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在上海

出版时间:2005.11  出版社:上海画报出版社  作者:潘光 编  页数:150  
Tag标签:无  

前言

  《犹太人在上海》画册于1995年出版后受到了国内外的好评和欢迎,已多次重印。国务院新闻办前主任赵启正赞扬此书“很有价值和意义”,并鼓励和支持我们在此基础上推出画册《犹太人在中国》。德国总理施罗德称赞画册不但对中国人民,而且对德国人民也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以色列副总理奥尔默特看到画册中他父亲的照片时非常激动,表示要永远铭记中犹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美国前财政部长布鲁门撒尔阅读画册时回忆起了在上海度过的难忘岁月,表示要尽力促进中犹友好和中美关系。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接受上海市领导赠送的画册时说,此书是他在中国收到的最好礼物。前上海犹太难民、已故犹裔企业家艾森伯格自己掏钱买了上百本《犹太人在上海》画册,作为珍贵礼物分送亲属和友人。加拿大和美国的一些大屠杀教育中心已决定将画册中的部分内容作为他们进行大屠杀教育的教材。他们中的许多人建议,经过几年后,画册应该再版,增加新的照片和内容,以体现与时俱进的风格。这正是我们推出这本2005年修订版的主要目的。  尽管画册是十分成功的,但就整体来看还只是体现了1995年以前的水平。实际上,从1995年以来,我们在关于来华、来沪犹太人的研究中又发现了许多新的资料,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举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活动。同时,我们的国内外同行们也推出了许多新作。在此期间,又有很多各国政要和犹太名流访问了上海的犹太遗址和我们犹太研究中心,留下了精彩的记录和照片。我们推出的这本2005年修订版,就体现了十年来的这些新发展和新成果,同时仍保存了1995年版的整体结构和精华。需要提一下的是,2005年修订版推出之时,正值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因此我们特别精心设计并加强了关于二战期间中犹人民互相支持的内容,使画册更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内容概要

  半个世纪过去了,“上海犹太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如今虽然生活在世界各地,但仍视上海为“故乡城”。他们的精力、创造性和影响已远远超过了他们的人数,而且已成为推动中犹人民之间传统友谊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  愿这本画册能使国内外读者对上海在犹太民族离散史上,特别是在拯救纳粹大屠杀的受害者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有更好的了解。愿在这座东方大都市度过难忘岁月的“上海犹太人”同上海人民,通过这本画册,建立更深厚的友谊。

书籍目录

2005年修订版前言1995年版序言上海犹太社团的形成和发展大屠杀受害者的避难地上海犹太人的社会生活中犹传统友谊不断发展的桥梁犹太人在上海:学术研究和公众关注的热点注释主要参考书目和资料来源1995年版后记2005修订版后记

章节摘录

  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如两者都重视家庭纽带和教育功能,两者均吸收了诸多外来文化但主体精神却一以贯之,保持不变。在上海乃至中国从无由文化差异造成的反犹情绪。犹太人定居上海后,与上海居民友好相处,特别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中犹人民互相帮助,同甘共苦,结下了深厚友谊。在近一个世纪里,上海犹太人吸取了上海文化中许多精华,反过来他们自身的文化传统也对上海产生了影响。在黄浦江畔,许许多多普通的中国人和犹太人共同谱写了中犹友谊史上又一光辉篇章,使上海这座居住着远东最大犹太社团的城市成了促进中犹人民传统友谊的桥梁。  今天,“上海犹太人”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的性格、喜好、职业等虽然千差万别,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将上海视为“故乡城”,称他们自己为“上海人”。他们为了不忘在上海度过的难忘岁月,纷纷建立联谊组织,经常举行活动,长期保持联系,还出版各类刊物。  他们没有忘记与中国人民结下的友谊。自“文革”结束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他们纷纷携子女亲属来沪寻根、访友,与昔日的中国邻居重聚,在南京路、外滩,虹口流连忘返,为能再尝一口“大饼油条”而兴奋不已。看到上海各行各业的高速发展,旧貌换新颜,他们无不欢欣鼓舞。不少人重返“故乡”投资做生意,为上海拓展对外经贸文化联系牵线搭桥,为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献计出力。我们欣喜地看到,今日上海又出现了由工商业者、技术专家、外交官和留学生组成的新的犹太居民群体。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上海今天仍然是中犹友谊不断发展的桥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犹太人在上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