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史概述

出版时间:2005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陈晓春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德语史概述》以时间为序,系统论述了德语的演进过程,把德语从古至今的历史化作八个章节,从当时的政治、社会和语言状况等背景出发,分别对德语的语音、拼写、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德语史概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5条)

 
 

  •     其实,对汉语的德语教材、语法书,Dasha一直是宽容的(乃至对各种德汉词典都持有一种膜拜的心态),比如王兆渠主编的那本语法,连基本语言学知识都没有弄通,但毕竟还能够学到些知识。而这本“德语史”,因早阅读过陈杭柱的《德语简史》,也搜集了大量德语的德语史,一直被Dasha当作可买可不买的图书一种。
      
      日前,在Apabi上发现试读(http://book.idoican.com.cn/Detail/DefaultView.aspx?BookId=m20060911m020w024026,后来蒙书友襄助,窃得图片PDF),感觉术语表还很有用,于是在“D1便利网”15块钱订了一本。然而,今日晨起,不经意翻看,却深感自己乱花钱了。曾经阅读陈晓春名下的还有《德语修辞学》、《神圣罗马帝国文化史》。从《神圣罗马帝国文化史》里的云山雾罩的译名Dasha其实就应该觉察陈晓春在德语语言之外的严重不足,可惜,那时似乎更多归罪于刘新利了。所以,读到书中讲述宫廷诗人时将“von”一律译作“冯”(“von”的规范请参看安书祉著《德国文学史.第1卷》译林2006。http://readfree.net/bbs/read.php?tid=4523984为Dasha当初的摘录),Dasha并不感到讶异。倒是看到附录三(S.320)是,实在憋不住笑声了。“圣经中有关丢失儿子的故事开头……”,唉,“丢失儿子”就是“der verlorene Sohn”,随便找本和合本都会看到上面对应标注着“浪子的比喻”。就像昨天弄魏育青译“布里格手记”时Dasha曾在eMail里说:
      【一直奇怪,魏育青既然知道此处是《旧约》的引文,为什么不直接援引“和合本”或“思高本”。】
      比如魏育青注曰:【路德维希,法兰克王国的君王。】这个路德维希,德语原文为“Chlodwig”,对应的法语为Clovis,汉语提及法兰克史时标准译名为“克洛维”。人名、专名、宗教术语、法语,魏育青基本没有译成正确的。如今看这本德语史,发现魏育青的缺陷不是魏育青的缺陷,而是汉语里搞德语的人的普遍的缺陷。
      
      本想再老生常谈史迁的“失之毫厘”,本想再例举如果医生操刀时倘若犯下一个细微的技术失误,可一想到如今大陆医学院毕业的学生真的就合格了吗,一想到如今大陆医院里死于医疗事故的究竟是少数吗,一想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里“悬壶济世”的古怪,嘿嘿,Dasha就不举例子了。得失寸心知。如果认真阅读这本“德语史”(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教材”,书中每章还附有“思考讨论题习”),恐怕学得的谬误需要十倍的力量才能够修正。基于好友Vivo每每心生“数字阅读的焦虑”(数字的压迫感和焦虑症),Dasha也是不会有闲心“批判地继承”这本书的。
      
      Dasha在此啰啰嗦嗦,一是忏悔自己在数字阅读时的不细致,“丢失儿子”在http://book.idoican.com.cn/Detail/DefaultView.aspx?BookId=m20060911m020w024026的“第94页”有,Dasha却浮光掠影地忽视;二是忏悔自己的乱花钱——尽管Dasha每每叫嚣“Geld spielt bei mir keine Rolle”,但这不该花的钱,实在是没有物尽其用,对不起那些钱了。
  •   现在作翻译的人都太懒了。
  •   诚惶诚恐,诚惶诚恐
  •   vivo的“数字阅读的焦虑”是什么意思?
  •   老吕请见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55004/
  •   学德语,难吗?
