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出版时间:2012-4-1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许倬云  页数:200  
Tag标签:无  

前言

自序这本小书是我在匹城对中国朋友们的谈话记录,主题是中国朝代的兴废,也兼及世界历史上大国的盛衰。因为不是正式的讨论,不免口语化,行文啰唆一点。为了存真,因此也没有作太多的修整,这一点,盼望读者们的原谅。无论是国家还是朝代,都是政治的共同体,也可以看做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将其与生物学的复杂系统相比,其实也还有相当的类似性。生物学上的复杂体,比如说,人类自己的身体,其基本的构造成分,就是许多不同的细胞。不同的器官,可以有不同的细胞。整体而论,凡此都是人体之内的细胞。政治共同体的复杂系统内,神经中枢是文化与政治的领导层,应当可以当做人体之内的脑细胞。呼吸系统是人体内吸收营养的维生系统之一,消化系统也是维生系统之一;血管、淋巴管等,则都是运输管道;而神经系统主要是信息传播的管道;免疫系统就等于国防军和警察。人体之内,不同器官的功能需要相互配合,任何器官不能过强,也不能过弱。器官的功能不平衡,人就会有疾病,甚至于因为器官丧失功能而造成衰退和死亡。同时,细胞本身有新陈代谢,各个部分的细胞,其新陈代谢的速度也因为器官功能的不同,而有迅速和缓慢之分。各种不同器官的新陈代谢,就等于社会和政治系统之内的人员更换。因此,在本书讨论的大国存亡、朝代兴衰,我们都可以将其看做一个复杂系统,它在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中,有没有失调和失当?一个国家或一个朝代兴起的时候,都是一些年龄壮盛的人员组成的共同体。经过年代的更换,有些领导分子换成年轻的一代。两代之间衔接是不是很顺畅,就是一个需要面临的挑战。老一代如果活得太长,把持权力太久,就会使得中枢系统的功能衰退。因为老一代的体能已经衰弱,不能再像当年那样应对挑战。同样地,如果“细胞”更换,换上来的是同一个模型的翻版,形态固定,也就未必有应变的能力。在政治体或社会体内,当权得势的阶层,长期封闭在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思考习惯中,不容易理解这一共同体的其他部分或是基层“细胞”成长的需求,则共同体就可能逐渐趋于僵化,最后趋于澌灭。这些都是一个朝代或者大国,因有机性失调的缘故而造成的由盛转衰。人体之内的细胞,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大体上可以保持相当程度的同步,由幼儿、少年,到青年、老年,缓慢地进行。社会共同体或政治共同体,其中的成员也就相当于各种人体细胞。然而,由于个人体力和禀赋的差异,不容易真正有同步的新陈代谢;共同体也常常无法避免各部分步调不一致,而造成失调。这个自然现象,是共同体内部无法避免的缺憾。人类政治和社会共同体,也是更大有机系统的一部分。例如,地球的生态,就是更大的系统。人类在大的生态系统内,必须与自然环境及其他生物寻求适当的共存。自从人类有了复杂的组织,也发展了生产食物的能力,人类加速地扩张自己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到今天,人类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和程度,都已经远超过这个大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地步。人类逾越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侵占了许多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人类毁伤了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自然大环境也转过来反扑,人类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遂因此反扑而有萎缩的可能性。大系统的萎缩,最终会使世界人类共同体本身,在寄托的母体毁坏后,自己也无法延续。历史上,因为毁损环境而造成大国和朝代的衰微甚至覆亡,也有不少例证。而今天,由于人类自己发挥的影响力比过去更为强大,将来人类的复杂系统难以面对迅速萎缩的大系统,可能是人类社会政治共同体濒临衰败的主要原因。佛教有“生、老、病、死”或者“成、住、坏、空”的说法,“生、老、病、死”指的是生物体,“成、住、坏、空”指的是一切个体。大国和朝代也始终不能躲开“成、住、坏、空”的规律。学历史的人,摊开史料,眼看着人类走过的途径,其间有多少次的衰亡?多少次的覆灭?但是人类从来无法从前面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海滩的浪潮,有涨潮和退潮。涨潮时卷上来的是有用的养料,退潮时卷走的也是有用的养料。潮来潮去,终于在海滩上留下了沙粒—只是沙粒,不是土壤。浪淘沙,是人类共同的经验:眼看着大自然浪涛汹涌,如果我们不从过去吸取经验,发展一些知所约束、知所节制的智慧;如果我们也没有领悟一些不要强求、不要执著的智慧,也许人类在世界上就难以存留更长的时间。将来的历史,将不再是大国的兴衰,也不是朝代的存亡,而是人类全体的毁灭和消失。杜甫的《阆山歌》有一句话,“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在松树底下仰望天空的白云,一朵一朵飘过去,看上去是连续的,又似乎是不连续的。历史上的大国和朝代,正如一朵一朵的白云,连续起来就是人类共同的历史:前面已经飘过去很多的白云,后面是不是还有足够的云气,会形成一朵一朵的白云?在长江岸边上,眼看着江水冲击,危岸崩石,有些岩石正在将崩未崩之际,有些岩石终于崩落江中,随波而去。整个江岸,数千年间,有多少的巨岩已经崩到江中化作泥沙?人类历史上,有多少共同体在时间的长流之间,也在不断地崩落?许倬云2011年9月29日序于匹兹堡

内容概要

  ★一个朝代的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许倬云
  许倬云先生以其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深厚学养,从系统论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古今中外大国霸业的成败兴废之道。
  中国史部分,本书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历史大脉络;世界史方面,则重点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比较异同,最后反思了今日美国基督教精神丧失的问题。

作者简介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
  许倬云先生不仅以其学贯中西的素养享誉海内外学术界,近二十年来他还致力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力图将历史的现实意义呈现给大众,在中国大陆陆续出版了《万古江河》、《从历史看管理》等著作,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书籍目录

