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悦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作者:阿姜布拉姆  页数:261  译者:柳奇奇  
Tag标签:无  

前言

  你手上拿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比丘撰写的禅修手册。作者阿姜布拉姆是研究、修行并精通佛法的现代西方人,如今,他要为认真修行的人贡献出他的所学、所思、所感。  在本书中,你将发现一套有关禅修的完整教法,其目标是达到禅定以及下一个次第的洞见。阿姜布拉姆提供了一套详细、精妙的方法与理论,教你如何面对刚开始禅修时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使内心趋人禅那的狂喜、快乐、轻盈和深定,最终带来大解脱,实现无我洞见及智慧。  我相当随喜于阿姜布拉姆以自身的丰富经验,来指导修行者的发心。他以佛陀所教导的方式来指导这条增长禅那与洞见的道途,用以帮助弟子们渐次觉悟。一行禅师、佛使比丘、孙伦法9币等大师们的教导皆各有其长,所提供的方法虽不同,然殊途同归,皆具有大解脱力。  因此,请有志于修行禅那的读者,仔细阅读本书,并尝试以此为范本。  对于佛陀与阿姜布拉姆的忠告,我们可以与他人分享或尝试着付诸实践,但切勿过于执著。

内容概要

  《禅悦》是禅修入门指导书的佼佼者,为禅修新手和经验丰富的修行者提供了详实有用的禅修指导。作者阿姜布拉姆透过令人莞尔的幽默文字以’及具有激励、指导与启发意义的故事,于《禅悦》与读者分享他对“禅那”的知识与经验,直指佛陀原始禅法的核心,引你开启内心的智慧果园,体悟充满惊奇与喜悦的禅那境界。

作者简介

  阿姜布拉姆(AjahnBrahm)是南传佛教大师阿姜查的弟子。1951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理论物理学系。23岁于泰国曼谷的金山寺受戒,后跟随大师阿姜查在森林中修行9年。1983年于澳大利亚创办南半球最大的佛教寺院一觉乘寺,经常吸引数千名的各国听众前往听讲。现为觉乘寺住持暨西澳佛教协会指导教师。

书籍目录

推荐序 完整与深化的禅修指导导 论 了解禅修,了解本书第1部 禅修的快乐第1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禅修的七个阶段第2章 禅修的障碍挡在我们与禅那之间的五个障碍第3章 正念的特质心的守门人;如何才能禅修成功?第4章 换一种禅修方法使心欢愉,不再厌倦并享受喜悦第5章 美丽的呼吸获得禅那与正觉第6章 四念处利用念处得见莲花中心的宝石第2部 禅悦与解脱第1章 禅那[1]:禅悦展开“美丽的呼吸”之旅第2章 禅那[2]:禅悦增上禅相;禅那的入口第3章 禅那[3]:禅悦极增上如何进入禅那;禅那中别有洞天第4章 深观的本质无法如实智见的因素;如何产生深观?第5章 解脱的深观深观改变一切并引导我们正觉第6章 正觉:入流什么是涅盘(正觉)?涅盘的初体验第7章 完全正觉四圣果:如何辨别某人已经觉悟结论 永远放下放下执著,让生活变得安定快乐致谢

