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科技

出版时间:2003-6  出版社:巴蜀书社  作者:罗绒  

前言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各兄弟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缔造的。藏族是我国历史悠久、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之一。据1990年7月统计,全国共有藏族人口459333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区。藏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入口虽不是最多的,但分布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少数民族中居住面积最大的民族。数千年来,藏族人民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上,在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中,在社会发展的演变中,藏族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独特而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一直为世界所注目,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从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开始,藏族就有了自己的文字,从而也就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内容概要

《藏族科技》内容简介: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各兄弟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缔造的。藏族是我国历史悠久、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之一。据1990年7月统计,全国共有藏族人口459333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区。

书籍目录

序言一、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考古发现(一)对珠穆朗玛地区的考察、记载和命名(二)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三)青藏高原考古发现二、藏族天文历法(一)藏族远古的天文历法(二)7~9世纪吐蕃王朝的天文历法(三)9~12世纪吐蕃地区的天文历法(四)13世纪以后西藏地区的天文历法(五)17世纪以后西藏地区的天文历法(六)藏族“时轮历”(七)藏历历法(八)藏族学者与天文历算(九)度、量、衡计算方法三、藏族建筑(一)新石器时代藏族建筑遗址(二)平房(三)楼房(四)帐篷房(五)宫殿建筑(六)寺院建筑(七)古碉堡(八)藏王墓(九)建筑与档案(十)古代的桥(十一)藏族著名的建筑师唐东杰布四、藏族医学(一)藏医学概述(二)藏医的基础理论(三)人体解剖(四)诊断和治疗(五)藏药(六)藏医胚胎学(七)藏医养生术(八)藏医学挂图¨(九)藏族著名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十)第司·桑杰嘉措(十一)藏医历算大师钦绕罗布五、藏族雕版印刷(一)雕版印刷技术的形成(二)制版工艺(三)印刷原料(四)印刷装订(五)德格印经院(六)那塘寺、拉卜楞寺等印书院六、藏族的采矿冶铸技术和工厂(一)金矿(二)银矿(三)铜矿(四)铁矿(五)古代兵器(六)工厂七、藏族工艺技术(一)金属制品(二)木制品(三)陶器及玉器(四)金属雕刻技术(五)金属铸造技术(六)藏笔(七)制革与毛纺(八)青稞酒酿造技术八、西藏地方钱币(一)西藏地方货币的起源(二)西藏自铸印币始末九、西藏民主改革前的农牧业技术和地震记载(一)农牧业技术(二)对地震的记载与认识十、西藏的现代科学技术(一)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二)科技队伍、科研成果(三)综合科学考察(四)国际科技合作(五)农业科技(六)牧业科技(七)能源科技(八)地矿科技(九)生物科技(十)气象科技(十一)医学科技(十二)交通科技(十三)地震科技(十四)电信科技(十五)商业科技(十六)环境保护(十七)科技在民族手工业上的应用(十八)乡镇企业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以五行计算的算学,十二生肖纪年法,人寿六十花甲,八卦、九宫黄历推算,二十四节气和“牛算”等。其中十二生肖纪年法和六十周期纪年法,在群众中有深刻的影响。藏族是以十二生肖来纪年,以五行配合来纪岁,广大藏族地区如今仍在运用这个方法,它深受农牧群众的欢迎。公元704年,赤德祖赞时期,黄历历书《暮人金算》、《市算八十卷》等典籍传到吐蕃。此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多部天文历法典籍也传到西藏,如尼泊尔的《嘎尼羊孜》。五曜(火、水、木、金、土)的运行推算法和日食、月食推算更是广泛流传。到了公元7世纪初叶,金城公主人吐蕃,把以《算学七续圣典》、《八支》为重点的关于五曜、八卦、九宫、七曜和二十八个恒星的很多历法解译成藏文。赤松德赞时期,汉地班智达土华那布先后两次来到吐蕃。第一次把共同性算学译成藏文;第二次则从各个经典中吸取精华,著述了关于区分四季的《珍宝明灯》、《冬夏至图表》、《五行珍宝密精明灯》等典籍。为了准确了解和区分青藏高原的季节,他走遍了西藏和康区等四个区域,观察和研究高原气候,明确指出青藏高原南北两域的冷热之分以及季节的不同。土华那布所著《冬夏至图表》和《五行珍宝密精明灯》这两部典籍,是目前在西藏保存的祖国早期天文星算的重要典籍。康查唐波是土华那布的弟子。他学了《经典中心之意》、《解释太阳之光》、《星算吠璃卷》等书。与此同时,又涌现了若白坚、拉龙乙、曲杏仁青等七名星算学家。《多米的金车》记载了约在公元724年,上象雄地方的努盘·桑杰益西是一位精通四曜的4个行速、日食、月食等天文星算的学者。他曾多次研究日影,发明了准确观测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的“土赤普”仪器等。这是西藏在天文学方面的重要发现。公元806年,“及孜”推行法开始推行。它是以太阳为主,定一年的时间为365天15小时32分4/13。并且以日曜(地球的自转)、月曜(月球的自转)、星(二十八宿的位置)、“觉尔”(日和月的行速不同之分)和“及”(“及孜”的十一个部分)、地球南北两端轴线……这些因素进行推算,形成了比较全面的天文系统。因此,“及孜”推算法的出现大大地推动了藏族天文学的发展。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各兄弟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缔造的。