自序
上篇 古代中国
 第一章 王朝的盛衰周期
 第二章 秦汉帝国的扩张与崩溃
 第三章 征服王朝与胡汉双轨制
 第四章 无效率的宋代
 第五章 辽金元:没有管理体系的征服王朝
 第六章 明清:最专制的中枢神经
中篇 近代中国
 第七章 革命前的中国
 第八章 边缘人的辛亥革命
 第九章 从革命到北伐:中国向何处去
 第十章 黄金十年,流泪十年
 第十一章 八年抗战,为国格而战
下篇 帝国兴衰
 第十二章 罗马帝国为什么崩溃
 第十三章 帝国的精神理念
 第十四章 帝国的制度系统
 第十五章 罗马帝国与西班牙、英国之比较
 第十六章 今日美国与中国该往何处去
附:许倬云先生启事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上篇 古代中国第一章 王朝的盛衰周期中国自古以来有一句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似乎是一种周期。历史学家眼中也有一种周期,他们认为朝代由盛转衰是一定的,开国时必定兴盛太平,而这个朝代将要结束时,一定是内忧外患接踵而至。这两个观念中所说的“周期”,并不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规律,却正好描述了一个政治共同体,将其当做一个复杂系统来看,它是如何逐渐失去自己的调节能力,以至于不能面对困难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先说分合观念。中国是很庞大的地区,各个地理区域天然条件不一样,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共同体,必须是各个区域之间能够互补而无冲突。朝代刚兴盛的时候—通常是大乱以后,一个新的秩序出现了,各个地区可以重新调节,彼此形成互补的关系;在各地区之间协调与重新分配资源,也正是一个新政权的重要任务。建立一些新的交通网和新的管理制度,都是为了要把若干互相冲突的地区,重新放在一个系统之内,这个调节的过程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比如说,汉代分裂以后,要到唐代才重新建构起一个南北之间相互协调的新秩序。汉代是东西方向的结合,物产和人力资源都是靠横向的几条大路和纵向的分支路线,将帝国结合为一个整体。汉代崩溃以后,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导致南北分裂,各走各的发展路线。中间经过数百年的时间,其实南北的物产和人口配置都已经不一样了,隋唐之间建立的大运河,就是重新结合南北的一个新的配套设施。各区的核心与边陲的关系,也因为新的资源分配而有不一样。秦汉的核心,是在于关中和中原的配合,隋唐也是如此。但是在宋以后,核心实际上在逐渐南移。北宋虽然中央政府在北方,但财富和资源都已经移向南方,甚至于南方人才也逐渐多了。这个南移的趋向延续不断。南宋时代疆域只有北宋的一半,但国家的富力不但并未减少,反而比北宋时候更好些。“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一个自然的现象。到了明代,南北的差异更为显著。政府保持南北两直隶作为中央直辖的领土,在这南北两个直隶之内,不分封任何亲王。但实际上,北直隶是北京的外围,大量的军队驻屯在这些地区,南直隶却是财富的所在—经过大运河往北方运粮食,是北京建都后主要的粮食供应方式,明清两代都如此。到清代晚期,沿海地区,华南和东南,都是支持国家的主要资源所在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都取决于中央政府能不能有效地掌握各主要地区的资源。人才的选拔机制是否合理再说盛衰周期。朝代刚起来的时候,似乎满地都是人才;朝代结束的时候,人才都不见了。这并不是说天地生才在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分布,而是有才之士能不能被吸收到国家的管理机构之中,以维持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中国历代的王朝都是帝国制度,而且中央集权的趋向一朝比一朝严重。也就是说,统治阶层是一个密封的集团。在开国之初,功臣将相来自各方,成分是多元而复杂的,这些人才放在一起,又经过打天下的历练,都是富有经验的人物,他们的合作确实可以形成一个很强的团队。一代、两代过下去,功臣子弟成了纨绔,只知享乐,不会办事。皇室集团本身是一个非常狭小的团体,再加上逐渐有了皇权传嫡子的规矩,这个可以从中选择领导的人才库,就非常狭小了。皇权本身是不容挑战的,于是,依附在皇权四周的权贵—包括宦官和宠臣,代表皇权统治整个庞大的国家。这个团体延续日久,吸收新生力量的可能性也越小。固然中国有长期存在的科举制度,理论上可以选拔全国最好的人才进入政府;不过,上面向下选拔人才,一定是挑最听话的人。于是,虽然有新人进入这小圈子,两三代以后,这小圈子的新生力量也只是陈旧力量的复制品。他们不会有新的观念,也没有勇气作新的尝试。一个掌握绝对权力的小圈子,如果两三代以后,只是同样形态人物的复制,而两三代之后随着内外环境的改变,必定出现新的挑战,这些领导者就不能应付了。国家政权与社会力量的互动中国这个庞大的帝国,自从秦汉以后,下层和上层之间都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几千万到上亿的人口,散居在庞大的疆域之内,不能完全靠国家权力来管理,必定要创造合作与共处的环境。因此,在国家公权力之外,一定还会有社会力量结合,与国家一起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在秦汉时代,所谓豪族、大族,有一部分是依附在政权上形成的权贵,另外一大部分,却是在地方上形成的宗族力量。广土众民的中国,政府也没法纯粹靠公权力来管一个个老百姓,老百姓抱成团,对国家的统治也是有帮助的—政府只要管住每个地方的大族,大族会管好自己的成员。这里面所说的“大族”不一定是亲缘团体,也可能是地缘团体结合在一些有声望的人物周围。用个比喻,中国黄土高原上发展的夯土建筑,就是将松散的黄土粒子夯成一个一个的方块,直的可以成墙,横的可以作地基,大族、豪族就犹如黄土粒子构成的夯土块。最常见的形式,是亲缘和地缘的结合,宗族邻里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秦汉的大族、豪族在中国历史上延续很久,虽然名称不一定相同,这种结构却总是存在的,这是庞大人口和地域能够结合成一个大国的基本条件。这种团体聚合形成的社会力,不仅能够协调群众权益与政治权力的平衡,它也能发挥一种社会福利的功能,为团体之内的群众谋取社会福利,使穷苦无依、鳏寡孤独的成员有所依靠。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的互补和彼此制衡,其实在今天的美国一样可见。不过,美国不是以宗族和邻里作为结合社会力量的基础,他们是以工会、政党、企业、信仰等种种多元的方式,将许多人口结合成一块。所谓现代方式的结合,一样有领袖和群众,一样也以利益结合,只是美国的结合方式是个人自愿的,自己作选择,也可以自己退出,团体对于个人的约束性并不构成一个僵化的压力。这些基层社会力量的意愿,和对于政权统治方式的反应,都是政权能否稳定的重要因素。如果中央的权力团体和社会力量之间没有足够的沟通,公权力的行使往往就不是以维持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正常运作为目的,而是以公权力压制社会;社会力不能影响政治力的时候,社会力必定像决堤一样,冲破约束,颠覆政权。中国传统的王朝,民意反馈的管道建立在科举制度上面。并且,科举制度自宋以后,越来越寻求地区的分布平衡,每一小县份都会有人进入科举系统,甚至于最后进入中央的管理系统。不过,如果政府的官员和皇权的核心之间,有一个包围皇权的小圈子,这些官员的回馈信息,也无法影响那个密封的权力中心。政府官员上下得不到交流时,整个的政府只是一个寄生在皇权上的僵化团体,无法有效地管理国家,更不能替等待“抚字”的百姓解决问题。政权的核心应该开放一个朝代的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这个核心如果以为自我凝聚是为了保护自己,不断地保障自己团体成员的利益,以至于关闭门户,以这种方式自求永续,反而是自找灭亡。这种自我封闭的过程,最多能维持五六十年,超过两代、三代,痼疾已成,核心内的领导者就不可能再有开放的意图了。于是,下面三代、五代,上下逐渐脱节,政府逐渐失去效率。政府中的官员找不着政府存在的理想,只是借着公权力以自肥,贪渎现象越来越严重,就越来越失去民心,社会力量无法匡正政治力量,除了决堤以外,别无选择。在混乱之中,新的朝代出现,又有一些人结合为新的统治群体。于是朝代周而复始,由治而乱,由乱而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吃亏的都是老百姓。如果一个政府的核心团体足够开放,可以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不断地面对新问题,这样的核心就不会和百姓脱节。百姓聚合而成的社会力,也可以不断地和公权力对话,将百姓的需要回馈到公权力,使国家共同体成为为大多数百姓求安定、谋福利的力量。前面所说的兴亡盛衰周期,就可以拉得很长,甚至于不会发生。现代社会有民主制度,能够不断地更新政府,也不过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当然,以今天的美国而论,掌权者并不一定在政府之中,也可能在企业界,大企业的共同力量,足以影响政治权力。但是,大企业的领导层,也可能是一个封闭的集团。实际上,美国最近多少年来,由于大企业图利之心太切,对于社会公益已经不太关心。于是,以企业界为代表的社会力和政治力的结合,造成了政治力相对僵化的状况,即使换了政党,也很难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因此,盛衰兴亡即使在民主政治之下也会发生,只是它的周期可能会拉得长一点。就比如说美国,从开国到今天,也有二百多年了,今天衰象已现,我们只盼望在如今这个开放的社会里,可以出现新的社会力,以制衡金钱和政府权力的结合。会铤而走险,揭竿而起,造成巨大的民变。明代的流寇和清代的屡次变乱,都是这种例子。清末太平天国声势浩大,湘军以士大夫力量崛起民间,居然一举平定大乱。可是曾国藩、李鸿章这些人,明知清政府已经腐败不堪,却不敢取而代之;清末民间处处有维新改革的呼声,可高官疆臣都不敢有胁迫中央改变的行为;甚至义和团运动时,罪魁祸首慈禧太后已经逃到西安,东南封疆大吏敢于提出东南自保,却不敢要求慈禧释放光绪,另外组建一个可以进行改革维新的政权。这两个例子,正是说明意识形态在成为钦定的正宗时,拘束人心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媒体关注与评论