  •   谢谢端木异
  •   能评论德语书的也应是个高手了
  •   能不能帮忙推荐一下适合刚接触的人读的德语类的书啊?
  •   莹影,您的这个问题太难。首先要看您学习德语的目的。是考达福出国?是进入德资企业以为资本?是对语言的爱好?方法是不尽相同的。但是,有一点,“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大戴礼记·劝学》),所以,自己的日积月累是最重要的。无论什么样的德语教材,哪怕是《目标》、《大学德语》,只要用心坚持,就会有结果的日子。
  •   比如魏育青注曰:【路德维希,法兰克王国的君王。】这个路德维希,德语原文为“Chlodwig”
    ----------------
    不应该是Ludwig吗?还是原文中的跟现在常说的不一样呢
  •   现在回头看已经作古的翻译名家的作品也有很多纰漏。不只是德语,各种语言莫不如此。呼唤认真的学者。
  •   请问Dasha一下~
    现在国内有配价理论的德语语法书么?Dasha有没有买到过~?
  •   Dasha,何必对晓春如此计较呢?翻译作品本身是不可为而为之。一个人的知识必然有不足的之处嘛,所以才要不断学习不断阅读。发现错误纠正一下,或者直接写信给外教社或陈晓春都可以呀,很正常的事情。晓春在德国语言学方面的造诣还是有的。
  •   高手啊,可以评价德文书,偶还处于读音标的阶段,有啥米适合初学者的书可以推荐么?属于出于兴趣的自学初级阶段。
  •   厄~~~~~~~
    好乱阿~~~
    我其实也是要学德语的。
    只是有些迷乱,关于德语似乎很难!!!
  •   zu 小熊熊熊啊→ܫ←:
    CHLODWIG I. (Chlodowech = Ludwig; französisch: Clovis)
    http://www.bautz.de/bbkl/c/chlodwig_i_f.shtml
    zu 神奇传说~~~卡羚(干正事):
    德语配价的,Dasha只在超星偷过韩万衡的《德语配价句法》和华宗德的《德语配价精要》(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89523/),说实话,Dasha一看现代汉语的配价研究就头大,更别说看德语的:-(
    zu i.n.g:
    并非Dasha要刻意对陈晓春计较,Dasha在首贴末尾已经声明了,是Dasha对自己阅读不细致的忏悔。此外,帖中更多例举的是魏育青,因此,可以说,就算有潜在的计较,Dasha的矛头也并没有单一指向。不过,针对您的“一个人的知识必然有不足的之处嘛,所以才要不断学习不断阅读。”Dasha更愿意一杆子打翻所有以翻译干名谋食的人,在此,谨引用Dasha曾经的旧话:
    “欲打通古今中西”,在人后打通了再登台吧——试想,如果Dasha肩背吉他,长发披面,但在舞台上只弹音阶,且磕磕绊绊,瘪音、杂音不绝于耳,是不是早被鸡蛋、西红柿撇了下去。
    http://readfree.net/bbs/read.php?tid=255097(4楼)
    zu 楼上诸位探问德语学习的豆友:
    惭愧,Dasha的德语也是自学的,不敢以Dasha昏昏使人昭昭:-(不过,Dasha也愿意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1,语音。语音教程铺天盖地,尤其在驴上,各种音频让人眼花缭乱——记得有个“德语会话通.iso”(http://www.douban.com/subject/1724753/),可光盘直接运行,很方便。语音学习,一定不要拘泥那个什么“大舌音”、“小舌音”,读多了就好了。日常交流中,就是发音不规范,也不会有什么太多麻烦的,除非你想当德语新闻播报。
    2,课本。傻以为,目标、德语入门、德语速成……都行,重在坚持。再惭愧一次,Dasha最认可的北外四册《德语》(商务印书馆版),却也只学过两册。
