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话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岳麓书社  作者:吕思勉  页数:12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丛书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学术上开新之作,或为文化上奠基之作。
  二、丛书之收书范围,原则上起于民国建立,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然某些著作之成形,可追溯至民元之前若干年,因其有重要地位,亦酌情收入。
  三、文、史、哲之分,原系西洋通则,本就不太适用于中国学术,故丛书不按学科分类,而是根据整理进度,顺次出版。
  四、丛书所收诸书,原版均为繁体竖排,在?流布过程中,亦有版本差异、文字错讹等现象。

作者简介

   张耕华:说史如“烹调”,评话家、文学家要刺激受众的口味,一定要多加“佐料”;史学家追求历史的“原汁原味”,不仅,不能多用“调料”,还要对什么能“吃”、什么小能“吃”细加甄别。吕先生说:“解释古事,批评古人,也不是绝对不可以,不过要很谨慎,限于能的范围以内罢了。谨守着这个范围,我们能说的话,实在很少。然在这屿少的话中,却多少见得一点事实的真相。其意义,要比演义等假设之以满足人的感情的,深长得多。”我以为:纠正错误的历史知识,揭不.些为人忽视的史事真相,说点意味深长的历史意义,是这本《品著三国史话》的一大特色。

书籍目录

一 楔子
二 宦官
三 外戚
四 黄巾
五 历史和文学
六 后汉的地理
七 董卓的扰乱
八 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
九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十 袁绍和曹操的战争
十一 赤壁之战的真相
十二 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
十三 替魏武帝辨诬
十四 从曹操到司马懿
十五 替魏延辨诬
十六 姜维和钟会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然则阉割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呢?说到这里,又有一件有趣味而且又有些意义的事情。诸位知道刑字是怎样讲的呢?在下发这个问,逆料诸位一定会说:刑字不过是惩罚的意思,所以把人拘禁起来,剥夺其自由,也是刑的一种。然而古代的刑字,却不是这样讲的。在古代,必须用兵器伤害人的身体,使之成为不能恢复的创伤,然后可以谓之刑。“十三经”里,有一部书,唤做《周礼》。《周礼》全是记古代所设的官及各官的职守的。其体例,极似明清时的《会典》。须知《会典》原是依据《周礼》的体例编成的。不但《会典》的体例是摹放《周礼》,就是隋唐以后的官制,其大纲也是摹放《周礼》制定的。《周礼》有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后世就摹放之而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周礼》的地官司徒,就是后世的户部,是管理人民的。治理地方的官,都属司徒管辖。他们都可以治理狱讼。狱便是现在所谓刑事,讼便是现在所谓民事。然而他们所用的惩罚,只能到拘禁和罚作苦工为止。如要用兵器伤害人的身体,那是要移交司寇办理的,司寇便是后世的刑部,其长官称为司寇。寇是外来的敌人。听讼之官谓之士,其长官谓之士师,师字的意义是长,士师就是士的长,士则本是战士的意思。然则古代用兵器伤害人的肉体,使其蒙不可恢复的创伤,其根本,实在是从战争来的,不是施之俘虏,就是施之内奸。后来社会的矛盾渐渐深刻了,才有以此等惩罚施之于本族,用之于平时的。然而管理本族人民的机关里,还是不能用。这一因其为习惯之所无,一亦因此等施刑的器具及其技术,本非治理本族的机关里所有。所以非把他移交到别一种机关里不可。把现在的事情比附起来,就是从司法机关移交军法审判了。古代有所谓五刑,都是伤害人的肉体的,便是墨、劓、□、宫、大辟。墨是在脸上刺字。劓是割去鼻子。□亦作膑,是截去足指。宫,男子是阉割,女子是把他关闭起来。大辟是杀头,这是伤害人的生命的,和墨、劓、□、宫又有不同,所以又称为大刑。五刑对于男子,都是伤害身体的,独宫刑对于女子不然,不过是拘禁。这亦可见伤害肉体之刑,原起于军事,因为在军事中,女子倘或做人俘虏,战胜的人还要用来满足性欲,所以不肯施以阉割,于是自古相传阉割之刑,只对于男子有之。到后来,要将此刑施于女子,就只得代以不伤肉体的拘禁了。