许倬云先生认为,国家是政治和社会的共同体,也可以将其看做一个大的系统。系统内部各部分协调一致,国家则强大兴盛;一旦政权僵化或各部分失衡,则会逐渐没落。民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最不坏的制度”,就在于它能够根据现实情况适时作出调整,以面对当前的挑战。

编辑推荐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编辑推荐:一部气势恢宏、雅俗共赏的大历史;一本书读尽古今中外大国兴衰;史学大师许倬云从历史出发,为当下把脉;一个朝代的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

名人推荐

许倬云先生认为,国家是政治和社会的共同体,也可以将其看做一个大的系统。系统内部各部分协调一致,国家则强大兴盛;一旦政权僵化或各部分失衡,则会逐渐没落。民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最不坏的制度”,就在于它能够根据现实情况适时作出调整,以面对当前的挑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1条)

 
 

  •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编辑推荐:一部气势恢宏、雅俗共赏的大历史;一本书读尽古今中外大国兴衰;史学大师许倬云从历史出发,为当下把脉;一个朝代的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
  •   “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能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哲学大师黑格尔这句话在我脑中盘亘许久,总有一些疑虑挥之不去,我们不总是在提醒自己“以史为鉴”吗?我们不总是在告诫自己莫要重蹈覆辙吗?难道我们这些想法都错的?拿起生活中的例子加以比对,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确是吸取了过去失败的教训,没再让自己重蹈覆辙。我也发现一些古人的告诫确是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了有益的指导,让我们不致偏离航向。于是,我觉得这句话并不准确,至少是过于绝对的。可是,当我看完许倬云先生这本《大国霸业的兴废》,又觉得这句话十分的贴切,是一种大学问家的感悟,自己原先的较真思维未免太过于肤浅了。站在个人成长的角度与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是不一样的,个人不过是这浩荡洪流中的一抹尘埃,又怎能来代替(或代表)整个人类呢?又怎能改变人类历史滚滚向前发展的潮流呢?也许你是大学问家,世事洞明;也许你是大政治家,纵横捭阖;也许你是商业大鳄,富可敌国,但回望历史,有谁人能改变国家兴亡,朝代更替的历史大势呢?没有人可以。因为世界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是各部分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哪一部分或者哪一个体可以决定世界的前进方向,那自然也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了。所以,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脉络,人类确是在一边告诫自己,一边重蹈覆辙。这似乎是个悖论,但又是必然的统一。

