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书俱老

出版时间:2005-03  出版社:岳麓书社  作者:李君维  页数:17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李君维先生不滥情,不空发议论,不妄加评判,他的喜怒哀乐在淡雅舒展、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自然而然地流露。他写大学同学同时又是张爱玲好友的炎樱、写旅美作家董鼎山、写“小报大王”唐大郎,都是视角独特,情趣盎然,而且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他的《张爱玲的风气》、《中的太太》等一系列谈论张爱玲的文字,不但文笔隽永,更是“张学”研究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他对现代时装颇有研究,这不但体现在他的小说里,也反映在他的散文里,《穿衣论》、《沧桑话旗袍》诸篇娓娓道来,妙语如珠,堪与张爱玲的名作《更衣记》媲美。  总而言之,读《人书俱老》中的散文足以长人见识,启人心智。 李君维,笔名东方蝃蝀,1922年生于上海,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院,抗战胜利后先后担任上海《世界晨报》、《大公报》记者、编辑之职。在董乐山、董鼎山兄弟影响下,他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作品散见于《小说》、《生活》、《文潮》、《幸福》、《宇宙》等刊物,其中一部分结集为《绅士淑女图》(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上海书店出版社曾影印出版这本被收入到魏绍昌先生主编的“海派小说选辑”之中)。上世纪五十年代以降,君维先生迁居北京,“海派”成了“京派”,小说家成了电影刊物编辑家,从此金盆洗手,在中国文坛上销声匿迹多年。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君维先生才“重操旧业”,先后在上海《新民晚报》连载长篇《名门闺秀》(原名《芳草无情》)和中篇《伤心碧》。但因均署了真名,没有读者会联想到今日的李君维就是当年的东方蝃蝀。由于种种原因,东方蝃蝀被遗忘了。直到整整五十二年后的1998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三位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增订本)出版,君维先生和他的小说创作才正式进入文学史,书中是这么说的:“兼有通俗、先锋品格的作家,……尤其是东方蝃蝀,仅一册《绅士淑女图》,用一种富丽的文字写出十里洋场上旧家族的失落和新的精神家园的难以寻觅,文体雅俗融洽,逼似张爱玲,透出一股繁华中的荒凉况味。东方蝃蝀在意像的选择和营造方面,也和张爱玲一样与现代主义相通”。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中《张爱玲的风气》、《穿衣论》、《(太太万岁)中的太太》等几篇发表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文章均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陈子善先生在故纸堆中发掘出来的,此次一并收入书中,尤为珍贵。另外陈子善先生还为此书撰写了六千字的长序予以推介。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始终与李君维先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由作者校阅两遍,陈子善先生校阅了一遍。另外,书中三十余幅插图大多是老照片,尤为本书增色。

作者简介

  李君维(一九二二——),笔名东方蝃蝀。祖籍浙江慈溪,出生于上海市。一九四五年获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先后任上海《世界晨报》、上海《大公报》编辑、记者等职。一九五0年到北京,在文化部电影局、中国电影公司工作。一九四五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一九四八年出版短篇小说集《绅士淑女图》,八十年代出版长篇小说《名门闺秀》、中篇小说《伤心碧》,尚有散文、小品发表于香港《大公报》、上海《新民晚报》等。

书籍目录

序第一辑 师友记冯亦代二三事默默奉献的安娜走进柳无忌先生书斋京华一识柳无忌董鼎山其人其文老与散文想念旧时师逝川忆沈浩俊士所贤迂士呵——闲说唐大郎在女作家客厅里且说炎樱第二辑 书回味张爱玲的风气张爱玲笺注三则看《北京人》读《“玉人”》看《洗澡》隐与显《喜福会》与《古歌集》读《祝你生日快乐》梅真下落不明且听他言写在《湾流集》边缘文字的形象——漫说《漫步纽约》《黄心大师》了旧缘“不求甚解”我见读书与吃饭北京话的奇境我的孔夫子红绿二题旗袍沧桑记第三辑 看戏文听书半世纪……跋

编辑推荐

  李维君和沈从文、张爱玲一样,是中国文学界的又一“出土文物”。他比张爱玲小两岁,小说写得颇有“张味”,当时就有“张派传人”之称,在湮没半个世纪后,终于进入了新版现代文学史。《人书俱老》是他第一部散文集,文中涉及了诸多同时代的文人,也算是珍贵的史料。用陈子善的话说,一概“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作者文笔老道,见解清明,各篇均颇耐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书俱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