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名篇鉴赏(全四卷)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作者:郑红峰  页数:652  

内容概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代炎黄子孙心中永恒的精神家园而书籍,正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本套同学线装藏书收录厂《周易》《论语》《史记》等四十部不可不知、不可不读的国学经典,希望读者在感悟人生智慧的同时,与诸子百家交流思想,与历朝历代文学大师对活,畅游国学艺术殿堂。

书籍目录

卷一
 虞世南
 魏 征
 王 绩
 寒 山
 骆宾王
 卢照邻
 杜审言
 王 勃
 杨 炯
 刘希夷
 宋之问
 沈佺期
 陈子昂
 贺知章
 沈如筠
 张若虚
 张 说
 张 旭
 张九龄
 王之涣
 孟浩然
 李 颀
 王昌龄
 祖 咏
 高 适
 丘 为
 王 维
卷二
 李 自
 崔 颢
 王 翰
 张 谓
 刘长卿
 杜 甫
 岑 参
 刘方平
 皎 然
 司空曙
 ……
卷三
卷四

章节摘录

插图:写本诗时,魏征强烈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一,去劝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虽然转侍三主,其谋划之策屡不见用,但献身于统一事业的决心,依然存在。于是杖策谒天子,去投靠唐主李渊。隋大业十四年,隋朝灭亡,唐高祖李渊建立唐王朝,华山以东仍被李密旧部所据。这就是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的意思。杖策,是挥鞭策马的意思,写出了魏征投靠李渊时的武人形象。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二句,是作者以终军、郦食其自喻,说明这次出关门的任务。以上八句皆为叙事,并通过叙事表现自己为了国家的统一,投笔从戎,并自请安抚山东的政治抱负和豪情壮志。接下来四句是写景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即作者在赶赴山东的途中之所见。诗人把复杂的心情,都融汇到生动的旅途景物描写中,情景交融,形象地暗示了完成使命的艰难和诗人心情的沉重。因为在艰险曲折的山道上行走,有时高有时低,因此前面的平原,也即此行的目的地,忽隐忽现,鸟儿在古树上啼鸣,猿猴在空旷的山谷中哀叫,听得人心里阵阵发冷。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深山老林的凄寒图景,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告别唐主后心情的孤寂。接下来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是作者触景生情而发。是什么使得作者触目伤怀、惊心动魄?作者这次出关赴河南一带,沿途是战争的痕迹,农村破败,满目疮痍。对于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来说,他不能不触目惊心。九逝魂,本指一夜之间几次梦回故都,此处单指思想感情受到震惊。路途如此艰险,任务又十分艰巨,他为什么还不畏惧艰险地去做说降工作呢?因为他深深地感激高祖李渊待以国士的恩遇。这不仅是个人感情问题,魏征之所以投笔从戎,是要安定天下,恢复治平,但李密不听他的计策,致使失败。如今唐高祖李渊夺得了天下,实现了魏征的政治理想,又以国士优待自己,他当然愿意为朝廷驰驱,既为国事,也报恩君,还管什么艰难不艰难呢?诗写到这里,诗人的感情再也抑制不住了,便直抒胸臆: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表明了自己重视信义不图功名的内心情怀,他要像历史上的季布、侯赢一样,说一不二,一定要实现向高祖皇帝许下的安抚山东的诺言。

编辑推荐

《唐诗名篇鉴赏(套装全4卷)》是线装藏书馆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唐诗名篇鉴赏(全四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唐诗的鉴赏书十分好,两个儿子都很喜欢,国学知识目前对他们深了点,只有我来看了,可惜都不是繁体的
  •   买来收藏,古色古香的感觉,不错。关键是特价,便宜。而且配的鉴赏感觉很适合学生
  •   ····很值
  •   内容很好,排版也有特色,古香古色,就是纸张再厚一点更好
  •   书本身不错,字迹小一点,也就这个价,好评吧
  •   唐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   阅读的时候要习惯于竖排体才行
  •   纸质是在是一般,但是外包装看着令人心往向之
  •   还凑合,不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唐诗选》(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