    在本书中,许倬云先生以系统论的观点解释历史发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兴衰周期律。他认为,无论是国家还是朝代,都是政治的共同体,也可以看作一个复杂的系统。与人体系统相类比,在政治共同体这一复杂系统内,文化与政治的领导层相当于神经中枢,信息传播的管道相当于神经系统,国防军和警察则相当于免疫系统。每一个器官的失灵都会对系统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而当神经中枢无法与各个器官进行正常信息传递之时,这个系统便趋于瘫痪了。所以,通过对历代王朝(或帝国)组织架构分散聚合的分析,许先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决定着一个朝代的盛衰。对此,我深以为然。

    我一向赞同以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发展,认为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变化过程而不致失于偏颇。所以,当许先生以此观点分析大国兴废、朝代更替并得出这个结论时,我深有豁然开朗之感。纵观中国历史,每一个鼎盛王朝都是从一个动荡时代结束开始,经过极盛时期后逐渐衰落,最终回归乱世,如此反复再三,从而被称为“王朝兴衰周期律”。60年以前在延安窑洞里,黄炎培讲到王朝兴衰周期律的时候,不无忧虑。毛泽东很乐观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听了毛泽东的回答,黄炎培十分高兴:“这话是对的,只有把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用民主来打破这周期律,怕是有效的。”这是著名的“窑洞对”,两位大人物的谈话传递出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民主,才是克服“王朝兴衰周期律”的不二法宝,而民主正意味着公权力的彻底开放,意味着信息能在政治共同体内以最合理的方式流动,维持整个系统的生机活力。可见,英雄所见略同,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许倬云先生观点的合理性。

    如今,中国似乎迎来了又一个繁荣盛世,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但同时,社会矛盾层出不穷,收入分配不公,贪污腐败严重,群体事件屡见不鲜,改革面临深层次挑战。这很大程度上正是由公权力不受民众制约所致,社会距离真正的民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在一段时期内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但在一定时期过后就会跟不上时代变革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通过公权力核心的开放和民主的最终实现来避免“王朝兴衰周期律”的束缚,这也就不枉毛泽东同志在“窑洞对”中的承诺了。也许到那时,我们才能向黑格尔证明:你是错的,人类是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

  •   许悼云在《大国霸业的兴废》中,通过寻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共性,并将生物学中的“系统论”引入史学研究中,以此来解释古今中外大国霸业的兴与废。作者认为国家是政治和社会的共同体,也可将其视为一个大的系统。当系统内各部分协调一致时,大国霸业则兴;相反,一旦政权僵化或各部分失衡,政权则会逐渐衰落,大国霸业则废。科学的历史观,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历史的解释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许悼云笔下的大国,既有奴隶社会形态下的古罗马帝国,也有封建专制社会的中华帝国,还有近代以来的大英帝国和美国。
      
      关于中国古代史,作者是从系统平衡这个角度来分析王朝的治乱兴衰的。每个王朝初年,由于权力阶层来自全国各个地方,因此中央与基层的信息是畅通的,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但越往后期,选官制度被地缘、师承、姻亲等因素所破坏,中央与基层的沟通出现障碍,最终平衡被破坏。影响平衡的另一大因素是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民族迁徙和融合。作者推断历史上曾出现过极寒天气,导致北方的少数民族南移,南移在扩疆拓土的同时,也不断打破汉族统治政权的平衡。关于中国近代史,作者非常客观的评价了民国时期在近代经济、教育等领域的贡献。
      
      关于罗马帝国,作者依然从系统平衡的角度出发,指出罗马从中心向周边的急剧扩张模式,导致了中央的空虚进而导致帝国的最终衰败。关于大英帝国,作者认为其松散的结构有足够的灵活性而不易僵化,从而成就了英国的霸业。但到了后期,因为这种散漫的结构远远无法管控“日不落”帝国庞大的版图而不得不从殖民地撤出,大英帝国因此衰落。美国的民主制度与三权分立的国家架构,本身就是一个平衡畅通的系统,它能够根据现实情况适时作出调整以应对挑战。然而,今天美国国家机器越来越明显的“公司化”倾向,不但背离了基督教精神,也破坏了系统自身的平衡,美国霸业出现了衰落迹象。
      
      历史有很多种写法,但说到底不外乎成王败寇的历史与科学的历史两种。成王败寇的历史其实是宗教和文学的合体,而科学的历史,因其普遍性和可证伪的特点,不仅使人明智,而且有资于治道。《许悼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无疑属于后者。
  •   许倬云先生以其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深厚学养,从系统论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古今中外大国霸业的成败兴废之道。
  •   一部气势恢宏、雅俗共赏的大历史。史学大师许倬云纵论古今中外大国兴衰)*评分:
  •   许倬云先生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比较异同,最后反思了今日美国基督教精神丧失的问题。好!
  •   的确,雅俗共赏,许倬云的历史修养水准之高令人叹服,人类社会的进展,各文明的演化发展,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与共荣,大国霸业兴废,给读者提供了宽幅的历史视角。
  •   许先生的是读过不少,尤其是讲他生平的口述《家事国事天下事:许倬云院士一生回顾》把许先生一生的治学、为人的历程展示得非常全面,如果结合着本书来读《大国霸业的兴废》,会有更全面的认识。许先生生于1930年,父亲是从北洋到国民党时代的海军军官,后来又经历过八年抗日战争——那时候他大概是9岁,一直到他15岁战争才结束,接着就爆发国共内战。

