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精编图文版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航空工业  作者:郭漫  页数:200  
Tag标签:无  

前言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作为一部历史巨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实用的政治百科全书。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四月,司马光受命于英宗皇帝,遍阅历代旧史,旁采诸家传记,删繁去冗,举要提纲,历时19年写完全书。从发凡起例到定稿成书,司马光无不躬亲。书成之后,宋神宗以“鉴于往事,有资干治道”,赐名为《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完善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自从《资治通鉴》问世以来,历代帝王将相都视如珍宝,把它作为必读之书,以资治道。对于广大的青少年朋友来说,学习这部典范之作的精华,吸取其文笔的精美流畅、内容的丰富翔实、思想的博大精深,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资治通鉴》的卷本浩如烟海、规模宏大且年代久远,不仅需要足够的时间,还要求读者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本书编者从篇幅浩大的《资治通鉴》中摘取重要段落进行删繁就简,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将这部文学巨著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内容概要

  《资治通鉴(精编图文版)》所选故事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更注重适合青少年朋友的品味和需求,增强了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做到网罗宏富,取材精审,并按时间先后叙述史事,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资治通鉴(精编图文版)》在叙述历代统治阶级活动的同时,也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资治通鉴(精编图文版)》为读者打造了一条读史明志、传承文明的彩色通道,使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为其提供了更广泛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愉快体验。

书籍目录

韩赵魏三家分晋商鞅变法孙膑减灶灭敌孟子谏齐宣王张仪巧言破合纵将相和田单大摆火牛阵触龙说赵太后李园献妹吕不韦居奇货李斯谏逐客韩非客死于秦荆轲刺秦王秦始皇焚书坑儒陈胜吴广起义刘项起兵赵高专权刘邦约法三章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背水一战刘邦历数项羽罪状叔孙通制朝礼萧相国为民请苑汉高祖铲除异姓王吕后分封诸吕周勃让贤晁错贵粟论七国之乱李广抗匈奴卫青功封大将军苏武不辱使命司马迁惨遭宫刑汉武帝大义灭亲东方朔谏武帝侯应谏撤守边士卒汉宫飞燕王莽篡权绿林起义刘秀奇兵战昆阳光武帝不计前嫌董宣强项护法班超出使西域马太后不封外戚梁冀飞扬跋扈党人遭锢汉灵帝卖官黄巾起义王允巧施连环计曹操挟天子曹操煮酒论英雄官渡之战曹操唯才是举诸葛亮隆中对孙刘联盟抗曹周瑜火烧赤壁关羽败走麦城曹植七步成诗诸葛亮六出祁山刘禅乐不思蜀司马师废主立君司马昭之心竹林七贤周处除三害石崇王恺斗富八王之乱祖逖闻鸡起舞祖逖北伐立奇功王羲之学书淝水之战拓跋珪建北魏祖冲之求圆周率魏孝文帝迁都郦道元注《水经》北魏分裂梁武帝四次“舍身”陈霸先居功篡梁陈后主亡国跳井隋文帝不喜华词杨广弑父杀兄隋炀帝游江都瓦岗军夺取洛口仓李渊太原起兵李世民智降薛仁杲李世民冒雨退突厥玄武门之变玄奘西行取经文成公主入藏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徐敬业起兵反武后武则天任用酷吏韦后乱政李隆基诛杀韦后太平公主受诛开元盛世李林甫口蜜腹剑杨贵妃三千宠爱安史之乱潼关失守马嵬坡兵变郭子仪收复长安颜真卿临死不屈李愬夜袭蔡州韩愈谏迎佛骨甘露之变朱温篡唐李存勖灭后梁刘知远建后汉郭威瓮中捉鳖

