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宁夏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王小明 编  页数:550  

内容概要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系列丛书: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是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陛综合考察的总结,内容涉及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与植物多样性、苔藓、大型真菌、昆虫、脊椎动物、森林资源、旅游资源、社会经济及保护区功能区划。《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系列丛书: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对评价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的科学价值,对探讨和预测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政府部门开展生态旅游规划以及自然保护管理等方面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1 自然地理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地质地貌 1.1.3 水文 1.1.4 土壤 1.1.5 气候 1.2 自然资源 1.2.1 植被 1.2.2 野生动植物 1.2.3 旅游资源 1.3 社会经济 1.3.1 行政区划及社区人口 1.3.2 经济状况 1.3.3 社区事业 1.4 保护管理 1.5 综合评价 第二章 自然环境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 2.2.1 地质变迁 2.2.2 地貌特征与类型 2.3 气候 2.3.1 气象观测点的布设及观测内容介绍 2.3.2 贺兰山区基本环流特征和气候 2.3.3 影响贺兰山区天气气候的主要大气环流 2.3.4 气温分布特征分析 2.3.5 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2.3.6 降水分布特征 2.3.7 相对湿度及蒸发量分布特征 2.3.8 日照时数分布特征 2.3.9 风的分布特征 2.3.10 贺兰山区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2.4 贺兰山东麓水环境 2.4.1 常流水沟道水量及水质 2.4.2 贺兰山东麓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2.4.3 贺兰山东麓水污染评价 2.4.4 贺兰山山前水源地水环境监测分析 2.4.5 贺兰山水体微量元素 2.5 土壤 2.5.1 土壤分类的原则与依据 2.5.2 土壤类型及其性状与分布 2.5.3 土壤的分布规律 第三章 植被与植物多样性 3.1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 3.1.1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分类的原则与系统 3.1.2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简介 3.1.3 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生态条件 3.1.4 植被的空间分异 3.1.5 植物群落类型的特有性 3.2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 3.2.1 植物分类群的多样性 3.2.2 植物区系成分的多样性 3.2.3 植物分类群的特有性 3.2.4 植物生态类群的多样性 第四章 大型真菌 4.1 贺兰山真菌研究简述 4.2 物种多样性分析 4.3 经济真菌资源评价 4.3.1 食用菌资源 4.3.2 药用菌资源 4.3.3 外生菌根菌资源 4.4 开发贺兰山真菌资源的几点建议 4.4.1 经济真菌资源的综合利用与资源保护 4.4.2 大力开展野生经济真菌的引种驯化工作 4.4.3 发展野生经济真菌的深加工工业 4.4.4 保护生态环境,做好可持续利用工作 第五章 苔藓资源 5.1 贺兰山苔藓植物的研究历史 5.2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优势科属统计和地理分布分析 5.2.1 科、属、种组成 5.2.2 优势科属统计和分布特点分析 5.2.3 中国和贺兰山新记录 5.3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5.3.1 世界广布成分 5.3.2 古热带成分 5.3.3 北温带成分 5.3.4 亚洲一北美洲成分 5.3.5 欧洲一亚洲成分 5.3.6 温带亚洲成分 5.3.7 东亚成分 5.3.8 中国特有种 5.4 贺兰山珍稀濒危苔藓植物 5.4.1 极危种(CR) 5.4.2 濒危种(EN) 5.4.3 易危种(VU) 5.5 贺兰山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生态学作用 5.5.1 贺兰山苔藓植物地理分布东西坡差异比较分析 5.5.2 森林生态系统中苔藓植物生态类型、生物量和吸水量比较分析 第六章 昆虫资源 6.1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及其起源 6.1.1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特征 6.1.2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组成 …… 第七章脊椎动物 第八章森林资源 第九章旅游资源 第十章社会经济 第十一章功能区划 附录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章 总论 1.1 自然地理概况 1.1.1 地理位置 贺兰山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位于银川平原与阿拉善高原之间,是北温带草原向荒漠过渡的地带,属阴山山系。 1.1.2 地质地貌 1.1.2.1 地质 贺兰山是一座形成较晚却有悠久地质历史的山体。地层除青白口系、志留系、泥盆系外,其余发育比较齐全。太古界和中新元古界的片麻岩、变质碎屑岩和石英岩主要出露在贺兰山北段和中段的南部。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的石灰岩、砂岩、页岩发育良好,分布广。上古生界则以石炭系与二叠系同等发育为特点,以页岩、砂岩为主,并含有煤层。中生界三叠系广泛分布在北部,侏罗系次之,前者以紫红色砂岩、砾岩、页岩为主,为构成贺兰山中段北部山体的主要地层之一,后者以各种灰色页岩、砂岩为主,是产煤的主要地层之一,白垩系和第三系都不发育。在山前地带和山间低地广泛分布着第四系冲、洪积物、风积物和山麓堆积物。 1.1.2.2 地貌 贺兰山地貌属于第三级,即地貌基本形态成因类型。它是一条较典型的拉张或剪切拉张型块断山地。由于较高,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垂直分带,自上而下可分为寒冻分化山地、流水侵蚀山地和干燥剥蚀山地3个四级类型。每一个四级地貌类型,又根据组成物质的不同,分为若干个五级地貌类型。 贺兰山地形,因受地质构造、干燥剥蚀和流水侵蚀的影响,形成山体突兀、高低悬殊、岭谷相间、山壁陡峭、沟谷深切、地面破碎的特点。自山麓苏峪口1400m至最高峰俄博疙瘩3556.1m,相差2100m。岭谷多,而且与分水岭垂直,呈东南向羽状平行排列,仅贺兰山中段即有主要沟谷30余条,地貌十分特殊。 1.1.3 水文 贺兰山东麓水系属黄河水系黄河上游下段宁夏黄河左岸分区,东麓有大小沟道67条,多数沟道为季节性河流,植被较好的沟道常流水径流深可达20 mm。流域面积大于50km2的沟道有13条,大武口沟是贺兰山区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574km2。沿山的所有沟道出口海拔高程1300m以上,受地形地貌及气候影响,沟道水流具有暴涨暴落特性。 东麓区境内,年平均降水量255.6mm,其中山地426mm,坡地180.5 mm。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降水较少,一般占20%。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6月~9月,分布的特点是海拔越高,分配越均匀,中段2000 m以上的林区,占降水量的60%~70%,以下至洪积扇地,占降水量的70%~75%。大武口地区及其以北占80%左右。

编辑推荐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可供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质学及水土保持等方向的科研人员、高等学校师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爱好者参考,也可为政府部门、自然保护管理部门的工作者提供参考。《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保护区的科学价值、主要资源和环境状况。本书的出版,将使国内外关注自然保护事业的人士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对于指导保护区的生态建设、资源利用、科学研究与对外交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希望保护区以此次科学考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各种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利用,为建设祖国西部生态屏障作出贡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本书的纸张不好,整体像盗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