    1949年他离开大陆去台湾迄今已经六十余年;距离他去美国的1970年也已经四十余年。如此漫长的时间,并没有改变或者削弱他对这片桑梓故土的家国之思,这份思念我感觉随着年岁的增长似乎更加绵长鲜活。通过这本书很容易地感觉到这种思绪:尤其是他回顾抗战八年亲眼所见所感,你简直能够透过文字看到背后许先生的情绪。

    书中虽然有颇多针对当下政治的反思,但许先生总体的态度还是正面的,希望这个国家和民族变得更好,社会转型能够更加平稳而不至于像上个世纪一样充满血雨腥风。
  •   《大国霸业的兴废》这本书不厚,我看的时候,很慢。我爸总让我多读一些历史书,他说要想做一个编剧,做一个卖字为生的人,你就得博古通今,旁征博引。我爸说得对,许倬云老师这本书写得真的很好,翻个大概,胸中自有一种格局成形。
  •   史学大师许倬云纵论古今中外大国兴衰。
  •   《大国霸业的兴废》极好地展示了许倬云老师的博学与智慧。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视角,从侧面看历史,发现历史更真实的一面。
  •   《大国霸业的兴废》是一本很薄的书籍,一本薄薄的小书,却给人越读越厚重的感觉。书中主要阐述了大国兴废的历史和主要缘由,国家分分合合,兴衰起伏,其背后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但是其主要的原因,经过一定的梳理,你会发现所有的原因背后都有其必然的规律,冥冥中谁也无法打破这个规律。
    一个国家的兴废最重要的是自然资源、人的资源、高层人士资源你拥有了多少。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这都是老掉牙的东西了)。人类的活动都是以自身生存和经济目标为前提的,特别是现在经济利益更决定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国家的分裂来自于资源掌控的不力,失去了对上述三种资源,最终国家也走向了自己的末路。
    经济资源是国家维系发展和生存最重要的一部分,说穿了就是金钱,有钱好办事,这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这样重复着不断地故事,一个帝国强大的时候,经济总量、国库储备一定丰盈,因此经济强大的时候,遇到一定危机的时候绝对可以应付过去。反之,如果没有足够经济支撑,任何的国家只能自取灭亡。
    除了经济因素之外,就是人的因素,古代帝国主要还是靠天地吃饭,那么人的因素就占相当大的一部分。毕竟为了维持人类的基本生存,那就不能少了粮食,那就要要有足够的产量,在没有机械化时代,主要还是靠人去种地等方式去制造粮食,那么他们的人群数目决定了粮食的产量。当帝国昌盛的时候,人民安居乐业,衣食住行无忧,粮食充盈。当人民无地可种、为衣食担忧的时候,税赋再来个雪上加霜,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啊。
    帝国经济是命脉,底层是人民,高层就是管理者,管理者的素质决定帝国最终的走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君王贤明、任人唯贤举贤不避亲,朝廷做事基本能按章程办事,可以不拘一格选拔和任用人才,那帝国一定是上行。反之,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君王昏聩、拉帮结派、内耗不断,这个帝国只能走向没落,无其他。
    帝国兴废,在于人心相背根本,经济建设是基本,人员管理是中间纽带,为人民着想、耕者有其田、老者有所依、有所养,关注底层人民的心声,能够随时听到底层的声音、关注关爱他们。时刻警惕顶层的腐败和堕落,严把官员的个人素质和修为,从底层选拔干部,而不是一味由上面任命。帝国则兴,否则则废。古今中外莫不于此。
  •   翻看这本书,很有高中时代上历史课的感觉。很多人说历史是一条河,许倬云先生说:历史上的大国和朝代,正如一朵一朵的白云,连续起来就是人类共同的历史。这个形容挺有意思的,有没有一种变幻莫测的感觉。
  •   学问越深,说话越能够深入浅出、举重若轻。许倬云用三条标准来解释中国历史上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1)中央政府能否有效掌握各主要地区的资源,2)人才的选拔机制是否合理,3)国家政权与社会力量的互动是不是良性的。

    这三条合起来关系到大国的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上下沟通是否顺畅,许先生比之为中枢神经对全身的控制和神经末梢传导刺激——他把大国比作一个生物体。秦、两汉、唐朝的灭亡皆与此有关,因中央不能及时获知社情民意;宋朝不弱也不贫,唯病在无效率,但这种散漫反而使老百姓有喘息的空间;明清有最专制的中枢神经。这样看历史,一目了然。

