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心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宁夏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刘申宁  页数:224  字数:2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什么叫世道,那原是古人所云圣王的治世之道,也是按照国人的传统理念所构建出来的一种理想的生存环境。……当圣人不再成为圣人,他们的治世之道也同时不再为人们所乐道。世道变了,变得如此之快!它将生活干其中的人们也一同裹胁了去。以前,人们追求的崇高精神正日益被万能的金钱所奴役,过去的革命理想变成了金钱拜物教。世道之变所形成的新风气正在侵蚀着人们的心灵。由世道之变而来的世风之变,在今天正渐渐演化为一种人心的跌落与更督。今天,说世风日下,还多少有些厚古薄今,但是说人心不古,恐怕没有多少人不同意了…

作者简介

刘申宁  近代史学家,著名的李鸿章研究专家。1952年5月出生于上海,1982年1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曾任中国近代军事史学会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撰稿人兼审稿人。出版著作(中国古代兵器》《中国兵书总目》《孙子集成》等。1991年被聘为《李鸿章全集》编委会执行

书籍目录

追  昔  怀念东林党人  精刻的清儒  名士张仪  理财专家桑弘羊  疾风知劲草  宦官仇士良  绝代才子   薄命君王  吕坤的呻吟  改革家张居正  冷眼看“曾、李”  一代帝师翁同龢  海归艇长蔡廷干  “冤魂”方伯谦  小人物文悌  大刀王五  庸人黄瑞兰  谢氏家族今  问  嬗变的思潮  师道与王道  经学与理学  功名与富贵  以史为鉴  读史论“三无”  清代的君主与儒生  何谓中国近代史  假如历史可以重来  历史镜场中的爱国与卖国  历史应由谁来写  敬惜字纸史  鉴  幕府  禁烟  发票  布告  厘金  像赞  润笔  证书 ……断想后记

章节摘录

  曾国藩坚持以理学家的“内圣外王”之道,树立了中国传统社会世人标榜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楷模。不管在当时还是在后人眼中,曾国藩都是19世纪中国的最后一位大儒,是中国传统政治伦理道德理想的现实化身。在近代化思潮由大洋彼岸以拍岸惊涛之势在中土初起之时,他所起的作用是“振人心、保名教、护社稷”,正是从这方面考虑,所以对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残酷,时人因其中兴有功,且复兴儒学深孚朝野士人之心而不多加讨论。这里其实隐含了一个为世人所刻意忽视的文化悲剧:为了一个被自己和同类视为崇高的政治理想,而可以毫不珍视他人的生命和生活。这一文化悲剧在我们中国后来的历史中还不断重演,“文革”中那种为了血腥的政治理想而不惜千万人的生命的理念似乎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今天我们谈论曾国藩,其意义正如历史学家克罗齐所说,研究历史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凡对历史的所有兴趣都是由现实需要所引发的。曾国藩之所以在今天被人们如此青睐,背后隐藏的正是文革以来传统伦理道德观念陷入一种空前危机所产生的现实需求。原因很简单,曾国藩正是以其当时被视为崇高的道德形象才得“文正”这一最高谥号(有清一代,只有两人得此谥号)。后人常将曾左并提,而其实这两人除了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时表现一致之外,其余并无多少相似之处。如果说在面对西方列强力度一次比一次强大的挑战面前,曾国藩展示给世人的形象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道德理想楷模形象,所卫护的是中国理学名教,那么李鸿章则是作为一个实干家和不完整意义上的改革者,在中国近代史上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开创了将流氓无产者引人中国政治生活的先河。  ……

编辑推荐

  为官者不可不读的治世、治仕的经典文本,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著名近代史专家刘申宁。你所知道的历史故事的另类解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穿透千年烟云,评说是非曲直。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著名近代史专家刘申宁:为官者不可不读的治世、治仕的经典文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道人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曾在去年亲聆刘老师讲课,深入又易懂,《世道人心》好看。
  •   千回百转
  •   这么有名的书怎么能错过!
  •     世道永存,人心不古
      
       ——读刘申宁新著《世道人心》
      
      
      
       国人所说的“世道”泛指多数人的社会行为,是社会发展变化中的集体被潜移默化的结果;“人心”也大概可以理解为人们的普遍心理或针对某个事件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或思维。基于这样的理解,世道人心也就成了当然的“社会心理学”。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就不能不了解世道,明白人心。本书中刘申宁先生向我们阐述与剖析的“世道人心”却并非中国人习惯上的“世道”与“人心”,而是中国文人的“世道”与“人心”,是中国文人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在“学而优则仕”的主导思想下为了一官一职或者一己私利而不得不以个人道德伦理观的沦落为代价的蜕变过程。
      
       我们惯常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做出评论时,几乎毫无例外地假以自己的主观倾向,对早已成为过眼烟云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轻率地做一个类比,这样,不但失掉了历史研究的现实意义,更糟糕的是轻易将他们等同,用主观臆断形成结论。在这一点上,刘申宁先生显然是难能可贵的,他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剖析,并不是建立在读者基于传统形成的对历史的认知基础上,而是基于历史史实,道出了许多被遮蔽的历史常识。这显然是非主流的,也是所谓研究历史的大师们所排斥的“野路子”。
      
       作家李陀在他与北岛编著的《七十年代》一书的序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当下中国知识分子(或者学者)与其他国家的知识分子相比,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形成于七十年代,或者于七十年代长大。他们在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环境实在是太特殊了,那么他们拥有特殊的具有时代性经验的品质,也就顺理成章。基于此,在我看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几乎没有几个是潜心于学问的,大家都在打着学术的幌子,挂羊头卖狗肉,为钱、为权、为官而为。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另一原因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在多数人眼里,已经是一个“不在乎有没有昨天”的时代。
      
       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恰恰是历史——被日渐扭曲了的“世道”与“人心”,从思想上对中国知识分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一现象,在所谓文人中尤为明显。他们早已没有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抱负和勇气,更多的是对个人名利的热衷与追逐。正如刘申宁先生所讲:曾经哺育中华民族成长了数千年的文化,正在逐渐地离我们远去,因为圣人不再成为圣人,他们的治世之道也同时不再为人们所乐道。
      
       那么,历史难道仅仅发出过“嘘”的一声?我想也不尽然,只是已经很少有人能听懂历史发出的那“嘘”的一声,正所谓“世道永存,人心不古”。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