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与辛亥革命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宁波  作者:乐承耀  页数:276  

内容概要

  《宁波与辛亥革命》对辛亥革命前后的宁波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介绍了辛亥革命时期宁波籍人士在杭州、上海、南京等地所作的贡献,并对宁波辛亥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是一部比较系统的研究宁波辛亥革命史的著作。  本书不仅是对辛亥革命的百年纪念,也能从中总结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历史经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简介

  乐承耀,1944年出生,196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浙东区域史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宁波市委党校学报》副主编,宁波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科研处处长,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宁波市哲学学会副会长、宁波市海外宁波人研究会副会长。获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管理工作者、浙江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师、宁波市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优秀人才称号。著有《宁波古代史纲》、《宁波近代史纲(1840-1919)》、《宁波通史》(清代卷)、《近代宁波商人与社会经济》、《近代宁波城市变迁和发展》、《宁波帮经营理念研究》(合著)、《浙海关与宁波近代化》(合著)《宁波经济史》等,主编《中国古代执政案例选编》等,主持省部级及宁波各类社科课题20余项。

书籍目录

序导论第一章 民族资本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第一节 宁波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一、宁波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原因二、宁波民族工业经济的发展三、宁波商业经济的发展第二节 轮船航运业、邮政业的发展一、轮船航运业二、邮政业第三节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一、数量上的增长二、宁波商会的组建三、政治意识的增长四、宁波商人的准武装组织第二章 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和壮大第一节 新式学堂的开办一、现代中小学堂的创办二、职业学校的创办三、女校和特殊学校的创办第二节 出外求学及留学热潮的出现一、赴杭州、上诲等地求学二、留学热潮的出现三、新型知识分子对家乡的影响第三节 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一、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途径二、知识分子群体的革命化第三章 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第一节 民族灾难和封建压迫的加重及其对宁波的影响一、侵犯主权加剧二、加强对宁波经济的控制三、封建压迫加重第二节 反抗清政府的暴政一、抗捐抗税斗争二、反饥饿“抢米”风潮三、开展抗租斗争四、工人的自发抗暴斗争第三节 反帝爱国运动兴起一、反洋教斗争二、拒俄运动三、抗美拒约运动第四节 斗争的特点一、与抗暴斗争相结合二、形式多样,爆发普遍……第四章 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在宁波第五章 浙路风潮中的宁波保路运动第六章 光复会与宁波第七章 同盟会在宁波的活动和影响第八章 辛亥宁波光复第九章 宁波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终结第十章 在杭州光复中的宁波人第十一章 旅沪甬人与上海光复第十二章 甬人对孙中山的支持大事记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1909年(宣统元年)4月,宁波城内开办城关巡警,设总局于郡庙左首新桥侧面,以知县为总办,设正巡官、正副巡董、教司各1名。1910年,江北区警察局改坐办为正巡官、副督捕为副巡官,不久又改江北区警察局为江北岸警务长公所,正巡官改称警务长,副巡官改称西教练官。年底,城区巡警总局改称警务长公所,正巡官改称警务长,副巡官改称区官。  宁波府在宣统年间就裁去巡检司,设警务长公所,废除巡检,改为警务长。当时就有城区警务长公所和江北岸警务长公所,各县的各房典史都被裁去,改为典狱员、劝业员等。  随着宁波警察局的建立,各县的警政、警务建设也有所发展。1909年,慈溪县设巡警局,后改称警务长公所,由县知事兼所长,警务长掌管警察。同年,象山城区设立警察,南乡石浦、西乡墙头设警佐。镇海县于1909年10月设警察所,置巡官1名、巡长4名、巡士40名,各乡设分警察所。书记官1名,月薪24元;巡官1名,月薪16元:巡长每名月薪9元,巡士每名月薪7元。另外还设海上警察,南浙江外海水师巡防队改编,1910年,奉化设巡警教练所,有巡警30名。对此,民国《奉化新志》有记载:“本县警察,于清宣统二年,由邑绅发起筹募经费,创设巡警教练所,招募巡警三十名,经三月之教练,于是年四月间开办巡警总局,举总副董共理其事,局内设巡官一名,巡长三名,巡警三十名,费由地方筹募,不足由其补助。”至1911年,宁波府的6个县都设有警务公所(局),不少地方还设有分所(局)。比如,慈溪的周巷,象山的石浦、墙头都设有警察分所。  警察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治安,促进城乡安定。鄞县城区及各乡警察加强巡逻。象山的警察亦“日夕站岗,以警佐领之”。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宁波与辛亥革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