    大道至简,果然好的理论都非常简单!
  •   历史能带给我们很多智慧,许倬云说:一个王朝能不能长久,就在于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要有新的血液补充进来,不能只是世家贵胄垄断高位,人才应当流动;还说,一个国家不能稳定过头,要有流动性,有自我纠错的机制,而这就是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感觉很受启发,把这种思想运用到管理中,公司果然面目一新啦~咔咔~
  •   许倬云对历史的读解总是从世界的宏观角度着手,设立的坐标系相当宏大,从中外古今对比中看待中国的历史进程,有不少独特的见解,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比如他说我们惯以汉唐为盛世,但其实二朝区别甚大,汉是很厚重充实的一块,全国一种体制;唐是很庞大却松散的一块,因为南北基本上是“一国两制”、胡汉有别。又比如他说很多学者指出宋代思想很自由(陈寅恪:天水一朝思想最为自由),但为什么没有形成一个像西方启蒙时代一样的风气?这些都值得历史爱好者继续深入思考的。
  •   我是中文系的学生,这些年也看了不少历史书,许倬云的书一直都是我最欣赏的那少数几种之一。他和别的书不同的是:首先他看问题很宏观,能把看似混沌的世界梳理出一些线索、沿着这些线索做出很有说服力的分析,举例也很到位,最后做出提纲挈领的总结。世界大魔方在他的手里变得有规律可循——有因就有果,而不是杂乱无章地随意发展。其次,他这么大年纪(他今年有八十多岁了吧),还念念不忘普及历史知识给广大读者。他作为一个大师,正在做一件比别的高端研究更有价值的事情,就是把高深的研究成果转化成较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思想来向民众传播。这是一件很有公德的事情。读他的书,正是传说中的先把书“读薄了”,再把书“读厚了”——简单的语言透露的是无穷的智慧。
  •   最先看这本书,起先是因为它最薄。写文章的人都知道,文字越少越难写。用精炼的文字讲出几千年大国兴衰,需要极强的洞察力及分析能力。很显然,许倬云先生做到了这一点。
  •   像我们中国的学生,基础教育时期受填鸭式教育受惯了,对历史只知背诵日期事件应付考试,也从没有动过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这些事件的成因。许倬云以他学贯中西的背景,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兴衰的原因,真是醍醐灌顶啊,很喜欢这本书,算是买对了!
  •   古代中国、古代罗马……一个个历史兴衰事,史料详尽,读来通俗,又不失专业性。许倬云老师威武!
  •   是我同学推荐我看的。原来觉得这么小的一本书能写出什么来呢?读完发现,这本看似不起眼的小书蕴藏着一整个世界。大部头的历史书我也读过,但是那些书总体来说学术性比较强,阅读难度较大。就算是大众读物,往往因为字数太多,读到一半就坚持不下去了。一本好书,如果不能让读者读完,对作者,对读者都很遗憾。有时就算勉强读完,恐怕也是消化不了。许倬云的这本书在这方面就很好,可读性很强。书小,字也不多,语言通俗简练,讲的都是最主要、最关键的问题,而且一针见血。让你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多的回报。这是我最喜欢的状态了。此书绝不会出现那种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却不知道他要说什么的情况。真可谓短小精悍。
  •   近年来接触到一种叫做“复杂性科学”的东西,大致是在思考人类的终极问题时打破各门科学乃至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界限。许倬云晚年走的似乎也是这种路子,研究历史的同时还用上了古代气象、量子力学等知识。

    他提到,中国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其实和全球气候改变有关。根据冰川遗迹、格陵兰冰层、加州红木年轮等资料,这一时期是北半球最寒冷的时期,当时中国也最动乱。在广袤的宇宙中,人类文明只占极短的一瞬,我们研究的所谓历史无非值这个东西。

    许先生说,他要寻找的是天地间永恒的“韵律”,这让我感到历史并不只是狭隘的“人事”,让我作为一个孤独渺小的生物感到无比的希望和安慰。
  •   有时想,历史就是旧的东西。而且一去不返。再存在就只存在书本、电视里。用现代的东西呈现旧时的种种。意义大吗?但是也知道忘记历史,就意味着什么。现在忽然想明白了,为什么要学历史,说历史,千方百计地呈现历史,因为历史是那种活在你生命里面的东西,本属于你。许倬云恰好也说到这点:是抗战时期,那时他八岁。然后他怎样怎样,换成我当时八岁,什么是历史呢?推翻一个陈旧的说法,历史不是一条长河,它是祖祖辈辈的血液和记忆。
  •   许倬云老师是历史大家,这本也不例外。对罗马、中国古代的分析透彻。
  •   我从豆瓣上知道的这本书,很多人推荐,我试着买了一本,果然不错。有些人评价说题太大什么的,我非常不同意。历史界的学问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可能都用统一的标准去看待,每一个研究者应该有自己独到的眼光、独特的角度——换一个角度,又是一道风景。大历史有大历史的征服力,是其他微观研究所不能有的。这恰恰是大历史大题材的价值之处。如果所有的历史研究都用一样的角度去看,都遵循所谓的传统观点,那么又怎么能看出这么丰富多彩的世界来呢。鉴于这个原因,我是很喜欢这本书,就喜欢他与“众”不同。而且我会向我周围的人推荐,不管他们从事哪行哪业,都应该去看看,许倬云是怎么看世界的。
  •   喜欢历史的我,超爱这本书,另外,这本书的作者许倬云先生,还是王力宏的舅公哦
  •   读过《从历史看管理》,除去对于管理的新认识,还有看历史的新角度,这本大国霸业是讲帝国的兴废,但把历史的资料转化成当下的知识或智慧,需要靠自己去争取。
  •   出国念书以后才觉得自己的历史知识好匮乏,对祖国一点都不了解,这次回国特意买的这本书,学贯中西的许倬云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自己的国家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   我在豆瓣上看到这本书,许多豆瓣的朋友也在推荐,买回去看了一下,确实挺不错的。清明节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看看这样的小书,收获居然也颇丰。原来是随便翻翻的,没想到看完一篇觉得很有意思,又仔细看了好几遍。讲的是大国的统一和分裂的问题。从中国秦汉时期到八年抗战,再将中国同西方国家比较,很有高屋建瓴的感觉。一本书把纷乱的世界整理出了一条道道来。而且我也很喜欢这本书的封面,尤其“大国霸业的兴废”这个书名和书法,很有气势。个人很喜欢。我估计喜欢历史的人应该都会喜欢这样的书。好书大家分享。
  •   我现在被黄仁宇洗了脑了,觉得中国历史都可以认识为一个学会用数目字管理的过程。不晓得许倬云是怎么看的。
  •   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介绍了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兴衰,余下的介绍了一下罗马帝国、西班牙以及英美等,对帝国的理念和系统做了勾勒,帝国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品质的降低和缺少生活的精神价值,一样有现实指导意义。都该书是提纲挈领式的,所以还不够深入,但还是为我们开启了了解中国史和世界史的一扇窗,欲想对世界史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可以去读一读作者提到的《大国的兴衰》和《罗马帝国衰亡史》这两本书。
  •   看了介绍才知道作者是这么多名人的Key man,不过看了这本书发现,许倬云自己也一点不输这些人啊,不愧为历史大师!和周围的朋友一起分享这本书了。
  •   许倬云老师在自序里很谦虚,说这书只是一本“小书”,看的我敬意顿生。作为学历史的晚辈,真的太浮躁了,借这本书补习一下专业知识,买得很值。
  •   以前看过《万古江河》,收获颇丰,后来关注许倬云,在豆瓣看见介绍就下单了,还没看完,边看边佩服作者学养深厚,耐读。
  •   一本薄薄的小书,却给人越读越厚的感觉。

