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李晓蕙  页数:282  

内容概要

本书从界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入手,以区域经济协调问题的“产生-主导机制-影响因素”为主线,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运行规律。    本书共八章,分属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部分(第1~2章),综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现状,界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和内涵。第二部分为本理论部分(第3~6章),从分工空间演化角度阐释区域经济协调问题的产生、发展过程及未来趋势,认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自组织机制,区域利益是自组织机制的信号机制,政府行为、制度与文化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过程的最主要因素。第三部分为现实解析部分(第7—8章),运用前文理论结论,剖析中国区域经济协调问题的成因,提出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对策及未来研究展望。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和现实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现实意义  1.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相关研究述评   1.2.1  区域经济差距研究   1.2.2 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   1.2.3  区域一环境关系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1.2.4 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1.2.5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第2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2.1  区域与区域经济关系的概念   2.1.1  区域的概念   2.1.2 区域经济关系的含义 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2.2.1 协调的含义  2.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的界定 2.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概念辨析  2.3.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  2.3.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差距  2.3.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公平、效率的关系  2.3.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产生与演进 3.1  分工理论与区域经济关系演化   3.1.1 分工与经济空间结构演化   3.1.2 分工带来的空间结构演变   3.1.3 区域经济关系演化 3.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产生   3.2.1  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3.2.2 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效率损失 3.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演化   3.3.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价值基础   3.3.2 用效率原则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理论意义   3.3.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内容第4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自组织机制 4.1  自组织理论简介   4.1.1  自组织理论的含义   4.1.2 自组织理论基本概念释义 4.2  区域经济运行的自组织机制  4.2.1  区域利益主体的形成  4.2.2 区域经济自组织机制 4.3  区域经济自组织的动力与路径  4.3.1  区域经济自组织的动力  4.3.2 区域自组织路径 4.4  自组织理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的运用第5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利益机制 5.1  区域经济利益的概念与构成   5.1.1  区域经济利益的概念   5.1.2 区域经济利益的构成   5.1.3 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 5.2  区域利益作用机制   5.2.1  区域利益是区域自组织中的引导机制   5.2.2 区域利益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确立  5.3  区域利益分配与区域经济冲突   5.3.1  区域利益分配机制   5.3.2 区域经济冲突的概念及表现   5.3.3 区域利益与区域经济冲突的形成 5.4 新型区域利益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4.1  区域利益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5.4.2 我国区域利益机制存在的问题    5.4.3 构建区域利益机制的指导思想第6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6.1  政府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6.1.1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6.1.2 政府对区域经济关系的影响   6.1.3 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6.2 制度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2.1 制度的认识   6.2.2 制度缺失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6.2.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构建 6.3 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3.1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6.3.2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6.3.3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关系   6.3.4 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7章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7.1  政府垄断式资源配置对区域经济关系的影响   7.1.1  政府垄断的形成及区域经济关系特征   7.1.2 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关系的特征 7.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理论解析   7.2.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重新认识   7.2.2 区域经济协调政策的重新认识   7.2.3 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评述 7.3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7.3.1  促进区域经济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7.3.2 区域经济协调路径   7.3.3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对策第8章 总结及研究展望 8.1  全书总结 8.2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2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2.1 区域与区域经济关系的概念  2.1.1 区域的概念  研究区域经济关系问题,首先需要界定区域概念,区域的界定与划分,是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框架和分析模式的基础环节。  最早将“区域”作为研究对象的是地理学(陈秀山、张可云,2005)。地理学中的区域是指地球表壳的一个具体部分,具有可度量性;每一个区域都有一定面积,有四至范围和边界,可以在地图上描绘出来。区域的边界可以用经纬线和其他地物控制,区域和区域之间有位置上的排列关系、方位关系和距离关系。