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语通论

出版时间:2006-5  出版社:中央民大  作者:韦景云、覃晓航  页数:277  
Tag标签:无  

前言

  《壮语通论》是一部经专家筛选出来的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也是第一部获得此殊荣的高校壮语教科书。书中内容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此外,还穿插论及了壮语方言的特点。  与以往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具有如下一些特色:语音部分做了新的编排。对每一个音素(包括声母、韵母等)都标注国际音标并将每一个声母、韵母及其相应的国际音标都一一写在醒目的位置上,使读者一目了然。另外,还在每一节的后边附上各个方言土语的声、韵、调的特点及其对应规律,有的地方还列上对应表,以让不同方言区的学生通过方音对应规律去学习标准音,或供中外学者作研究材料使用。这一部分还设置了详细的壮语变调规律、壮语音节的特点以及拼合的方法、规则等篇目,并创制了声、韵、调配合表,新增了壮语音位、壮语语音的规范化等内容,以让学生在掌握壮语声、韵、调知识及拼读方法的同时,对壮语语音的面貌有个总体的了解。  文字部分主要是从纵向阐述了壮语方块字和拼音字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插叙了方块壮字的结构类型以及新、老壮文方案的异同,并对一些重要阶段的文字发展进行了客观的总结和评价,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并获取文字推行的经验,以进一步认识文字发展的规律,加深对壮族文字的理解。  词汇部分挖掘了壮语词汇的内涵和特点,在构词、词义、同音词、同义词、汉借词、成语、谚语、方言词汇、词的规范化等方面充实了大量的新内容,这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之更好地掌握壮语词汇的特点,提高其规范用词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语法部分吸收了近年来壮语语法研究的成果(包括诸位作者的成果),并在运笔过程中酌情采用了易为人们所接受的壮汉语语法异同比较的方法,既全面地反映壮语语法的全貌,又重点突出壮语语法的特点。  修辞一章是新的研究成果,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壮语修辞的特点。  本书重在教学性,同时也注意一些学术问题。对学术问题持稳妥姿态,以既定的提法为主要基调。遇到有分歧的问题,尽可能采用论述较合理的、能为多数人所接受的观点。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经专家筛选出来的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也是第一部获得此殊荣的高校壮语教科书。书中内容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此外,还穿插论及了壮语方言的特点。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大专院校的壮语言文学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如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等的大学生或研究生。也适合作壮族地区各类民族中等学校学生的壮语文教材以及全国各地壮语文工作者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绪论  一、壮语的分布  二、壮语的方言  三、壮语的特点  四、壮语的影响第一章 语音  第一节 壮文字母  第二节 壮语声母    一、壮语声母概说    二、壮语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三、壮语各方言土语声母的特点  第三节 壮语韵母    一、壮语韵母概说    二、壮语韵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三、壮语各方言土语韵母的特点  第四节 壮语声调    一、壮语声调概说    二、壮语声调组合发音    三、壮语连读变调    四、壮语各方言土语声调对照表    五、壮语各方言土语声调的特点  第五节 壮语音节    一、壮语音节的结构特点    二、壮语音节的拼合方法    三、壮语音节的拼写规则    四、壮语音节的拼合规律  第六节 壮语标准音音位    一、元音音位    二、辅音音位    三、声调音位    四、长短音音位  第七节 壮语语音的规范化    一、确立标准音    二、推广标准音第二章 文字  第一节 方块壮字    一、方块壮字的起源和发展    二、方块壮字的造字方法  第二节 拼音壮文第三章 词汇  第一节 壮语的构词    一、单纯词    二、合成词  第二节 壮语的词义    一、词义的性质    二、单义词    三、多义词  第三节 壮语的同音词、同义词和反义词    一、同音词    二、同义词    三、反义词  第四节 壮语的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一、基本词汇    二、一般词汇    三、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  第五节 壮语的汉借词    一、壮语汉借词的借人方式    二、壮语汉借词的分类    三、壮语老借词的特点    四、壮语新借词的特点  第六节 壮语熟语    一、成语    二、惯用语    三、谚语  第七节 壮语方言词汇  第八节 壮语词汇的规范化第四章 语法(词法)  第一节 名词    一、名词的定义    二、名词的语法特点  第二节 动词    一、动词的定义    二、动词的语法特点  第三节 形容词    一、形容词的定义    二、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第四节 数词和量词    一、数词的定义    二、数词的语法特点    三、一些数词的用法    四、量词的定义    五、量词的语法特点  第五节 代词    一、代词的定义    二、代词的语法特点  第六节 副词和象声词    一、副词的定义    二、副词的语法特点    三、象声词的定义    四、象声词的语法特点  第七节 介词和连词    一、介词的定义    二、介词的语法特点    三、一些介词结构    四、连词的定义    五、连词的语法特点    六、caeuq用作连词和介词时的区别  第八节 助词与语气词    一、助词的定义    二、助词的语法特点    三、几个同形助词的用法    四、语气词的定义    五、几个同形词的区别第五章 语法(句法)  第一节 词组    一、语法结构    二、层次关系    三、语法功能    四、结合方式    五、意义多寡  第二节 句子成分    一、主语    二、谓语    三、宾语    四、定语    五、状语    六、补语    七、独立语  第三节 句型    一、主谓句    二、非主谓式    三、省略句  第四节 句子分析    一、层次分析法    二、多层定语分析  第五节 简单复句    一、简单复句的定义    二、简单复句的种类  第六节 多重复句    一、多重复句的定义    二、多重复句分析第六章 修辞  第一节 修辞的含义    一、修辞的概念    二、修辞的特征    三、修辞与语法和逻辑的关系  第二节 词语的运用    一、词语运用的原则    二、词语的锤炼    三、声音的锤炼  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    一、长句和短句    二、整句和散句    三、肯定句和否定句    四、主动句和被动句    五、口语和书面语  第四节 壮语常见辞格后记