章节摘录

  禅修的基本方法  本章将要探讨禅修的七个初级阶段。你们如果想要快速地通过初级阶段,那么千万要小心。倘若心急想要快点结束初级阶段的禅修,就好像地基还没挖好就想盖房子一样,房子可能很快搭建起来,但会很快倒塌!  明智之举是,多花点时间打好坚实的基础,如是方能稳扎稳打地练习到更高层次,体验到最终的禅悦。第一阶段:觉知当下  首先,我要教导大家如何放下过去与未来的包袱。你们可能以为这事很简单,其实不然。  “放下过去”意味着不去想工作、家庭、承诺、责任以及童年的快乐或悲伤等等,你将完全对过去的所有经历无所牵挂,对它们的回忆完全不感兴趣。禅修时,你应“放下过去”,切断自己老是回溯过往的陋习,停止去想自己生于何处、住于何处、父母是谁或你接受了何种教育。  如果你和别人一起禅修,人人平等,都只是一个修行人。不论你是资深禅修者或只是初学者,都不重要。我们都不应再回想过去发生的事情。假如能抛开过去的一切,抛开使内心不安的顾忌、观念或想法,我们才有可能是平等与自由的。  这样的心灵修炼,如同在病房墙壁上安装软护垫,任何经历、观念或想法在撞到护垫时都不会反弹,只会沉入其中,毫无回溯之音。  有些人以为,自己多少可以通过回忆往事来学到一些东西,并可以此解决眼前的问题。但实际上,当我们凝望过去时,总会附带先入为主的思考方式,因此我们所看见的事实真相,其实已经不是真相了!正因如此,诸多人等都会对某件过去的事各执己见、争吵不休。  对于此点,调查交通事故的警察可谓深有体会:两个目击者虽然都非常诚实,却可能对同一件事做出完全相反的陈述。记忆并不可靠,我们若明白这一点,就不会高估自己的回忆,也就能够将之埋葬——如埋葬死者一般,一切就此了结。  不必缅怀过去,不必紧紧抓着装满往事的棺材不放。否则,你就是在用并不必要的重担来压垮自己。只要放下过去,你就能立即得到解脱。  至于未来的事情,包括忧虑、恐惧、计划、期待,你也应该放下,佛陀曾说:“不论你以为它将会如何,它总是会变成另外的模样。”智者知道未来是不确定、不可知和无法预测的,所以没有必要去思考未来,对于禅修者而言,这样做更是浪费人生。奄奇妙丽美好的心灵  当你专注于内心世界时,就会发现心很奇妙,它会带给你许多美好的感受。  静不下心的修行人有时会想:“又来了,难熬的一个小时又来了。”但接下来总会有奇妙的事情发生:最终他们往往会远超自我预期,进入非常平静的境界。  最近我听到一个初次参加十日禅修者的故事。第一天禅修过后,他因痛苦不堪而请求回家。老师说:“我保证,多待一天,你的痛苦将会消失。”因此他又在禅修中心待了一天,但变得更加痛苦,他再次请求回家,老师还是重复那句话:“只要再多待一天,痛苦就会消失。”  待到第三天,他感觉越来越痛苦……前9天的每个晚上,他都请求老师准许他回家,而老师每次都说:“只要再多待一天,痛苦就会消失。”  令他惊讶的是,就在最后一天,即第十天早上,痛苦的感觉彻底消失了,他可以长时间打坐而不觉痛苦。对于这样的结果,他感到妙不可言。

编辑推荐

  《禅悦》有三个功能:  一、提供完整而渐进的禅修课程  《禅悦》基于佛陀智慧真言与佛学传统理论,是循序渐进且架构完整的禅修手册。仔细阅读并落实《禅悦》所教导的快乐呼吸法,可体验到超乎寻常的平和与快乐。  二、帮助禅修者排解禅修疑难  禅修时常会遭遇各种形式的障碍,包括欲贪、嗔怒、昏沉、疑惧等,作者以过来人的经验协助读者克服禅修中的疑难问题。例如,当愤怒阻碍禅修时应该如何对治,以及如何安置“守门人”以监督并保证禅修免受干扰,都是非常详尽珍贵的指导。三、帮助读者探索较为陌生的禅修领域  《禅悦》为读者提供了平时不易找到的佛学与禅法资讯。例如深观的本质是什么?当初是佛陀先发现了禅那的美好境界吗?到底什么是禅那?《禅悦》将为读者揭开答案。  生命中最棒的技巧,就是学会全然放下。  ◆放下,慢下来、停止,什么也不做。这不仅对获得正觉很重要,更是身心健康之关键。因为心理与身体的许多疾病都是由压力造成的,不知道怎样才能放下过多的事情,这就是压力的源头。  ◆禅修是“放下”之道。禅修不是要你不负责任,放弃义务,而是通过修习,放下心灵的重担,获得内在的安定。禅修是净化与增强内心力量的好方法,这种从世间解脱的净心经验,即是不可思议的禅悦。  ◆禅修是快乐与健康之道。它引导你保持正念,学会倾听,你甚至能听到自己身体的声音,听到身体发出的警讯,进而兼得愉悦与健康的身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禅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禪修是“放下”之道,傾向於“舍離”的心態引導進入禪定。在禪修的各個階段,經歷“舍離”的不同次第;直接體驗所謂“心”的意義,同時瞭解所謂“自我”、“神”、“世界”、“宇宙”等一切事物的本質。
      
