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

出版时间:2008-06-01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美)帕特丽卡·劳伦斯  页数:609  译者:万江波,韦晓保,陈荣枝  
Tag标签:无  

前言

  在这部独辟蹊径的精彩著作中,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运动,较之以往更加突出了世界性。本书深入研究了英国的“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和中国的“新月派”在国内国外的影响,作者帕特丽夏·劳伦斯女士让我们透过英国现代主义的镜头欣赏中国艺术,透过现代中国的眼睛审视英国的现代文化瑰宝。我们神游在一个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里,静看他们或写作,或绘画,或游历——这些怡情养性的文人雅兴在中国往往合而为一,相辅相成,到了20世纪,它们以新姿态出现,成为妇女们的公开消遣,其中包括作家、画家及异域行者凌叔华。与此同时,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也像中国古代的文人学士一样,崇尚着某种“业余理想”。  为了揭示艺术家的真实面貌,本书不仅通过研究作品,而且还把视角转向了他们的私人信札,其中不乏被前人忽略的资料,劳伦斯教授在她的中英调研之行及艺术的自我发掘过程中,将它们经过爬梳剔抉第一次呈现给读者。她用英语首次完整地记录了凌叔华与朱利安·贝尔(Julian Bell)之间的浪漫故事。书中展现了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的寓言式的旷达不羁和自我沉醉,还呈现了他们偶尔流露出的种族主义倾向(主要针对比中国人肤色更深的有色人种),但好在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几乎没有造成任何狭隘与偏见的影响,更没有表现出多少对帝国主义的赞成态度。为了帮助凌叔华发表她的英语回忆录,朱利安·贝尔和他的母亲瓦内萨(Vanessa Bell)、他的姨母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伍尔夫的丈夫伦纳德·伍尔夫(Leonard Woolf),还有玛乔里·斯特雷奇(Marjorie Strachey)、维塔·萨克维尔·维斯特(Vita Sackville·West),以及哈洛德·阿克顿(HaroldActor)等都鼎力相助,虽然每个人的作用有大有小——他们或给予殷切鼓励,或帮她润色文章,或出面接洽出版事宜。当我们读到这些时才恍然悟出劳伦斯教授的观点,即:凌叔华是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的中国成员。  与另外一些有鲜明阶级意识,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敌视英国的中国同行相比,这些作家、学者及画家——徐志摩、凌叔华及其丈夫陈源,甚至包括左翼作家叶君健等人的观点更加开放,更勇于尝试。近年来严家炎用中文、李欧梵等用英文进行的研究,详细记录了上海20世纪30年代小说及电影中现代主义的兴起。王德威甚至发现,早在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前即已存在了现代主义的商业及流行取向的先例。而劳伦斯教授则认为,这期间还存在着某种学术性更强的现代主义,与北京文化分庭抗礼,这一研究发人深省。为了寻求新鲜的意识和技巧来传达他们的思想,现代主义流派避开了上海的市井浮华和物质繁荣,取而代之的是深入挖掘人类灵魂的本身。然而其主要代表人物反而是一群南方人,他们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提倡使用以北京话为基础的现代白话文来取代文言文。尽管他们在战争和革命的岁月里颠沛流离到不同的地方,但他们仍竭力保持新型京派绅士的风度,以重塑中国人的自我意识。这些探索型作家包括来自湖北的小说家冯文炳、湖南的新月派作家沈从文,以及深受沈从文影响的其他文人、浙江的鲁迅(如果就其散文诗而言)。现代主义小说《梦之谷》的作者萧乾就深受沈从文的影响,他和凌叔华都是“老北京”,他们都有离京迁居外省的阅历,继而都去了英国。  北京的现代主义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文字改革运动,但是其散文及诗歌(也包括上海的)真正步人现代主义领域应该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实早在这之前,胡适和徐志摩就已经从意象主义中获得灵感,只不过胡适并不是诗歌的代表人物,而徐志摩写的则是浪漫诗歌。有人或许会说,中国的作家只不过在现代主义这一世界文化运动行将落幕(若说不是已经退场)的时候,才奉献了他们的现代主义作品。其实不然。如果我们把这个大的文化运动视为很多国家及语言不同序列实验之间的交叉实验,那么最终这个实验获得的就不是一个线性的发展,而是一个“综合的结果”,如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Malcolm Bradbury)和詹姆斯·麦克法兰(James McFarlane)在他们的著作《现代主义》(Modernism)的前言中所描述的那样,是某种“相互渗透”、“调和”、“合并”及“融合”。尽管朱利安.贝尔的姨妈弗吉尼亚曾经不无讽刺地说“在1910年12月前后”,人性就已经开始变质了,但是,正如当今学术界的划分,朱利安.贝尔把“现代人”划分为两个时期:1890年至1914年,1914年至1936年。而正是在1936年,他任教于武汉,向学生讲授现代主义的历史。当然,这不等于说他有意宣扬现代主义(或日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已经作古。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创作《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一书时,赋予了其主人公、画家丽莉.布瑞斯珂(Lily Briscoe)一双“中国眼睛”,丽莉就是透过这双中国日艮睛来观察英国的景色与人情。小说中把这双眼睛称为她“魅力”的源泉,而且也是使她嫁不出去的原因。帕特丽夏·劳伦斯女士以丽莉的日艮睛来命名这本书,带我们走到一个又一个的“歧义”的岔路上——“歧义”是由燕卜荪(William Empson)最早指出的一种修辞格,而他本人也跨越了中国与英国之间的感性桥梁,这在本书中也有记载。那么,我们应该用历史化的方法研究现代主义吗?如若不应该的话,人们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中国,而是以千百年山水画的抽象主义为布卢姆斯伯里艺术带来的“现代主义”影响。遗憾的是,中国的文学史家“一直从事的是历史化的研究”。与此同时,中国的现代主义艺术家积极响应这一世界文化运动,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现代主义的反模拟主义倾向,因为根据舶来的西方文学发展研究的论断,他们认为反模拟主义与中国的“现实主义”及“古典主义”相左。早在20世纪20年代,沈雁冰(茅盾)也暗自对现代主义于心有戚戚焉,在他看来这就是象征主义或新浪漫主义。但是他更倾向于中国的作家应先完善中国的“现实主义”阶段,而且大多数中国作家及批评家都追随他的观点。无论我们是透过中国眼睛还是西方眼睛,无论是在20世纪还是21世纪,帕特丽夏·劳伦斯都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宽更广的视野。  金介甫  (Jeffrey C.Kinkley)  于新泽西州伯纳兹威尔市  (Bermardsville)

