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黄金-茶叶的故事

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艾瑞丝·麦克法兰,(英)艾伦·麦克法兰  页数:278  字数:173000  译者:杨淑玲,沈桂凤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茶叶最非凡的事实,便是成为世界上最重要且最有医学疗效的物质。    一片茶叶内含有超过500种以上的化学成分,在许多方面改变了人类的身体与心灵。假如全球茶树遭到真菌侵袭而枯萎,假如住在中国、日本、印度和东南亚的人们,亦即全世界2/3的人口,霎时间失去茶水,死亡率将急遽升高,很多城市会瓦解,婴儿大量死亡,这将是一场浩劫。

作者简介

艾瑞丝·麦克法兰,一位阿萨姆地区茶叶经营者的妻子,在阿萨姆地区的茶园居住长达20年,学会了阿萨姆语,并曾经撰写印度和阿萨姆的历史。

书籍目录

导读中文版序序言谢辞第一章  艾瑞丝·麦克法兰的回忆录PART 1  着迷 第二章  上瘾的故事 第三章  琼浆玉液的泡沫 第四章  茶来到西方PART 2  被奴役的人群 第五章  着迷 第六章  代替中国茶 第七章  绿色黄金 第八章  1839-1880年阿萨姆的茶狂热 第九章  茶叶帝国 第十章  茶叶的工业化 第十一章  茶叶劳工PART 3  被体现的魔力 第十二章  今日的茶工业 第十三章  茶、身体与心灵 第十四章  有魔力的水

