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概论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岳麓书社  作者:章炳麟  页数:252  
Tag标签:无  

前言

六阅月间,《国学概论》居然有五版的荣幸!正惟如此,足证太炎先生这回讲演底价值;也因如此,或负着更重大的责任。我如何可以对得起读者?我如何可以对得起太炎先生?书虽出版,我永如此担忧着。我曾期待江苏省教育会底文言本出版,或者会使我明白自己有什么缺点而使我得以修正;但是这期待到现在还只是期待。读者呵,我底记录稿,有时竞溢出讲的范围;因为我要完成太炎先生底论调,不能不采用他所著的《国故论衡》《检论》及其他;在当时也曾因困难发生,搁笔读《章氏丛书》去找出他所讲演底线索;这在我觉得很勤苦,对于读者或许是不真实呢!泰东因为再版匆促,旧有错误不及校正,一直延到四版;这在我很抱歉的。这次附印一刊误表,才了却我一件心事!这书既承读者欢迎。总该得到多量的批评;我却很失望,罕有批评文字使我们读到。我恐怕形成退化的盲从的恶的现状,增加我底罪戾,在此不能不说几句话。历史给我们底警告:中国学术界最会变奇妙的把戏,就是“偶像独尊”。要说明这“偶像独尊”,最好用《墨子》“上之所是,必皆是之。

内容概要

《国学概论》是章炳麟1922年4—6月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由现代著名学者曹聚仁整理成书。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究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评价。     为使读者对章炳麟先生的学问有更多了解,此次出版还收录《国学讲演录》。

书籍目录

国学概论  自序  小识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国学的派别(一)——经学的派别  第三章  国学的派别(二)——哲学的派别  第四章  国学之派别(三)——文学之派别  第五章  结论——国学之进步外一种:国学讲演录  序  第一章  小学略说  第二章  经学略说  第三章  史学略说  第四章  诸子略说  第五章  文学略说跋后记

章节摘录

在他们以前,周时有苏绰,曾拟《大诰》,也可说是他们底滥觞。韩、柳底文,虽是别开生面,却也从燕、许出来,这是桐城派不肯说的。中唐萧颖士、李华底文,已渐趋于奇;德宗以后,独孤及底行文,和韩文公更相近了。后此韩文公、柳宗元、刘禹锡、吕温,都以文名。四人中以韩、柳二人最喜造词,他们是主张词必己出的。刘、吕也爱造词,不过不如韩、柳之甚。韩才气大,我们没见他底雕琢气,柳才小,就不能掩饰。韩之学生皇甫浞、张籍,也很欢喜造词。晚唐李翱别具气度,孙樵诘屈聱牙,和韩也有不同。骈体文,唐代推李义山,渐变为后代底《四六体》,我们把他和陆机一比,真有天壤之分。唐人常称孟子、荀卿,也推尊贾谊、太史公,把晋人柔曼气度扫除净尽,返于汉代底“刚”了。宋苏轼称韩文公“文起八代之衰”,人们很不佩服。他所说八代,也费端详。有的自隋上推合南朝四代及晋、汉为八代。这当然不合的;有的自隋上推合北朝三代及晋、汉、秦为八代,那是更不合了。因为司马迁、贾谊是唐人所极尊的,东坡何至如此胡涂?有的自隋上推合南朝四代、北朝三代为八代,这恰是情理上所有的。宋初承五代之乱,已无文可称;当时大都推重李义山,《四六体》渐盛,我们正可以说李义山是承前启后的人,以前是《骈体》,以后变成《四六》了。北宋初年,柳开得韩昌黎集读之,行文自以为学韩,考、之实际,和韩全无关系;但宋代文学,他实开其源。以后穆修、尹洙辈也和《四六》离异,习当时底平文——古文一名,当时所无——尹洙比较前人高一着。北宋文人以欧阳修、三苏、曾、王为最着。欧阳本习四六,后来才走入此途;同时和他敌对,首推宋祁。祁习韩文,着有、《新唐书》,但才气不如韩。他和欧阳交情最深,而论文极不合。他底长兄宋郊,习燕、许之文,和他也不同。明人称唐宋八大家,因此使一般人以为唐宋文体相同。实在唐文主刚,宋文主柔,极不相同;欧阳和韩,更格格不相入。韩喜造词,所以对于李观、樊宗师的文很同情;欧阳极反对造词,所以“天地豁,万物轧,圣人茁”等句,要受他底“红拉帛”。并且“纩塞耳,前旒蔽明”二语,见于《大戴礼》;欧阳未曾读过,就不以为然,他无论矣。三苏以东坡为最博,洵、辙不过尔尔。王介甫才高,读书多,造就也较多。曾子固读书亦多,但所作《乐记》,只以大话笼罩,比原道还要空泛:有人把他比刘原甫,一浮一实,拟于无伦了。宋人更称曾有经术气,更堪一笑!南宋文调甚俗,开科举文之端,这项文东坡已有雏形,只未十分显露,后来相沿而下,为明初宋濂辈底《台阁体》;中间在元代虽有姚燧、虞集辈尚有可观,但较诸北宋已是一落千丈。宋代不以文名而文佳者,如刘敞、司马光辈谨严厚重,比欧阳高一等,但时人终未加以青目,这也是可惜的。明有前七子、后七子之分,前七子(李梦阳等)恨《台阁体》;后七子(王世贞等)自谓学秦、汉,也很庸俗。他们学问都差于韩、苏,摹拟不像,后人因此讥他们为伪体。归有光出,和后七子中王世贞相抗敌,王到底不能不拜他底下风。归所学的是欧、曾二家,确能人其门庭,因此居伪体之上;正如孟子所说:“五谷不熟,不如荑稗’’的了!桐城派,是以归有光为鼻祖,归本为昆山人,后来因为方、姚兴自桐城,乃自为一派,称文章正宗。归讲格律气度甚精工,传到顾亭林有《救文》一篇,讲公式禁忌甚确,规模已定。清初汪琬学归氏甚精,可算是归氏底嫡传;但桐城派不引而人之,是纯为地域上的关系了。方苞出,步趋归有光,声势甚大,桐城之名以出。方行文甚谨严,姚姬传承他底后,才气甚高,也可与方并驾。但桐城派所称刘大櫆,殊无足取;他们竞以他是姚的先生,并且是桐城人,就凭意气收容了,因此引起阳湖和他对抗。阳湖派以恽敬、张惠言为巨子;惠言本师事王灼,也是桐城派的弟子,他们嫉恶桐城派独建旗帜,所以分裂的:可惜这派传流不能如桐城派的远而多。