内容概要

本书深入研究了英国的“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和中国的“新月派”在国内国外的影响,作者帕特丽夏·劳伦斯女士让我们透过英国现代主义的镜头欣赏中国艺术,透过现代中国的眼睛审视英国的现代文化瑰宝。一个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写作,或绘画,或游历 为了揭示艺术家的真实面貌,本书不仅通过研究作品,而且还把视角转向了他们的私人信札,其中不乏被前人忽略的资料,劳伦斯教授在她的中英调研之行及艺术的自我发掘过程中,将它们经过爬梳剔抉第一次呈现给读者。她用英语首次完整地记录了凌叔华与朱利安·贝尔(Julian Bell)之间的浪漫故事。书中展现了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的寓言式的旷达不羁和自我沉醉,还呈现了他们偶尔流露出的种族主义倾向(主要针对比中国人肤色更深的有色人种)。

作者简介

帕特丽卡·劳伦斯,纽约市立大学博士、名誉教授。曾执教于瓦莎学院及哥伦比亚大学,现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下属布鲁克林学院。专攻英国文学、文学理论、小说史及女性现代书写。著有《阅读沉默:英国传统中的弗吉尼亚·伍尔芙》(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1)。在《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一书中,凭借其在中英两国旅行时对文献资料的研究以及相关采访,劳伦斯将其对沉默的研究延伸至东方。