      從佈施開始——》脫離那些傷害別人或自己的語言和行為——》通過禪修脫離思想和身體——》脫離造作者而進入禪那世界——》脫離恒存實體、“我”、“我的”或自性的無明,斷除邪見,進入涅盤。
      
      沒有喜悅,就沒有禪修。脫離之道也是快樂之道,當我們逐漸放下,快樂便逐漸增加。在如實智見(即正覺)到達頂點,正覺本身便是其中最大的快樂。
      
      佛陀說應該追求禪那的樂趣,而不是畏懼它。佛陀表述的執著僅指對五入處世界的享樂或各種邪見的執著,而絕不是指對禪那善法的執著,我們無法執著放下。
      
      
      ---------------------------------------------------------------------------------
      
      
      超越執著
      
      設定禪那為目標後,禪修者會遇到許多障礙,這些障礙是禪修者的執著,追求禪那會使這些執著顯露無遺,促使禪修者深入地瞭解執著,面對它們,然後進入禪那,進而超越它們。除非你嘗試著達到禪那,否則不可能明白執著的力量有多大。只有借助進入禪那的能力,來測試自己是否執著。
      
      思想是阻礙內心安定的執著。大多數人都非常執著於思想,因此他們總是無法使自己停止思想(包括睡覺時)。但若追求禪那,便需要放下思想,並維持靜默的正念,這種放下,對於具有控制欲的人來說太可怕了。他們執著於控制,因而執著於思想。
      
      放下、慢下來、停止、什麼都不做,這不僅對開悟很重要,對日常生活也很重要。人們心理與身體上的許多疾病都是由壓力造成的。
      
      壓力問題和你的責任大小無關,問題在於你肩負責任太久,不懂得如何暫時放下它們,好讓意根休息一會兒。 你只需放下“責任”,休息幾分鐘,就能再次擔負起所有責任,此時,你會覺得它們變輕了,從而能輕鬆扛起它們而不覺得任何壓力。 下次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再把它們放下。
      
      遇到任何像水牛般頑強的問題時,你就放開它,靜待情況改變。
      
      
      ---------------------------------------------------------------------------------
      
      
      傾聽
      
      
      太多人在講話,幾乎沒有人聽。你要麼說話,要麼傾聽,不可能同時做兩件事。
      
      你必須真正的閉嘴,不管是停止外在的語言,也包括停止內在的思想。當你內心寧靜的時候,你才能真正傾聽,盡其所能地聽。
      
      當你需要獲取更多“資訊”時,就必須減少內心思想的干擾。
      
      學會傾聽,甚至能聽到自己身體的聲音。
      
      
      ---------------------------------------------------------------------------------
      
      
      放下一切,不再揣度
      
      
      如果停止揣度,你就無法控制,心會變得很容易放下,而且很平靜。
      
      對於好壞的揣度會使心加強控制,進而導致造作。它會讓你做得更多,遺忘了放下,偏離了安定之道。
      
      當你不試圖去修正禪修時,心將停止造作,帶來寧靜氣氛,綻放快樂之光,成就大智慧。
      當你放棄控制時間,自動安住於無時間流動的當下,進入正念的靜默狀態時,思想過程將自然而然地停止。
      當你不再揣度呼吸是進或出,是長或短,是粗或細時,呼吸將會消失,並顯露光明的禪相。
      當你不再揣度禪修的明暗,你能輕鬆地進入禪那。
      當你不再已感知去揣度心,無色定將平穩順利地生起。
      當你不再揣度,包括心在內的一切終將完全止息,無餘入滅,連“無”也未留下。
      當一切揣度都消失時,言語也將隨之不見,因為言語也不過是對生活的揣度。
      當你放下一切,所有的揣度終於都消散時,心也跟著消失了,此時禪修者終於瞭解,原來心是揣度者。
      這是滅,諸法的無餘止息。
      禪修者最後覺知的心理對象究竟寂滅:名(心)與色(身)永遠銷聲匿跡,盡皆結束,只餘般涅盤。
      
      
      ---------------------------------------------------------------------------------
      
      
      禪修方法:入出息念、修慈、修舍(隨它去)、行禪.....
      