章节摘录

  恢复阶段  恢复阶段实际上是从:1980年开始。初期,首先是机构的恢复。从1980年到1982年,区级的四大壮文机构(即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出版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文报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文学校)以及22个县的壮文机构(即武鸣、马山、上林、天等、大新、隆安、龙州、乐业、田东、田阳、平果、德保、靖西、那坡、田林、西林、东兰、凤山、天峨、环江、忻城、来宾等县的壮文工作委员会和壮文学校)先后恢复运转。其次是扫盲的续行。从1981年初起广西语委在武鸣县串钱大队和德保县洞奇大队搞壮文扫盲试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步铺开。工作仅一年多,参加扫盲学习的人就达21445人,脱盲的有7395人。与此同时还培训了壮文骨干5305人。再次,试行壮文进学校。1981年秋,广西语委为了打开壮文工作的新局面,在武鸣和德保两县的八所小学一年级进行壮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50年代的壮文推行重点主要放在农村扫盲上,而这一时期把壮文推进学校,则成了壮文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  壮文恢复的初期,为了配合推行工作,广西民族出版社也陆续出版发行了各种壮文图书(包括干部壮文课本、农民壮文课本、小学壮文课本以及其他有关壮文推行的图书)63种103万册,印制了壮文字母总表和壮文声韵母表10万多张,壮文年历4.3万多张,有力地促进了壮文的推行。此外,广西《壮文报》以及广西语委为宣传壮文推行意义而创办的《壮文工作通讯》也开始向社会发行。初期的壮文恢复工作进行得还比较顺利。  从1983年到1989年是壮文恢复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壮文推行点从初期的22个县扩大到47个县,共385所小学,1033个班级,305个学前班,学生共34431人。武鸣县和德保县还创立了壮文初中班,学生有293人。广西语委在总结这两个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将壮文初中班扩大到22个县。此外,广西壮文学校也开办了正规的壮文中专班以及干部培训班,在校学生近千人。广西民族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也相应开设了壮语文专业。与此同时,南宁、百色、巴马、桂林四所民族师范学校也增加了壮语文必修课。随着壮文教育的发展,壮文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通信往来、文学写作、司法诉讼、报刊宣传以及公文广告等各个方面。此外,这一时期,广西壮文翻译局宣告建立,《三月三》壮文版也应运而生。壮文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20世纪90年代初,壮文推行工作打出了一个小高潮。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为了突出“壮族自治区”的民族特点,自治区人民政府要求全区所有的大小单位均改挂壮汉两种文字的门牌,并由广西语委督促执行。广西语委抓住这个契机,全体出动,把全区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全区各市、地、县、乡的所有单位全部换上了壮汉两种文字的门牌(包括东部许多非壮族地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壮语通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书很好,很详细,不错的一本书
  •   可惜才发现,好书。
  •   值得了解学习
  •   对语言和少数民族感兴趣的人都可以读一下。其实这种书未必就只能是专业书籍。

    对一个民族的语言有了了解,对这个民族的了解也就有很多捷径可走,从而更好地深入。推荐。还想买其他类似作品。
  •   还没有读!朋友介绍说很值得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