章节摘录

插图: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下令擢升原晋国的三家卿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起初,晋大夫智宣子要立儿子智瑶为智氏宗族的继承人,族人智果却反对说:“智瑶不如您的另一个儿子智宵。智瑶有超越他人的五项:仪表堂堂、武艺高强、多才多艺、能言善辩、刚强果敢。可同时也有其致命弱点:不思仁义、刚愎傲慢。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制服别人,而做不仁不义的恶事,谁能与他和睦相处呢?果真让智瑶为继承人,智氏宗族必定会灭亡。”然而,智宣子对此却置之不理。为避智氏之祸,智果便向太史请求脱离智族姓氏,另立为辅氏。赵氏宗族长赵简子有二子,长子叫赵伯鲁,幼子叫赵无恤。待要确定继承人时,赵简子一时拿不准立谁更合适,于是他便将日常训诫言辞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并郑重嘱咐他俩要认真记诵。3年之后赵简子再来查问,赵伯鲁竟说不出一个字,再问他的竹简,早已丢失了。而赵无恤却能熟练地将简辞背诵下来,向他要竹简,立即就从袖筒里抽了出来。于是赵简子认为无恤十分贤德,便立他为赵氏继承人。智宣子死后,智襄子(即智瑶)继承父位掌握了晋国政权,是为智伯。他与韩氏新任宗族长韩康子、魏氏新任宗族长魏桓子在蓝台聚饮时,乘酒兴戏弄了韩康子,并借机侮辱其臣相段规。智氏族人智国闻讯后提醒智伯说:“你侮辱了人家,他们一定会报复,这样做是会招来祸患的。”智伯大言不惭地说:“人的生死灾祸都取决于我。我不给他们降灾祸,谁还敢兴风作浪呢?”智国说:“此话不妥。《夏书》上载有这样的话:‘一个人屡有过失时,他结下的怨恨并不都在明处,因此更需要小心防范。’精明的人注意小事才能避免酿成大祸。连虫、蚁、黄蜂在遭到袭击时都能伤人,何况被您伤害的是卿族的首领和要臣呢!”智伯没有听从。智伯向韩康子索求土地,韩康子不想给,其臣相段规却说:“智伯贪利而残暴,不答应,他很可能会讨伐我们;不如给他,让他自以为得计,还会如法炮制再向别的卿族索要,一旦遭到拒绝,智伯定然会诉诸武力。这样,我们既可免于祸患,又可坐观事变。”韩康子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就将一个民户上万的城邑送给智伯。智伯得手后非常得意,果然随后又向魏桓子提出了割地要求,魏桓子同样不想给。其臣相任章说:“智伯如此仗势无故索地,必然引起诸家卿大夫的畏惧;我们割地给他,他会更加骄横。他骄傲就一定会轻敌,而畏惧他的卿族则会更加团结;以团结之众对付轻敌之人,智瑶的命运自然不会长久了。”魏桓子认为此计甚佳,也将一个民户上万的城邑送给了智伯。接着,智伯又要求赵襄子将蔡与皋狼之地割让给他,赵襄子却坚决不允。智伯大怒,遂率领韩、魏之师一起攻打赵氏。赵襄子准备从都邑出逃,于是率众急奔晋阳而去。智伯、韩康子、魏桓子三家联军将晋阳城团团围住,引水灌城。城墙被水淹没的只剩六尺,炉灶沉没,虫蛙孳生,情况危急,而民众仍无背叛之意。智伯的谋士缔疵提醒智伯说:“韩、魏两家肯定会反叛。”智伯说:“先生怎么知道?”缔疵回答道:“以人之常情而论。您联合韩、魏两家出兵共同攻赵,如果赵氏灭亡了,灾难接下来就会落到韩、魏头上。现在我们已经与韩、魏约定,灭赵后三家共分其地。而今,水距城头只剩六尺,晋阳城中困厄到人马相食的地步,赵氏投降已指日可待。可韩康子、魏桓子不见高兴,反而面带忧色,这不是必反又是什么?”第二天,智伯将缔疵的话告诉了韩、魏二人,两人急忙分辩道:“这一定是离间小人想为赵家游说,让主公您怀疑我们韩、魏两家而放松对赵家的进攻。否则,我们两家怎会不以眼看就能得到手的赵地为利,而去冒险干那必不可成的事呢?”他们二人出去后,缔疵随即进来问智伯:“主公为什么把臣下的话告诉他们两人呢?”智伯说:“先生是怎么知道的?”缔疵解释道:“臣见他俩盯了我一眼便疾步走开了,可见他们已经知道我看穿了他们的心思。”智伯仍然不悔悟。于是缔疵请求让他出使齐国。赵襄子派张孟谈为使者潜出晋阳城密见韩康子和魏桓子,向他们进言:“我听说,唇亡则齿寒。如今智伯率韩、魏之师一起攻赵,赵一旦灭亡,同样的命运就该轮到你们了。”韩、魏二人说:“这一点我们也清楚,但又怕事情不成而计谋泄漏,那就会立刻大祸临头。”