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

出版时间:2006-11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作者:张学成  页数:348  

前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上,黄河流域同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恒河流域齐名,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时期,这里气候湿润,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一个地区。早在远古时代,轩辕黄帝和他的沿黄部落就开始在这里创造中华文明。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在历史上主要是兴办灌溉事业和漕运,且起源很早。相传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人们就经常“负水浇稼”以保证农作物生长;大禹治水时期,就曾“尽力乎沟恤”,发展水利;战国初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大型水利工程;秦以后,黄河流域的水利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随着各朝代的更替和重视程度不同,水利事业时有兴废,但总的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到1949年,黄河流域利用河川径流实灌面积为977万亩(1亩=0.0667 hm2),年耗水74亿m3,另有纯井灌面积223万亩。  1949年以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沿黄地区对黄河水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截至2000年,全流域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及塘堰坝等蓄水工程近20000座,总库容近720亿m3,其中大型水库22座,总库容617亿m3;引水工程约9860处,提水工程约23600处,机电井工程约38万眼;在黄河下游,还兴建了向两岸海河、淮河流域平原地区供水的引黄涵闸90座,提水站31座,为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黄河流域及下游引黄地区灌溉面积由1950年的1200万亩发展到目前的1.1亿亩(其中流域外引水灌溉面积0.37亿亩)。流域内引黄灌区主要分布在上游的宁蒙平原、中游的汾渭盆地和下游,其灌溉面积约占总灌溉面积的64%。其余灌溉面积较为集中的地区还有青海湟水地区、甘肃沿黄台地和河南伊洛河、沁河地区。在约占耕地面积36%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70%的粮食和大部分经济作物。黄河还为两岸50多座大中城市、420个县(旗)城镇、晋陕宁蒙地区能源基地、中原和胜利油田提供了水源保障,“引黄济青”为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引黄济津”缓解了天津市缺水的燃眉之急。黄河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改善了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解决了农村近3000万人的饮水困难。黄河干流已建、在建的15座水利枢纽和水电站,发电总装机容量1113万kW,年平均发电量401亿kWh。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推动了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内容概要

  《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依据1956~2000年系列水文气象基本资料,以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有关理论为基础,系统地分析评价了1956年以来黄河流域水资源变化特性。  主要内容包括降水、蒸发、干旱指数、河川径流、地下水、水资源总量及其可利用量、地表水水质和地下水水质、河流泥沙、水资源情势分析等。《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内容翔实,资料系列长且来源可靠,可供从事水利、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地质等方面的工作人员、科研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

书籍目录

序前 言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第二节 经济社会现状第三节 水资源分区第四节 调查评价主要内容及成果第二章 降水、蒸发、干旱指数第一节 降水第二节 水面蒸发第三节 干旱指数第三章 地表水资源量第一节 地表水还原计算第二节 河川天然径流量第三节 系列一致性处理第四节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第五节 出入省境水量与入海水量第六节 水量平衡分析第七节 人类活动对地表水资源影响第四章 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可开采量第一节 基本要求第二节 评价类型区和矿化度分区第三节 主要水文地质参数第四节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第五节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第六节 分区地下水资源量第七节 地下水资源量分布第八节 不同系列地下水资源量对比第九节 地下水可开采量第五章 水资源总量第一节 计算方法第二节 分区水资源总量第三节 黄河现状下垫面条件下水资源总量第六章 水资源可利用量第一节 地表水可利用量第二节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第三节 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七章 地表水水质第一节 水化学类型第二节 河流现状水质评价第三节 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第四节 水功能区水质分析第五节 地表水供水水源地水质评价第八章 地下水水质第一节 评价方法第二节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第三节 地下水现状水质评价第四节 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及污染分析第五节 地下水源地水质及供水水质评价第六节 地下水水质保护对策第九章 河流泥沙第一节 输沙模数分布特征第二节 主要河流实测输沙量变化特点第三节 三门峡水库库区和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特点第四节 水利水保工程减沙效益分析第十章 水资源情势第一节 长历时变化特点第二节 黄河水资源变化趋势第十一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第一节 黄河流域水资源特点第二节 几点认识附表1 黄河干流主要控制站实测年径流量与天然年径流量对比(系列一致性处理后)附表2 黄河主要支流控制站实测年径流量与天然年径流量对比(系列一致性处理后)附表3 黄河流域二级水资源分区逐月降雨量附表4 黄河流域二级水资源分区逐月地表产水量附表5 黄河流域二级水资源分区总量逐年对比附图1 黄河流域地理位置图附图2 黄河流域水系分布图附图3 黄河流域平原区2000年年均浅层地下水埋深分布图附图4 黄河流域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分布图附图5 黄河流域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M≤2g/L)模数分布图附图6 黄河流域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M≤2 g/L)模数分布图附图7 黄河流域降水入渗补给量(M≤2 g/L)模数分布图附图8 黄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M≤2 g/L)模数分布图附图9 黄河流域地表水矿化度分布特征附图10 黄河流域地表水总硬度分布特征附图11 黄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类型分布特征附图12 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水质现状评价结果附图13 黄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分布图附图14 黄河流域地下水矿化度分布图(2000年)附图15 黄河流域地下水总硬度分布图附图16 黄河流域地下水pH值分布图附图17 黄河流域地下水各类别水质分布图附图18 黄河流域1980~2000年平均输沙模数分布图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