    许多史学家都认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一种“周期”,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规律,也便有人把这称为循环论。作者对于这个兴衰成败的循环论并不赞同,他认为这种所谓的必然历史规律,却正好描述了一个政治共同体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是如何渐失自己的调节能力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都取决于中央政府能不能有效地掌握各主要地区的资源。这无疑于对这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论调砸上了重重的一锤,作者的这番见识和勇气绝非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

    本书中,作者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资源掌控是统一统治的关键。谁能掌握资源谁就能掌控局面,并且在分析王朝或帝国的兴衰中都使用了这个观点。能够掌握资源,并建设有通畅的信息回馈制度,是一个帝国必备的条件。作者屡赞汉代的信息回馈制度,并一再指出一个政府的效率高低,既取决于神经中枢的效率,也取决去地方回馈给中央的信息周全和准确与否。这不禁让我联想到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于汉代的政治制度有过详细的论述,且多有赞许。看来,古人比我们高明的地方有许多,只是我们把它们弄丢了。资源掌控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这也正好能过解释为何现在的美国是财富制约政治。

    对于一个王朝的衰亡,史学家往往归咎于内部因素,而现在的考古学家也开始挖掘一些外在因素,比如环境因素。作者对此也并不完全赞同,并以罗马帝国的衰亡为例进行了分析说明,指出罗马帝国的衰亡归根结底还是内在因素,公民意识的消亡、核心力量的掏空是其衰亡的根本原因。作者对于罗马帝国的衰亡有着独到的研究,他把自己的观点与吉本和保罗.肯尼迪的观点进行了对比解读,赞同与不赞同的都给出了自己的解读,明白信服。

    作者并没有只是就史论史,还对时局发表了一点看法,并对未来中美两国的走向发表了见解。这种用历史学家的眼光看待时事的做法,让人很钦佩,只是有点意犹未尽。不止如此,作者研究历史的方法也让人无比钦佩,作者并没有按照学术界的习惯,将中国的东西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而是寻找另一类的知识。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书中就提到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封建”的含义。马克思他老人家在借用“封建”一词时,或许对于周朝的分封制并不完全了解,而后来的史学家也便人云亦云地用了“封建社会”这个词来借指1840年以前的所有中国历史,熟知此封建已非彼封建。中国的历史有着无与伦比的独特性,所以说西方的理论也绝对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仅仅是一个封建社会就概况1840年以前的历史,着实有点可惜了。