章节摘录

  正当越来越多的茶为了广大的中国市场而产制出来时,茶也向外迁移  传播。对中国人来说,最深远的意义是茶传到了中亚高地邻近的游牧民族  ,流传的范围从西藏地区到西伯利亚。  这些人住在有着寒冷冬天、强劲北风的地区,这样的天气对人体有极  限的考验。他们几世纪以来都喝水和牛奶,而现在发现这种中国人愿意卖  给他们,用以交换游牧产品的奇怪叶子,和他们的牛奶与牛油混合后,给  予他们额外的精神活力和保护,以抵御高地严峻的气候。  大规模的茶砖贸易沿着丝绸之路及许多其他的交通路径发展。纵横交  错的贸易路线:从中国西南到西伯利亚,从中国远至中东的伊斯兰文明。  因为地面是崎岖不平的,因此大多数时候这样到高海拔地区的买卖是由人  背上去的。约到12世纪,茶砖普及到无所不在,不可或缺的程度甚至取代  了中国许多地方的货币。这个茶货币制度非常完美、贴切地表现出金钱的  核心功能:计算价值的单位、交换的媒介与财富的累积和储存。它很轻,  可以做成规格化的茶砖,而且很有价值。茶还有一点优于银币和纸钞的是  ,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拿来食用或饮用。和丝绸的价值相同,茶成为来  自草原的武装骑士想从中国取得的少数物资之一。  除了茶叶优于货币的所有优点之外,威廉·H·乌克斯(Wil-liam  H.Ukers)又再加上一个:  在中国,以茶当作钱的历史几乎就跟茶本身一样古老,中国人比西方  人还早开始使用纸钞,但对于身处在远方内陆,大部分是从事游牧、逐水  草而居的人群来说,纸钞对商业上的交易来说没有太大用处,其他种类的  钱币,依照神秘主义者的价值,也同样没有太大用途。但茶叶压缩成茶砖  ,就可以当作钱,用来作为消费物资,或作进一步的以物易物。不像钱的  价值会随着远离它的发行点和流通后而降低,茶砖钱的价值反而因它被带  远离中国的产茶区而上扬。第一块茶砖钱是以牛力压制而成,现今已由机  器压制取代,做出花岗岩般坚硬的茶砖。即使时至今日,茶砖仍然在中亚  一些游牧地区当成货币使用。  少数地区的营养补给品  有很多的记载描述了包括西藏等高原地区,人们如何准备喝茶,这显  示出茶的重要性和它如何和其他食物混合食用。20世纪30年代,乌克斯写  道:“蒙古人和其他靼鞑(Tartar)部族加热草原碱水、盐和脂肪,烹调出  一种以磨碎茶砖做成的汤,然后过滤并混以牛奶、牛油和烤过的餐食。有  时也和米、姜混合着吃。”他评论:“煮沸和搅拌过的奶油茶是藏人的支  柱,没有藏人一天喝的杯数会低于15、20杯,有些人甚至喝到七八十杯。  ”  下面这段来自19世纪初叶到西藏的旅行家,威廉·摩尔克洛夫特  (William Moorcroft)的描述,提供了更详细的报导:“早餐时每个人喝约  5至10杯茶,每杯大约是200毫升;当最后一杯喝到一半时,他会把剩下的  部分混合足够的大麦片,做成糊状物般……到中餐时,负担得起的人会再  喝茶,搭配麦饼、麦片糊、面粉、牛油、糖,做成热食。”  柯隆尼欧·劳伦斯·韦戴尔(Colonel Laurence Waddell)在他的著作  《拉萨及其神秘事》(Lhasa and its Mysteries,1905)也点出了这饮料的  重要性。他描述藏人喝茶:“作为一种整天饮用的饮料,它是一满杯的热  牛油茶,其实更像汤……无可否认,它是有益身体的,不只因为它是寒冷  天气里令人振奋的热饮,更因为它克服了这个地区水源供给受污染,饮用  未经煮沸过的水所可能带来的危险。”  就营养素供给方面来说,茶饮也很重要,特别是在这个地区人们准备  和消费茶的方式,茶含有维生素、镁、钾和其他在滤泡茶的过程中损失或  减少的营养素。再者,当茶叶混合了凝结的牛奶和蔬菜,增加了蔬菜的营  养价值,帮助维生素C的吸收。的确,茶叶成为这个干燥贫瘠之地,弥补绿  色蔬菜不足的补充物。  美国历史学家,S·韦尔斯·威廉斯(S.Wells Williams)针对此点,有  另外的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茶成分里还有和其他食用植物相同的麸质(也称为谷蛋  白或面筋)。这占了叶子重量的1/4,但为了提取出茶叶最好的部分,会带  出适当的烹调方法,我们必须设法做到一种食用叶子的典范。面筋的营养  特质为茶砖在亚洲高原普遍使用提供了解释。古伯察(旅行中国的伟大旅行  家)说他在缺乏更好东西的情况下喝了这饮料,无法适应,但他的骆驼领队  一天常喝20至40杯。  最后,茶有一项众所周知的益处——它是极端气候里的保护,尤其是  在寒冷气候里。爱斯基摩人接触了茶之后,就变成茶的热爱者;游牧的牧  人,尽管他们有厚重的羊毛裘,还是从这茶和牛油的混合物获益不少。  茶在日本有宗教的助力  15世纪,茶饮已对世界上很多地区的人口有深远的影响,广大的区域  里——从南方的缅甸北部到北方的西伯利亚,从东方的中国海岸到西方的  东俄罗斯——人们都喝茶。但在日本,茶对文化和经济有最深刻的影响。  茶可能是在公元593年引介到日本,8世纪和9世纪,茶叶和茶树的进口  增长,这是中国文化影响日本文化最强的一波浪潮,就像在中国,茶树在  寺院里栽种着,当作有疗效的药草,治疗疾病并帮助僧侣在冥想时警觉、  清醒,但这时它的使用和影响只局限在庭院和僧侣圈里。它看来并没有遵  照中国的发展路径成为全国性的饮料。  12世纪晚期,佛教几个改革的派别成长,禅宗和其他几个佛教改革派  的变异兴盛,僧侣们实行极端形式的解脱和冥想,1191年,荣西禅师  (1141-1215)从中国返回日本,带回临济宗和磨成粉的茶,荣西禅师详细说  明了茶应该如何栽种、摘取、准备和饮用,以发挥其最大的功效。“荣西  禅师也教日本人关于中国人喝茶的方式:清晨在露珠尚未出现前摘取茶叶  ,放在纸上以微温慢慢烘烤,这样才不会烧焦,然后放在以竹叶制成塞子  的壶里保存。”茶很快就融入精心制作的饮茶仪式里,并对日本文化生活  有很大的影响。  荣西禅师写了一本书,称为《吃茶养生记》或《论茶疗效影响》,在  书中,他强而有力地阐述了茶对许多疾病的治疗效果。“茶是保持健康最  好的药,是长寿的秘密,在山坡上的茶从叶子上吐出嫩芽,就像土地的精  神生生不息。现在,就像“五脏的健康因五脏个别喜欢的五味而加强……  而人们会吸收刺激感官的辣、酸、甜、咸,但味道不太好的苦味,却无法  被人体摄取利用。”  荣西禅师写道:“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心脏不好和寿命短的原因。我  们很幸运能向大陆上的人们学习,我们一定要吸收茶的苦味,使我们的心  脏健康。”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者艾伦和艾瑞丝·麦克法兰是英国国饮——“茶”的最佳诠释者。  ——《文学书评》(Literary Review)  这本书的精彩只能用我手中这杯茶来描述。  ——《伦敦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最富于阅读乐趣的一本书。  ——《最佳英国人》(Best of British)  一本丰富的茶叶历史专书。  ——《今日历史》(History Today)  全书都是生动丰富的描写,本书描绘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贡献,茶  的过去和现在,是一本绝佳的好书。  ——《好书导读》(Good Book Guide)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绿色黄金-茶叶的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通俗易懂,融东西方文化与一体,视野扩大,分析精辟,值得珍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