    3,语法书。简洁而周全的,似为廖馥君编《德语语法》(商务,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29299/),可惜字字珠玑尤简洁过头。丰富而全面的,当属姚保琮、佟秀英编著《德语应用语法》(北大出版社,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99256/),且Dasha有幸蒙书友惠赠无加密CEB,可全文检索,极其方便,其缺点是没有条理,找寻语法现象比较费力。如果你是先学英语后学德语的,翟永庚的《德语语法》(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24038/)应该是首选,条理分明,兼通英德,但是,切忌,一定不能拿英语的语法套用到德语上。此外,还需要一本《德语语法表解》以备记忆或查询(Dasha大概是翻多了而记住的)。
    4,词典。首先,转引一位广外德语教授的话:“杨业治主编的《新德汉词典》词汇量多,是翻译中的常用工具书。但由于把释义集中放在一起,例子全放在后面,而且没能显示出词的搭配与词义之间的关系,因此,初学者在选择词义上往往把握不住,而只能考猜。对于德语学习者来说,最好的词典是《朗氏德汉双解大词典》,叶本度主编,外研社出版。给你一个小建议:遇到名词不懂,可查《新德汉》,遇上动词不懂,查《朗氏》。”而Dasha近日无意间发现http://www.douban.com/subject/3034752/,Google上有预览(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01daFNAZ_hsC),感觉比“新德汉”更全面;郑寿康是南京大学退休教授,近来大陆只出版了吴永年与他合编的《简明德汉惯用语词典》(http://www.douban.com/subject/2288131/),与郑华汉主编的《德语惯用语双解词典》(http://www.douban.com/subject/1152929/),并无过人之处。此外,词组、惯用语、搭配、同义反义、专名、专业……多多益善。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阅读文学作品,Dasha还要使用马君武编《德华字典》(中华书局1920)、卫德明《德华大辞典》(璧恒图书公司1945)、黄伯樵编《德华标准大字典》(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3)、新陆书局《德华大字典》(1983)等。德德词典则就是Duden啦,Dasha在驴上推荐过三种:http://board.verycd.com/t36078.html。最后,阅读德国古典著作(Dasha指1946年以前的),最好再参考一下格林兄弟的词典(http://note.ssreader.com/show_topic.asp?Topicid=234497&forumid=1),驴上也有,在线网页:http://germazope.uni-trier.de/Projects/WBB/woerterbuecher/dwb/wbgui?lemid=GA00001,更可怕的是,格林词典的释义有拉丁语:-(
    此外,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皆有不同语言习惯,就像Dasha最初的帖子标题所说“仅会语言是不够的”,余下的,就是相关背景知识的积累:神话、圣经、经典读物、历史掌故、各科专业知识……皆必不可少。
    总之,梅花香自苦寒来。那种意图快乐学习,比如看电影学X语、听歌学X语,不过噱头,不过为娱乐开脱。 想快乐省事,找个德语国家的帅哥、美女,谈一场恋爱,可能更直观。
    Dasha胡言乱语,诸位豆友就胡乱听听吧。
  •   说到德语学习,我想我也算是有发言权的
    现在自己从事德语教育,开始提倡在娱乐中学习,因为不希望搞得跟科班出身的我们那时候那样,严肃紧张
    我做过电影字幕,翻译过歌词,翻译过书,感觉对于入门之后的中级学习者来说,都是很好的提升途径哈
    跟德国人谈恋爱还是算了吧,太麻烦,都是一根筋的主儿
  •   太好了,很想日后向小熊熊熊啊→ܫ←请教德语阅读疑难。还望老师平易近人哇。
