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屠曙光  页数:167  

前言

艺术设计作为具有“创造性”特质的应用性艺术学科,创新、创造是最根本的学科目标,尤其是作为培养未来设计师的高等设计教育,“创造性”是作为学科教育应对社会发展的创新要求和面向未来全球化设计市场的  个最基本的价值尺度。所谓设计教育的“创造”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以原创性思维的物化过程为标志的客观存在,它既具体表现为一个设计物化成品的状态、价值在社会现实中的意义,也表现为学生对创造的认知和对创造方法的系统把握。它反映在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体系中,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现实化过程和培养机制的课程化发展。所谓以人为本理念的现实化过程就是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特质,激发创新的热情;所谓培养机制的课程化发展就是着力营造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手段和资源效用的系统集成。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优化与创新:一是增强设计基础课程的开放性,将那些过去封闭的单一课程既向学科的前沿、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生产延伸,也向设计的创新实践和课题研究拓展。二是丰富课程的内涵与外延,改变过去课程的线性知识结构和单一的教学方法,有效推进基础课程模块化和课程群建设,强化课程学习的实践性、操作性和自主性。三是加强设计基础课程的选择性,有侧重性地选择个体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特色,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设计教育的职业规划意识。基于上述理念,本套教材改变了传统艺术设计教材的结构,按照模块理论和多层推进结构,将设计基础的课程群组合成有联结关系的不同模块,并按照课题的形式逐一展开,它体现了如下方面的基本性质1.课程的开放与迂移。强调课程内容的背景与关联事物是学习理解的重要基础,教材贯穿三条基本线索第一条是顺沿课题文本,扼要叙述学科知识、背景叙事,以论述设计之“物”与“事”发生、存在的环境:第二条是辅助相关图像、图形,以直观的视觉形式图解课题的具体内容,第三条是附录诸如“小知识”、“小贴士“、“相关连接”等便笺式的拓展性知识。读者可以根据这三条基本的线索来展开丛书的阅读和学习。2.课程的研究与探索。教材的“课题”形式给予了教学更多的探索性话题空间,它以“知识模块”和“实践模块”的形式构成了课题的基本框架,并按“节”分层递进。每课题研究的主题话语非常集中,探索性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

内容概要

本书讲述了:基于上述理念,本套教材改变了传统艺术设计教材的结构,按照模块理论和多层推进结构,将设计基础的课程群组合成有联结关系的不同模块,并按照课题的形式逐一展开,它体现了如下方面的基本性质:1.课程的开放与迂移。强调课程内容的背景与关联事物是学习理解的重要基础,教材贯穿三条基本线索第一条是顺沿课题文本,扼要叙述学科知识、背景叙事,以论述设计之“物”与“事”发生、存在的环境:第二条是辅助相关图像、图形,以直观的视觉形式图解课题的具体内容,第三条是附录诸如“小知识”、“小贴士“、“相关连接”等便笺式的拓展性知识。读者可以根据这三条基本的线索来展开丛书的阅读和学习。

