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练习

出版时间:2005-6  出版社:沪书画  作者:上海书画出版社  页数:68  

内容概要

  《书法教学丛书》是一套融理与法、教与学为一体的极具实用功能的书法教学参考书。本套丛书共分为两大系列:一是以教为主,本着“技进乎道”的宗旨,着重从理论上来阐释书法各书体衍化发展的规律、技法美学原是以及临摹、创作、鉴赏的理念和方法等;二是以学为主,强调从艺术的特殊规律出发,通过对同书体不同风格代表作的分析比较,寻找个性化练习的途径,进而感悟风格创作的真谛。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隶书概述一、隶书的起源及发展1二、汉朝隶书的辉煌时期2三、百花齐放的清代隶书6第二章 隶书基本技法一、《乙瑛碑》、《曹全碑》、《张迁碑》简介8二、《乙瑛碑》、《曹全碑》、《张迁碑》用笔比较1l三、《乙瑛碑》、《曹全碑》、《张迁碑》结构比较19第三章 隶书临摹创作一、历代名家临作赏析25二、隶书集字创作范例30三、隶书风格创作提示57

章节摘录

  汉以后的隶书由于受另一种新兴字体——正书的影响,笔画反而变得平板呆滞,汉隶高古自然的韵味荡然无存,从三国、魏晋历经唐宋元明,尽管能写隶书者不乏其人,但其方棱形状的笔画,矫揉造作的波挑,千篇一律的结构,隶书的书写越来越规范及程式化。更有甚者,用楷书的笔法和结构来写隶书,难现汉隶高古厚重的风韵。另一方面楷书、草书、行书等字体登上书法历史舞台,隶书渐失其主导地位亦顺理成章。虽然在某些方面隶书还有其使用价值,但仅仅是作为一种装饰,很难恢复隶书昔日的风采。  有清一代,书法艺术并不因为满族人主政而有所阻碍,其发展进程和繁荣,并不比前朝逊色。但清初,尚在帖学的笼罩之下,这主要是康熙帝喜欢董其昌的字,下令全国收集董其昌的书迹遗墨供其观赏临摹,因而上行下效,董书名望,直逼晋王。后来的乾隆帝,在喜欢董书的基础上,追根溯源更爱二王法书,因此清初的书法艺术尚在帖学中翻跟斗。  清朝隶书艺术的振兴源于这样两个条件,一是科举制度下产生的馆阁体为文人士大夫所痛恶。这种墨乌黑,字方整,笔光润的楷书字体,根本谈不上是书法艺术,所以莘莘学子一等搏取功名,取得官职禄位,就将馆阁体抛弃,开始自己的真正书法创作,于是能各适其从地写出各自的书法风格;其二是金石出土的日益增多,文人士大夫的眼界不断开阔,于是掀起了碑学的高潮,隶书重新被文人墨客所重视,擅长隶书的书家越来越多,可谓是人才辈出。金农的漆书,以拙为妍,以重为巧,高古稚拙,使人肃然;郑筻的隶书参以草法及简书笔意,古拙沉着,奇绝飞动;伊秉绶变化出新,在秀逸古媚中金石之气溢于翰墨;何绍基集功力、学养、才气于一身,其隶书有超神入化之妙;赵之谦隶书以魏碑笔法入隶,既生动又古拙,尽得天真烂漫之趣。清代人写隶书可谓人才济济,其功力精深,取法高远,“直逼汉人”,恢复了中绝近一千五百年的汉隶法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使当时的审美趣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可谓百花争艳,万紫千红。P6-7

编辑推荐

  隶书源于秦代、成熟于汉代,是由秦代的篆书演变简化而成的一种书体。书法,则是写字的技巧,是从生活和实践中逐步产生的文化财富之一,是一种与语言文字最靠近的艺术。《隶书练习》通过隶书概述、隶书基本技法、隶书临摹创作的阐述,让你了解隶书的一般知识,熟悉掌握隶书书法的技巧。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隶书练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