    薄薄的一本小书,却能简洁精准地解答许多历史问题,比如:明清两代为何没有强人政治;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根本动因是什么;民主政治的政权为何也有兴衰;何为帝国,帝国和心与边缘的关系又是怎样互动的等等。读来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   许倬云说历史很好的版本,名家之作,大气,
  •   喜欢历史书籍,更喜欢许倬云老师的见解。一切都分析透彻,另辟蹊径。赞!!!!
  •   因为王小波才知道许倬云的,现在大家写给大家读的通俗历史书,读得懂又精彩的不多,用这本入门级不错。
  •   许倬云老师的大手笔,读完后,巨大的历史场面与变迁浮在眼前,受益无穷。
  •   某一次,看见凤凰读书的一个微博上面的对这本书有推荐,而且这本书卖得相当不错。相信群众的眼光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何况,因为许倬云先生是王力宏先生的舅公,我更感兴趣了。因为本人非常欣赏王力宏先生的音乐作品。所以,抱着一种试读的心态买了这本书。这是一本小书,也便于携带。
  •   昨天拿到书的,感觉挺开心的。我看现在讲历史讲得好的,一个是黄仁宇,一个许倬云,视野很广,又能做到通俗易懂,看起来也感觉很有收获。
  •   许倬云讲历史会出一个系列吗?期待。
  •   总觉得自己历史知识匮乏,看历史书希望有透彻的论述相伴,看了许倬云,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   给老爸屯的,希望他会喜欢。许倬云是景仰已久的大历史家,相信他的书一定不错!封面做得也很干净,喜欢!
  •   许倬云老师是历史大家,之前的书都看过,这本肯定不能错过!!!
  •   许倬云老师是历史大家,之前的几本全看过,都很喜欢,这次也不例外!!!
  •   不错啊,一直都很喜欢看许倬云讲历史。
  •   看网上的书影还以为是本超级大书,到手里才发现其实是口袋书的设计,很方便携带,一改我对历史书刻板的印象。每天上下班通勤时翻几页,进入许倬云的文字中,周围的嘈杂居然都消失了。非常好的书,自己也会坚持阅读下去。
  •   许倬云在前言和启事里一再说自己说的是口语,是朋友的谈话记录。心里由衷赞叹“口语都说得这般,若是书面用语又是何种面目呢?好奇,准备找许倬云先生的其他书再来读一读。
  •   许倬云晚年学问融会贯通了,不再局限于历史学专业,转而从更为综合、整合的角度研究人类史,这本书就涉及古代气象、生物学等等,很有意思。
  •   如果你好奇“革命前的中国”“边缘人的辛亥革命”“八年抗战,为国格而战”“罗马帝国为什么崩溃”,崩溃,哈哈,你就去找一本《大国霸业的兴废》来读。
  •   中国史部分,本书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
  •   看铁葫芦微博,说许倬云是王力宏的舅公。由衷感慨一句:要不要全家都那么NB啊,自卑死。
  •   细腻平实的文字,独特的历史视角,准确的历史史实,《大国霸业的兴废》让我看到世界历史的另一面。
  •   高屋建瓴,平易近人,许倬云大师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   作者许倬云是大手笔,气势磅礴,场面壮观,激动人心,太令人震撼了,同时也被感染,那透过细节看全部的知识,受用不尽。好书,太值得购买和阅读。
  •   许倬云写“八年抗战,为国格而战”他还说: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响当当的一身正气啊。再多一些这样的知识分子好了。扬眉吐气之前,最起码要先抬起头来吧。
  •   作者用一条独具一格的灰线串起中外历史,评述大国之兴废,气势磅礴。
  •   许倬云的学生推荐买的一本书,通俗易懂,好!
  •   我爸爸买的,他看完以后疯狂关注许倬云,原来他是王力宏的舅公啊。
  •   以前不知道许倬云,偶尔看了他的这本书一点点,觉得不错,正在读,大家作品,可信。
  •   读《大国霸业的兴废》,很多时候都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如果很多事情如他所说行进,那真是太棒了。比如:xx的核心应该开放。墨守成规的东西在遭遇新的事物都会变得腐朽吧。腐朽都让人唾弃。
  •   许倬云的书值得推荐
  •   许倬云,算是当今史学家的大家了,他的作品读一本少一本了
  •   小长假在家,晒着阳光翻这书,真是久违的美好的阅读时间啊!!一下午读了一半,许倬云的文字值得人细细品味。
  •   不知出版社有否安排许倬云来签售?不过许老师年纪很大了哇,真的很想要一个签名本呢。
  •   我喜欢的一本书。因为喜欢许倬云其他的书,正在阅读中。
  •   许倬云的书不错的,看了受启发
  •   许倬云的文字,客观,冷静,在娓娓道来之中给人以启迪,准备找来其他的作品看看-----
  •   许倬云的系列都很好看
  •   许倬云,著名历史学家之作
  •   喜欢许倬云的书,之前的书也都看了,新书曾在报纸上零散看过有连载,看到这次出结集了,赶紧抢一本!
  •   我爷爷让我买的,他听说许倬云的书不错,买回来读读看。
  •   喜欢许倬云的书。没理由的喜欢。
  •   我一直喜欢许倬云的书。他这本新书一出来我就立刻买了好几本,送了几个同学和老师。
  •   许倬云的书,他出一本,我买一本,我家里都有十几本他的书了。铁葫芦的书我一直关注,尤其听说要出他的书,我早就守株待兔了。哈哈。
  •   许倬云老师的书!顶!
  •   不可多得的历史方面的书,内容不多但是囊括了中外大国的兴衰。语句精辟到位,评价客观到位,是部优秀的历史书籍。
  •   国家是个人的集合体,这本书讲治国的经验和废国的教训,大国霸业的兴废,说的是国家大事,其实指的也是身边的暗潮涌动,叵测人心。
  •   白天工作很忙,但忙了一天下来也觉得挺空虚的,这就是所谓的“瞎忙”吧,有时候晚上看看美剧或新闻也就过去了,每天这样重复下来还挺可怕的。同学给我推荐了这本《大国霸业的兴废》,还真是唤起了学生时代的求知欲,这书不像清宫戏那么八卦,也不像教科书那么古板,很亲切的风格。
  •   大国的兴废 很适合喜欢历史的同学们去看看
  •   历史书籍需要仔细品读,大国霸业,能从这样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历史,其功底可见一斑。
  •   从古代中国到现代中国,从中国到罗马、美国;历史的兴废尽收此书,读来感动万千。
  •   本书非常好!大国霸业的兴废自有其内在的逻辑
  •   史学家看大国霸业的兴废,宏伟大气,值得看。
  •   对于“大”的东西,总是不自觉排除,“大人物”、“大国”但是看《大国霸业的兴废》,有点明白有些东西必须大,才足以力压千钧。小有小的好,大有大的妙,哈哈,我又懂了。
  •   厌倦了教科书式罗列历史,读完大国霸业,感觉重新开始感知这些过去的岁月。
  •   看清中国历史变迁,特别是大国成败的关键
  •   大国霸业的兴衰,一段段荣枯史,读之心情波澜起伏,受益匪浅。
  •   以前看过纪录片《大国崛起》,对立面所讲的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崛起之路有一点的了解。现在读了这本书,对大国发展背后的东西算是有了加深的理解。为什么有些国家能够实现霸业,有些就不行?为什么建立霸业以后又衰落了呢?这些问题都值得好好地考虑!现在我们都讲“中国梦”,也能从中吸收一些营养的东西来帮助我们!
  •   作者的观点很是符合当下的历史趋势,介绍的历史很长,古今中外,虽然有的问题没有深入的探讨,但可贵之处在于客观又深入浅出,值得一看!
  •   一部气势恢宏、雅俗共赏的大历史
  •   这本书应该属于历史普及读物,语言通俗,个人比较喜欢这种口语化的风格。现在大规模征用历史,回顾过往帝国的兴衰,其实也是人们当下焦虑的一种表现。
  •   纵观历史文献,此本气势恢宏,雅俗共赏。
  •   许先生在这本书里面对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分析很精准:辛亥革命本身是一个偶然事件——但背后也有其必然的社会基础:这就是民间呼吁改革的声音以及士绅基层的力量已经足够大,政府对地方的管控能力也是不断在削弱。加之慈禧死后满清社会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权威能够管控全局。所有的这些因素才促成了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就是说这并非一人一党的成就,而是整个社会合力达成的结果——武昌起义只是一个引爆点。孙中山则跟这件事没多大关系,他回国组建南京临时政府,从当时的全局来看也就是一个割据政权政令不出南京。但许先生对孙中山等革命先辈的行为虽然有反思,但也是同情大于批判,毕竟事后批评总是容易,当局者迷古今皆然。这也是许先生史学素养之所在。
  •   对历史大国的分析,精确到位。好书一枚。
  •   以前只略微翻过他的另一本书 万古江河 看了评价很不错 这次这本 算是普及中国历史的 讲的不深 但也颇有字迹的看法 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看待历史的方法和观点
  •   大国兴衰,有没有规律呢?特别是中国近年来的崛起,能否走得更顺畅呢?我觉得这本书回答了部分问题。
  •   大国霸业,如今也很有现实意义。
  •   不想看简单的再现历史,喜欢有真知灼见的中外通史评论,此书用公权力的概念去解读历史,同一本书里有中外的比较,还是很新颖。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