书籍目录

序前言课题一 艺术设计的概念  第一节 艺术设计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 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课题二 艺术设计的历史  第一节 人类早期的造物活动  第二节 恢弘的器物文明  第三节 艺术设计的近现代发展  第四节 艺术设计的现代发展课题三 艺术设计的本体  第一节 艺术设计的文化本质  第二节 艺术设计的文化价值  第三节 艺术设计的文化形态课题四 艺术设计的心理  第一节 视知觉心理  第二节 形式心理课题五 艺术设计的美学  第一节 技术美学  第二节 形态美学  第三节 形式审美课题六 艺术设计的形态  第一节 设计的基本样式  第二节 视觉传达设计  第三节 工业产品设计  第四节 空间艺术设计  第五节 多媒体艺术设计课题七 艺术设计的方法  第一节 艺术设计的思维方法  第二节 艺术设计形式构成的方法  第三节 艺术设计的表达方式  第四节 艺术设计的评价方法  第五节 艺术设计的管理方法  第六节 设计法规与制度管理课题八 艺术设计的产业  第一节 创意经济中的设计产业  第二节 设计产业发展的社会机理课题九 艺术设计的教育  第一节 现代设计教育的历史流变  第二节 大学的设计教育学科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关于艺术设计的概念从来就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因为它的内涵与外延总是伴随社会的历史发展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艺术设计的概念尽管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然而对一个事物的概念认知是进入这个事物内部的蓝图,因此,它仍然是学习艺术设计的基本内容.而且它可以指示我们如何循着一个正确的路线去探寻、了解艺术设计。本课题简述了艺术设计的基本特性和基本概念。以期在本书的开始就让读者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特性是“为人造物”,并且这个“物”又是随着人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人类的造物活动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造物的过程和结果。直接影响了人类的文明与发展。从某种角度上讲,设计是一门古老的技艺,自从人类进化到创造器物以增强生存能力、改善自身的生活方式的时候起,就产生了人类最初的“设计”。至少在lDO万年前,甚至更早,人类就设计制造了一种称为“手斧”的火石工具,这个工具促进了人类的生产,而劳动又进化了人类自身,使其成为万物之灵,最终,使人类得以摆脱蒙昧和野蛮的状态而走向光明灿烂的文明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人与物、人与环境关系的“物本的历史”,因为人类的生存繁衍必须依靠定的物质环境。最初的物,其全部的主题都与“吃”有关,食物是人类存在、进化和发展最重要的物质条件,因为食物是人类获取身体能量的唯一方式。当早期的人类从采集生活发展到狩猎生产的时候,人类的可吃物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吃肉会使被吃的东西的体积以及饮食的时间削减三分之二…’。由于狩猎和肉食,人类的进化发生了巨大的突变,人类开始了以动物活动为导向的生活,学会了有组织的分工合作和理性分析动物的运动规律。尤其是工具的发明、使用,人类可以对大型动物进行围猎攻击,这个过程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进化了人类的智慧,启动了人类的文明进程。肉食的热量,大大满足了身体的需要,人类不必整天进食,也不会因吃得太多,身体太笨重而无法快速行动。肉食大大促成了人脑进化的速度,身体也日益强健,人类渐渐可以快速地奔跑和长距离地运动。由于狩猎和肉食,人类也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问,学会了在闲暇中观看、默想,开始了人类最原始的精神活动,人类学会了把注意力慢慢转向自己,开始产生自我意识,这就是文明的萌芽和开端。(如图1一l一1)当人类从狩猎生产进入到农耕生产的时候,人类的“设计”才真正进入到与造物有关的活动之中。因为,农耕生活使人类定居下来。农耕生产、栽培植物和驯化动物,对器具的依赖大大高于狩猎活动。人类定居的群落形成了村落,也形成了最初的城市,更多的工具被发明出来,人类还发明了编织和制陶术,人类恢弘的器物文化就此开始。肇始于人类劳动的设计,决定了它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人造物”,它所建立的第一个关系。

后记

当下我国高等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几乎所有的专业基础课程,工具理性的成分偏重,教学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浓厚,技术问题常常成为教学中最关心的核心问题,似乎这样做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设计能力。其实这是对“设计能力”的一种误读和偏见,因为任何工具都不可能成为创造的主体,设计创造的主体必须是人的思想。本书不想也不能解决任何技术问题,只是希望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和系统学习,在思想中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关于“艺术设计”的总体概念,吸取设计文化中那些能够给予心灵的滋养,提高关于设计的人文意识和文化的自觉性。因为,设计白勺文化意识是当前设计教育中最为缺少的成分,而它恰恰才是获得设计创意、创新、创造能力的基础。其实,我更希望将此书写成是一本关于人类艺术设计的文化故事,希望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使读者知道人类拥有一个什么样的造物方式,以及这个方式对于人类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设计概论”是一个有难度的写作课题,以往有很多同类的书籍和教材,既成的历事史实和丰富理论,使得要想写得与众不同,特别是在学科研究上有所建树,写出新意并非易事。首先,要以务实的态度,明白自己的读者需要看到一本什么样的书。特别是本书作为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的基础教材,必须对设计基础的课程改革有所贡献,必须提出新的、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思路;其次,它所面对的读者,大多将成为社会未来的设计师,这就需要通过本书全面了解现代艺术设计的历史和现状,洞察到它在未来的发展。艺术设计,作为人类文明的先行者,它在近万年的历史中给予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和积极影响.作为当代先进文化的践行者,它在当下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经济和文化的现实意义:作为对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筹划者,它将以创造的方式实现社会的共同愿景。但在这一切的背后,我们发现,艺术设计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切观念的物化方式,它并不自己产生观念。而观念的存在才是艺术设计存在的真正本源,这些观念是人类的哲学、思想、意志、情感和认知。建议本书的读者,在学习设计概论课程的同时,去阅读关于人类历史的书籍,特别是人类的进化历史、科学技术历史、思想发展历史。因为这些历史会告诉我们:人类为什么会有一个被称之为“设计”的东西,其“目的何在?”这个答案本书无法给你,艺术设计自己也无法给你,它只有走出自己的围墙才能被真正见到。

编辑推荐

《设计概论:现代艺术设计的观察与剖析》是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设计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很有用的书,考试用的~内容好,纸质也好~
  •   质量很好,不错,希望下次继续合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