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徐潜,栾传大 著  页数:86  

前言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指在艰苦的环境中勤奋工作、努力劳动。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创建中华文明史的过程中,涌现了无数艰苦奋斗的历史人物,他们以艰苦奋斗为荣,以艰苦奋斗为美的动人故事千古流传,给后人留下了最宝贵的遗产。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从古代到今天,都不难找到艰苦奋斗的真实故事。可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得到广泛的继承和发扬。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的思想产生了模糊认识,认为如今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人们都在追求高标准、高消费,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谁再讲艰苦奋斗,谁就是“土包子”等等。因此,有必要开展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教育。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伟大的创业时期。伟大的创业实践,更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精神就是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要代代讲、年年讲、月月讲、人人讲。在新时期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不仅要继承传统美德,而且还要根据创业的需要提升、光大这个传统美德。

内容概要

  《艰苦奋斗》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深厚文化用通俗易懂、清新明快的语言传递给读者,使读者在品读历史故事的同时,开阔眼界,提高素养,启发智慧,陶冶情操,对人的进步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书籍目录

林伯渠与人民同甘共苦鲁迅勤劳俭朴的生活徐悲鸿克己以俭徐特立克己为民齐白石勤劳俭朴冯玉祥择偶传佳话黄克诚的勤俭“家规”陶铸廉洁奉公彭雪枫勤劳节俭二三事方志敏的清贫闻一多节衣缩食渡难关李铎一生苦学书法邓颖超一生艰苦朴素夏衍十年写出《包身工》老红军李承祖回乡参加劳动老英雄郅顺义埋头苦干孟泰仓库焦裕禄以艰苦奋斗为荣张玉楼甘当义务修理工老教师吴静因的党费老工人胡阿素为国家克勤克俭财政部长吴波厉行节俭女博士韦钰勤俭朴素雷锋的节约箱黄显万艰苦奋斗爱民模范谢臣艰苦朴素的故事及和忠是连队的好管家赵春娥为国勤俭王英高将军的三件宝“南京路上好八连”艰苦创业铸新篇

章节摘录

  林伯渠与人民同甘共苦  林伯渠(1885-1960),湖南临澧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1942年,国民党反动派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边区军民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为了挫败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党中央毛主席号召解放区军民“一面打仗,一面生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当时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职务的林伯渠同志,除日日夜夜为边区的重大事情操劳费心外,还亲自带领边区政府工作人员开展生产活动。  清明节后的一天下午,林伯渠召集勤杂人员开了一次会,要求每人种三窝南瓜。工作人员小边当时就想不通,认为搞生产自救是下面的事情,政府工作人员发发指示,部署部署就已经够累的了,还种什么南瓜。  第二天清晨,小边到操场去,忽然发现操场边上有个人影在移动。渐渐地看清楚了,他不是别人,正是林伯渠主席。在凉飕飕的晨风里,他老人家不知用拐杖比划着什么。为了不打搅他,小边正准备离开,可林主席叫住了他:“小边,过来。”小边来到林老身边,林老用拐杖指着操场边上的一块空地说:“把它开了,满可以种瓜嘛。我们几个就在这儿种吧。”天亮后,林主席立即唤来了秘书、炊事员,还有勤务员小马,向大家说了自己的打算。接着,又兴冲冲地甩掉拐杖,拿起铁锨干起来了。小边跑过去接过林老手中的铁锨说:“林老,您还是别干了。您的任务我们几个包了!”林老笑着问:“为什么?”勤务员小马抢着说:“你是主席呀!”林老听了这话,又一次笑了,他摸着小马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以为我是主席就可以特殊吗?不行啊,主席更应该以身作则!”听了林主席的话,大家心里都很不平静。是啊,主席应该以身作则,政府的每一个工作人员不都应该以身作则吗?从此以后,每逢工作之余,他们常常看到林老在瓜丛里侍弄。有好多次,他们想赶在林老之前,给瓜除草、浇水、施肥、松土,可是都落在了林主席的后面。秋天,一共收了四十多个瓜,六百多斤重哩!特别是林主席种的那几窝瓜,最重的一个竟达二十五斤。  林老对党对人民事业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与人民同甘共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鲁迅勤劳俭朴的生活  鲁迅先生爱生活,爱劳动,具有劳动人民勤劳和俭朴的作风。冬天在家里他自己砸煤,出门自己拿行李,不论什么劳动,只要他力所能及,总不辞辛劳地全力以赴。在发觉自己的体力不支时,想到的是要赶快做,而不是先坐下来休息。  一直到逝世前两天还在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的鲁迅先生,给我们留下了约六百七十万字的遗著。这是他三十年笔耕劳动的成果。三十年间,每月平均有将近两万字的写作,还要给相识与不相识的人逐行逐字地校阅稿件,替别人抄写稿子、编排、校对、设计,跑书店和印刷所等等,这些劳动是不能以数字来计算的。  更有不少除文字工作以外的一些劳动,比如,他寄给人家的信件,信封往往是用别人寄给他的信封翻过来糊制的。他每次接到邮包,总是小心地把邮包拆开,将包装纸按大小叠在一起,有的用来糊信封,有的用来包书,就连扎邮包的绳子,他也要细心解开放好,准备寄书时用。  鲁迅先生的吃穿都很俭朴。他日常吸烟、吃糖,都是“廉价”品。吃得好一点不过是鸡蛋炒饭。鲁迅先生平时只穿旧布衣,裤子总是单的或夹的,有的膝盖处已打了补丁。有一条在日本留学时做的裤子,一直穿了二十多年。一年四季,鲁迅脚上总是一双橡胶底的帆布鞋。床上的棉被也是多年的老棉胎,睡的硬板床也从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  鲁迅在女子师范大学讲课时,不是像许多教授那样,或者长袍马褂,或者西服革履,而是穿着已经打了补丁的褪了色的夹袍,挟着一个半新不旧的印花包袱去上课。在讲台上,他打开包袱,从里边拿出讲稿,就津津有味地讲开了。他讲课通俗易懂,深刻尖锐,饶有风趣。同学们都盼望着听他的课,期待着他打开那红地印有黑色条纹的花包袱。同学们说:“鲁迅的布包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一点儿虚假。”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艰苦奋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