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当代最优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大变革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作者:郭万超  页数:222  字数:250000  

内容概要

  萨缪尔森曾感叹:“世界上为什么有些国家富,有些国家穷,至今我们还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10年11月的报告,发达国家和地区有44个,仅占所有国家与地区总数的18.5%。现代经济增长出现的200多年里,盛行的是立基于西方经济、社会之上的欧美中心论和英美模式。东亚的成功,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奇迹,对西方理论和模式提出了挑战。西方发达国家最快的经济增长仅为5%,而中国曾两次连续5年超过10%。中国样本无疑将为人类拓展经济发展新疆域,为各国创造更好的发展路径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经济学学术前沿书系·探寻当代最优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大变革》作者站在全球视野,以中国经验为参照,综合世界各种发展理论,以崭新的视角破解经济发展之谜,试图为探寻当代最优经济发展模式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

  郭万超,男,籍贯山东,北京大学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北京市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博士后指导组成员,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经济战略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广西大学商学院教授,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副秘书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约研究员,北京市决策学学会理事。出版著作5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教授作序并写书评;《轻松学经济》第2次印刷;《探寻当代最优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大变革》;《中国崛起——一个东方大国的成长之道》、《致命误区》为社科畅销书;另参编书8本;公开发表论文60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10多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美国福特基金课题、北京市重大课题、重点课题等多项:获国家人事部、人民日报和中央统战部等10多项奖励。

书籍目录

序言 大历史大视野下的中国道路
自序 我们时代的新经济发展观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中国经济崛起的全球视野
一、国富国穷的世界版图
二、成长中的中国道路
三、中国道路的世界影响
四、中国道路的巨大理论价值
五、中国经济理论创新的匮乏
第二节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与西方经济学
一、西方经济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二、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变
三、中国经济理论创新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第三节 本书的思路、创新与方法
一、研究范围
二、内在逻辑与观点创新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找回经济学的人
第一节 科学的人性观
一、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
二、经济学的科学人性观
第二节 人的经济职能
一、经济理论对人的经济职能的认识过程
二、科学理解人的经济职能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
一、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属性
二、以人为本经济发展观的优越性
第三章 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整体视角
一、单因素论的困惑
二、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的整体研究
三、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
四、研究经济发展需要整体视角
第二节 社会有机体中的经济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二、经济与政治
三、经济与文化
第三节 经济发展合力的最大化
一、经济发展模式
二、经济发展合力最大化
三、从经济发展模式看大国经济兴衰
四、中国经济发展道路
第四章 制度内生原理
第一节 相关的制度理论
一、制度与制度类型
二、制度的性质和衡量标准
三、制度变迁理论
第二节 第一原理
一、制度的内生决定机制
二、内部政治因素
三、内部文化因素
第三节 第二原理
一、制度成长的实践视角
……
第五章 理想发展模式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更先进的世界观、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是其基本要义,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诸多社会病;它坚持的是一种集体主义理念,实现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一致性,可以形成发展的巨大合力;它主张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科学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是给世界带来和平与繁荣的发展。西方世界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具体制度是个可以利用的“术”,但是新自由主义的“道”却是错误的。这种世界观主张为了一己私利、个人之间进行你死我活的竞争,其结果必然是弱肉强食,富者更富,贫者更贫,带来社会的严重两极分化,给世界带来威胁与贫穷。 当然,经济发展之道除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些社会形态的内容,还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哲学方法论。在这方面,西方发展理论是相当贫乏的。这个在下一节还要分析。而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在认识经济发展的规律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比如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方面就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运用,其结果是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观点。比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充分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法;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作用的基本观点;增量式改革或渐进式改革,遵循了事物量变质变的基本规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全面发展,反映了重点论与两点论的哲学方法;大胆试验思想,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践观点,等等。没有这些理论、路线、方针、根本原则,市场经济的“术”都无从起作用。 对于想实现经济起飞但还没有形成良性发展道路的后发国家,“道”比“术”更重要。如果“道”是错误的,“术”再高明,也没有用,甚至起反作用。而且没有脱离“道”的“术”。拉美陷阱、苏东剧变、俄罗斯东欧转型失败,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虽然今天西方经济学充斥着经济发展之“术”,但资本主义最初的经济起飞都是先完成了“道”的层次的修炼,英国的经济起飞首先完成了思想、政治领域的革命,斯密的自由市场理论也主要是一种“道”。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的“道”是最先进的,而且是内生的,自己首创的。之后,新古典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之“术”就开始在资本主义之“道”指引下快速发展起来。其实相对于“道”,经济发展之“术”有时不难掌握,比如,中国经济发展的闸门一经打开,人们的创造性、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各种市场经济的具体形式、办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符合斯密等人的观点,即市场经济是一个自发形成、自我扩展的秩序。 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最根本的是得益于中国在经济发展之道上的创新,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得益于中国深沉的传统文化积淀。西方不少学者也是从“道”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乔舒亚•库珀•雷默认为中国的发展是由取得平等、和平的高质量增长的愿望推动的,北京共识“有足够的灵活性,它几乎不能成为一种理论。它不相信对每一个问题都采取统一的解决办法……它既讲求实际,又是意识形态,它反映了几乎不区别理论与实践的中国古代哲学观”。

媒体关注与评论

  西方观察者不应低估这样一种可能性: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也更激烈的火力与自身保守的、稳定的传统文化融为一炉……如果中国能够在社会和经济的战略选择方面开辟出一条新路,那么它也会证明自己有能力给全世界提供中国和世界都需要的礼物。这个礼物应该是现代西方的活力和传统中国的稳定二者恰当的结合体。  ——著名历史学家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    中国问题研究是人类可选择的探讨自身问题的智库和博大实验室,有助于深化和丰富对人类发展经验的认识。  ——哈佛大学教授 本杰明·史华兹(Benjamin L Schwartz)

编辑推荐

《探寻当代最优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大变革》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探寻当代最优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大变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