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政府亚洲政策研究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岳麓书社  作者:刘雄  页数:221  

前言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对亚洲的政策,不仅是战后美国对外政策与对外关系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而且也是亚洲“冷战”史研究领域的前沿。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陆续解密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绝密档案,以此为契机,国际学术界对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对外政策与对外关系史的研究建立在崭新的史料基础之上。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当然应该积极追踪这批新史料,密切关注国际学术界的动向,努力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乃至学术体系。本书的作者,从攻读硕士学位到攻读博士学位,研究领域都是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对亚洲的政策。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著作,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来的。作为当年的指导教师,我只想简要介绍一下该书的基本特点,以供读者参考。第一,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扩大。大体上说来,可以分成三个层面:全球性的国家安全基本政策、区域性政策、双边关系中的国别(地区)政策。从研究视野上看,本书立足于中观研究,全面审视艾森豪威尔时代的美国亚洲政策。目前,学术界有关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亚洲国别(地区)政策的研究正向纵深发展,研究论著也与日渐增。

内容概要

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被认为是西方世界经历的一次重大挫折和灾难。艾森豪威尔政府决定全盘审查和制定新的亚洲政策。NSC5429/5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艾森豪威尔政府亚洲政策的形成。该政策的最大特点,是把中国当成了美国在亚洲地区的首要敌人。此外,该文件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构想,如〔西太平洋集体防务安排〕、〔亚洲自由国家经济集团〕等。20世纪50年代末,根据形势的变化,美国政府重新修订了亚洲政策,制定了NSC5913/1号文件。

作者简介

刘雄:
男,1974年生,湖南桃江人。200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是2008年度湖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及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战后美国外交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湖南省教育厅课题一项。在《当代中国史研究》、《读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绪论 一、NSC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外交决策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文献基础第一章 亚洲政策的形成及其特点 第一节 全球战略与亚洲政策 第二节 NSC5429/5号文件 第三节 亚洲政策的特点第二章 亚洲集体安全政策的演变 第一节  《太平洋公约》    第二节  “西太平洋集体防务安排”构想 第三节 东南亚条约组织第三章 从经济援助到经济合作 第一节 美国与“科伦坡计划” 第二节  “亚洲自由国家经济集团”构想 第三节 从经济援助到经济合作第四章 中美对抗与美国对日、韩政策的调整 第一节 强硬的对华政策 第二节 对日本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 对韩国政策的调整  第五章 全面卷入东南亚   第一节 东南亚政策的基本纲领   第二节 东南亚华侨问题与遏制政策   第三节  中立主义与美国的选择  第六章 重新审查亚洲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第二节 NSC5913/1号文件   第三节 亚洲国别(地区)政策的再调整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内部关系也是令美国头痛的问题。在很多场合,美国实际上是把东南亚条约组织当成一个工具,用来团结或者说是控制它在亚太地区的盟友。新西兰就是一个例子。在大选中,以沃尔特·纳什为首的工党提出了类似于中立主义的执政纲领,并要求考虑承认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可行性。在1958年的东南亚条约组织部长理事会上,已经是新西兰首相的沃尔特·纳什再次表达了他的新潮观点。他说,“共产主义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是东南亚条约组织建立的原因。东南亚条约组织在对抗中国军事威胁方面富有成效。然而,中国崛起带来了敏感的承认问题,这个问题我们迟早要面对。新西兰知道承认中国政府将带来严重后果,因而会谨慎从事。但是我们不能逃避这一事实,即在可预见的将来,北京政府将对中国大陆实施有效的控制。而且,中国对亚太事务的影响力将与日俱增。没有共产主义中国的参加,远东地区很多突出问题都不可能得到解决。东南亚条约组织成员必须表现出灵活性,这样就会缓和目前的紧张状态”。美国对新西兰的观点极为敏感,于是动用各种资源,在会内会外极力打消纳什政府承认新中国的念头,并力促新西兰政府回到美国的遏制战略轨道上来。最后,在美国苦口婆心地劝说下,纳什终于表示同意美国的观点,放弃承认新中国的计划。对于这件事情,杜勒斯后来评论道:“由纳什代表的新西兰新政府在对外政策上与东南亚条约组织各成员达成了一致,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拥有了一个新成员。”另外,这一时期东南亚条约组织的西方成员对其亚洲同伴的不信任也为该组织最终走向分裂埋下伏笔。这种不信任可从曼谷会议期间杜勒斯发往国务院的一封电报中生动地反映出来。

后记

1997年末,在一次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会上,我见到了回国不久的崔丕先生。那时先生给的印象是神情严肃,发言精炼而深刻。会后,我向先生表达了跟他学习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的意愿。先生简单询问了我的情况后便欣然应允。不久后,在先生家里,他向我介绍了两个课题,由我挑选。由于对中美关系及其相关问题比较感兴趣,我选定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亚洲政策作为自己硕士阶段的研究内容。当时先生给了我一叠有关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5429系列文件的材料,同时送给我两本书,一本是他的专著《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一本是他翻译的《俄国人在黑龙江》。怀揣着先生给我的材料和书,我叩响了学术殿堂的大门。在以后两年内,在先生的悉心指导下,我完成了硕士论文的写作,题目是《艾森豪威尔政府亚洲政策的形成及其特点》。2000年,我有幸成为先生的博士研究生。他鼓励我沿着硕士论文的方向继续做下去,并把重点放在第二届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亚洲政策上,因为这个课题在学术界仍然是一片有待开发的处女地。此后,先生对我进行了严格的专业训练,不仅引导我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考虑问题,而且向我介绍了大量日、美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令我感动的是,先生多次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口译了许多日文材料。

编辑推荐

《艾森豪威尔政府亚洲政策研究》:青年学术文库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艾森豪威尔政府亚洲政策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内容主要是通过解密文件来论述艾森豪威尔任内的亚洲政策。美国对亚洲政策的转变和对中国政策转变是在艾森豪威尔任内完成的,美国开始不断介入亚洲事务,主要体现在东盟的成立,美国在印支半岛(越南事务)介入不断加深,日美关系的转化,重点是遏制共产主义中国的影响。对冷战史亚洲方面有兴趣的值得一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