      不同的禪修方法主要的差別在於集中注意力的目標不同,這些方法可以讓你的禪修內容更加豐富。
      
      禪修者應該從檢視自己的心理狀態開始禪修:
      他們若一直忙忙碌碌的,就知道必須從粗糙的“心”開始,先單純地練習隨它去;
      若看見自己的身體很僵硬,就會選擇行禪;
      如果看見心並非那麼粗糙,就會先修“覺知當下”;
      他們知道心何時能觀察呼吸,或準備好開始修慈;
      知道何時應該使用比較精細的工具,如第四、第五階段
      他們精通技巧,知道進入禪相的適當時機,
      也知道如何輕巧地擦亮心以進入禪那。
      
      
      ---------------------------------------------------------------------------------
      
      
      禪修的7個階段
      1、覺知當下
      2、靜默地覺知當下
      3、以“呼吸”為覺知對象
      4、持續專注地覺每一次知呼吸
      5、持續專注地覺知“美麗的呼吸”
      6、體驗美麗的禪相
      7、禪那
      
      前四個階段是基礎部分,其中第一和第二階段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過早地進入第三階段修習“入出息念”,而彼時他的內心還在過去和未來之間跳躍,尚未放下內在的一切思想雜念,很難修習成功,很可能因挫折感而放棄。
      
      禪相的特質:
      它只有在禪修者達到第五個禪修階段,體驗到“美麗的呼吸”之後才會出現
      它在呼吸消失時出現
      它只有在色、聲、香、味、觸等五外入處完全消失後才會出現
      它只有在靜默的當下,當內心的雜念完全消失時才會出現
      它奇特卻又極吸引人
      它具有單純之美的徵象
      
      禪那的特質:
      長時間的持續性;
      只有在清晰地認出禪相後,它才會出現;
      禪修者只會有一種清晰的感知:一段很特別的禪悅經驗,持久不變,那不是恍惚,而是一種高度覺知的狀態。 在任何一種禪那中,禪修者都不可能感受到身體或聽見外界聲音,或產生任何念頭。
      
      退出禪那後,通過審視這段經歷,你可以選擇修習念處,或直接進入入出息的後四步。
      
      
      ---------------------------------------------------------------------------------
      
      
      入出息念的步驟
      
      
      尋找安靜的禪修場所
      0、安立正念
      1、知息入
      2、知息出
      3、念息遍身(體驗完整的呼吸)
      4、除身(使呼吸平穩)
      5與6、覺喜與覺樂 (體驗伴隨呼吸而來的喜與樂)
      7、覺心行(用心體驗呼吸)
      8、除心行(保持呼吸的平穩)
      9、覺心(體驗心)
      10、令心喜(使禪相發亮)
      11、令心攝(令禪相維持更久)
      12、令心解脫
      13、無常行(隨觀無常)
      14、觀離欲(隨觀事物消逝)
      15、隨觀“滅”
      16、觀舍遣
      
      
      ---------------------------------------------------------------------------------
      
      
      十正道是由八正道和代表修行結果的正智(深觀)以及深觀必然結果的正解脫(正覺)構成的。
      
      心需要安定才能深入洞見事物的本質。當錯認詞彙所描述的現象為實相時,它們會妨礙我們進一步理解實相。當人們使用世俗諦,並認為自己已經明瞭它的真相時,它們就會停止進一步探究。必須進一步探究、發現,等到一切詞語皆窮盡,它們繼續以靜默安定的心去觀察,直到看見更深層次、更難以描述的內涵為止。
      
      在佛教經典中,正智或深觀經常被稱為”如實智見“。“觀”常見,“深觀”罕見,大多數人只能看到事物的表像,便執著地認為那是觀,是真理。深觀會引爆三顆炸彈:苦、無常和無我,其中任何一顆都會破壞無明的基礎,佛陀稱之為諸法三相。要實現一切有意義的”觀“,尤其是深觀,先決條件是長時間、持續地去除五障。
      
      五障通常橫亙在你與正覺之間,它導致妄想和無明,阻礙人們如實智見,是人們只能覺知被世俗見解扭曲了的事物。如果能辨識出它們,就很有可能將之克服。禪那經驗有助於禪修者在退出禪那後,長時間有效地抑制五障,使深觀成為可能。
      
