丽多彩,纷繁复杂。唯其如此,当探讨其原委时,必然是歧见丛生。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一个组成部分,争议尤多。如人文主义的内涵,它是否是一个普遍的历史现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个中国学者要对外国历史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殊非易事。但是我有一个粗浅的认识。我们研究外国历史虽有困难的一面,也有有利的条件,一是我们有辩证唯物史观的指导,二是我国是一个东方文明古国,站在不同的方位,对西方文明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对比,也许可以见人所未察。  本书的概要是:  人文主义是思想体系,是在复兴古典文明的口号下,从超理智转变为理智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历经三百年,其核心思想是伦理道德,涉及政治、文化、艺术、历史、语言、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不只是人论。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一个方面,文艺复兴是对意大利特定时期内经济、政治、文化、思想、艺术(包括建筑)等方面发生转折的最一般的概括。因此,总体来说,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也就是人文主义发生的原因,但是,每个方面的变化,还有其特殊的原因。政治和阶级斗争对人文主义的发生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  人文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它在发展的每个阶段上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它的衰落主要是由于出现了符合新时代需要的自然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和宗教改革。  人文主义产生于西欧一些国家,主要是意大利。

内容概要

本书是列入社会科学国家“七五”规划的研究项目,是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的重要成果。    人文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还是超历史的?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有无区别?人文主义为何发轫于14世纪的意大利?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是什么关系?对以上种种争议甚多的重要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有理有据的见解,有益于对人文主义的总体把握与研究深化。    本书以《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发展阶段》《人是尘世的上帝》《理性和信仰的冲突》《财富是国家繁荣的基础》《时间是人的宝贵财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分题论述,从纵向上论述了人文主义的发展过程,从横向上剖析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方方面面,展示了人文主义的丰富内涵,正确地揭示了人文主义的性质,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书末附有《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生平与著作》,为读者提供了比较全面而又有一定见解的资料,对读者把握全书具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简介

张椿年,江苏溧阳人。1952年入中国人民大学俄语系,后转北京俄语学院留苏备部学习。1959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历史系,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世界史组(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前身),长期从事欧洲中世纪史的研究工作。1962年为助理研究员,先后任世界史组副组长、西欧北美组组长。1979年为助理研究员,先后任世界史组副组长、西欧北美组组长。1979年为副编审,任《世界历史》和《世界史研究动态》杂志负责人。1980年后任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第主任等职。主要论著有:《宗教信仰自由与资产阶级民主-论洛克的<容忍书>》、《社会主义与文化遗产》、《论意大利文艺复兴》。

书籍目录

再版前言前言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发展阶段人是尘世的上帝理性和信仰的冲撞财富是国家繁荣的基础时间是人的宝贵财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结束语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生平与著作外文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中世纪还从古代罗马继承了罗马法。中世纪的城市兴起后,伴随着商业活动的扩大,曾出现了一股研究罗马法的热潮。这种法学研究完全是非宗教性的,对市民思想的世俗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罗马法的本质是理性的。  中世纪绝不是建筑在一片废墟或荒芜的沙漠之上的,它不仅有继承,更有重大发展,取得了古代所未曾有过的成就:大学、银行、议会制度、哥特式的建筑和市民文学无不诞生于中世纪。与古代不同,中世纪的城市在经济方面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古代。  自11世纪以后,欧洲的各种知识迅速地增长起来,并进一步地系统化和专门化,到13世纪又按照各自的特点,发展为神学、罗马法、宗教法规、医学、数学、天文学、占星学、逻辑学和自然哲学,最后还有语法和修辞学。知识的这种组成方式是中世纪后期的特征。虽然经过许多变化和补充,它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的主脉。  彼得拉克和所有的人文主义者崇尚学习罗马作家的著作。这与中世纪的教育把拉丁语的语法的学习和一些古典作家作品的阅读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分不开。当然文艺复兴与中世纪在对待古典著作的态度上是不同的,前者把古典文学视为智慧的来源,以模仿古典作品的优雅和博学为荣,中世纪则缺乏这种风格。再如卜伽丘的《十日谈》,深受中世纪市民文学的影响。“《十日谈》之所以受到公众的欢迎是由于小说中的大部分情节反映了当地的传统和其中的人物大多数是人们所熟悉的当代或近乎当代的人物。从这个角度上讲,他的小说是既有传统的又具有现代的气息。”①  我们有理由说,文艺复兴的产生不能脱离中世纪在各个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它并不是这些方面的简单的数的增长,而是有了质的变化。  中世纪欧洲的文明是欧洲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在13世纪以前,其中心在法国,但是进人14世纪以后,意大利站到了欧洲文明的最前列,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原因何在?有人说,这与古罗马文明的影响和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关。但这只说出了一半的道理,还须补充另一半的道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