伤害身体的刑罚,最初只施诸异族,或者内奸。所以较古的法子,是“公家不畜刑人,大夫不养”。这话亦见在《礼记·王制》上。因为俘虏原来是敌人,内奸是投降异族的,也和敌人一样,怕他们报仇之故。到后来伤害身体的刑罚,渐渐的施诸本族了,于是受过刑罚的人,其性质的可怕,就不如前此之甚,因此,就要使他们做些事情。《周礼》这一部书,从前有人说他是周公所做的,这是胡说。这部书所采取的,大概是东周以后的制度,时代较晚,所以受过各种刑罚的人,都有事情可做。而其中受过宫刑的人所做的事情是“守内”。因为古代的贵族,生怕他的妻妾和人家私通,所以在内室里要用阉割过的人。到后来,就有一种极下贱的人,虽未受过宫刑,而希望到贵族的内室里去服役,就自行阉割,以为进身之阶了。宫刑,当隋文帝时业已废除。自此以后,做内监的人,都是自行阉割的。汉时虽还有宫刑,然据《后汉书·宦者列传序》里说.当时的宦者,亦以自行阉割进身的为多。后汉时的宦官,既专用此种人。自此以后,宦官二字,遂成为此种人的专称,失其本义了。皇帝为什么会相信宦官呢?在历史上,有少数是因其性多疑忌,以为朝臣都要结党营私;只有宦官,是关闭在宫里,少和外人交接,结党要难些;而且宦官是没有家室的,营私之念也要淡些;所以相信他的。然而这只是极少数。须知古来的皇帝,昏愚的多,贤明的少。这也并不是历代的皇帝生来就昏愚。因为人的知识,总是从受教育得来的。这所谓教育,并非指狭义的学校中的教育,乃是指一切环境足以使我们受其影响的。如此说来,皇帝所受的教育,可谓特别坏。因为他终年关闭于深宫之中,寻常人所接触到、足以增益知识的事情,他都接触不到。所以皇帝的天性,是_个上知,仅能成为中人;如其本系中人,就不免成为下驷了。皇帝是一个最大的纨祷子弟,要知道皇帝的性质,只要就纨绔子弟加以观察,就可以做推想的根基了。纨祷子弟不是有的不肯和上等人交接,而专喜和奴仆攀谈,且专听奴仆的话么?这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只够听奴仆的话,而且只有奴仆,本无身分,亦无骨气,所以肯倾身奉承他。历代皇帝的喜欢宦官,其原理亦不过如此。但是有等人,因其所处地位的重要,其所做的事,往往会闯出大乱子来。譬如在前清末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不和,这在民间,也闯不出多大的乱子。母子不和之事,我们在社会上亦是时时看到的。然在皇室之中,就因此而酿成“戊戌政变”“庚子拳乱”种种关系大局之事了。历代皇帝喜欢宦官,所以酿成大患,其原理亦不外此。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说史如“烹调”,评话家、文学家要刺激受众的口味,一定要多加“佐料”;史学家追求历史的“原汁原味”,不仅,不能多用“调料”,还要对什么能“吃”、什么小能“吃”细加甄别。吕先生说:“解释古事,批评古人,也不是绝对不可以,不过要很谨慎,限于能的范围以内罢了。谨守着这个范围,我们能说的话,实在很少。然在这屿少的话中,却多少见得一点事实的真相。其意义,要比演义等假设之以满足人的感情的,深长得多。”我以为:纠正错误的历史知识,揭示了一些为人忽视的史事真相,说点意味深长的历史意义,是这本《品著三国史话》的一大特色。  ——张耕华

编辑推荐

《三国史话》: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国史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书的质量不错,吕思勉先生的著作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这次要凑齐他的所有作品~
  •   对三国感兴趣的读者 强烈推荐此书
  •   内容不太全,后面缺了两三章
  •   很好,观点独特很精辟,不愧为大师,就是太短了不过瘾。
  •   大家的随笔性质,可能不很系统,但史识俱在,可以看看大师如何读史。
  •   吕思勉的书必须看!
  •   书非常好,值得读。需要认真的读懂
  •   吕公的书,性价比都很高!
  •   文字舒畅
  •   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好。
  •   大师不愧为大师,为曹操辩诬的那一章真的十分精彩,大有你不喜欢曹操那是因为你不是英雄,因为如果是个英雄是一定能够懂得曹操并喜欢,且崇拜他的
  •   分析得很透彻,受益很多
  •   就是内容有点少,
  •   大家就是大家,看过此书,就明白了什么才叫深入浅出
  •   好书,挺棒的
  •   大师作品,还不错,不过只是普及读物,很多说的过于浅显简略
  •   简略却不失深度。
  •   大师作品-小品级别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