区域经济学中所研究的“区域”,不是一个“纯自然地理区域”,也不是“行政区域”,而是具有某种经济特征和经济发展任务的“经济地理区域”(胡兆量,1987)。经济地理区域拥有生产要素,分布着农业、工业等产业,拥有城镇、道路等客体的、具有整体化(连成一片)的空间。区域的“范围”有多大,因研究的目的、任务而异(张金锁、康凯,2003)。因此,经济学上的区域概念比较复杂,往往没有严格的边界和确切的方位,既可能是一个客观存在,也可能是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规模可大可小。迄今为止,经济学关于区域概念尚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明确定义。  最早从经济学角度对区域概念进行界定的,也是目前为止一直沿用的是1922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所给出的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事实上,这时所指的区域,是能够在国民经济分工体系中承担一定功能的经济区概念(魏后凯,2006)。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定义则是由美国区域济学家胡佛(E.M.Hoover)于1970年给出的。他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郝寿义、安虎森,1999)。  按照这一定义胡佛将区域划分成两大类:均质区域和结节区域。均质区域是根据区域内部某一或某些重要因素特征上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分的,主要强调区域内各部分的相似程度高于它们与区外各地区的相似程度。结节区是由若干异质部分构成的在功能上联系得很紧密的区域。这种区域是以在某种区域的共同利益和集团意识基础上所形成的内聚力为基础而形成,这种区域的划分依据主要是组成极化区各部分(或部门)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程度,因此它强调的是区域内事物的相互联系性和内聚力,它所反映的是一种结构(郝寿义、安虎森,1999)。结节区域划界的根据是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存在着高度相关性,即不同行业按其内在的相关性共占同一区域内某个区位而相邻、相依、相互影响,共同发展。该区域具有一种在共同利益或系统基础上形成的内聚力,“其结构同原子相似,有一个核和一个互补的外围区。这种区域内部相互关系或共同利益得以实现的基础,是功能一体化” (胡佛,1975),区域内部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是结节区域存在的根据。目前国内经济学著作和论文中所使用的区域概念,多是结节区域的内涵。  新兴古典经济学派提出了新的区域定义,强调区域的自组织能力。新兴古典经济学派从分工角度讨论区域划分问题,探讨专业化生产同交易费用存在两难选择时,城市形成,城市分层结构,以及以某一中心城市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人,如何通过以该中心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城镇体系进行交易活动的问题。按照上面的思路,任何规模的城镇和通过它进行交易活动的消费一生产者的居住范围都可以看成区域。区域是具有较强自组织能力的城市及其影响范围,是指能够独立地生存和发展、具有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能够独立地组织与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的空间组织。所以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区域的定义是以具有较强自组织能力的城市为中心、通过某一城市体系进行交易活动的所有消费-生产者的居住空间(安虎森,2004)。这一定义强调区域是建立在空间内的一种经济组织,而不同于传统区域定义中的将区域视做某一空间范围的概念。  本书所使用的区域概念,建立在系统论的基础上,主要沿用胡佛的结节区域定义,借鉴新兴古典经济学派的区域概念,既强调经济联系和共同利益,也强调空间含义。因此本书所用区域概念为:在分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基于经济关系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区域概念包含以下几层基本内涵。  (1)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本书中的区域是一个有限空间概念。人类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必然要落实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内。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使生产活动分布在不同地点;空间距离的不可克服性,使活动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生产活动范围就形成了空间上的区域。即使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不断拓展,空间活动范围的有限性不断被突破,但区域作为经济活动存在紧密联系的空间范畴也不会最终消失,所以区域首先是一个空间概念。区域经济关系研究,实际就是研究在人类经济活动空间范围扩大过程中,发生联系的窄间范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程度和结果。  (2)主体性。本书的区域概念的最大特征在于区域具有丰体性,可用来确定区域范围,对区域概念界定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主体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事物。现代空间经济是一个社会化大生产型经济,各类参与者在其中活动并发生相互关系。参与者包括自然人(或自然人的集合)和各种法律实体,一般统称为经济主体(微观经济主体)。所有参与者按一定的方式搭配与排列,彼此交往,进而衍生出各种相互关系,形成了经济活动的主体结构。当个人、家庭和企业通过区位选择行为集聚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内,并在行为过程中表现出系统结构关系,逐渐产生自组织功能,那么区域就可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被看做一个行为主体,即区域主体。在研究区域经济运行规律时,可忽略区域经济的内部结构,而只研究区域的整体发展功能及区域之间的关系。本书的区域也可被界定为能够实现区域空间运行、演进的最小范围  (3)层级性。区域是一个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具有典型的层级组织。区域具有动力学层级特征,即系统由不同层次上的共存结构所构成。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进行简单分析:一个国家是由若干内部经济联系紧密的经济区域构成,经济区域内又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城镇和村庄,每个城市或城镇内部又有许多进行生产生活的企业和个人。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一样,都是经济活动发生的空间,也可被看做一个区域。因此,如果将一个国家看做一个最高等级的区域,那么由多个城市组成的经济区域就是第二层级;城市和城镇本身构成第三层级;企业和个人行动所在区位,构成第四层级。区域具有明显的层级结构,区域层级之间关系就像湍流,由一组相互作用的、不同大小的旋涡组成。大旋涡由许多被其役使的小旋涡组成。高层结构从不直接干涉下级单元快速的内在运动行为,但是,高级层级能够有效地引导下级的动力(亚历山大?S.米哈依洛夫,2006)。每一层级区域共存结构问都发生相互作用,同时受到上一层级区域影响,又引导着下一层级区域的活动。  (4)区域内部的紧密联系性。分工发展,生产链条不断增长,处在生产链条不同环节的企业和个人因分工而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生产链条延长,生产活动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展开,经济区域形成并且范围不断扩大。分工带来生产效率提高,也就带来经济利益,各经济主体能够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进行生产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共同利益基础上所形成的内聚力。有学者认为,区域的第一个性质是整体性(李春芬,1959),区域的整体性是指区域有一致性或对某些社会经济现象有一致性的相应特征,这种一致性是由于区域内部单元强烈的联系造成的;作为整体的地理范畴的区域的概念是建立在区域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因此,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现象具有强烈的联系性,而区际间则表现为差异性。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特征的强化,因此区域联系正从特定的区域联系向区际联系方面发展(李春芬,1995)。紧密的经济联系是区域赖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朱英明,2004)。区域内构成区域经济的各主要产业部门之间所建立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产业结构关系,是区域形成和范围界定的基础。区域实际上是由各种联系所构成的经济空间。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