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研究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姬鹏程,孙长学 编著  页数:198  字数:235000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域性的水问题特别是水污染问题正在成为制约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得到逐步加强,在推进重点治污工程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流域污染防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注重行政、经济、法律与工程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与协调配合。从2007年开始,全国开始出现污染减排“双下降”的趋势,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体制机制在流域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逐步凸显。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任务更加艰巨,特别是一些长期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和机制不活的问题亟待解决,加快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流域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意义重大。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生态文明的提出,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子孙后代和世界负责的庄重承诺,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水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在国民经济和国家环境安全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洪涝灾害频繁三个方面。其中水污染造成的灾害范围影响大、历时长,但其危害往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表现出来,容易使人对其失去警觉,而且水污染会加重水资源的短缺。我国水污染现象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显现,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内容概要

本书全面分析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梳理了当前流域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近期推进流域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改革的总体设想与建议。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书可供水污染防治领域的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姬鹏程,男,1962年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科研处处长,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政策研究、公用事业研究以及政府管理体制研究。作为课题主持人,承担完成的课题有:原国家机械工业局委托的“十五”重点课题《机械工业国有企业制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水资源与水环境  1.3 水污染  1.4 我国流域水污染基本状况第2章 流域水污染防治理论概述  2.1 流域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的理论基础  2.2 流域水污染的成因及防治理论  2.3 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理论第3章 国外流域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  3.1 国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做法及经验  3.2 国外流域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的主要模式  3.3 国外经验对建立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的借鉴第4章 跨境流域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  4.1 跨境流域的法律基础  4.2 国际跨境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  4.3 我国跨境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  4.4 一个跨境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实际案例:莱茵河第5章 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  5.1 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现状  5.2 相关的政策法规  5.3 历史回顾及总结  5.4 流域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评估第6章 新时期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特点  6.1 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新形势  6.2 流域水污染防治面临的问题  6.3 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制约因素第7章 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目标与任务  7.1 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体制机制改革  7.2 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第8章 流域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的建立  8.1 推进流域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改革的总体设想  8.2 完善流域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的建议  8.3 流域水污染防治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8.4 流域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建设和创新建议第9章 流域水污染防治案例  9.1 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案例  9.2 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案例  9.3 长三角建排污权交易市场  9.4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事件案例参考文献附录 流域水污染防治相关规划附录1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综述附录2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附录3 重要流域的限制排污量规划

章节摘录

  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真正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1.2.2 水环境  水环境是储存、传输和提供水资源的水体,也是水生生物生存与繁衍的空间和各种污染物的最终归宿。在自然地理学中,水环境指地表水体和地下含水层分布地域的自然综合体,包括地球上分布的各种水体以及与其密切相连的诸环境要素,如河床、植被、土壤、海岸等。  水环境可分为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地表水环境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沼泽、冰川等;地下水环境包括泉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等。  水环境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受人类干扰和破坏最严重的环境。水环境与其他环境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构成有机的综合体。  对水环境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水环境保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水生环境保护,即保护河流、湖泊及海洋等水体免遭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各种水体中后,使水和水体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特别是淡水水体水源的供水保障。  2.陆生环境保护。即防治水土流失,减少河湖泥沙淤积,涵养水源,增加水体枯水期水量,保障可供水量,削减汛期洪峰流量,增加河湖对洪水的调蓄能力,降低水旱灾害损失等。  水是有限的和易受损害的资源,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水环境,保护水环境的核心就是避免水污染的发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流域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