书籍目录

缩略语表历史年表前言绪言   画轴上的形象   见闻地图   历史时刻   中英文学团体与文学对话的形成   书信的用途   亲身实践理论   发展现代主义第一章 朱利安·贝尔的“英国风格”   敏感而现代:在中国教书的朱利安·贝尔   从外省走向政治   从神话到书信之争:朱利安·贝尔和凌叔华   共同翻译:朱利安·贝尔和凌叔华第二章 英国和中国的文学团体:政治和艺术   想象其他的社团:新月派   政治和艺术   相似的团体: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第三章 东西方的文学对话:探索文明和主观世界——狄更生和徐志摩   意味深长的两个语汇:文明和主观世界   文化吸引   徐志摩:“布卢姆斯伯里的重要纽带”   头戴中国帽子的英国导师:G·L·狄更生   培养浪漫主义的自我:徐志摩   一种逾矩的感觉:中国现代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叙述   英国“文明”的重新定义:狄更生   《中国人约翰的来信》:G·L·狄更生   利顿·斯特雷奇的《天子》   未成文的《中国之行》:E·M·福斯特和萧乾   “不受欢迎的常态”:E·M·福斯特阐述跨国性观念、文化和英国小说   吞没和被吞没:中国的贫穷和英国小说   中国人眼中的英国现代主义:凯瑟琳·曼斯菲尔德、D·H·劳伦斯、詹姆斯-乔伊斯、T·S·艾略特和弗吉尼亚·伍尔夫   被中断的现代主义第四章 英国人眼中的中国风景第五章 成长中的现代主义后记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朱利安·贝尔的“英国风格”  敏感而现代:在中国教书的朱利安·贝尔  朱利安·贝尔生性好动。1930年从剑桥大学毕业时,身为诗人和活动家的他就对动荡的生活非常向往。早在进剑桥之前,他就曾游历进法国;1935年,他来到中国教书;1937年的西班牙内战中,他成了一名救护车司机。一路变化的身份使得这个年轻人迅速地成长起来。谈及他的这种经历时,詹姆斯·克利福德说,他的“选址并非某个封闭的地域,而是一个流动的路线,是一连串的文化遭际与诠释”,他一路上走过了英国、法国、中国和西班牙。本章即沿着他动荡的生命轨迹,写下他从少年时的神游天下,到成年时的旅居中国。他的中国之行不只是造就了他的政治身份,也营构出了现代主义文化 和美学运动发展的大背景。  詹姆斯·克利福德说,“严格说,旅行未必就意味着讥讽、批评或远离自己的祖国文化。”在布卢姆斯伯里崭露头角的朱利安也许未必如圈中其他一些人那样性格内向、向往和平、才华横溢,但当他还是一个在莱顿学校和欧文学校的学生时,他就已经开始离家远游,经历过多个国家的战争和历史。然而,同时他又眷恋着这园。当他写信告知母亲瓦内萨·贝尔他决定去中国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惯用语句:“但愿此信不致让你难过。”他与母亲保持着一种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在有些人看来这种关系甚至有那么腻味:  我不愿意离开您,一想到要离开您整整三年我就很惶恐——那会是可怕的一段岁月。到1938年我就满三十岁了……我想这是我出生之后迈出的最大一步了。(1935年7月16日)  ……

编辑推荐

  你手里拿着的这本书,源自于索斯比拍卖会上,中国现代女作家凌叔华与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外甥朱利安·贝尔的一箱情书。  丽莉布瑞斯珂是伍尔芙名作《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中的人物,被作者形容为“有一对中国眼睛”。本书作者劳伦斯救授,正借着这对“中国眼睛”,把中国的新月社与英国著名文学团体布鲁姆斯伯里(Bloomsbury)作平行讨论。  通过回溯1935到1937年间,朱利安贝尔在武汉大学任教时,与女作家兼画家凌叔华之间的交往,充分展现出中英两国诸位作家,如弗吉尼业伍尔芙与凌叔华、G·L·狄更生(英国历史学家)与徐志摩、E·M福斯特与萧乾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让我们看清两个文学团体之间的联系和互相影响之余,更揭示出这两个前景社团幕后的现代土义文化与美学现象。  以流言始,以文艺终。读毕这本时有意外之见的书,我们才会明白,为什幺说,“在布鲁姆斯伯里,流言有着闪光的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送货较快,品相好~对于布鲁姆斯伯里和新月社感兴趣的同学推荐阅读此书。
  •   通过一个虚构的人物的眼睛,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回顾了那个年代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纷纷扰扰的情感、那些文化生活的历程。从外国人的角度来看的当年那些文化精英们的生活,确有一番大不同!!!
  •   这本书有了中国译本,真是好激动!而且十分精美,里面有许多珍贵图片。
  •   真的很不错的书
  •   里面有很多书信很有价值,
  •   论文需要
  •   这本书内容很好,有很多国内难以见到的资料,但是也有一些粗陋之处,有些小细节比如资料的时间存在明显的错误,不过不多。书里的照片不如我在书店里看到的清晰……
  •   有很多新发现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