藏族是我国历史悠久、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之一。据1990年7月统计,全国共有藏族人口459333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区。藏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虽不是最多的,但分布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少数民族中居住面积最大的民族。数千年来,藏族人民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上,在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中,在社会发展的演变中,藏族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独特而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一直为世界所注目,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从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开始,藏族就有了自己的文字,从而也就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经过一千多年的积累,用藏文撰写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文物古迹、历史文献、宗教典籍、藏医藏药、天文历算、建筑艺术、雕刻绘画、民间节日、民族体育等方面的文献,浩如烟海,卷帙繁多。在中国除了汉文的书籍文献外,在55个少数民族文库中,藏文书籍文献居于首位。目前藏族地区各大图书馆、档案馆以及寺院保存的书籍文献,其品种和数量之多,令世人瞩目。如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现保存有四百多万件藏文文献;拉卜楞印书院藏有二十二万余部文献典籍;德格印书院共保存有三十余万块印版,文字量达2.5亿之巨。这些典籍内容丰富,雕工精细,样式考究,印刷精巧,包装华丽,有的用金银粉汁书写而成;有的用青缎、丝绸等刺绣而成;有的还用珊瑚、玛瑙、珍珠、宝石等镶嵌而成。这些典籍不仅具有极高的保存价值,而且也是研究藏族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正因为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加之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宗教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近、现代以来,对藏族和藏区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甚至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藏学,为世界学术界所关注。目前,世界上不少学术团体和专家在研究藏族的历史和文化,有几十个国家还设立了藏学研究机构,专门研究藏学。藏学不仅巳成为国际性的一门显学,而且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今天加强藏学研究,不仅是一个发展藏学学术的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研究和继承。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藏学研究工作。1951年,为了刚刚和平解放的西藏工作的需要,在中央民族学院建立了藏语文专业,并招收了第一届藏语班的学生;1981年,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藏学研究所;1993年,原中央民族学院民语系藏语文教研室与藏学研究所合并,成立了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系;2000年,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系扩建为藏学研究院。近几年来,全国不少民族院校都建立了藏学系、所。1986年,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两个办公厅发出《关于建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通知》,在北京成立了藏学研究中心,认真地进行藏族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此后,全国各地一大批藏学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更把国内藏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藏学的故乡在中国,中国具有较国外优越许多的人文地理条件以及汗牛充栋的藏文典籍。经过数十年的耕耘努力,一支门类齐全,集藏语言、文学、历史、宗教等学科为一体的藏学科研队伍已形成规模,且不断发展壮大。许多藏学科研工作者多次深入藏区进行社会调查和古籍整理工作,现已整理、翻译出版了五百多种,上百万册的藏学典籍、名著、资料和历史文献;开展了藏文《大藏经》以及对梵文贝叶经的研究整理工作;一些藏学机构还举行过多次高水平的国际藏学讨论会和有影响的学术交流活动;并创办了《中国藏学》、《西藏研究》、《中国西藏》、《安多研究》、《雪域文化》、《西藏佛教》、《西藏社会发展研究》、《西藏艺术研究》等近30种藏、汉、英文藏学研究刊物;还培养和涌现出一批以藏族学者为主的藏学研究人才。    藏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藏族文化按照传统藏族文化的范围划分,有佛学、因明学、工艺学、医药学、声明学,即大五明;以及修辞学、戏剧学、韵律学、星象学、辞藻学,即小五明。这大、小五明即十个学科,按照现代学科来划分,有藏族语言、藏族文学、藏族宗教、藏族历史、敦煌学、藏族逻辑、藏族工艺、藏族天文、藏族医学、藏族教育、藏族文化、汉藏关系史、藏族科技、藏族民俗、藏族旅游以及藏族地区的现代化等。为了弘扬藏族文化,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藏族文化、研究藏族文化,我们组织了一批中、青年学者撰写了《雪域文化丛书》,由于时间紧、资料少等客观原因,难免会在丛书中挂一漏万,凡有错误之处,敬请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周润年

编辑推荐

《藏族科技》是雪域文化丛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藏族科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