后记

章炳麟(1869-1936),浙江余杭人。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史学家。研究范围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等。《国学概论》是章炳麟1922年4-6月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由现代著名学者曹聚仁整理成书。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究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评价。《国学概论》一书曾被多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主要版本有:1923年,泰东图书局本;1933年,上海新亚书店印行本;1971年.香港南天书业公司中日文对照本;1987年,成都巴蜀书社本;199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2003-2004年,北京中华书局重印本;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2009年,北京中华书局本。此书深受广大国学爱好者的喜爱,堪称国学入门的“导游图”。此次再版,依据1923年上海泰东图书局本.尽量保持民国旧籍原貌,除对明显错别字进行修改,一般不予改动。

媒体关注与评论

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鲁迅我底推测,或许有人以为这书底话是很对的,因为这是太炎先生所讲演的。果真如此,便是自误自累,却又成为太炎先生底罪人。太炎先生这次讲演有一种真精神,就是指导我们去怀疑,去自由发展,他说:“在思想不能自由发展环境之下,时势所趋,不能不有大变动。”  ——曹聚仁

编辑推荐

《国学概论·外一种:国学讲演录》:我在东京曾讲演过一次国学,在北京也讲演过一次,今天是第三次了。国学很不容易讲,有的也实在不能讲,必须自己用心去读去看。即如历史,本是不能讲的。古人已说“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现在更有二十四史,不止十七史了。即《通鉴》等书似乎稍简要一点,但还是不能讲;如果只像说大书那般铺排些事实,或讲些事实夹些论断,也没甚意义。所以这些书都靠自己用心去看,我讲国学,只能指示些门径和矫正些近人易犯的毛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国学入门书书封面有点脏。
  •   岳麓书社这个版本很好。
    国学入门书。
  •   出版开本、纸张还有字体大小都比较满意,还有在目录里就有一些简要说明,提纲挈领,很好。其实这个版次的书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是出的最好的。
  •   内容很专业。因为专业,所以看的时候进度有点慢
  •   正版的,便宜,快递很快。
  •   原滋原味的 很好!!就是有些符号印刷掉了。
  •   看过中华书局版的《国学概论》才决定要买的 当当上没有中华版 本来觉得经典作品各出版社应该没什么差别就买了岳麓版 结果一看 版本实在是不行 后记里说采用的是泰东版本 目的在于展现原貌 但是整理的实在是不好 标点什么的问题比较多 建议还是买中华版 从版面、内容等各方面来说都看着舒服 后悔买这版 打算再买个中华版
  •   《国学概论》部分还勉强跟得上,读到《国学讲演录》部分就举步维艰了。只怪自己小时候接触国学太少,现在补已经晚了。
  •   跟国学大师章太炎学点国粹 O(∩_∩)O~
  •   很不错的国学书,值得一读,支持国学
  •   对于我这种文学功底不深的人来说,读起来有点吃力,坚持ing...哈哈。。。
  •   字与正常的比较是稍小些,但能接受,字距行距看着还可以,岳麓书社的纸张都很好,想要竖版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