  •   语言学史其实是很专门的东西,对于学习语言或者文化都没有显见的直接的帮助,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兼作;这就造成了有文学文化背景的人往往不懂语言学史的情况。可是这门学问总得有人搞。现在看来,只有西南联大那一批学者(袁家骅、李赋宁等)兼备两方面素质。
    希望这门学科、特别是我国的外语语言学史方面的介绍(现在恐怕还谈不上研究)能越做越好。
  •   搞文化确实要一通百通才行,确实有难度。
  •   多谢楼主,受益匪浅。
  •   “Dasha更愿意一杆子打翻所有以翻译干名谋食的人,在此,谨引用Dasha曾经的旧话:
      “欲打通古今中西”,在人后打通了再登台吧——试想,如果Dasha肩背吉他,长发披面,但在舞台上只弹音阶,且磕磕绊绊,瘪音、杂音不绝于耳,是不是早被鸡蛋、西红柿撇了下去。”
    Dasha呀,我绝对相信陈老师等在人后打通了再登台的。
    另:我认为德语学习基本功还是很重要的,入门时像专业生那样的学习是必要的,如果你在国内学习的话。至于电影、音乐之类,我认为还只是辅助手段。
  •   zu EG:
    兄说“很少有人愿意兼作”。借用郑秀陶说绿原的话:“但尚未闻把枪比在头上要一个不通外文的人去翻译”,就是说,不愿意可以不做。既然做了,就应该认认真真做好。知道“der verlorene Sohn”与圣经有关而不去考察圣经汉语译本,似乎应该属于态度问题,中国大陆中型以上城市里,那个会没有教堂呢。
  •   再次强烈要求Dasha放出无码超大清晰弹琴录音或视频
  •   怎么这么凑巧?我想要请教的事,想要问的人,他就自动说了呢。
    记号。
    Dasha老师好,小熊老师好。
  •   所谓“数字阅读的焦虑”
    因为突遭“失子”变故
    渐而变为“阅读的绝望”
    如今这个言必称希腊都被侮辱耻笑的年代
    “文化异教徒”的“身份”忧虑与绝望也就导致了无意识的知识文盲
  •   从我的观察和经验来看,楼主 Dasha 的德文水平完全超过了国内大学的教授。
    原以为 Dasha 是国内大学专业搞德语的,现在才知是自学的,很佩服。
    国内德语界本人很熟悉,基本同意 Dasha 的评价。
    其实不是中国缺人才,而是这个高校制度有问题。
  •   作为上外德语系的学生,作为该书作者程晓春老师的学生,关于学界对今日德语翻译的指责,劣者觉得确是而今学术界一大问题。很遗憾,据我观察,上外德语系的老师没有一个是懂拉丁语或希腊语的,而这些老师的著作中却言必称希腊罗马——这叫我觉得有些羞愧。不过,长久来的历史向我们呈明,出色的学者没有一个是老师教出来的,没有人教会达尔文遗传变异的思想,也没有人指导卢梭写作《社会契约论》。
    程晓春老师如今无疑是上外德语系资历最深的一位老师,相应的尊重也收到了不少,对我们学生即使谈不上耳提面命,也可说是足够和善,——总之是老者风范足备。至于学者风范,只可惜自己现在学力太浅,尚无力端其深层。
    劣者所喜者,近几年来有幸结识不少语言学友,博学谦和,孜孜不倦,虽年学不深,气度当已超过多数教师。这应是学术进步的第一步,——学术,应该是青年的学术。让我们尊敬老者,同时,不倦地凭自己的力量开拓学术更新、更深的领域。
  •   学术,应该是青年的学术。让我们尊敬老者,同时,不倦地凭自己的力量开拓学术更新、更深的领域。
    =====================
    这话说的好.
    老教师的水平如何,也和他们生活,学习的时代有关系.所以也不能一味责备他们.
    让我们年轻的一代努力创建中国学术的新风气吧.
  •   我只好说,非常同意标题的这句话
  •   多謝Dasha對於德文學習的建議~~~
  •   haha, 我觉得吧,听歌学德语不是问题,像我这样光听着歌从来不好好学才是问题。
  •   路德维希是对的吧。。。克洛维是转译了。。。
  •   楼主你好,请问能不能推荐一下德语史方面比较好的书籍,谢谢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