张孟谈说:“计出二位主公之口,人于臣一人之耳,有何伤害呢?”于是韩康子和魏桓子便与张孟谈密谋结盟,约定好动手的日期后将张孟谈秘密送返晋阳。赵襄子夜里派人杀了防守堤坝的吏卒,反决河堤,倒灌智伯军。智伯军仓皇救水,阵脚大乱。此时,韩、魏两家军队从两翼夹击,赵襄子率军从正面进攻,大败智伯军,智伯遂被擒杀,智氏家族也全遭诛灭。只有早已立为辅氏的智果得以幸免。商鞅变法秦献公去世,其子即位为秦孝公。这时黄河、崤山以东有6个强国,淮河、泗水流域十几个小国林立,楚国、魏国与秦国接壤。魏国筑有一道长城,从郑县沿着洛水直到上郡;楚国自汉中向南占有巴郡、黔中等地。各国都把秦国当作未开化的夷族,予以鄙视,不准其参加中原各诸侯国的会议盟誓。目睹此情,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整顿国家,修明政治,让秦国强大起来。秦孝公在国内下令说:“当年我国的国君秦穆公,立足于岐山、雍地,励精图治,向东平定了晋国之乱,以黄河为国界,在西方称霸于戎狄,占地广达千里,天子赐予我们方伯的称号,诸侯们都来称贺,为后代开创了宏伟的基业。不幸后来历代国君厉共公、躁公、简公、出子造成国内动乱不息,才无力顾及外事。三晋进攻我们并夺取了我们先君开创的河西领土,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羞愧耻辱的了。到献公即位时,平定安抚边境,把都城迁徙到了栎阳,亲往治理,并且准备向东攻伐,收复穆公时的原有国土,重修穆公时的政令。我想到先辈的未竞之志,倍感惭愧悲痛。现在宾客群臣中谁能献上奇计,使秦国强盛,我将给他加官晋爵,并给他分封土地。”卫国的公孙鞅听到秦孝公的这一命令,于是西行来到秦国。公孙鞅是卫国宗族旁支后裔,喜好法家刑名之学。他在魏国国相公叔痤门下做事,公叔痤深知他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推荐,就重病不起。魏惠王前去探病,问道:“公叔之病如果真的无可挽救,国家大事由谁来主持呢?”公叔痤回答:“我门下中庶子卫鞅,虽然年轻,却有奇才,愿君王能把国家政务全部委托给他。”惠王听后默然不语。公叔痤看到这种情况后,提醒惠王说:“君王若不准备重用卫鞅,就应把他杀掉,切勿让他出境。”惠王许诺后告辞而去。公叔痤把公孙鞅召来,不无歉意地说:“我是国相,先为君主谋划而后再替属下考虑;所以先建议惠王杀你,现在又告诉你,你赶快逃走吧。”公孙鞅说:“主上不采纳你的意见重用我,又怎能听从你的意见来杀我呢?”后来,公孙鞅还是决定离开卫国去秦国。公孙鞅来到秦国,通过秦国宠臣景监见到了孝公,向他详细陈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治国方略。孝公听后非常高兴,从此与公孙鞅共商国家大事。公孙鞅想实行变法,秦国的贵族们都不赞同。公孙鞅对秦孝公说:“对普通的人民,不能和他们商议开创的计划,只能和他们共享成功的利益。讲论至高道德的人,与凡夫俗子没有共同语言;建成大业的人,不去与众人商议。所以圣贤之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拘泥于旧的传统。”

编辑推荐

《资治通鉴(精编图文版)》:《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实用的政治百科全书,自从问世以来,历代帝王将相都视如珍宝,把它作为必读之书,以资治道。 《资治通鉴(精编图文版)》从篇幅浩大的《资治通鉴》中,摘取重要段落进行删繁就简,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炼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将这部文学巨著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对于广大青少年朋友来说,学习《资治通鉴》的精华,吸取其文笔的精美流畅、内容的丰富翔实、思想的博大精深,具有重大的意义。一部浓缩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资治通鉴精编图文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