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长沙县志(共2册)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岳麓书社  作者:(清)刘采邦,(清)张延珂 等编纂  页数:808  
Tag标签:无  

前言

长沙县位于湖南东部,湘水下游,素有荆楚重镇、湖湘首邑之称。据考古发掘,其地距今约七零零。年前即有先民定居,繁衍生息(南托“大塘古文化遗址”),距今约四五零零年前,已进入原始农业时期(仙人市鹿芝岭“月亮山古文化遗址”)。春秋晚期,长沙属楚国黔中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三二)“分黔中郡以南之沙乡地区置长沙郡”(《湘川记》),置九县。其附郭之县名湘,辖地约为今长沙、望城、宁乡、醴陵等境。西汉时,以郡为国,封长沙王,改湘县为临湘县,为长沙国国都。三国孙吴时,析其地置浏阳。刘宋时,为临湘侯国都。隋开皇九年(五八九),废临湘郡而置长沙县,是为以长沙名县之始。长沙的得名,据全元和郡县志》:“《东方朔记》,南郡有万里沙祠,自湘川至束莱,地可万里,故曰长沙。”另据《通典》:“轸旁有小星名长沙,应其地而名。其地在周曰星沙,以天文名也。”五代十国时期,马殷建立楚国,以长沙为其国都。后汉问,划长沙县地置龙喜县《又名新喜》,县治设今仙人市乡鹿芝岭。宋干德中,罢龙喜置常丰县,县治设今长沙市芙蓉区束岸乡。

内容概要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中独具地域特色的重要一脉。特别是近代以来,一批又一批三湘英杰,以其文韬武略,叱咤风云,谱写了辉煌灿烂的历史篇章,使湖湘文化更为绚丽多彩,影响深远。为弘扬湖湘文化、砥砺湖湘后人,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决定编纂出版《湖湘文库》大型丛书。  《湖湘文库》编辑出版以“整理、传承、研究、创新”为基本方针,分甲、乙两编,其内容涵盖古今,编纂工作繁难复杂,兹将有关事宜略述如次:  一、甲编为湖湘文献,系前人著述。主要为湘籍人士著作和湖南地区的出土文献,同时酌收历代寓湘人物在湘作品,以及晚清至民国时期的部分报刊。  二、乙编为湖湘研究,系今人撰编。包括研究、介绍湖湘人物、历史、风物的学术著作和资料汇编等。  三、乙编中的通史、专题史,下限断至一九四九年。  四、甲编文献以点校后排印或据原本影印两种方式出版。  五、除少数图书以外,一律采用简体汉字横排。  六、每种图书均由今人撰写前言一篇。甲编图书前言,主要简述原作者生平、该书主要内容、学术文化价值及版本源流、所用底本、参校本等。乙编图书前言,则重在阐释该研究课题的研究视角和主要学术观点等。  七、对文献的整理,只据底本与参校本、参校资料等进行校勘标点,对底本文字的讹、夺、衍、倒作正、补、删、乙,有需要说明的问题,则作出校记,一般不作注释。  八、甲编民国文献中的用语、数字、标点等,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作改动。乙编图书中的标点、数字用法、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均按现行出版有关规定使用和处理。

作者简介

作者:(清朝)刘采邦 张延珂 等 合著者: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

书籍目录

《湖湘文库—同治长沙县志(一)》 卷之首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卷之十一 卷之十二 卷之十三 卷之十四 卷之十五 卷之十六 卷之十七 卷之十八 卷之十九 卷之二十 卷之二十一 卷之二十二 卷之二十三 卷之二十四 卷之二十五 卷之二十六 卷之二十七 卷之二十八 卷之二十九 卷之三十 卷之三十一 卷之三十二 卷之三十三 卷之三十四 卷之三十五 卷之三十六《湖湘文库—同治长沙县志(二)》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同治长沙县志(套装共2册)(竖排版)》:湖湘文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同治长沙县志(共2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