      五障包括:
      1、欲貪
      2、嗔念
      3、昏沉
      4、掉悔
      5、疑
      每次禪修時,都應該有系統地運用適當的方法來解除相關的障礙
      
      八正道是以正定(禪那)為目標的漸修方法。
      八正道代表修行過程,只要充分修行完整的八正道,便能成為:
      入流者(得正見)
      一來者(得正精進、正思維)
      不來者(得正語、正業、正命,圓滿了戒、定、慧(部分))
      阿羅漢(完全正覺者)
      《水喻經》中對這四個正覺果位做了進一步解釋。
      但如果少了其中一個道支,例如捨棄禪那,只剩下七個道支,或者捨棄正語、正業、正命,只剩下五個道支,那麼修行者將無法獲得任何正覺。
      
      
      ---------------------------------------------------------------------------------
      
      
      正念是實現成功禪修的要素之一。它不只是覺知或完全意識到你身邊正在發生的事,它還會把覺知引向特定的領域,使你記得所受的教導並將之付諸實踐。
      
      無論做什麼都保持正念,覺知自己正在做什麼,能量才會被激發出來。維持正念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是精進。每一個禪修階段都需要精進,你在這一刻投入越多精力,下一刻你的精力就越充沛。
      
      當你增強正念時,會發現它有不同的層次。日常生活中的念是一回事,而禪定中的念又是另外一回事,不同的念有不同的力量,細微與穿透程度也不同。
      
      培養一種敏銳而又強大的正念,用來深入挖掘心的本質,並發現無常、痛苦和無我的美麗寶藏。當你能持續專注於極細微的領域時,正念也將變得非常明亮、強大、靈敏而銳利。體驗到靜默的正念,那是完全專注於某件事、非常清晰又敏銳的正念,這已經達到第四個禪修階段的高峰,是正念的頂點。
      
      有時,禪修者會遇到失去覺知對象的情況,如呼吸,其實那時呼吸變得極細且微妙,而此時正念依然太粗燥,跟不上呼吸變化的進度,此時應該返回上一個修習階段,這種情況在第四階段特別容易發生;有時,呼吸消失且出現禪相,但你卻無法維持禪相,這是因為維持禪相所需要的正念必須非常精細,而此時你尚未擁有那樣的力道,因此必須返回禪相出現之前的第五階段,你必須學習如何持續專注於較粗燥的禪修物件,之後才有能力面對更精細的禪相。在這些相續的禪修階段中,正念層層提升,後一階遠比前一階更靈敏、更銳利。若禪修對象太快從呼吸階段進階到禪相,就很容易找不到覺知對象。
      
      
      ---------------------------------------------------------------------------------
      
      
      簡樸勤勉,不浪費獨處的時間,致力於達到未達到之事,瞭解為瞭解之事,並覺悟未覺悟之法。
      
      提高標準不會導致挫折,錯誤的態度才會。花很多時間嚮往目標,卻不動手去發現“因”,才會造成自己無法達成目標的挫折。
      
  •      禅修,如果从传统的佛经里研究后再开始实施,未免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年头,而且这个过程中需要备受思维和逻辑的折磨,也许会离真相越来越远。
       当你真正相信禅修对于人的作用,而且也期待和高僧一样能体会到禅中的境界,这本书读完,我相信你就可以开始做了。毕竟佛祖说,唯有实证,才知道佛法说的是否是真相。
      
       而这一切,就是从这本书,加上一个舒服的姿势,和一系列轻柔的呼吸开始而已。
      
       你还在等待什么呢?
  •     读着过瘾~
      下面那位老兄反映的情况,是不是出版社特意选的那种纸啊~~
      实在觉得不舒服就拿回去换吧
      
  •     以前看《开卷八分钟> 的时候听梁文道介绍过,貌似他很推崇这本书而且好像自己也在照着书本修行。
      那时还是繁体大陆没有,前两天在joyo.com突然看到简体出版的了,于是就买回来开始看了。
      拿到书感觉字张质量不是很好啊,灰灰的。
  •   是回收紙吧
    看來
    是走環保實踐的出版商
  •   在京东买的,还以为买盗版书呢,大家都一样啊,对其纸张很不满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